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陪着你走
2014-04-08吴佩
吴佩
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生村村民钱育良便起了床,他要为中风的妻子倒痰盂,帮她洗漱,还要赶到镇上的早餐铺,为100岁的岳父岳母买他们最爱吃的肉包子。对于74岁的钱育良来说,照顾好包括自己在内的四位老人,是他的义务和责任,而这样的清晨,只是他一天忙碌的开始。
1962年,22岁的钱育良下放到新生村,与钱明珍结婚后,便一直与岳父岳母住在一起,成了名副其实的“倒插门女婿”。钱育良把岳父岳母视如亲生父母,照顾得尽心尽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温馨。
平静的日子总会遇上波澜。
2008年,身体一向硬朗的钱育良患上了胰腺炎,做了胆囊切除手术。钱育良压根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倒是之后两位高龄老人的相继生病,让他心有余悸。
2009年,95岁的岳父钱有华因患严重的前列腺病住院。一些亲朋好友劝说钱育良:“老人都这把年纪了,就简单治疗算了。”钱育良不听,为提高老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他果断选择了微创手术。岳父手术当天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被,钱育良耐心地为他擦洗,换上干净的衣被。老人手术后的两晚,按照医嘱两腿不能乱动,钱育良不顾自己年过古稀,硬是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用手紧紧地握着老人的双腿,陪伴他度过了术后康复最关键最艰难的日子。
岳父的病刚刚好,钱育良还没喘口气,2010年,96岁的岳母又被诊断为直肠癌。“老人年纪大,动手术有风险,我很犹豫。”说起当时的情形,钱育良仍然后怕,岳母的直肠癌属于中晚期,住院手术要花费十多万元。思前想后,钱育良还是决定手术。治疗的过程极其艰辛,术后的恢复也是项繁重工程。妻子在医院陪护,钱育良则每天两地奔波。他在家里为岳父做好饭,料理好家务,然后坐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进城,再步行半个小时赶到医院送饭送菜。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照料,岳母终于康复出院。如今,老人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
钱育良像呵护孩子一样照顾着两位老人,老人早上爱吃肉包子,晚上要吃带馅的汤圆。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钱育良常常骑车四五公里去买。冬天有太阳的日子,他就搀着老人到屋外晒太阳;炎热的夏天,他怕老人受热中暑,耐心地为老人擦洗身子。一听到老人咳嗽,他马上嘘寒问暖。为方便老人上厕所,他特地改造了房子,在老人房间里安上了老年座便器。
2011年,妻子钱明珍突发脑溢血中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这又给平静的家庭带来了打击。当时,儿子钱斌远在扬州大学任教,女儿钱敏的工作也十分繁忙。照顾妻子和两位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钱育良身上。儿女心疼他,要来照顾,要给他请保姆,他都谢绝:“你们有你们的工作,有你们的小家,我还有精力,还有力气,这也是我的责任。再说,别人哪里有我照料得好?”
于是每天早上,钱育良扶妻子起床,帮她穿衣洗漱,然后像带孩子一样教她學步,在家门前的院子里,他俩就这样手拉着手一步一步地折返走。有时妻子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钱育良总是笑着安慰她,默默地去清理干净。“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条件艰苦,现在条件好了,她却病了,我应该好好照顾她,让她感受家的温暖。”钱育良说。
如今的钱明珍不仅能行走,还能做简单的家务。 “当时大夫说我这个年纪中风,恢复的几率很小,但我家老钱就是不信,他陪着我,照顾我,不离不弃。现在我到医院去检查,大夫说没想到我能恢复得这么好。” 谈起中风,钱明珍凝望着丈夫,眼里隐隐泛出些许泪光,“如果没有老钱,我压根就好不了。”
多少年来,钱育良用爱和责任照料全家,也用爱和责任影响着后代。他的一双儿女在上世纪80年代先后考上大学,成为村里走出去的第一批本科生。现在,子女工作稳定,家庭和睦。他们即使身在外地,也一直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几乎每周都会回家探望,一大家人共享天伦之乐。2014年5月15日,钱育良一家代表江苏省去北京参加“全国最美家庭”的颁奖,活动结束后,25岁的孙子将行动不便的钱明珍背上了长城。描述起当日的情形,钱明珍一脸骄傲:“我孙子背我看长城,真幸福!”
钱育良家门口,有一棵高高的银杏树,他说那是他和爱人结婚时种下的。多少年过去了,这棵银杏树从小树苗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而这个苏中平原的平凡家庭,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成长,子孙满堂,孝老爱亲,幸福美满。钱育良打了个比喻:“家就好像这棵大树,老人是树根,儿孙是枝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我想,如果一个家庭要幸福,老人就一定要幸福。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在钱育良眼里,这棵银杏树见证了这个家的成长,它是家的“守护神”,也是家的“幸福树”。而在一家人眼里,钱育良才是这个家真正的“守护神”,也是这个家真正可以倚靠的参天大树。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