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主导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引导*
——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4-04-08钱霞
钱 霞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 310018)
互联网主导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引导*
——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
钱 霞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 310018)
进入21世纪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不断增加和扩展,其阅读引导方式亟需整合、改进和创新。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适合学校发展与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做进一步筛选、整合,创建一套以馆藏信息资源为主的网络学科导航目录;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读书节活动、一站式检索等多种新颖的线上线下创新服务,对互联网主导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引导进行多途径探索。
互联网;文献资源;阅读引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三网融合技术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向更高层次推进。未来将出现以内容为主、融合发展与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趋势。它们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基于多网平台的信息传输途径和良好服务渠道,使得读者获取数字化信息资源更为快速、方便、高效。随着“一站式检索”、“手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相继现出,高校师生的阅读将显示出阅读载体、途径多元化和形式格式多样化(电子纸、电子读物、智能手机、博客、微信等多媒体)的现象,数字化阅读将成为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的一种常态。在当下阅读多元化趋势下,图书馆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读者阅读引导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拓展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拟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此展开论述。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收藏传统纸质载体为主的信息资源,被称为“实体馆藏”;一类是收藏网络时代的数字信息资源,被称为“虚拟馆藏”。如何根据不同馆藏资源的特点展开不同形式的阅读引导,是当下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阅读需要,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对文献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创新。
(一)馆藏目录与馆藏文献做到无缝连接
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图书馆的目录与馆藏文献要做到无缝连接,文本状态所显示出来的信息要一目了然,馆藏文献资料在馆与否,要让查阅者清清楚楚。即使纸质文献已经被借完,读者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字信息资源查询并下载阅读,或在线阅读。读者还可以对文献进行传输、接收和发送Email,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收藏的国内外大型的文献数据库,诸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知识库》《Apabi数字资源平台》等等,进行资源搜集与阅读研究。数字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有序揭示纸质文献资源的同时,应不忘对馆藏数字资源的无缝链接,从而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搜索平台。
(二)整合资源,提供学科导读服务
图书馆对馆藏各种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改造,建立一系列的文献数据库,使读者能便捷地使用这些文献资源,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这是高校图书馆有效进行阅读引导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为了避免读者上网后的盲目浏览、随意闲逛、无所适从,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适合学校发展与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做进一步的筛选、整合,拉近互联网与师生知识需求之间的距离。即高校图书馆可以搜集那些利用率高的网站,将网上信息进行更细化的检索、筛选、整理、组织,同时结合馆藏信息资源建立一套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学科导航目录,进行及时的动态链接,以提供网络阅读导航,内容可以包括各学科的会议信息、馆藏新书、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源,馆藏特色资源等等。如此,就把“隐性”资源从网络深处钩沉出来,使图书馆网络平台成为人们进行深度阅读的有效工具,以此引导读者寻找和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这样,高校图书馆既留住了传统读者,又能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
(三)创新导读书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书目检索需求的日益增长,书目信息服务不再是简单检索和获取文献,还要不断追求寻找知识信息的导航方法,拓展和强化对知识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应用等[1]。由于高校读者数量庞大,不同学科领域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每个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故除保留传统书目外,图书馆应该创造新的书目工作服务模式,面对不同的读者推荐不同的书目,创新导读书目。
除OPAC系统实时反映新添增的图书外,图书馆还应配置专门的资深馆员从事书目导读工作。一要定期选择各个学科有代表性的新书,二要适时选择专题图书和热门主题图书,以此编印纸质书目,放在读者流通量大的地方,供他们自行索取,并将电子版挂在图书馆主页上,还可以把推荐新书目放在图书馆的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新的馆藏,指明阅读方向[2]。图书馆还可通过相关专家教授的建议,图书出版社、供应商的推荐以及图书馆管理系统记录的数据挖掘出的信息,向不同层次、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推荐相应的文献类型和文献书目。在编制书目时,还应区分精读与泛读的区别,如对需要进行精读、深度阅读的读者推荐纸质文献,对只需了解大致内容的读者推荐电子文献,让读者有所选择。
互联网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书目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会出现包括学术文献资源、日常生活信息、娱乐信息等方面的电子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内容丰富,且易用、时效、新颖。图书馆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网络上出现的电子阅读书目进行筛选、整合,开发自己的电子阅读书目数据库,进行网络资源导读,帮助读者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补充馆藏资源的不足。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引导方式的多样化探索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引导是导读服务的一个方面。在互联网还没出现之前,传统的阅读引导主要是面对到馆读者,以手工操作和面对面口头引导为主,利用图书馆馆藏的纸质文献资源编制导读书目、索引和文摘,进行阅读指导。这种坐等守候形式的服务是单一的、被动的,无法满足信息时代读者对图书馆提出的服务新要求。为此,图书馆必须主动出击,对阅读引导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一)开展生动活泼的“读书节”活动
通过举办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建立阅读推广的短效机制,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从2008年4月开始,由图书馆联袂学校宣传部、团委、经济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等部门创办了大型读书节活动。“读书节”的宗旨是引导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促进校风学风以及文明校园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开展了七届,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效果。每届读书节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让心灵去旅行”、“阅读,升华心灵体验”、“阅读,延展生命的宽度”、“阅读,让梦想在指尖起舞”,等等),配以不同的活动板块;每届读书节活动都有新的创新栏目诞生,使读者保有持久的新鲜感及参与活动的热情,如今年的“十佳书香寝室”评选活动,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响应,大大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读书节还积极迎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把数字资源宣传纳入到读书节活动中,搭建起了“纸质阅读——电子阅读——移动阅读”的完整阅读导航体系。
(二)延伸阅读服务
将阅读推广活动渗透到图书馆日常管理细节中,探索并实施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读书节阅读推广活动基本上都是短效的,即只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难以长久保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长远目标是让阅读成为大学生们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图书馆在举办大规模的短效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并实施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有效保持大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使阅读成为陪伴其终身的良好习惯[3]。
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阅读服务。一是在流通大厅开辟大型的“新书展示区”,对进入流通领域的新书按照中图法将图书按22大类进行简单排架,读者一入大厅即可直观浏览最新图书,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二是通过“阅读排行榜”对读者近半年的借阅率做专题统计分析,以展板的形式放在图书馆入口醒目处,起到了良好的阅读引导作用。三是创设“主题书展”展示区,基本上是每月一期,在图书馆人流量最多、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特制书架,方便读者“开门见山”地自由取阅,引导阅读。四是定期展开“书评”活动,对一些重要图书撰写书评,增加读者对这些书籍更深层次的了解,吸引读者阅读。五是推出“找书助手”。开架书库容易出现“一人放错,千人难找”的现象,为了帮助读者查找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检索系统显示在馆但未能在书架上找到的图书,图书馆推出了“找书助手”服务新举措,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六是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设阅读栏目。除开设“读书节”栏目外,为满足大学生持续高涨的阅读热情,从2006年起,该馆在主页上开设了“墨香苑”栏目,内容包括:名家书林、智慧阅读、与您共赏、哲思片羽、新书推荐、专题书目、幽默串烧等。通过电子阅读栏目,读者可以获得常规化和规范化的阅读推广服务,确保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的有效发挥。我们正在计划同时嵌入读者网上书评、豆瓣书评、新浪微博评论等交互性推荐,以便取得更好的阅读引导效果。
(三)建立阅读交流平台,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体验
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引导要与时俱进,要积极创建阅读交流新平台,供师生读者、校友读者、馆员等在此平台推荐图书、撰写书评、交流读书体会等,增添读者的参与乐趣[4]。要多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引导。这里所谓新媒体,即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如通过QQ、微信、微博、视频、社交网络和内容社区(如豆瓣、优酷)等形式宣传,借助这些新的电子交流平台,图书馆的阅读引导活动将更加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审美和需求,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欢迎。
如何通过新兴网络平台介入和引导读者进行阅读,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也作了积极的尝试。图书馆从2011年开通官方微博,通过微博传递图书馆最新服务信息,解答读者疑难,接受读者荐购图书。在读书节期间,微博平台更是成为图书馆读书活动宣传的喉舌,各项阅读推广活动经由这个窗口源源不断地传送出去并及时反馈回来。从活动的预告信息到活动的现场图文传播,再到活动总结,体现出了网络媒体在信息传递上便捷、灵活和多交叉的传播特点。图书馆微博耐心、及时加之可爱幽默的短评、回复,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形成了极具亲和力的创新阅读推广渠道,目前图书馆微博粉丝拥有量已有26 000余人。另外,图书干还举办微电影大赛,所有参赛作品均上传到土豆播客网站,并在图书馆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上公布微电影链接地址。图书馆组织这样一场大型活动,拉近了图书馆和读者的距离,为图书馆以后的视频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微电影短小精悍,其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契合了大学生读者的阅读新诉求,有助于强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5]。
(四)不可小觑的“一站式检索”
当下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自身采集收藏的文献范畴,还包括那些利用网络所获得的、本不属于图书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即各种类型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网页以及其它信息资源的链接。由于信息加工的知识化、智能化以及完备的检索系统的建立,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能够为读者一次性提供所需的某一主题,这样的智能组合大大方便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信息。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从2011年推出“一站式检索”,它是在图书馆主页上设计一个简单的检索框,借助单一的检索接口,利用统一的检索方法,读者只要在框内输入关键词或文献名称,就能查到馆藏所有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平台能让读者无须在多个数据库中游弋,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图书馆购买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全文等都能直接获取;对于图书馆没有购入的信息资源,读者只需要点击“邮箱接收全文”,输入个人Email地址,当天或者1~2个工作日内就能获取全文。一个简单图标式的检索框也起到了对读者的阅读引导作用,在教学区IP范围或VPN代理环境下,均可使用。“一站式检索”快捷、简便、高效的检索功能,值得向各兄弟院校推荐。
(五)必建的“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是以移动无线通讯为支撑,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助查询和完成借阅业务,帮助用户建立随时随地获得全面信息服务的现代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6],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任何知识。为了适应网络时代读者的需求变化,2013年6月浙江工商大学正式开通了“浙江工商大学移动图书馆”,真正实现了“把图书馆装进你的口袋里”的梦想。现在,读者只要在手机和ipad等终端上安装“移动图书馆”的客户端软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馆藏纸质文献的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催还,还能直接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以对该馆的100多万种电子书、8 000多种电子期刊进行阅读、下载。同时,在移动图书馆中,还拥有400多种实时更新的报纸,15 000多集视频资料,10 000集有声读物,20 000集公开课,另外还有500多个网站资讯供订阅,资源十分丰富。移动图书馆还接入了功能强大的云共享服务体系,接入的区域与行业联盟约80个,加入的图书馆已有700多家,足以满足读者对缺藏文献的需求。无论是电子图书、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可以通过邮箱接收到电子全文。为了尽快推广“移动图书馆”,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工作,编制了使用说明,举行了数十次移动图书馆现场咨询活动,举办了多次移动图书馆培训讲座,还派专人到学校各处上门宣传推广。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注册人数已经突破6 000余人,读者访问十分踊跃。手机阅读规避了纸质阅读的数量限制和地点固定的弊端,转换了师生分享资源和学习知识的途径,实现师生数字化阅读的效率性和移动化[7],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在阅读量普遍下降的当下,此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载体、传播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的阅读形式已不再仅仅意味着墨香萦绕、纸页翻动,人们可以对着电脑屏幕滑动鼠标,可以用手指轻按手机键盘,可以手捧阅读器会心阅读。这些对图书馆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高校图书馆要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科学整合各种资源,积极进行阅读引导的创新变革,确保图书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王小全等.新媒体环境下阅读引导与数字目录学协同推进的发展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10).
[2]李婷婷.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7).
[3]徐琼.建立高校图书馆全方位阅读推广模式的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13(2).
[4]魏秀娟.协同创新:共谋共享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
[5]杨哲.基于微媒体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6]朱莉.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及影响[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6).
[7]林慧.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4(4).
The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Guidance in an Internet-led Era with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QIAN Xia
(Library,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University digital resources are ever-increasing and expanding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while its reading guidance is now in urgent need of integration,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On one hand,libraries can create a set of network subject navigation directory priority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 by making use of its advantages to go on further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about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which is suitable for school development and also necessary for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explore the reading guidance from various channels through reading day activity,one-stop retrieval and other novel online&offline service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internet.
internet;literature resources;digital resources;reading guidance
G258.6
A
1009-1734(2014)09-0113-04
[责任编辑陈义报]
2014-05-28
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校级课题“互联网主导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阅读引导”(X13-35)研究成果之一。
钱霞,馆员,从事图书阅读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