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退休防长出书 痛批总统国会

2014-04-08花小楹

看天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回忆录中情局盖茨

花小楹

退休“老干部”出回忆录,无论中外,只要敢说,很难不引发关注。美国前防长罗伯特·盖茨也不例外。他的新书《职責:战时防长回忆录》一出来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的第一名,这自然跟他在其中的彪悍言论脱不了干系——

在他的笔下,奥巴马三心二意,拜登“一直在犯错”,国会议员没几个能胜任。

“他内心的巨人在咆哮”

自从他1969年以苏联问题研究员的身份加入中情局,成为美国政府体系的一员后,罗伯特·盖茨一直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官员。他头发花白,安静不多话,工作能力强,标准形象总是一边阅读政策备忘录一边抽着雪茄。他最爱的格言出自美国著名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从来不要错过闭嘴的好机会。”

在庞大的官僚体系摸爬滚打的40多年中,罗伯特·盖茨前后经历过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小布什、奥巴马等分属民主党和共和党的7任总统,称得上是美国军政界的“活化石”和“政坛不倒翁”。

从这段政坛经历来看,盖茨深谙官场生存之道和平衡之术。此前有媒体宣称,盖茨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喜欢阅读《孙子兵法》,就连办公桌上都摆着一本。不过,这一说法遭到五角大楼发言人否定。

今年年初出版的这本回忆录,却完全颠覆了罗伯特·盖茨的“老好人”形象。在书中,他毫不吝惜词句表达自己最强烈的感情,如失望、愤怒、“火冒三丈”等。《纽约客》杂志特意做了一个统计,在书中,“愤怒”这个词出现了43次,有两次伴随着“失望”,有一次他“极度生气”。“狂怒”有10次,6次觉得“深受冒犯”,加起来,他生气的次数超过60次。这意味着,在整本书598页的篇幅中,每隔10页盖茨就要发一次飙。

美国媒体看到这本书,纷纷惊呼,盖茨是“豁出去了”。《纽约客》称,盖茨“温和的外表下”掩藏着“强烈的情感”,“在经历了终生压抑真正的自我,强迫自己进入完美状态后,盖茨不再关心其他人怎么想了。”“他在让自己内心的巨人出来咆哮!”

《华盛顿邮报》则调侃说,“看来,这个有能力的、头脑冷静的人民公仆,最终也对美国的政治和政治家们失去了信心。如果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脑子还算正常,那只能说明华盛顿的错误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没有哪个XX养的这样对我说话”

盖茨最大的怒气指向的是美国国会。

他跟国会第一次“过招”是1987年,当时,他第一次被提名中情局局长。但这一任命很快就被撤销了,原因是参议院反对。有参议员认为,盖茨跟里根的“伊朗门”丑闻脱不了干系。这一丑闻发生于1980年代中期,当时的里根政府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事情暴露后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但盖茨强调,自己对此并不知情。1991年,盖茨最终得到了中情局局长的职位,但依然收获了31张反对票。

在担任中情局局长和防长期间,盖茨有数不胜数的机会在国会作证,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让他觉得“恶心”。“国会,”他总结说,“离得越远,看起来越好。如果离得足够近,就会发现它确实很肮脏。”

大多数国会议员,也被盖茨认定并不合格。“我认为大部分国会议员都粗野,没有能力履行宪法赋予他们的基本责任(比如适时拨款)、事无巨细一手包揽、狭隘、虚伪、自我中心、神经过敏、往往把自己(和连任)放在国家之前。”

他举例说,很多国会议员都“站着说话不腰疼”,经常痛批五角大楼的低效和浪费,但如果要在他们家乡的州或者地区减少哪怕一点防务活动,他们也会“声嘶力竭地反抗”。 还有一次,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雷德跟他联系,要求国防部调查一种叫做“肠道易激综合症”的疾病,“在同时进行着两场战争的时候接到这种要求,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盖茨说,在国会受到诘问时,他曾幻想从听证会上夺门而出,撂挑子走人。他这样设计自己幻想的辞职台词:“我可能是个防长,但我也是个美国公民。世界上没有哪个XX养的能那样对我说话。我退出,你们爱找谁找谁吧!”

但现实是,宾主双方都彬彬有礼,议员们总是对他“既礼貌又尊重”,他也回报以同等的热情。

拜登“40年来一直在犯错”

跟奥巴马的“恩怨情仇”同样是盖茨回忆录中浓墨重彩的部分。

作为防长,他跟奥巴马几次在重大议题上意见不同,但盖茨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关心部队的福祉。他反对派出特别行动小组击毙本·拉登,也反对使用空中力量推翻卡扎菲政权。但事实证明,奥巴马的决策最终是对的。所以,盖茨在回忆录的结尾称,奥巴马是他服务过的“最慎重”的总统,他认为奥巴马解决问题的思路跟林肯类似。

然而,2011年,盖茨跟奥巴马的关系开始恶化,其原因是两人在防务预算方面的争议。此前,奥巴马曾经答应盖茨不会削减国防开支,但在中期选举和财政赤字的压力下,奥巴马很快改变主意,要求盖茨将未来十年的预算缩减4000亿美元。

“这个政府说的话都是放屁!”盖茨毫不客气地指着白宫办公厅主任威廉姆·戴利骂道。

对于奥巴马处理阿富汗战争的策略,盖茨则提出了猛烈的批评。他在文中说,奥巴马对自己增兵阿富汗的决策渐失信心,不信任自己委任的军事将领,不能忍受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一心只想尽快从阿富汗脱身。“他从不觉得那是他的战争。”盖茨说。

他也认为奥巴马控制欲太强,“就我所知,奥巴马主政期间的白宫绝对是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和基辛格当家以来,在国家安全方面权力最集中、控制欲最强的一届政府”。

除了奥巴马,盖茨对副总统乔·拜登的批评也非常尖锐,他写道:“他在过去40年内几乎所有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方面都出现了失误。”

尽管承认拜登是一个“正直的人”,但盖茨显然对拜登的能力不屑一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盖茨说,他反对拜登提出的在阿富汗实施有限行动、以便专注于反恐的战略。他写道:“像玩打地鼠游戏一样打击塔利班领导人可不能说是一种长期战略。”

至于希拉里,盖茨在夸奖了她“聪慧、理想主义,但同时又务实、意志坚定、不屈不挠、幽默,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同僚”的同时,还曝了一个猛料,“希拉里告诉总统,她反对2007年增兵伊拉克是出于政治原因,因为她正面临着在艾奥瓦州(民主党总统)初选”。意思就是,希拉里曾把自己的选情考量放在了美国国家利益之上。

卸任之后,再开始有性格

对于盖茨在回忆录中的炮轰,美国政界一片哗然,甚至连奥巴马本人也不得不亲自出来回应。盖茨这本书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奥巴马说,“在盖茨的任内,他曾是个杰出的国防部长,也是我的好友,我会始终感谢他的贡献。”至于盖茨批评自己对军队没信心,奥巴马则回应称,“我对美国军队一直充满信心。”

当领导人还在位的时候,就发表批评他的言论合适吗?美国政界也掀起了针对这一话题的大讨论。在接受采访时,盖茨说,尽管回忆录遭到铺天盖地的评论,自己一点也不后悔。“要是等到下届总统大选过后,再去权衡重大议题,根本毫无意义。”

盖茨表示,自己的个性就是“坦率敢言”,写书时已经算很客气的了。

美国媒体也评价说,盖茨毕竟不是什么政坛新人,刚接触到白宫的一鳞半爪就迅速地想借此捞一笔金。在为政府服务了一辈子之后,他已经赢得了说出自己想法的权力。并且,每个关心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的人,都应该去读一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告诉世界,美国最有效率的一位国防部长是怎么看待他所服务的政府的。

《纽约客》总结说,盖茨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任何成功的政客来说,“无论是任命的还是选举的”,他们都要学会伪装自己,隐藏自己的内心,以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

“在位的时候忍气吞声,下台再展现真我”,这一点大概才是官场放之四海皆准的通则。

猜你喜欢

回忆录中情局盖茨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求‘材’若渴”等8则
盖茨输棋
美前防长新书被指违规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中情局遭空前质疑
塔利班炸死8名中情局特工
写回忆录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