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花草木犀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2014-04-09孟祥平杨建英李鸣熙邵姗姗王治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石竹白花挥发油

孟祥平, 杨建英, 王 瑶, 李鸣熙, 邵姗姗, 王治平,①

(1.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2.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白花草木犀(MelilotusalbaMedic. ex Desr.)又名白香草木犀、白甜车轴草、辟汗草,原产欧亚温带地区,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白花草木犀普遍用作牧草[1],适合在湿润和半干燥气候地区生长,适宜种植于偏碱性土壤上,耐瘠薄、耐盐碱、抗寒和抗旱能力均较强,可作为绿肥及用于盐碱地、瘠薄地的改良[1-2]。白花草木犀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暑热胸闷、小儿惊风、疟疾、痢疾、浮肿、腹痛、淋病和皮肤疮疡等,果实能治风火牙痛;国外以花、叶制成软膏,作为外伤药,并可用作抗疡药[3];白花草木犀含紫苜酚,故能延长血凝时间;其叶、茎、根的提取物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4]。另外,该种还可用作香料[5]。

目前已知白花草木犀含有邻羟基桂皮酸、反式邻羟基桂皮酸、4-羟基桂皮酸、伞形内酯和东茛菪素等成分,其根茎中含有对-香豆酸、邻-香豆酸和绿原酸,叶和嫩芽中含有草木犀酸等,新鲜花中含有刺槐糖甙,种子含有草木犀甙和4种萜烯甙[4,6]。但目前对白花草木犀挥发油成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作者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白花草木犀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为白花草木犀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白花草木犀采自新疆伊犁,取地上部分干燥后供试。

1.2 方法

参照文献[7]的方法提取白花草木犀地上部分挥发油。取白花草木犀干燥地上部分500 g,加水6 L,置挥发油提取装置中提取4.0 h,用无水乙醚萃取馏出液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挥去乙醚后得到有辛芳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11%。用5倍体积乙醚稀释挥发油,供GC-MS分析。

使用FINNIGAN TRACE GC-MS 2000型联用仪(美国菲尼根公司)进行GC-MS分析。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HP-5MS毛细管柱(Capilary,30.0 m×250 μm×0.25 μm);进样口温度为250 ℃,接口温度为280 ℃;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3 mL·min-1,进样量1 μL;分流比40∶1。质谱分析条件:EI离子源(70 eV),离子源温度230 ℃,双灯丝;相对分子质量扫描范围40~400 amu, 扫描间歇1.0 s; 升温程序: 柱温60 ℃, 按照 5 ℃·min-1升温速率升至250 ℃,保持2 min。

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2 实验结果

从白花草木犀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共检测出50个色谱峰,对其中35个色谱峰进行初步鉴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1。35个成分的含量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2.90%,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包括樟脑(15.62%)、(-)-4-萜品醇(11.92%)、桉叶醇(11.32%)、龙脑(10.31%)、3,3,6-三甲基-1,4-庚二烯-6-醇(4.51%)、2-丁酰呋喃(3.71%)、松油醇(3.66%)和胡薄荷酮(3.35%)等。其中,胡薄荷酮、石竹烯、氧化石竹烯、松油醇和顺式氧化芳樟醇可用作香料;桉叶醇可在香精生产中用作定香剂;龙脑可用于治疗闭证神昏、开窍醒神、目赤肿痛和喉痹口疮等;樟脑具有除湿杀虫和温散止痛的作用,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和牙痛等;百里酚具有杀菌作用,对龋齿腔有防腐、局麻作用,还可用于治疗气管炎和百日咳等;氧化石竹烯和石竹烯均有平喘、抗过敏等作用[8];水杨酸甲酯可清除羟基自由基,也可用于止痛[9]以及作为食品、牙膏和化妆品的香料等。可见,白花草木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多样,在医药保健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

表1 白花草木犀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参考文献:

[1] 李树成, 黄晓辉, 王 静, 等. 白花草木樨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及有毒成分分析[J]. 草业科学, 2014, 31(2): 321-327.

[2] 张颖超, 贾玉山, 任永霞. 钠盐胁迫对白花草木樨种子发芽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3, 30(12): 2005-2010.

[3]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新华本草纲要: 第二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62.

[4] 方志先, 赵 晖, 赵敬华. 土家族药物志: 上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378.

[5] 丛建民, 陈凤清, 孙春玲. 草木樨综合开发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5): 2962-2963.

[6] 朱亚民. 内蒙古植物药志: 第二卷[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9: 65-67.

[7]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附录64.

[8] 许焕芳, 赵百孝.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1): 6-9.

[9] 黄 超, 张 丹, 辛文妤, 等. 水杨酸甲酯糖苷抗大鼠急性胸膜炎的作用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3): 328-332.

猜你喜欢

石竹白花挥发油
桔小实蝇雌成虫对寄主挥发物β-石竹烯的行为反应
石竹茶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自由基清除作用
石竹属植物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及种间杂交结实率研究
4种不同石竹属植物的抗旱性分析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焦虑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