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解析英美历史 展江苏世界史发展新风貌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17届年会学术讨论侧记

2014-04-08闵凡祥陈祖洲

关键词:英国

闵凡祥, 陈祖洲

(南京大学 历史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术信息】

深度解析英美历史 展江苏世界史发展新风貌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17届年会学术讨论侧记

闵凡祥, 陈祖洲

(南京大学 历史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2014年5月9—11日,由江苏省世界史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历史系承办的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17届年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和江苏省社科院等11家高校与科研单位的代表,以及江苏省社科联学会部及南京大学社科处的有关领导5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

与会代表共提交科研与教学论文32篇,在空间上涉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国、以色列、太平洋岛屿国家等国家与地区;在时间段上涵盖了古典、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当代所有历史时间段;在研究内容上既有对具体历史个案问题的专题研究,也有对西方史学发展中的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的探讨。此次年会的学术探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谓是新人、新问题、新领域、新视角、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汇聚,新意盎然。笔者全程聆听了与会学者的新言精论,不敢独美专享,现将之作一简要汇总,与读者一起分享。

此次年会所提交的科研论文中,英国史和美国史主题占绝对多数,其中英国史论文11篇,美国史论文7篇。这反映出,在江苏省世界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发展中,英国史和美国史占有绝对优势。长期以来,注重英国史和美国史的教学与科研,一直是江苏省世界史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

学者们所提交的11篇英国史科研论文,分别就英国历史上的外币管制、地方自治、近代文明的崛起、17世纪英国革命的性质、劳资仲裁机制的形成、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18—19世纪中叶的土地流转特点、一战前英国对欧政策的演变、二战期间英国的营救犹太难民儿童运动、苏格兰民族问题、英国军队医疗改革和战后医院国有化改革等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在论文《英王亨利七世管制外币的史料分析》中,江苏师范大学鞠长猛博士运用英国议会法令、公告等原始资料,对都铎王朝首位君主亨利七世所实施的劣质外币流入管制措施的动因、法律先例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这是亨利七世在武力夺得王位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为重建社会经济秩序,提高货币信誉,促进经济发展,赢得民众支持,巩固都铎王权,所采取的一项化解危机的重要措施。亨利七世先后颁布的三部重要法令——《打击伪造外国货币法案》《打击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不足值的金币法案》和《禁止将金器和珠宝带出王国法案》,有效地遏制住了英国国内伪造和变造外国货币的行为,大幅增进了英国金银货币的积累,最终使他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王”。这些措施,是亨利七世恢复和发展都铎王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都铎王朝接下来近百年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论文《中古晚期英格兰郡共同体》中,南京大学陈日华副教授对中世纪英国地方政府管理中郡并没有被封建化这一独特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从“郡共同体”这一概念出发,通过对中古英格兰郡级地方机构未被封建化这一现象的论述,结合中古英格兰地方治理方式的转变,指出:在英格兰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没有以消灭地方分权为前提,中央权威的加强与地方自治的延续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过程,二者间表现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英国地方主义,绝对不是以丧失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来换取本地区民众的狭隘利益。尽管英国地方主义强调共同体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张力,但其根基仍存在于国家的统一之中,它起源于中世纪封建贵族的分权,但却发展并成熟于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之中。陈日华副教授的研究是对传统认识中非此即彼的典型“两分法”研究误区——在走向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中央集权必然与地方自治发生冲突与矛盾,即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地方自治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的重大修正,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对于英国的近代崛起问题,国内外学界早已作出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在论文《论英国近代文明崛起的文化渊源》中,南京大学于文杰教授另辟蹊径,从文化传统层面对英国的近代崛起问题作了新的阐释。于教授认为,通过认真总结英国近代社会走过的历史,我们将不难发现,不列颠民族勇于摄取别人的智慧与成就,并创造出新的业绩,造就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伟大传统。敢于吸纳与勇于创新的精神是英国近代早期文明形成的力量之源。具体来讲,英国人的吸纳与创新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宗教信仰的率先建立;第二是对古典文明的充分摄取;第三是大学精神的建立;第四是政治传统的形成;第五是不列颠人的探险意识。

17世纪英国革命的性质,一直是史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至今仍观点不一。在论文《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双重属性问题》中,南京师范大学姜守明教授对这一传统历史问题提出新说。他把“清教革命说”“宪政革命说”或“资产阶级革命说”等不同认识与英国的社会转型或民族国家进程问题联系起来思考,从专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通、专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和清教革命与宪政革命的统一三个层面,确证了17世纪英国革命并非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而具有宪政革命和清教革命的双重属性。它最终恢复了斯图亚特所中断的英国传统的君主立宪制。

对劳资关系的研究,以前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工人罢工等双方对抗的历史上。在论文《近代英国劳资争议仲裁制的兴起(1760—1860)》中,南京大学刘金源教授指出,劳资关系是对抗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其中,对抗只是极端现象,而合作才是主流。作为化解劳资纠纷的一种有效手段,仲裁制在前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就广泛存在,并逐渐从商业贸易领域进入劳资关系领域。近代劳资争议仲裁制的兴起,一方面反映出英国政府劳资政策主导思想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家长制主义转向近代的自由放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种较为自由的劳资冲突化解机制的诞生,为19世纪后半叶集体谈判制在英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引起了严重的犯罪问题。为应对和解决这一新问题,伦敦首先进行了警察制度改革,建立起不同于传统治安法官体系的现代警察制度。在论文《失序困局与大伦敦警制改革论析》中,扬州大学许志强博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长期以来,英国的社会治安体制是由郡治安法官和教区治安员构成的,它具有人数少、力量弱、职能分散、兼职性、义务性和对社会力量的依赖等特点。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生活的来临,英国的犯罪问题日益加剧,社会严重失序。为应对这一乱局,英国政府开启警制改革,试图建立起一种高效的警察机制。但改革却因与英国的自治传统和自由理念相抵牾,遭遇重重阻力,一波三折。最终建立起的伦敦警制,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法国警制经验而成的。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改变过去依靠军队来平抑暴乱的历史,使伦敦的治安环境和城市管理得到大幅改善的同时,也标志着伦敦警察向公共服务角色的靠拢以及英国政府职能和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过去那种维系“王之和平”的治安队伍逐渐为一支服务公众的专业化警察队伍所取代,国家取代地方自治和社会力量,承担起维系社会治安的主要职责。

随着社会阶级结构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的土地流转制度同以往相比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在论文《土地、市场与贵族》中,淮阴师范学院高麦爱副教授以诺福克的科克家族的地产经营活动为例,考察了英国土地转型过程中的各个问题,探讨了18—19世纪中叶英国土地流转的特征。她指出,英国政府对圈地运动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禁止到18—19世纪中叶以议会立法的形式正式认可,是光荣革命后成功掌控政权的英国土地贵族,为获得更大利润,借助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关系大规模占有土地的结果。土地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促成了土地贵族向新贵族的过渡。资本支持下的法律力量与利润驱动下的市场力量交互作用,是这一过程的根本特征。

国内学界在研究英国的欧陆政策时,普遍将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视为英国从“光荣孤立”转向“结盟外交”的时期,目标是遏制德国。南京大学刘成教授的论文《一战前英国对欧政策的演变》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他指出,自“百年战争”结束后,保持欧陆均势即一直是英国对欧政策的核心原则。在处理对德关系上,一战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是英国结盟外交的前提,德国是英国最先争取结盟的国家,即便是与法俄结盟后,英国也在极力争取与德国的友好关系,认为英德不是竞争关系,试图与德国签订某种协议。战争对英国无益,最后与德国交战对于英国是无奈的选择。

1938年11月至1939年9月间,英国从纳粹德国专门营救并接纳了大约10 000名儿童难民。在论文《英国对纳粹德国儿童难民的营救》中,苏州科技学院王本立教授对这一营救运动形成的原因、具体营救措施及其成败得失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他指出,纳粹德国的迫害犹太人政策及其反共反民主行为;英国国内的民间请求;英国犹太社团在儿童难民接纳问题上持续作出的无需英国政府出资的承诺;1938年起英国难民入境政策的进一步放宽等因素,是促使英国考虑接收大量儿童难民,实施积极营救措施的外在因素与内在动力。无论其行为本身,还是其实际效果,英国实施的“儿童运输”计划在当时都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但是,从整个拯救运动的过程和结局来看,这场营救运动也存在着诸如对被营救儿童实施严格的资格筛选、最终获救人数有限等较大的不足和缺憾。

在论文《克里米亚战争背景下英国的军队医疗改革》中,苏州科技学院王艳芬教授对英国军队的医疗改革进行了专题探讨。她指出,英国军队的医疗改革肇始于19世纪中叶,克里米亚战争是其契机。战争初期,英军的败绩暴露了其后勤与服务尤其医疗领域的弊端。在媒体曝光和舆论的压力之下,英政府对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伤亡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实地调查。在陆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和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推动下,英国当局进行了相关改革。这次改革对英国的军队、医疗及世界医疗领域产生了持久影响,成为英国军队医疗体制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标志。

在论文《英国医院国有化改革的影响探析(1948—1970)》中,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白爽同学对战后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建立过程中国家对医院的国有化改革的影响进行了专题研究。她指出,医院国有化改革,是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对传统的以慈善和互助为基础的多元混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局限性所作的一种突破努力。改革较好地克服了英国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局限:缓解了志愿医院的财政困境;取消了医院服务的经济障碍和资格限制;转变了医院的医生制度,改善了原先医生与医院的松散关系;推进了医院的“升级”,优化了医院结构。此次改革是在福利国家阔步前进的背景下现实需要与工党执政相结合的产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苏格兰民族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国内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苏格兰宣布将于2014年9月18日就苏格兰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将使苏格兰民族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也将使自1707年建立起的与英格兰的联盟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苏格兰民族运动是如何发展到要举行独立公投的程度的?为何建立了300多年的联盟政体会面临如此大的挑战?在论文《苏格兰独立:神话还是现实?》中,南京大学博士生孙坚从英格兰与苏格兰联盟的建立、修正与危机三个方面,梳理了苏格兰民族问题的发展脉络,分析了苏格兰民族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孙坚提出,苏格兰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独特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是其潜在基础。民族政党苏格兰国民党对这些因素的操弄,最终使其成为苏格兰独立情绪高涨的动因。此外,英国缺乏反对民族分离的成文宪法,两党制下政党间激烈的政治竞争导致中央政府难以形成一贯的民族政策,以及今天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国际背景,则是苏格兰独立问题的外部根源。它们为苏格兰民族问题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除英国史外,美国史中的若干问题也是与会学者们讨论的重点。

在中美双方领导人的共同倡导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自2009年以来已有六轮,成为双方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这一对话机制的研究,国内学者已有诸多论著。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述论》一文中,苏州大学金卫星教授对该对话机制的实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该机制实质上是一个在中美经贸金融关系日益深化、相互依赖的背景下,经两国政府的首脑外交奠基,从双轨型“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整合为复合型“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定期接触交往、表达各自战略利益诉求的重要论坛,其形成既反映了美国保持全球霸权、谋求解决对华经贸失衡,以在全球和地区相关问题上的合作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向,又表达了中国维护经济发展成果、缓解对美贸易出超矛盾,通过参与全球和地区相关问题的磋商,稳定、提升中美关系的战略愿望。但在当前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中美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美国在体制中居主导地位,而中国在逐渐确立自己的思路。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推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城市发展迅速,即将全面跨入大都市门槛。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迫切需要从其他先行国家寻求借鉴,深入准确地认识大都市城市发展的规律,在大都市区建设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规避它们曾经的失误。南通大学刘建芳教授的论文《美国大都市区多中心体制与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美国大都市区巴尔干现象及一体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分析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理论实践以及根据需要灵活治理的模式与路径,为我国的大都市区建设提出了忠告与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837年美国废奴主义者伊莱贾·洛夫乔伊在捍卫其印刷机时被暴徒枪杀的事件,在美国宪政史和公民出版自由权利发展史上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在论文《十九世纪美国废奴主义者新闻出版的局限性——以洛夫乔伊枪杀案为中心》中,扬州大学李丹博士指出,洛夫乔伊枪杀案不仅凸显了内战前美国联邦法和州法保护废奴主义者出版自由的局限性,同时也促使新闻界加强对出版自由权的捍卫,促使美国社会“出版自由权是上帝赋予的特权,联邦和各州政府不得剥夺”共识的形成。法律制度与新闻界的碰撞,促进了美国出版自由权的确立。李丹博士的研究强调了前人研究中所忽视的美国法律对废奴主义者出版自由保护的局限性层面,为洛夫乔伊案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

在美国华人史上,美国移民归化局1956年开始推行的“华人自首计划”(Chinese Confession Program)具有重要影响。但该计划由于没有任何法律授权,只有一套由美国移民归化局批准创立的调整华人身份的行政程序,而未引起国内学界的深入研究。在充分利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江苏师范大学赵辉兵副教授在其论文《二战后美国的华人自首计划及其历史影响》中,对该计划的出台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华人自首计划”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1882年排华法》所引起的排华余波、美国华人的抗争、二战后美苏冷战与中美关系恶化等因素交互影响的产物。它对美国华人社会,乃至美国社会政治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既为美国华人的归化提供了一个良机,又因带有明显的冷战思维与麦卡锡主义色彩而进一步分化了美国华人社会,不利于华人社会的团结,同时也加深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华人移民都是非法而危险的”种族观。该研究有助于国内学界更为全面地认知美国华人的历史。

1917年11月,美国主动与日本就中国问题达成引起巨大争议的“兰辛——石井协定”,其动因为何?美方相关当事人没有给予有力辩解和清晰说明,学界至今也一直没有提供很清晰的解释。盐城师范学院王祖奇和曾凡云教授的论文《美国签订“兰辛——石井协定”的动因及后果》指出,美国在“兰辛——石井协定”达成过程中的主动,真实动因显然不是目前中国学者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参战后因其在远东与日本的对垒中势处下风,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得不对日本作出妥协,乃是其在决心参加战争和争取世界主导权的情况下,旨在通过中国的门户开放问题率先宣示其未来世界秩序的根本原则,达到约束日本、牵制欧洲、减少阻力、保证美国新世界计划顺利实现的目的。协定的实质是威尔逊全面世界计划的一部分,是十四点计划提前完成的第十五点。但威尔逊在制定协定时带有空想性,无视中国本身的力量和态度,过高估计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影响力,轻信日本的忠诚度,最终未能使协定产生什么实质性作用。

到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成立于1947年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短期内从最初的情报收集与建议咨询机构,迅速发展成为制定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居于外交政策协调体系的核心位置”。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职能的这一根本性转变,苏州大学张杨博士在论文《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早期职能演变考(1947—1961)》中给予了详尽的考证。她指出,二战过程中美国传统的“单凭经验的决策机制”(rule-of-thumb system)所暴露出的巨大局限性,战后世界领导者地位的确立以及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要求美国制定出符合其新的国际地位的国家安全战略,并形成一种快速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制。这是《1947年国家安全法》出台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的根本动因。二战后军事与外交政策息息相关的新局面,全球背景下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及艾森豪威尔总统个人的行政管理风格,则使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运行机制日益系统化,功能和作用迅速超出成立时的预想,成为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

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国际政治理想,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我国学者过去多对之持否定态度,尽管现在这一局面有所改变,但仍尚处起步阶段。淮阴师范学院杨春龙教授在论文《在革新中实现美国的全球扩张》中,从分析威尔逊国际政治理想的基本内涵及其与20世纪世界变化、美国国家利益、国际社会共同愿望之间的相关关联入手,对威尔逊的国际政治理想进行了重新解读。他指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与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争霸世界和全球扩张成为美国的公开目标和现实追求。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称霸世界和全球扩张欲望反映的威尔逊国际政治理想,既体现了新历史条件下美国人挥之不去的使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夙愿,也体现了美国试图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扩张模式的“新扩张”道路的愿望,以及当时美国外交一定程度上关注“世界舆论”和试图推进国际合作的基本特性。其实质就是要“在革新中实现美国的全球扩张”。

作为传统的优势研究方向,上述英国史与美国史论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江苏省世界史发展的深度。以下论文与学者的发言则代表了江苏省世界史发展的广度及某些新趋势。

古希腊历史研究,在世界史领域堪称最为古老的领域之一。但悠久的研究历史和语言上的局限,却又使它在国内学界长期处于“小众”的地位。江苏师范大学蒋保教授长期奋斗于该研究领域,苦心励志,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此次他所提交的论文《荷马的“怜悯”》,是其在该领域所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综合叙述的基础上,蒋教授指出,在荷马史诗(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中,怜悯和拒绝怜悯都同样存在。荷马在史诗中所描写的“怜悯”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的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行为,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行为。人们应当怜悯那些值得怜悯的人,对其拒绝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反之,拒绝怜悯那些不值得怜悯的人则是一种正当合理的行为。“怜悯”不仅统一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之中,而且还是荷马两部史诗的共同叙述主题。荷马正是以怜悯为主题来进行两部史诗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叙述的。荷马的“怜悯”被通过史诗传给后世希腊人,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体制的一部分,对古希腊文明形成了重要影响。

俄国史研究,在江苏省世界史研究中也具有较长的历史和较大的影响,堪坐第三把交椅。南京大学吴贺副教授此次提交的论文《彼得一世的“国家”理念及其理念下的改革》,是对彼得一世改革背景下俄国国家建构与国家能力建设问题的一项深入研究。她指出,俄罗斯“国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重要作用有着相对深厚的历史传统。在彼得大帝创立帝国之初,这些特性便已成为俄国“国家”概念及相关理念的核心内容。正是彼得大帝树立了“国家”独立于君主并高于君主的崇高地位和世俗化解释,他通过强调“共同幸福”的国家价值观和为国“服务”的强制性义务观,在改革进程中向俄国社会各阶层灌输了对国家的责任感,令“国家”被塑造成为继东正教信仰之后涵盖范围更广的凝聚各民族的核心力量和权威性组织,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的迅速崛起。在此过程中,在掩盖其维护专制之实质的情况下,将“国家利益”塑造成了具有最高价值的“共同利益”,从而奠定了俄国政治秩序独特性的基础,深刻影响了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因各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对少数世界大国历史的研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同样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其他诸多国家和地区史研究长期处于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地位。这一状况与中国的崛起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影响明显不符。现实的诉求促使学术研究的跟进。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宋德星教授在其题为《二战中瑞典人的中立政策》的发言中,对二战中瑞典中立政策的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在二战早期,瑞典的中立是倾向于德国的。1943年,伴随着德国在战争中的失势,瑞典逐渐修正了其倾德立场,回归到真正的中立。瑞典在大战期间为何采取中立立场,原因大致如下:(1)瑞典地理位置边缘化;(2)大国力量均衡;(3)瑞典有弹性的外交政策;(4)瑞典武装工业发达;(5)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这一研究突破了国内学界在二战史研究中只关注交战双方相关大国的状况,丰富了我们对二战时期的世界历史的认知。苏州科技学院汪诗明教授的发言“如何界定太平洋国家”,则将长期为国内世界史学界所“遗弃”的太平洋岛屿国家引入历史学家的视野,并就相关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太平洋岛屿国家界定的依据与标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他指出,太平洋岛屿国家的内涵及其数量一直是困扰人们认知甚至是学术研究的两大难题。问题的症结既有太平洋地区国家地位及其属性的复杂性,又与人们的认知习惯有关,当然还与太平洋岛屿国家的学术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可分割。界定太平洋岛屿国家概念的前提必须是首先要厘清与此相关的若干地理概念,在此基础上统摄其他共同属性如政治属性、历史文化属性、发展进程及其水准等。只有这样,太平洋岛屿国家概念的内涵和数量才能得以清晰地诠释和界定。

随着全球化对中国影响的日益增强与深入,移居海外日渐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与工作选择。日渐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及其对其故土和移居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影响的日益增强,使得海外华人研究日渐从学术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一个“顺势而生”的重要学术领域。江苏师范大学颜廷副教授的论文《近年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离境与回流分析》,以澳大利亚移民部所发布的相关数据为核心资料,对近年来澳大利亚华人移民离境与回流现象进行了历史研究。颜廷副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在华人向澳移民数量持续攀升的同时,却也有越来越多的移澳华人选择永久离开澳洲,或回流中国,或再度移民第三国,形成一股方兴未艾的华人新移民离澳潮和回流潮。这不仅直接改变了华人新移民的跨国迁移模式,更深刻揭示了中澳人力资源竞争态势及华人移民人口流动趋势。

汉学,是国外知识界对中国的一种认知与阐释。对海外汉学和汉学家进行介绍与研究,实质上是借助他人眼睛对自我的一种认知。对海外汉学的介绍与研究,在国内学界有着较长的历史。但以往研究关注的只是欧美汉学及其汉学家,少有留意其他汉学家及其研究。南京大学宋立宏副教授的论文《一位以色列汉学家的抉择》,在全面介绍了以色列犹太汉学家伊爱莲(Irene Eber)的个人经历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她的汉学研究与中国学者和美国汉学家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指出其研究所体现出的鲜明自我特点的同时,又提出了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即应当怎样看待大屠杀记忆?应当怎样看待海外汉学研究的角度与视点?这一研究显然扩大了国内学界对海外汉学研究的广度。

在某种意义上,传教士是将西方科学知识率先传至欧洲之外地区的重要人群之一,他们对西方知识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随传教士东来的西方科学知识,也深深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方方面面。扬州大学冯春龙教授的论文《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兴起》,指出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新教传教士及其兴办的教会出版机构对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兴起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它不仅给晚清时期的中国带来先进的排版和印刷技术,建立起中国境内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出版机构,率先主办现代意义的报纸和期刊,而且培养了中国本土第一批熟练掌握新式印刷出版技术的人才,传导了西方近代出版的全新理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略,对我国民族出版业的兴起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其他学科一样,历史学也是一门处于不断创新与变化之中的学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史学也一直处在变动之中。新领域、新视角、新范式不断出现,并迅速向外传播,形成国际性影响。及时有效地把握这些新动向,既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开放程度以及对国际学术前沿接近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其研究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此次会议上4位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分别就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发展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年鉴史学影响的国际接收与接受、公共史学与医疗社会史,进行了专题研究,体现出江苏世界史学者对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关注与跟进。

年鉴史学,是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史学流派,几乎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史学发展。年鉴史学在全球范围内被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观念的历史学家所接收与接受的过程,即形成了一部与接收群体所代表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年鉴史学接收史。对这一历史的研究,可使我们更为深入地认知年鉴史学对国际史学发展的真实影响,并对之形成客观评价。扬州大学樊江宏博士的论文《年鉴学派国际影响之考辨》指出,学界对法国年鉴史学国际影响的介绍与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差,即过多地介绍了国际学界对年鉴史学的积极接收与响应,对年鉴史学所遭遇的消极回应甚或刻意抵触却关注不足。通过考察欧洲、美国、苏联史学界对年鉴史学影响的消极回应甚至刻意抵触,樊江宏博士指出,年鉴史学走向世界的历程并非一路坦途,各国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学术文化传统等因素都极大地制约着年鉴学派国际影响的拓展与效果。

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并在今日美国形成重要影响的一种史学派别,是当今美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目前,这一新史学派别的影响也传至中国,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并形成一定的回响。在论文《公共历史的概念与学科定位》中,南京大学陈仲丹教授对公共史学的概念与学科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尽管“公共历史”的概念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但其具体实践在中国却早已有之,留存至今汗牛充栋的有关史书就是明证。公共历史与学院派历史不同,它强调的是历史的公共性,即of public,for public,by public,具有历史与公共社会联系和沟通的特性。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从业者不仅坐而能论,更要起而能行。公共历史学有着很大的远景,国内学界应对之作出积极的响应,特别是要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南京大学闵凡祥副教授则对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史学界,至今仍方兴未艾的医疗社会史的学术发展史及其基本特点进行了专题研究。他的论文《历史学家的“入侵”与西方医学史研究的人文转向》,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医学史在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的范围、应用史料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成果的影响等六个层面,对历史学家的“入侵”与西方医学史研究的人文转向问题进行了阐释。文章指出,随着西方新史学运动的兴起,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历史学家全面“入侵”早已存在、但长期为著名医生所私有的医学史领域,在将长期“完全由医生们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灌溉栽培着”的“遗世独立的狭小园圃”变成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面积广大、内容丰富的森林公园的同时,也使西方医学史研究从原来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史与技术史研究领域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转向,变得更贴近普通大众、更富人情味、更具人文关怀。

图像证史,是当今史学发展的一个新特征。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的图像物语》一文中,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学院丰华琴教授从历史研究和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图像作为历史资源的价值,图像资源的特征与类别,以及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对之如何合理利用等问题。她指出,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图像资源的利用与解读、高校世界现代史教学中的考试改革、当代数码摄影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图像文化资源,人类因此进入“图像转向”时代。史学界对图像资源的重视以及各类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兴盛,是图像资源在今天的历史研究与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仇海燕

K091

D

1007-8444(2014)06-0832-07

2014-07-30

闵凡祥(1974-),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史、欧洲史等研究。

猜你喜欢

英国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Myths and legends-South Asia(Thailand)
Reading skills praCtice:A train timetable
Myths and Iegends-Europe
Writing skills practice: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Southwest Asia(Ancient Mesopotamia-Sumer)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