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窃听风云”
2014-04-08
正在俄罗斯政治避难的斯诺登,日前向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分别透露了一批文件。文件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2010年和2013年的“绝密”监听记录。
除默克尔等100多位国际政要外,中国也成了被监听的“重灾区”:美国国安局监听的目标不仅包括前领导人、外交、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和军事单位,还把触手伸到了企业,华为公司就曾“中枪”,被美国持续监听长达7年。
斯诺登此次曝料正值第三次核安全峰会在荷兰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在海牙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我在与米歇尔女士临别时,她让我正式向总统先生转达她对你的亲切问候。”在会见奥巴马时,习近平的调侃,引发了全场的大笑。
网络安全问题,则是会谈中不那么轻松的一部分。
“情报刺探历来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小强在其文章中所说,“表面平静的中美国际交往,其背后实际上正在进行着一场隐蔽的斗争——美对华情报战可谓无孔不入,无时不在。”
这一“战争”已经持续了50多年。
外交部要求美方解释清楚
根据白宫发布的简报,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德斯在介绍此次美中峰会情况时,被问到中国是否提出最新报道的网络安全问题。
罗德斯回答,习近平确实提出了媒体此前报道的有关美国情报部门非法监听中国公司的问题。奥巴马则回应,美国不从事旨在获得商业利益的间谍活动,不与美国公司分享收集来的情报。“在美国看来,为国家安全进行的情报活动和为商业利益进行的情报活动有明显的区别。”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评价说,斯诺登的曝料时机一直掌握得很好。此前,他也是在美欧峰会前夕曝料美国监控默克尔等欧洲领导人消息。
斯诺登此次曝料中披露,美国国安局2009年时曾对122个外国领导人实施监控,并建立了一个外国领导人信息数据库,其中,有关默克尔的文件多达300份。
据《京华时报》消息,此前,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安局曾监控时任中国领导人胡锦涛。
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有关报道表示严重关切。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披露了很多美方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实施监听、监控、窃密情况。中方已多次就此向美方提出交涉。“我们要求美方就此作出清楚的解释,停止这种行为。”
而早在10年前,2004年,法国《世界报》就曾报道,全球电话通话中,有1/10的电话曾被NSA的3万多名特工监听过。各国首脑的谈话更是美国情报机构窃听的重点。NSA一名官员说:“几乎没有哪一国总统的声音没有在我们特工的耳机里出现过。他们要么是在办公室里打电话时被窃听 ,要么是在访美期间的饭店房间里被监听。”
斯诺登还在此前的曝料提到,美国自2009年起入侵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网络,攻击目标达到数百个之多,其中还包括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美国国家安全局还持续入侵中国多家主要电信公司,获取国人的手机短信信息。
美国驻世界各国使馆屋顶的神秘“白盒子”,也被指是美国庞大的监听系统的一部分。国防大学教授李莉指出,目前的美国在全球260多个使馆里都有这种监听设施,其中80多个使馆都直接参与F6计划,“这个F6计划就是利用驻外使馆进行全面监听”。
窃听华为:“击杀巨人”
尽管奥巴马保证美国不从事工业间谍活动,但华为曾遭美国安局监控,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斯诺登此次公开的这批文件中,有一个代号为“击杀巨人”的项目,主要目標就是秘密侵入华为深圳总部的服务器。这一行动起始于2007年,最初的目的是寻找华为与中国军方存在关系的证据。
2010年,美国国安局的一个特别小组成功渗透进了华为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并复制了超过1400个客户的资料和工程师使用的内部培训文件。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称,NSA不但窃取了华为的电子邮件存档,读取了包括总裁任正非和董事长孙亚芳的邮件,还获得了个别华为产品的源代码。
《明镜》周刊引述NSA一份内部文件说,“我们取得了太多数据和资料,多到不知道该怎么办。”
NSA监控华为,源于美国情报界和媒体长期营造的“华为官方背景论”。2000年12月,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政府学院副教授杜林在《远东经济评论》撰文,猜测华为有政府背景。这是美国较早质疑华为的一个案例。
2005年,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向美国空军提交报告,进一步揣测华为属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组成的“数字化铁三角”。此后,华为开始受到美国情报部门的密切注意。
在曝光之前,上述情报活动都是秘密的。但现在可以知道,这些活动同华为在美国开展业务受阻的时间相当吻合。从2008年至今,华为在美多项收购,都遭到美国官方的反对。
华为美国发言人威廉·普拉默发表个人观点称:“他们对我们(华为)所做的事情恰恰是他们屡屡指控中国通过我们所做的事情。这是一种讽刺。”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承认,没有证据表明华为等中国公司存在官方背景。
“如果《纽约时报》的报道属实,我们对于此类入侵、渗透到我们的内部网络并监控通信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华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黑鸟”侦察机8分钟送情报
一个巧合是,美国国安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1949年,NSA的前身“美军安全局”成立,3年后,NSA宣告成立。
美国针对新中国的情报活动,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展开。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介绍说,“早在1955年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那一刻起,美国情报界就开始不择手段全力窃取有关机密。”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当时服役的U-2间谍飞机的主要任务就是监控当时中苏的核技术开发情况。1959年9月,美国人驾驶的U-2首次窜入兰州铀浓缩厂偷拍。而1964年我国原子弹试爆成功不久,U-2也窃取了其数据。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情报机构启用了超音速“黑鸟”侦察机。飞行一小时,就能把26万平方公里内的景物拍下来。1967年,“东风三号”中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后仅8分钟,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的桌上已经有了“黑鸟”窃取的机密情报。
除了侦察机,美国也尝到了间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肆无忌惮拍照的甜头。1960年代末,美国一次性发射了六颗串联式间谍卫星,它们以一个多小时的周期绕地球运行。卫星每10分钟经过中国大陆上空一次,若发现“蛛丝马迹”,就马上出动在日本的“黑鸟”和在台湾的U-2飞机详细查明其变化。
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傅小强撰文称,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对华情报工作的公开和挑衅性有所收敛,但活动的密度和数量并未减少,反而更加不遗余力,只不过其方式变得更隐蔽和多样化。
1985年,美国的间谍卫星也闹过一个大笑话,它们拍摄的中国福建的民间建筑——土楼的图像,被情报人员误认为是中国大规模核基地,着实令当时的总统里根紧张了一阵。
主席专机被安窃听器?
苏联解体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认为,“中国是最令美国感到不安的国家”,“中國应该成为中央情报局日常工作的重点”。基于这种认识,不光是中央情报局,美国整个情报体系都日益重视并不断加强对华情报工作。
在各种获取情报的方式中,窃听器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手段。
“监听器材种类繁多、制作精巧,有的像指甲盖大小,有的甚至只有米粒大;有的藏在对方办公室的工艺品内,有的则像一块树皮被架在门口的枝头上。”李大光介绍说。
本世纪初的“主席专机被安窃听器”事件,即是其中一例。
2000年7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将购买一架领导人专机。“日前,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公司和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已与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在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总部)签署了一架波音767-300ER飞机的购买协议,此架飞机经过进一步改型,安装贵宾舱后,将作为中国的‘空军一号,成为中国国家元首的主要空中交通工具。”
2001年,飞机在美国的装修改造工程完成,却从未正式服役过。直到2002年初,这个谜题才正式揭开。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02年1月22日,有外国记者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向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提问称:“关于江主席专机被安装窃听器一事,现在调查情况如何?此事是否会成为布什总统访华时与江主席会谈的一个议题?”
孙玉玺回答:“我也听说了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我还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看不出此事会对其他事情产生什么影响。但如确实有人要对中国搞窃听的话,我要说的是,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对中国进行窃听是没有必要的。”
2005年,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应邀在华盛顿的“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讲。演讲完毕,有美国记者就窃听一事发问,李肇星答道,“我们买什么,美国就应给什么。凡是没花钱的东西,我们都不要。”
监听海底电缆 雇中文译员
除了天上的卫星和侦察机,地面的窃听系统,美国的监听手段也“潜入深海”。
美国情报历史学家杰弗瑞·里切尔逊曾说:“美国可以用来窃听中国通讯的方法,由使用海底平台(如潜艇)以至各式各样设于地面至24000英里的太空的天线系统不等。总的来说,这是数十亿美元的努力,中国是主要目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安局首次进行海底光缆的实际窃听试验。在试验中,操作人员通过特制的深潜器潜入洋底,将一段海底光缆拉进该潜水器的特制工作舱内,成功切开一条光缆。这次试验并未被光缆运营商发现,这也意味着美国已经掌握了海底光缆窃听技术。不过当时的信息处理设备无法处理光纤中的海量信息,因此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2001年,小布什出任总统后,更进一步加强情报网络的建设。他曾经公开地要求美国的通信公司协助政府,帮助情报机构对国际长途电话、电子邮件等实施拦截和侦听。他说,这既是反恐的需要,也是“应对中国与俄罗斯间谍活动”的需要。
2005年2月19日,美国“吉米·卡特”号多任务核潜艇正式服役,这艘潜艇的建造历时10年,耗资高达24亿美元。该潜艇可以搭载50名全副武装的海豹突击队员,也可以发射和回收小型潜艇。
尽管美国国防部对它的诸多解释都止于“有利于反恐、国家安全”、“执行任务特殊”。但各国媒体都指出,这艘特殊核潜艇的任务就是窃听海底光缆。
通用电船公司的一位设计师透露,改装后的“吉米·卡特”号核潜艇携带专门用于为海底电缆安装窃听装置的深潜器。该艇最大下潜水深达到600米,通过坐沉海底,释放出潜艇携带的深潜器实施窃听,或者将窃听装置安装到光缆上长期监听,并由母艇上的巨型计算机破解窃听到的信号。
在小布什时期,国安局也大量招募中文翻译。以夏威夷侦听站为例,他们于2007年发布大规模招聘计划,招聘700名军方和文职情报人员,其中1/4是汉语翻译。彼时,只要登录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官方网站,就能看到不少“需求汉语翻译”的广告。
同在小布什时期,“棱镜计划”正式启动。去年,这个计划经斯诺登曝光,正式揭开了美国监控世界庞大野心的冰山一角。
资料来源:新华社、外交部网站、《参考消息》、《京华时报》、《国际先驱导报》、《南京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