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低成本”资源 设计“高见度”实验

2014-04-09吉临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低成本磁铁小车

吉临荣

“开发低成本实验是我国教育条件的客观需要”[1],低成本物理实验成本低,但智慧不低,技术不低,价值不低,它代表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因此大力开发农村初中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利用低成本实验资源设计的实验,不仅要追求实验准备的简单、实验装置的简化、实验操作的简便、实验现象的简明、实验时间的简短,更要追求实验可见度的提高。也就是在实验时能让全班同学都看清楚实验装置、操作过程、产生现象、读出数据等。演示实验可见度的大小是标志演示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2],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低成本实验的可见度。

一、尺度

1.增大仪器尺寸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积越大的物体对人脑的刺激越强烈,在人脑中产生的印象越深刻,也越容易激发人的好奇。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不同的方位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设计或使用的仪器必须达到一定的尺寸。如讲解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结构和读数,以及演示其用法时,尽量使用较大尺寸的演示用实物;在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可用实心球和小排球代替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被推物体可用大的空纸盒来代替;在做动能跟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实验时,可用篮球来代替小金属球,用绳把球吊在天花板上让学生来做。在做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选用可见度大的器材,这不仅能增强演示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放大微小现象

有些仪器不宜做得太大,做大了会影响实验效果。如在做磁化和去磁实验时,细铁屑若用大头针代替则效果不明显;带电体吸引轻小纸屑实验中,纸屑做大了吸不上来;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中,铁丝圈做大了不会产生肥皂液薄膜。这时可配合使用投影仪,通过调节投影仪镜头的方向把细小的仪器放大投影到竖立的屏幕上,这样可增加实验的可见度。有些物理现象本身很微小,不易察觉,这时可用光、电或机械等各种放大装置增大演示效果。如在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教材《电流的磁场》中的电磁铁时,若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螺线管通电时有磁性,插入铁蕊后磁性大大增强,后者现象尚可,而前者现象很微弱。实验中可把软铁棒附在指针下端,应用指针偏转放大,效果就明显多了,同时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角度判断磁性的强弱。

二、高度

1.置于适当高度

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演示仪器必须要放置在一定高度,目前有些学校使用的两用物理实验器材准备箱(如图所示),正常使用时可作携带器材的工具箱,倒过来放在讲台上(器材箱四角的木柱做长些作脚)底面又可作演示小平台,提高了演示实验的高度,效果很好。

2.变平面为立面

如在用铁屑显示条形、蹄形等磁铁周围的磁场实验中,铁屑在玻璃板上分布是平面现象,学生无法看清楚,这时可用投影仪把铁屑分布排列情况投影到竖直屏上,没有投影仪的农村学校可用大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放置,让学生观察到平面镜里竖立的虚像。在连接电路教学时,要使用演示教板,把电路器件安装在竖立的木板上,这样演示时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线路的具体连接过程。

三、色度

1.将器材染色

根据心理学知识,新颖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把不太明显的部分显现出来,通常将实验材料染上易刺激学生视觉的颜色使可见度倍增。如在带电体吸引碎纸屑的实验中,用白色塑料薄膜条在毛衣上摩擦带电多、效果好,但不能用白纸做碎屑,而要用红色或黑色纸屑;在水和酒精混合研究分子间有空隙实验中,水要染成红色;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为了让学生看清光路,要用“玩具激光灯”发出红光或绿光,并在空气中喷些烟雾、在水中加一些牛奶、将玻璃一面打毛糙,就能清楚地显示出光路。

2.将背景衬色

在器材染色不方便时,也可用背景衬托法增强对比度。在遇到演示材料的颜色浅时,可在此材料背后加上黑色的衬幕;实验材料颜色深时,可在背后加上白色的衬幕,这样能使学生清楚观察到实验产生的现象。如焦耳定律的实验中,烧瓶中的煤油因不与水相溶,不容易着色(当然可用红宣传色着色),这时在仪器后面衬上一块白色硬纸板,液面的变化情况就清晰可见。

四、程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的规律性,有时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些静态的物理现象,还要让他们观察到物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如用磁铁吸引铁屑来说明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但当磁铁慢慢靠近铁屑时,学生不易观察到磁铁和铁屑之间发生的“虽不接触,但互相吸引”的短暂过程,只是看到磁铁吸了些铁屑的结果。可以改成把两蹄形磁铁放在两小车上,小车再放到玻璃板上,让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应,先使两小车靠近再松手,可以看到两小车因同名磁极互相推斥而相向运动,这既表明了不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又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过程短暂而又无法用其他实验代替的实验,可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用放“慢镜头”的方法,也可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清楚其具体过程。如子弹打穿木板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来演示使学生看清楚每一个细节,增强了演示效果。

五、广度

1.增多感官刺激

实验演示时,尽可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如在蒸发需要吸热的实验中,可用棉球蘸些着色的酒精擦在学生手背上,让学生在看到酒精斑变小的同时,还闻到酒精味道,并有凉的感觉,从视觉、味觉、触觉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再如在探究“不接触的物体间可不可以有力的作用”时,用扬声器中的圆磁铁吸引茶叶盒,不但可以看到磁铁吸引茶叶盒现象,还有强烈的撞击声响,比吸铁粉效果要好得多。

2.增大观察范围

变继时实验为同时实验,让学生同时观察几个类似的实验,比较分析出异同点,得出结论。如苏科版八年级教材《力与运动关系》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即伽俐略斜面实验),图中三个实验先后演示,易使学生造成教者松手时初速度不等的误解,也易使学生思维中断,影响逻辑推理,另外手动放车,平衡很难把握,小车易偏离轨道。而利用磁控或机械装置让三只相同的小车在相同的高度同时滑下,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三只小车在不同粗糙表面的轨道上滑行的距离,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和连贯的思维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3.增多演示人数

尽可能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分组演示。如苏科版八年级教材《浮力》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若在烧杯口下面另一侧垫一小物块代替溢水杯,或直接使用量筒,把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就近观察分析,澄清迷雾,总结规律,在“玩”中求知。

总之,开发低成本实验资源是物理教师的终身追求,设计可见度较高的实验更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教师要用现代化的手段、娴熟优美的动作,配以简练生动的“解说词”,给学生以新、异、奇的感受和美的回味,以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 苏明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物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新华.浅谈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中小学实验与装备,1994(1).

[3] 阎金铎,王志军等.中学业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文马达.提高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方法的探索.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5).

【责任编辑 郭振玲】

“开发低成本实验是我国教育条件的客观需要”[1],低成本物理实验成本低,但智慧不低,技术不低,价值不低,它代表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因此大力开发农村初中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利用低成本实验资源设计的实验,不仅要追求实验准备的简单、实验装置的简化、实验操作的简便、实验现象的简明、实验时间的简短,更要追求实验可见度的提高。也就是在实验时能让全班同学都看清楚实验装置、操作过程、产生现象、读出数据等。演示实验可见度的大小是标志演示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2],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低成本实验的可见度。

一、尺度

1.增大仪器尺寸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积越大的物体对人脑的刺激越强烈,在人脑中产生的印象越深刻,也越容易激发人的好奇。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不同的方位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设计或使用的仪器必须达到一定的尺寸。如讲解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结构和读数,以及演示其用法时,尽量使用较大尺寸的演示用实物;在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可用实心球和小排球代替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被推物体可用大的空纸盒来代替;在做动能跟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实验时,可用篮球来代替小金属球,用绳把球吊在天花板上让学生来做。在做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选用可见度大的器材,这不仅能增强演示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放大微小现象

有些仪器不宜做得太大,做大了会影响实验效果。如在做磁化和去磁实验时,细铁屑若用大头针代替则效果不明显;带电体吸引轻小纸屑实验中,纸屑做大了吸不上来;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中,铁丝圈做大了不会产生肥皂液薄膜。这时可配合使用投影仪,通过调节投影仪镜头的方向把细小的仪器放大投影到竖立的屏幕上,这样可增加实验的可见度。有些物理现象本身很微小,不易察觉,这时可用光、电或机械等各种放大装置增大演示效果。如在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教材《电流的磁场》中的电磁铁时,若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螺线管通电时有磁性,插入铁蕊后磁性大大增强,后者现象尚可,而前者现象很微弱。实验中可把软铁棒附在指针下端,应用指针偏转放大,效果就明显多了,同时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角度判断磁性的强弱。

二、高度

1.置于适当高度

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演示仪器必须要放置在一定高度,目前有些学校使用的两用物理实验器材准备箱(如图所示),正常使用时可作携带器材的工具箱,倒过来放在讲台上(器材箱四角的木柱做长些作脚)底面又可作演示小平台,提高了演示实验的高度,效果很好。

2.变平面为立面

如在用铁屑显示条形、蹄形等磁铁周围的磁场实验中,铁屑在玻璃板上分布是平面现象,学生无法看清楚,这时可用投影仪把铁屑分布排列情况投影到竖直屏上,没有投影仪的农村学校可用大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放置,让学生观察到平面镜里竖立的虚像。在连接电路教学时,要使用演示教板,把电路器件安装在竖立的木板上,这样演示时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线路的具体连接过程。

三、色度

1.将器材染色

根据心理学知识,新颖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把不太明显的部分显现出来,通常将实验材料染上易刺激学生视觉的颜色使可见度倍增。如在带电体吸引碎纸屑的实验中,用白色塑料薄膜条在毛衣上摩擦带电多、效果好,但不能用白纸做碎屑,而要用红色或黑色纸屑;在水和酒精混合研究分子间有空隙实验中,水要染成红色;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为了让学生看清光路,要用“玩具激光灯”发出红光或绿光,并在空气中喷些烟雾、在水中加一些牛奶、将玻璃一面打毛糙,就能清楚地显示出光路。

2.将背景衬色

在器材染色不方便时,也可用背景衬托法增强对比度。在遇到演示材料的颜色浅时,可在此材料背后加上黑色的衬幕;实验材料颜色深时,可在背后加上白色的衬幕,这样能使学生清楚观察到实验产生的现象。如焦耳定律的实验中,烧瓶中的煤油因不与水相溶,不容易着色(当然可用红宣传色着色),这时在仪器后面衬上一块白色硬纸板,液面的变化情况就清晰可见。

四、程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的规律性,有时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些静态的物理现象,还要让他们观察到物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如用磁铁吸引铁屑来说明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但当磁铁慢慢靠近铁屑时,学生不易观察到磁铁和铁屑之间发生的“虽不接触,但互相吸引”的短暂过程,只是看到磁铁吸了些铁屑的结果。可以改成把两蹄形磁铁放在两小车上,小车再放到玻璃板上,让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应,先使两小车靠近再松手,可以看到两小车因同名磁极互相推斥而相向运动,这既表明了不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又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过程短暂而又无法用其他实验代替的实验,可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用放“慢镜头”的方法,也可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清楚其具体过程。如子弹打穿木板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来演示使学生看清楚每一个细节,增强了演示效果。

五、广度

1.增多感官刺激

实验演示时,尽可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如在蒸发需要吸热的实验中,可用棉球蘸些着色的酒精擦在学生手背上,让学生在看到酒精斑变小的同时,还闻到酒精味道,并有凉的感觉,从视觉、味觉、触觉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再如在探究“不接触的物体间可不可以有力的作用”时,用扬声器中的圆磁铁吸引茶叶盒,不但可以看到磁铁吸引茶叶盒现象,还有强烈的撞击声响,比吸铁粉效果要好得多。

2.增大观察范围

变继时实验为同时实验,让学生同时观察几个类似的实验,比较分析出异同点,得出结论。如苏科版八年级教材《力与运动关系》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即伽俐略斜面实验),图中三个实验先后演示,易使学生造成教者松手时初速度不等的误解,也易使学生思维中断,影响逻辑推理,另外手动放车,平衡很难把握,小车易偏离轨道。而利用磁控或机械装置让三只相同的小车在相同的高度同时滑下,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三只小车在不同粗糙表面的轨道上滑行的距离,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和连贯的思维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3.增多演示人数

尽可能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分组演示。如苏科版八年级教材《浮力》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若在烧杯口下面另一侧垫一小物块代替溢水杯,或直接使用量筒,把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就近观察分析,澄清迷雾,总结规律,在“玩”中求知。

总之,开发低成本实验资源是物理教师的终身追求,设计可见度较高的实验更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教师要用现代化的手段、娴熟优美的动作,配以简练生动的“解说词”,给学生以新、异、奇的感受和美的回味,以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 苏明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物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新华.浅谈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中小学实验与装备,1994(1).

[3] 阎金铎,王志军等.中学业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文马达.提高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方法的探索.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5).

【责任编辑 郭振玲】

“开发低成本实验是我国教育条件的客观需要”[1],低成本物理实验成本低,但智慧不低,技术不低,价值不低,它代表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因此大力开发农村初中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利用低成本实验资源设计的实验,不仅要追求实验准备的简单、实验装置的简化、实验操作的简便、实验现象的简明、实验时间的简短,更要追求实验可见度的提高。也就是在实验时能让全班同学都看清楚实验装置、操作过程、产生现象、读出数据等。演示实验可见度的大小是标志演示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2],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低成本实验的可见度。

一、尺度

1.增大仪器尺寸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积越大的物体对人脑的刺激越强烈,在人脑中产生的印象越深刻,也越容易激发人的好奇。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不同的方位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设计或使用的仪器必须达到一定的尺寸。如讲解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结构和读数,以及演示其用法时,尽量使用较大尺寸的演示用实物;在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可用实心球和小排球代替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被推物体可用大的空纸盒来代替;在做动能跟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实验时,可用篮球来代替小金属球,用绳把球吊在天花板上让学生来做。在做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选用可见度大的器材,这不仅能增强演示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放大微小现象

有些仪器不宜做得太大,做大了会影响实验效果。如在做磁化和去磁实验时,细铁屑若用大头针代替则效果不明显;带电体吸引轻小纸屑实验中,纸屑做大了吸不上来;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中,铁丝圈做大了不会产生肥皂液薄膜。这时可配合使用投影仪,通过调节投影仪镜头的方向把细小的仪器放大投影到竖立的屏幕上,这样可增加实验的可见度。有些物理现象本身很微小,不易察觉,这时可用光、电或机械等各种放大装置增大演示效果。如在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教材《电流的磁场》中的电磁铁时,若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螺线管通电时有磁性,插入铁蕊后磁性大大增强,后者现象尚可,而前者现象很微弱。实验中可把软铁棒附在指针下端,应用指针偏转放大,效果就明显多了,同时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角度判断磁性的强弱。

二、高度

1.置于适当高度

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演示仪器必须要放置在一定高度,目前有些学校使用的两用物理实验器材准备箱(如图所示),正常使用时可作携带器材的工具箱,倒过来放在讲台上(器材箱四角的木柱做长些作脚)底面又可作演示小平台,提高了演示实验的高度,效果很好。

2.变平面为立面

如在用铁屑显示条形、蹄形等磁铁周围的磁场实验中,铁屑在玻璃板上分布是平面现象,学生无法看清楚,这时可用投影仪把铁屑分布排列情况投影到竖直屏上,没有投影仪的农村学校可用大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放置,让学生观察到平面镜里竖立的虚像。在连接电路教学时,要使用演示教板,把电路器件安装在竖立的木板上,这样演示时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线路的具体连接过程。

三、色度

1.将器材染色

根据心理学知识,新颖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把不太明显的部分显现出来,通常将实验材料染上易刺激学生视觉的颜色使可见度倍增。如在带电体吸引碎纸屑的实验中,用白色塑料薄膜条在毛衣上摩擦带电多、效果好,但不能用白纸做碎屑,而要用红色或黑色纸屑;在水和酒精混合研究分子间有空隙实验中,水要染成红色;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为了让学生看清光路,要用“玩具激光灯”发出红光或绿光,并在空气中喷些烟雾、在水中加一些牛奶、将玻璃一面打毛糙,就能清楚地显示出光路。

2.将背景衬色

在器材染色不方便时,也可用背景衬托法增强对比度。在遇到演示材料的颜色浅时,可在此材料背后加上黑色的衬幕;实验材料颜色深时,可在背后加上白色的衬幕,这样能使学生清楚观察到实验产生的现象。如焦耳定律的实验中,烧瓶中的煤油因不与水相溶,不容易着色(当然可用红宣传色着色),这时在仪器后面衬上一块白色硬纸板,液面的变化情况就清晰可见。

四、程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的规律性,有时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些静态的物理现象,还要让他们观察到物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如用磁铁吸引铁屑来说明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但当磁铁慢慢靠近铁屑时,学生不易观察到磁铁和铁屑之间发生的“虽不接触,但互相吸引”的短暂过程,只是看到磁铁吸了些铁屑的结果。可以改成把两蹄形磁铁放在两小车上,小车再放到玻璃板上,让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应,先使两小车靠近再松手,可以看到两小车因同名磁极互相推斥而相向运动,这既表明了不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又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过程短暂而又无法用其他实验代替的实验,可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用放“慢镜头”的方法,也可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清楚其具体过程。如子弹打穿木板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来演示使学生看清楚每一个细节,增强了演示效果。

五、广度

1.增多感官刺激

实验演示时,尽可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如在蒸发需要吸热的实验中,可用棉球蘸些着色的酒精擦在学生手背上,让学生在看到酒精斑变小的同时,还闻到酒精味道,并有凉的感觉,从视觉、味觉、触觉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再如在探究“不接触的物体间可不可以有力的作用”时,用扬声器中的圆磁铁吸引茶叶盒,不但可以看到磁铁吸引茶叶盒现象,还有强烈的撞击声响,比吸铁粉效果要好得多。

2.增大观察范围

变继时实验为同时实验,让学生同时观察几个类似的实验,比较分析出异同点,得出结论。如苏科版八年级教材《力与运动关系》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即伽俐略斜面实验),图中三个实验先后演示,易使学生造成教者松手时初速度不等的误解,也易使学生思维中断,影响逻辑推理,另外手动放车,平衡很难把握,小车易偏离轨道。而利用磁控或机械装置让三只相同的小车在相同的高度同时滑下,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三只小车在不同粗糙表面的轨道上滑行的距离,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和连贯的思维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3.增多演示人数

尽可能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分组演示。如苏科版八年级教材《浮力》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若在烧杯口下面另一侧垫一小物块代替溢水杯,或直接使用量筒,把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就近观察分析,澄清迷雾,总结规律,在“玩”中求知。

总之,开发低成本实验资源是物理教师的终身追求,设计可见度较高的实验更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教师要用现代化的手段、娴熟优美的动作,配以简练生动的“解说词”,给学生以新、异、奇的感受和美的回味,以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 苏明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物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新华.浅谈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中小学实验与装备,1994(1).

[3] 阎金铎,王志军等.中学业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文马达.提高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方法的探索.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5).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低成本磁铁小车
追车
积木小车
去修理厂
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效低成本的单晶N型太阳电池加工工艺的应用
基于微波物理热效应的高压电线除冰装置方案设计
玩磁铁
智能小车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