《概论》课专题讲授教学模式探析
2014-04-09苑秀丽
苑秀丽
(青岛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以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在讲授模式及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专题讲授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不足,使课堂效果更好,更能吸引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重视知识体系和学术源流的系统性、学术观点的前沿性和理论问题的现实性等方面入手,来实现专题拓展,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从而达到这一目的。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概论》课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我们以往的“概论”课教学中,由于主要采取一人主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及教材本身的限制,仍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不够。以往的《概论》课教学是教师按照教材的体例、结构和先后顺序,讲解每一章的内容,每个教师从头讲到尾。但该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都包含在内。由于教师的知识背景和精力所限,很难对这些分属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如一个经济学专业的教师,一般来讲,讲到经济之外的内容时,就会更多地依赖教材。而全国统编教材虽简约、规范,但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章为例,民主是该章的重点问题,但教材中只有民主的概念性介绍,对一个没有政治学系统知识的教师来说,要想对中国古代及西方民主的基本情况作出准确的介绍,使学生获得更系统的知识,仅从教材入手,显然是不够的。
二是讲授内容的学术前沿性不够。学术性是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小学的一大鲜明特点,而前沿性是学术教育的生命。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应该把相关学科最前沿的学术问题介绍给学生。但以往一人主讲到底的教学模式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让一位教师同时关注多个不同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是不太现实的。而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又决定了它在学术问题上一般是滞后的,依靠教材,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不够。《概论》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学科,虽然系统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如果理论不与现实结合,就会缺乏说服力,达不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而理论联系实际,也需要教师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背景,并长期、持续地关注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及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才能把二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要求一位教师在多个不同学科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
二、专题讲授的几点探索
中宣部、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该意见发布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的热潮。我校的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从酝酿到正式进入课堂,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准备。笔者在参与这一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对《概论》课也作过认真的思考,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切实地体会到,所谓专题化,并非脱离教材,而是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对讲授内容重新组织提炼,并辅之以大量生动活泼的实例,使原有专题更加系统、深入、有趣。其中,知识体系与学术源流的系统性、学术观点的前沿性和理论问题的现实性,是笔者讲授中最为重视的三个方面。下面仍拟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章为例,结合个人教学改革的实践,从这三个方面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其一、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如前所述,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章的重点问题,但教材只讲了三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对于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民主政治,缺少相关的系统性的介绍。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很不容易的。为此,我们在进行专题讲授时,就要突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一方面为学生简要介绍民主在西方的发展源流,另一方面把民主这个主题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去阐释。因为从表面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里没有显性民主,两千多年来实行的都是封建专制政治,但这并不能否认传统文化里有民主思想的成分。而后者其实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我们还对近百年来中国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了简要的梳理。让学生明白,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正式提出,但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建国以后的历次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民主的进程被大大延误,所以我国今天的民主仍然处在有待完善的阶段。
通过以上这三个方面的讲解,学生不仅弄清了民主政治基本的知识体系,也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和背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这种依靠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引导,比刻板的说教显然更有效果。
其二、学术观点的前沿性。儒家思想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20世纪以来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其前沿性直至今日仍是非常鲜明的。笔者尝试将这一话题引入民主政治的专题讲授中,以引导学生了解民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但是,把民主放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阐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最大疑惑是:儒家文化在现代民主建设中有什么作用?这也是目前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都认为儒家文化与中国专制政体相结合,“破四旧”的口号就是一个明证。但是,20世纪新儒家却认为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开出”现代民主政治,把这种可能性解释得最详细的是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先生(1903—1982)[1]。他认为“顺着孔孟的真正精神追下来,在政治上一定是要求民主”[2],又说:
我认为民主政治,今后只有进一步接受儒家的思想,民主政治才能稳根,才能发挥其最高的价值。因为民主之可贵,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其共体的公,但这里所成就的不争,所成就的公,以现实情形而论,是由互相限制之势所逼成的,并非来自道德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正可把由势逼成的公与不争,推上到道德的自觉。民主主义至此才真正有其根基[3]。
徐复观认为,民主政治的基础是个体之私,它缺乏道德的基础,这样成就的共体之公,“安放不牢”,如同缺少根基的高楼大厦,儒家的德与礼,正是民主政治的道德根基。徐复观的这种政治理想,被学术界称为“儒家民主政治”。
近年来,一批学者对徐复观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如黄俊杰认为:
徐复观提出的儒家传统中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价值与社群主义精神,在理论上确实可以补西方民主政治之不足……但是徐复观所主张的以自耕农阶级的复兴及其与知识分子的结合作为儒家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则不论就20世纪的回顾或21世纪的前瞻而言,均难以实践[4]。
当然,对儒家民主政治如何可能的问题,学术界正在争论,在公共课的课堂上也不可能探讨得更深入,但问题提出之后,有兴趣的学生完全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
关于民主政治,还有一个前沿性问题,就是对民主少数服从多数是否会产生多数人暴政的探讨*潘维称之为“多数决”,参见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学生常会问到的。对此,蔡定剑先生有一段很好的论述:
遵循多数人的决定和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是民主政体的支柱。遵循多数决定原则是组织政府和决定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不是压制少数人的途径。多数派,即使在民主制度下,也不应剥夺少数群体和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少数人,无论是以种族、宗教信仰、地域还是以财产状况而论,都享有基本人权保障,这些权利不得被政府和任何多数派所剥夺[5]15。
这其实就是民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也就是说,民主制度实行多数决定,但同时以尊重个人和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民主遵循人权和法治原则,民主社会受法律保护的新闻自由以及独立的司法和法官职业化保证了民主不会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从民主发展的历史来看,多数人的暴政曾经出现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但人类反思后的成果——违宪审查制度和国际人权保障制度,使这一可能的恶果在民主制度成熟的国家都得到了有效的制约。民主本身也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其间出现的问题并不构成我们拒绝它的理由。
对于专题讲授来说,增加像儒家民主政治及多数决是否带来暴政这样的前沿性问题,肯定会提高学生的学术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表面看来,这样安排可能会影响到教材内容的讲授,但实际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不复杂,一方面,对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学生可以课下自学;另一方面,前沿性专题内容的讲授,又必然深化学生对民主政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三、理论问题的现实性。“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歌德《浮士德》中的这句名言,用来说明《概论》课,也是非常合适的。《概论》课所讲的问题,理论性都比较强,对于学生来说,有些不是易理解的。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理论问题的现实性,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就是非常必要的。
讲授民主政治,不能不提到腐败。民主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腐败?像这样的问题,即使老师不讲,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也自然会想到,并提出来。而腐败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有关民主的理论如果不能和这个现实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就很难说服学生。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指出,腐败是世界性的痼疾,在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完全根除它几乎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腐败?什么样的制度更容易抑制腐败呢?笔者引用了透明国际*透明国际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国际性的民间组织,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今天已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它的研究结果经常被其他权威国际机构引用。
发布的2012年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清廉指数排行榜,根据这个排行榜结果,排在前二十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丹麦、芬兰、新西兰、瑞典、新加坡、瑞士、澳大利亚、挪威、加拿大、荷兰、冰岛、卢森堡、德国、香港、巴巴多斯、比利时、日本、英国、美国、智利,清廉指数从90到72不等;排在后二十名的国家为:安哥拉、柬埔寨、塔吉克斯坦、刚果民主共和国、老挝、利比亚、赤道几内亚、津巴布韦、布隆迪、乍得、海地、委内瑞拉、伊拉克、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苏丹、阿富汗、朝鲜、索马里,清廉指数为22到8*《环球时报》2012年12月6日。。
需要说明的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前二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民主体制,没有一个是专制政权;最腐败的二十个国家虽然不全是专制体制,但世界公认最不民主的政府,如索马里、缅甸、伊拉克、海地等都在其中。从这个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民主体制比专制体制更能有效地抑制腐败的发生和蔓延。学者们的最新研究也表明,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的腐败有很大不同。“民主国家的腐败只限于有限领域的腐败,非民主国家的腐败是无所不在的腐败;民主国家的腐败通常能得到及时的揭露,非民主国家的腐败难以揭露,特别是高官的腐败通常被掩盖;许多在非民主时期掩盖的腐败会因为民主化后被揭露;民主国家的腐败是可以医治的,非民主国家的腐败是无可救药的。”[5]31
这个现实性问题,还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讲起,说明民主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平。因为经济的发展有多种因素,除了民主之外,还有法制是否健全、管理是否有效、自然条件以及人力资源是否丰富等因素。但是,民主是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它能保证以和平竞争的方式组织政府、影响公共政策;它能通过固定的程序调整社会和经济冲突;它与市民社会有充分的联结,从而可以代表各自选区的选民,并为集体行动的事业作出承诺。”[6]
在了解了民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同时,笔者还对民主和独裁进行比较。告诉学生,从短期决策来看,独裁者效率最高,因为一人说了算。但独裁者作出的决策难以避免自私和偏见,难以避免众多的不满和潜在的抵制,一旦出现战略性失误,轻则引起动乱,重则引起战争,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而“制度化的民主在决策上效率很低,但是,一旦作出了决策,它们相对来说更可能得到贯彻落实。”[7]民主制度起码可以避免重大决策失误,而且在民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制定的政策,执行起来会更轻松顺利。专制国家虽然也有可能在某一个时期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要持续发展却非常困难。当代能够保持经济长时期良好发展的,也大多是民主国家。所以,从长期来看,民主比专制对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
三、专题教学的初步效果
《礼记·学记》中有一段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专题化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提问,积极参加到教学中来。每接一个新班,笔者都会在第一节课宣布:“欢迎大家在任何时候(无论课上课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何问题。”从学生的提问中,教师不仅能知道他们所思所想,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还能反观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比如“少数服从多数是否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这个问题,学生就曾在课堂上提出过。课下查询资料发现,这是一个学术界正在争论的理论前沿问题,在作了充分的准备后,笔者将它引入课堂,学生们讨论得异常激烈。通过提问—学习—讨论—再学习这样一个过程,师生双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都深刻多了。回头再看《礼记·学记》中那一段话,真可谓先得我心。
从已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发言与课间主动和教师讨论问题的学生都明显地增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讲课的直接动力,学生的积极参与往往能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热情,让教师越讲越愿意讲。也只有这样,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才能逐步形成,《概论》课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 黄俊杰.东亚儒学视域中的徐复观及其思想[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
[2] 林镇国,等.擎起这把香火——当代思潮的俯视[M]//徐复观:徐复观杂文续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1:412.
[3] 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53-54.
[4] 黄俊杰.儒家民主政治如何可能?——从当代新儒家出发思考[J].开放时代,2012(9).
[5]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5.
[6] [美]菲利普·施米特,等.民主是什么,不是什么[M]//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7.
[7] [美]基尔摩·奥唐纳.论委任制民主[M]//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