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护理应急预案演练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2014-04-09赵宁刘君
赵宁,刘君
护理应急预案是原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1],可以起到规避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作用。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了广泛运用[2]。对于儿童来说,由于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且自我照顾能力低下,容易导致病情突变或意外情况的发生。为使儿科护士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紧急状况下,做到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团队协作、安全有效,本院自2013年起采取了“三阶梯式”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培训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01/12沈阳市儿童医院护理部对重症医学科、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康复系统、门急诊系统等15个科室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参与演练护理人员270名,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将护士分为N0~N4能级,其中N3级护士105名(38.9%),N2级护士70名(25.9%),N1级护士95名(35.2%)。
1.2 方法
1.2.1 组织结构 成立由护理部、急救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护士长组成的培训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协助,各尽其职。护理部负责制定全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科室演练的督导与评价;急救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应急预案相关知识培训、护士演练配合分工流程的制定及应急预案演练评价标准的制定;科室护士长负责制定专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前与护士共同编写剧本并组织实施。
1.2.2 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1)应急预案流程简易记忆法: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化的执行各项操作技能,而需要急救人员立即在脑海中准确呈现患者的抢救护理流程。因此,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程序是做好急救工作的第一步。然而种类繁多的应急预案给护士记忆造成了一定难度。本院护理部组织急救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项应急预案流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最终将临床发生率较高且较为重要的项目,如窒息、坠床、用药错误、输液不良反应等应急预案,归纳总结成最为重要、简练、便于护士记忆和掌握的“三要素”。护理部组织培训,并将护士的掌握情况纳入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督查和考核,强化护士熟练掌握,为成功演练和现场急救奠定了基础。(2)应急预案情景演练分工协作训练法: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在争分夺秒的抢救现场,最需要的是急救护士的快速应对及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3]。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在“似真非真”的前提下,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种行为模型,即ABCD法则行为模型[4]。
制定抢救站位图与配合分工。按照不同能级护士的实践能力担当相应的急救任务。A护士(一般由N3~N4级护士担任)位于病人头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管理呼吸系统,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吸痰,连接呼吸机等;B护士(由N2级护士担任)位于急救治疗车旁,负责各种管道的建立,如输液、采血、留置胃管、导尿、各种注射等;C护士(由N2级护士担任)位于心电监护仪旁,负责循环系统管理,连接心电监护,观察病人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变化,协助医生进行胸外按压及电除颤等;D护士(由N1级护士担任)位于病人床尾,负责各种药物的配置,及时补充药品、物品,对外联系、记录巡视。2个护士抢救时,将AC、BD组合分工。
演练前组织者和参与者共同设计演练情景,场景设计要符合逻辑,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意外情况要有充分的评估,特别要考虑到患儿的不配合和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及与相关科室的联络细节等情况。由护士分别充当患儿、家长、医生等角色,充分进入,惟妙惟肖。参与者也要对该演练项目的流程及前沿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拓展,对涉及到的技术操作,护士长提前组织规范化训练。对于紧急状态下的护理技术操作与日常操作规程有所不同,要求动作迅速,做出最重要的核心流程,确保正确有效,且不能违反原则。必要时邀请护理部或其他科室护士长做场外指导。对于群发事件或大型抢救需启动紧急状态下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护理部、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可直接参与策划并组织实施。采用痕迹化管理方式,录制整个演练过程,以备纠错整改。(3)应急预案演练持续质量改进法: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评分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评分点:①剧本整体设计,要求做到符合逻辑、科学合理、估计充分;②救护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做到分工明确、配合默契;③应急反应能力,要求做到思维敏捷、行动迅速;④技术能力,要求做到操作规范、熟练、不违反原则;⑤专科业务能力,要求做到判断准确、处理得当;⑥口头医嘱执行程序,要求做到执行正确、符合制度要求;⑦整体效果,要求抢救有效、沟通到位、整体流畅。95~100分优秀,85~94分合格,小于85分不合格。演练结束后由考评组进行点评,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评分不合格者需要重新演练,直到合格为止。
护理部每季对各科室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向全院护士反馈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经验共享。科室通过现代网络信息系统达到全科规范化培训的目的。目前已到了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已基本普及,科室建立“微信群”,将规范化的演练录像分享到群内,供护士随时学习,通过反复多次的观看记忆对实战操作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结果
2.1 情景演练考核结果 一年内全院共15个科室组织应急预案演练60余次,优秀21次,合格34次,不合格5次,不合格的科室重新培训后考核合格。
2.2 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与相关知识考核结果 见表1。
表1 训练前后护士急救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
注:与实施前比较,at=3.03,2.70,P<0.05。
表1结果显示,训练前后护士急救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紧急事件通常都是突然发生的,也是不可预知的,需要护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应急事件的判断、呼救、实施,并在应急状态下高标准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是技能与知识、体力与脑力、分工与合作、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一旦应对延迟或错误,容易给医院或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预案演练并非是真实场景,想取得较好的演练效果护士必须完全投入,身临其境。“三阶梯式”训练模式,为护士逐渐“进入-适应-享受”预案演练过程搭建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平台。组织者与参与者共同设计演练场景,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得了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激发了护士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通过实践演练、经验分享和视觉学习等多种训练方式,提升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1] 吴胜菊,杨云英,唐锡军,等.护士在应急预案演练中存在问题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0):2573-2574.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等.突发群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流程设置[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7(1):56.
[3] 刘钰,张黎明.急诊抢救应急预案在成批伤病员救护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46-48.
[4]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