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及对高中作文教学和备考的启示

2014-04-09王连仓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文体

王连仓

系统地梳理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对我们准确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教学规律和复习规律,当不无裨益。

一、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

1.题目形式上,从命题走向话题和材料

从作文题目的形式上看,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历程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四个阶段:文革前十五年(1950~1965)为第一阶段,1977年~1998年这22年为第二阶段,1999年~2005年这6年可视为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可视为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共出了十七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十六道,约占95%;材料作文1个,约占5%。第二个阶段共出作文题33道,其中材料作文27道,占81%,命题作文只有6道,占19%。第三个阶段共出作文题6道,均为话题作文。第四个阶段共有作文题21道,均为材料作文。从1999年至今的13年里,共出作文题31道(这里仅指全国卷),其中话题作文11道,占36%,材料作文20道,占63%。这些告诉我们: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已经由命题作文为主走向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由以命题作文为主走向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这种趋势,绝非偶然。这其中既有时代精神的映射,也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要求。就前一个方面来讲,2003年开始至今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促使高考作文试题由命题走向话题、走向材料的根本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课程理念落实到高中作文教学上就是: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正是因为课程改革的这些核心理念,才促使高考作文题从单一的命题走向了话题和材料。就后一个方面来看,高考作文命题内部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前述高考作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题型之所以以命题作文为主,从逻辑演进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符合高考起步阶段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同任何事物的起步一样,高考作文命题起步阶段的基本特点一是实,一是稳。“实”即要尽可能地同现实的作文教学保持一致,不能离得太远。否则,考试极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失败。“稳”即平稳,起步阶段宜力求平稳,不宜过急、过快、过陡。过急、过快、过陡造成的结果和不守“实”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第三阶段之所以变成了话题作文,原因其实很简单:命题作文已使用了20多年。常言道:久则生变。这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根源。第四阶段是新材料作文的阶段,这种作文题型出现的逻辑原因同话题作文出现的原因并无二致。

今后的高考作文会不会继续沿着新材料作文的路子走下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就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本身而言,它所体现的现实性、开放性、个性化、创新性和选拔性,不仅同我们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相一致,而且同高考选拔人才的意图相一致;另一方面,即使今后的高考作文不直接以“话题”或“材料”的形式出现,但弘扬作文的个性,追求作文的创新,贴近学生的现实,体现作文的开放,必将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旋律,而这些特征恰恰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坚信,以材料和话题为主的命题形式必将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

2.思想内容上,从图解政治走向道德建设和哲理思辨

从1950年到1996年这47年里,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一直以政治说教为导向,企图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在作文中关注现实政治、关注国家的意识形态,这期间在这个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题目有:《记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3)、《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了我》(1961)、《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1963)、《谈革命与学习》(1965)、《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等。这些题目在命意上均以当时的政治运动为背景,鲜明地指向当时的政治热点,其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政治的倾向显而易见。从1997年开始,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出现了一个大的转变,这就是由关注政治走向了道德建设。

沿着这一思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7全国Ⅱ卷作文题、2009年新课标卷作文题、2011年全国卷作文题、2012年新课标卷作文题等高考作文题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形成了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以关注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命题思路。与此同时,从2003年开始,高考作文题在考查内容上又出现一个新趋势,这就是由先前的只关注政治、关注道德转向了引导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历史、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哲理思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这六年的作文题虽然形式不同(前三年为话题作文,后三年为新材料作文),但题目所蕴涵的话题均关涉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许多研究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关系性话题”。学生在把握这类作文题时,必须以辨证的眼光作全面的审视,那种只抓住“话题”的某一个方面就行文立意的作文统统被视作离题之作。高考作文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的只关注政治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关注道德,最后到今天的注重哲理思辨,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在命意上的不断成熟,它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备考和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3.文体限制上,由偏重“一体”走向“多体”共存

从文体上看,文革前15年共计出了17道作文题,其中明确要求写记叙文的就有14道;文革后从1977年到1997年这21年里高考大作文共出了22道,其中明确要求写议论文的就有14道。从1998年开始,高考作文在文体限制上终于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除此而外,在文体上再没有其他限制,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或写抒情文等等。1999年在1998年的基础上再放宽一步,改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0年全部放开,文体不限;2001年至今仍保持了这一做法。不过,为了提醒考生不至在文体全面放开后写出“四不象”的文章,从2001年起,高考作文把“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

高考作文在文体上的这一变革,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时代和新课改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创造性的鼓励,这无疑是应该大力肯定的,是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备考中应该重视并认真努力的。

4.能力考查上,由感性记实走向理性思辨

文革前15年的高考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考查的主要是写实能力;从1977年开始直至1998年这22年的作文题主要以写议论文为主,考查的主要是实证思维,虽然仍未脱记实的范畴,但已体现出对理性思辨能力的看重。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明确地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上。1999年的作文题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在要求项的第一项中命题人还特意提醒学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就显性的角度来看,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仔细分析,这种考查已有了相当的深度,它已不是浮于浅层的感性思维所能应付的,因为不论考生如何去想象,这种想象必须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具备一定的理性深度,否则,就是纯粹的“胡言乱语”。高考作文把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摆到作文考查的显要位置,是从2003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的作文仍是话题作文,不同的是,所给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一个单一性话题,而是一个思辨色彩非常浓厚的“关系性话题”,考生要写好这样的话题作文,就必须应用辩证思维的眼光来审视话题所关涉的两个方面,并在行文过程中将其很好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这篇作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004年至今的作文题依然保持了这种特色。尤其是2008年的全国Ⅱ卷作文题和宁夏海南卷作文题在这个方面更具代表性。全国Ⅱ卷作文题实际上向考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深度的思辨性话题:好心能办成好事吗?学生在具体写作时必须对“好心”与“好事”之间的关系作全面、辩证的思考。只有这样,作文才有可能符合题意。宁夏海南卷作文题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中理性思辨程度最复杂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所涉及的话题显然包含着这样一个悖论:放鸟的前提是大肆捕捉鸟,放鸟是让鸟回归自然,而放鸟之前的大肆捕捉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心愿。题目所叙故事很简单,但寓意深刻且复杂,考生在写作时必须对其中的悖论作出恰当的思考和解释,观察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贪心商人借机发财?慈善行为有待改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处?让这一黑色幽默式的循环机器停止运转,更好地让鸟儿真正回归自然。同时还告诉我们,慈善需要用对地方。

高考作文在能力考查上的这种走向显然是与时代同步的,因此,它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教学和备考的一个重要方向。

5.在价值导向上,由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考作文命题总的趋势是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题目上,由命题到自拟题,最终走向话题和材料;内容上,由政治说教到道德建设,并最终走向哲理思辨;文体上,由同作一体走向各写各体;能力上,由感性记实走向理性思辨。一言以蔽之,由禁锢个体的生命意识走向弘扬个性,发展个体,呼唤个体人文精神的觉醒。高考作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这种态势,反映到价值观层面上,便是从保守一元走向多元开放。文革前,由于受政治形势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在价值观上往往倾向于趋同和求一。这种情况反映到影响全国的高考作文命题上,便是侧重于单一文体的写作考查,单一内容的写作考查。高考作文的这种求同趋势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九十年代中期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个体的人的价值重新发现和充分肯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便也由单一走向了丰富,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随之而来的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把人们追求多元化、多样化价值观的心理需求更是推向了极致。这种思潮反映到关系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的高考作文命题上,便是命题形式的开放性、多元化和创新性。

二、高考作文的基本走向对高中作文教学和备考的启示

1.夯实基础,发展个性

高考作文对有个性的作文非常看重,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把基本的训练给丢掉。如今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高考作文既然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而且在文体上讲究“文体自选”,那么从高一开始起,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专写某一种或两种文体,这样,三年毕业后参加高考定能榜上有名。笔者认为,此举大谬不然!写作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但不能这么发展,而且就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角度看,这个问题也不是这样。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虽然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文体自选,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骨子里仍然考的是考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而且,从近几年公开出版的各类杂志、书籍上刊登的优秀高考作文来看,凡优秀者,莫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结果。再者,从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来看,新大纲在文体上作了这样的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就意味着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将更加注重全面性、多样性。

这对高中作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考场作文,不宜过早地从考场作文入手,而应在高一、高二悉心指导学生先练好基本功,再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这些基本功应当包括:拟题、审题、立意的能力,积累素材的能力,编写提纲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联想想象的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基础夯实了,基本功练好了,我们再来强调发展个性,强调特长和爱好,这时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小学而大遗”的情况了。

2.注重思辨,鼓励创新

所谓思辨,其本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其形式表现为主次、表里、因果、前后、时空、总分、一般特殊、或然必然。将其表现在作文中,就会强化理性的力量,闪耀哲理的光芒。高考作文正式关注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当始于2003年。2003年全国卷的作文题是“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一道关系性话题作文,话题指涉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能够辨证地思考问题,作文必须关涉话题的两个方面。2004年、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继续延用了这一做法。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虽采取了材料作文的形式,但其对辩证思维的考查一望便知,题目中有这样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意味着考生在选择角度时,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看问题,只有这样,考生才有可能把自己选择的那个角度谈深、谈透。否则,就有可能犯主旨模糊的弊病。鼓励创新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2003年高考作文将评分标准划分为两个等级: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里专门列出“有创意”一条标准来体现高考作文对“创新”的重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其实,这不仅是高考作文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3.关注现实,融入自我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二是指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反观六十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其在命题的内容上始终围绕这两个“现实”。作为前者,高考作文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考生有话可说;作为后者,高考作文又力求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现实社会,使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并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树立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负责的精神。可以这么说,六十余年来的高考作文,始终是在这种“小现实”与“大现实”的辩证交融中向前发展的。鉴于此,我们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就应当自觉地引导学生在抒真情、吐真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每一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从而融入自己的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会是躲在象牙塔中抒写个人生活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小人”,而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人”。

4.重视积累,引发兴趣

要很好地在高考作文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作文的思辨性和创新性,就不能不重视平日的积累,就不能不重视兴趣的培养。这里所说的积累有三层意思:一是读书积累,二是个人生活积累,三是社会生活积累。一名考生要在时间有限的考场上写出一篇像模像样且有个性的作文来,没有平日在这三个方面点点滴滴的积累,是不可能完成的。积累可以引发兴趣。现在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对作文头痛,觉得枯燥乏味,无话可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不重视积累,临到作文,搜肠刮肚,无话可说,久而久之,自然不愿作文、不爱作文,新课程所提倡的写作个性自然就更谈不上。相反,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重视积累,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写素材笔记、写读书笔记、写生活感悟、写日记周记,三年下来,当学生再面对作文时,肯定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5.树立文体意识,规范写作行为

《考纲》对文体的要求是这样表述的:“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符合文体要求”。这意味着高考作文在文体上是有明确要求的,即写什么必须像什么,不能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虽然如此,但每年的高考作文中总有一些不伦不类的文章出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考纲》在文体方面的要求并未引起部分师生的重视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事实上,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来看,只要你动手写文章,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文体归属。那种不管文体、信马由缰式的所谓文章,实质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就必须教导学生树立文体意识,规范写作行为,写什么就应当像什么,不能把不伦不类、奇形怪状当成创新。唯有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可能是“文章”。

【见习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文体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另类文体巧谋篇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