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肥套仪式剧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
2014-04-08欧造杰
欧造杰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我国毛南族聚集的主要地方,该民族保留了相对独立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肥套艺术。毛南族人民通过“还愿”的仪式向万岁娘娘和其他神祈求财源广进、人丁兴旺、平安幸福的愿望。肥套包含了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雕刻等具体的艺术形态,体现了古老艺术歌、乐、舞、戏融为一体的特征。从民间戏剧的角度看,这种还原仪式可以称为肥套仪式剧,它是在毛南族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戏曲艺术表现手法演变而来,体现了毛南族独特的民俗礼仪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分析。本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从民间艺术的角度来分析毛南族肥套仪式剧中的文化蕴涵,并提出对其保护和发展的措施。
一、毛南族的还愿仪式——肥套
肥套是毛南族传统生活中极为隆重的仪式,也是毛南族人生活中最主要的仪式活动,至今仍然保留着完整的程序和内容。每一个毛南族成年男子生育子嗣后必须做一次肥套,如果因为贫穷等原因无法做的,也可以由下一代子孙去做,一个家庭三代之内必须要做一次肥套,才能达到还愿的目的。毛南语的“肥套”即“还愿”之意,它源于古代毛南先民的一种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从明清之际便开始盛行,主要盛行于环江县的下南乡一带。还愿者请祭司借助傩面具扮演各类的神灵与人进行交流,并穿插歌、舞、乐、戏的形式去崇敬天地仙神,祈祷平安兴旺和幸福吉祥。
肥套是毛南族举行的一种敬神还愿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仪式色彩,表达毛南族人祈神和感恩的思想观念。肥套一般在还愿者家中举办,舞蹈活动一般由师公主持进行。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进行舞蹈,通过这些祈神仪式以使还愿者得到“恩赐”,子孙兴旺发达。肥套分为“红筵”和“黄筵”两类,以“红筵”为主,两种还愿曾经是分开举办的,到后来两类仪式往往合在一起举办。“红筵”是还求子之愿,向婆王祈求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又被称为“婆王愿”;“黄筵”是向雷王祈求消灾祛病、人畜平安及五谷丰登,又被称为“雷王愿”,因此婆王和雷王在肥套仪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肥套融合了说唱、念诵、法事、舞蹈等艺术形式,是毛南族文化中最典型的传世实物作品,也是毛南族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遗产。在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毛南族肥套逐步融合了山歌、戏剧、舞蹈、音乐、面具等艺术元素,并成为毛南族风格独特的民俗活动,至今仍然受到民间的推崇和延续,被中外学界誉为中华傩文化的“活化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毛南族肥套表演者先后被邀请去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等地演出并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2006年肥套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毛南族肥套具有鲜明的民间戏剧特色,包含着地方戏剧的元素和特征。从艺术的角度看,戏剧主要由故事和人构成,故事要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不同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其性格特征,有时候还通过人物台词来推动戏剧动作的发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发展的主要内容。在毛南族肥套仪式中,其过程一般由一到三位师公带着面具跳舞表演,别的师公敲锣打鼓配乐,或者念咒语、唱神书,他们按一定的程序表演,相互配合得十分默契。每位师公带着不同的面具,象征不同的神,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还愿者的家则成为仪式剧的舞台空间。
肥套仪式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渲染仪式。毛南族肥套是在宗教活动中由师公围绕祭祀仪式而开展起来的综合艺术,它带有浓厚、神秘的宗教色彩,其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仪式性,“叙述故事是为了渲染仪式,这就是毛南族还愿仪式剧与舞台戏剧的根本区别。”[注]韩德.毛南族肥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5.每一个的神面具都具有象征性,并带有祈求神灵保佑和知识教育意义。仪式和艺术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结合,也体现了古老艺术的起源和原始巫术密切相关的特点。2.内容丰富。毛南族肥套场仪式剧场次繁多,礼仪内容复杂,其内容多源于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涉及到众多的人物、十几个舞蹈和戏剧场次。肥套“诸多的艺术元素是围绕着请、酬、送的仪轨体制来建构、进行,没有形成某种独立出这些仪轨之外的艺术体系,这是毛南族肥套作为民间艺术与舞台艺术的区别”。[注]韩德.毛南族肥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2.3.个性突出。肥套仪式剧中的傩面人物性格鲜明,有较强的即兴表演特色。肥套中的傩神总有36面具,各自根据毛南族诸神的司职身份和性格特点雕刻而成。它们可以分为善、恶、贵、贱四大类型,以成年男性为主,其形象逼真,生动幽默,师公们以自己的肢体语言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和赞同,他们精彩的表演常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阵的笑声。4.情节简洁。毛南族肥套总体上显得情节简单,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并取悦于现场的观众。肥套仪式剧不像传统戏剧那样错综复杂、曲折多变,观众容易理解。“事件发生的逻辑、情感发生的逻辑、矛盾冲突与解决都不是仪式剧的重点,重点在于叙述做什么事,不需要表现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注]韩德.毛南族肥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5.因为在还愿者家中举办,空间相对狭小,师公们和观众之间还不时有现场的互动和交流。
二、毛南族肥套仪式剧的文化内涵
肥套既是毛南族历史演变的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具有浓厚的原生态民间文化色彩。从民间祭祀仪式剧的角度来看,毛南族肥套和汉族民间傩戏有很多相似之处。舞蹈是其外壳形象,仪式是其内核。肥套不仅体现了戏剧的场次和人物元素特征,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和礼仪内容。毛南族肥套仪式一般请6至8位师公进行,从开场到收兵连续三天三夜。毛南族人一般一个家庭一代人举办一次,也有满两代、三代人才举办一次的。一代人举办一次的,设一门殿坛,杀18只家禽牲口作祭品(一般是鸡鸭、猪牛等家畜);两代人和三代人举办一次的,殿坛和祭品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加两到三倍。肥套仪式剧的各场以念诵、说唱、舞蹈为主,配以器乐演奏,穿插一些法事。“毛南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打击乐鼓,一般以长鼓为主,以小鼓为指挥,有大鼓、钹等紧跟。”[注]毛南族编写组.毛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92.师公穿着戏服、戴上相应的神灵面具在场上舞蹈,别的师公则在场下念诵、说唱、奏乐密切配合,节奏鲜明,活泼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还愿者坐立在旁边听候师公的使唤,观众则可以现场观看表演。
笔者2014年2月曾随考察组到毛南族的主要居住地环江县下南乡考察民间肥套仪式。还愿者是中南村楠木屯的谭高祖,他年纪40岁左右,子女已经上学,达到了毛南族男子做还愿的条件。主持肥套仪式的是附近上义屯的谭益庆师公,他们班子一共7人,都是中老年男子,又以老年人为多,年龄最小的师公也有40多岁。他们从21日开始连续进行三天的肥套活动,上午主家去砍竹子、剪花、师公们架竹桥、搭殿坛等,下午亲戚们帮忙杀鸡、鸭、猪等家畜,师公开始写榜文念咒语,做几次简短的肥套仪式。在做仪式的过程中,师公还给还愿者起一个阴间的名字。次日上午主家杀一头香牛做贡品,又杀鸡、鸭、猪,师傅念经舞蹈,远方的亲戚开始回来并送礼。第三天是最繁忙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师公们不断地念经、舞蹈、鼓乐,表演一直到深夜,村里很多村民都来观看表演并送礼吃饭。
“毛南族肥套是毛南族民间保存最为完整、最为隆重的祭祀仪式,也是一整套最为丰富的民俗事象,是礼仪与民俗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注]韩德.毛南族肥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6.架竹桥、茶礼、转红桥、架布桥等重要的还愿仪式,是毛南族肥套中的经典内容。要做肥套还愿,不管是“红筵”还是“黄筵”,首先要在家中搭殿坛,在神坛上挂神像和写有还愿者姓名的榜文,还愿时需要摆设“供桌”和各种贡品。主家做好准备工作以后,架竹桥是肥套必须首先要作的环节。竹桥用竹子加工而成,师公从竹子的中部锯一半并破开,留下一半在竹子中部成竹片状,然后把竹子弯曲成一个简单的竹桥。架竹桥是为转红桥做准备的。接着是架布桥,师公用一条长约丈余的蓝格子花布对折起来,然后将“花枝”缝扎布条的两端,布桥一头连接“花房”的门后,一头绑在神坛上。转桥时主家还愿者走在桥中间,一手提着鸡笼,一手提着一篮的贡品绕圈,还愿者转几圈之后由婆王讲花经由花桥送进自己的花房。在肥套还愿仪式中桥的观念和转桥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转红桥中的“转”是共同有的动作行为,表示跨越过人生中的坎坷和关卡,孩子的成长会顺利很多。因此转红桥是一种祈求平安幸福的仪式,桥象征着生命通道和生活坦途,具有沟通神界和凡界的作用,而竹桥和花枝象征着子孙繁衍和人丁兴旺。“在毛南族的传统观念里,每一个人都对应着婆王所掌管的花园里的一枝花朵。孩童要从婆王的花园里来到祈求者的家里,就必须经过一座桥梁。”[注]吕瑞荣.毛南族肥套仪式及其文化象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1):105.竹桥、布桥是临时架的,而红桥则永久伴随着还愿者,象征着平安和幸福,和“花”在一起则表示人口的生产、生命的延续。
“长生鸡”也是肥套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用在“花房”特供“婆王”和“花林仙官”的。仪式由花林仙官执仪施法,口中念咒3次并在还愿者的背上画符。仪式中三元公师傅将一只公鸡放在还愿者的背上,同时用米粒撒腰背上并施法于公鸡,使它能在还愿者身上安稳的达到“花房”。如果能够平安达到就说明整个肥套艺术是成功的,否则这家人会有灾难。因此,放“长生鸡”也具有特别的意义,预示着还愿者能够得到“花林仙官”长生平安的保佑和小孩的健康成长,正如殿坛对联写的“一身出入阴阳路,寸舌分开祸福门”一样。
毛南族肥套中的戏剧元素是很丰富的,这些元素与仪式融为一体,民间祭祀仪式就以仪式剧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毛南族师公从事肥套仪式,尽管其班子组成不同,但其整体构成都是差不多的。肥套仪式剧的常式规程一般包括:第一场,三光;第二场,三元;第三场,社王;第四场,桥仙;第五场,鲁仙;第六场,花林仙官;第七场,三娘与杜帝(土地);第八场,万岁娘娘;第九场,三界、蒙官;第十场,覃三九;第十一场,送花;第十二场,雷王、雷兵;第十三场,太师六官。[注]韦秋桐、谭亚洲.毛南族神话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116.毛南族肥套仪式剧主要的剧目有《鲁班仙》、《三娘与土帝》、《莫一大王》等,都是非常生动经典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毛南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及爱情的悲欢离合。它们经常被带到盛大的民族节日中进行文艺会演,具有浓厚的表演性和艺术感染力,也很好地表现了毛南族孝敬祖先、追求平安幸福和婚姻自由等思想观念和最朴素的愿望。
需要指出的是,毛南族肥套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需要我们辩证客观地去看待,主要表现在:受我国古代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毛南族只有成年男子才可以做肥套,女子是没有资格做肥套的,它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同时做肥套花三天以上的时间也非常耗时,同时还愿者主家杀了不少的家禽和家畜,做一个人肥套的花费少则三万元人民币以上,这相当于当地一个农民家庭几年的收入,对于生活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这显然是一笔承重的负担,难免有些铺张和浪费。毛南族成年男子因为经济原因暂时还无法做肥套仪式的,心理自然会有不少的压力,而过问别人是否做了肥套则成为毛南族禁忌的话题,这也体现出其爱面子和观念保守的一面。
三、毛南族肥套仪式剧的保护
毛南族肥套仪式不仅是毛南族人民生活的历史遗存,也是其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肥套是毛南族族聚合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毛南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保护和发展毛南族肥套文化,既是毛南族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其社会生活的需要。“肥套以宗教仪式作舞台,展现毛南族人所认识的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知识,是毛南族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注]吕瑞荣.毛南族肥套仪式及其文化象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1):105.它具有信息功能、教化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及动力功能等主要功能。毛南族肥套能历经数百年时间顽强地存活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反映着毛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这对认识毛南族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肥套仪式以歌、舞、乐、戏等多种形式呈现,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与壮族、汉族、苗族、瑶族等文化融合与嬗变的印记。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毛南族肥套处于濒危状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还愿活动具有宗教和迷信的色彩而受到批判和停止,肥套仪式剧已濒临消亡,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才能发挥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作用。
毛南族肥套在数百年的发展当中,涌现了许多知名的三元公师父,他们是毛南族肥套的灵魂人物,也是传承之人。目前毛南族肥套的师公大概有7、8组人马,他们大多是是中老年的男子,子女已经长大,家庭负担不大,集中在秋收之后到春节前后进行肥套活动。其中谭益庆就是下南乡的一位著名师公,他现年60周岁,高中文化,是毛南族三元公师傅始祖之一谭照萱的第八代传承人,做事认真细致,为人通情达理,深受毛南族人尊敬和欢迎。农村秋收之后他经常给毛南族人做肥套,还到环江县城去主持和参加分龙节中的肥套仪式和舞蹈表演。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毛南族肥套艺术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当前的现状和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肥套仪式剧的传承人三元公师傅后继乏人,年轻人几乎都到沿海打工去了,不愿意学习和传承这种肥套艺术,因为做师公的收入有限,只能养活自己而不能养家糊口。二是一些做肥套用的传统工具如面具、陶鼓、乐器、衣服等也逐步老化消失,而毛南族民间能够制作傩面具的艺人也濒临着断代或灭绝的危险。三是毛南族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民族自觉性,加上他们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使得真正了解肥套仪式剧内容的毛南族人不多。整个毛南族肥套的保护措施和文化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毛南族肥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和有待改观。
1987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毛南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带来了生机。为保护毛南族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已采取了不少的有力措施,加大了对毛南族肥套艺术保护的财政投入。县文化局请两位老人现场操作,把其工艺流程拍摄成集图、文、音像为一体的资料永久保存。2005年,环江县宣传部和文化部门联合起来,把各个傩戏班子集中起来演出,并拍成影像资料。近年来环江县建立起环江毛南族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毛南族文化遗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环江县还开展乡土文化走进毛南族的校园活动,肥套仪式中的木面舞和民歌进入中小学,使更多的毛南族孩子从小接触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广泛开展肥套文化的群众教育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从2009年开始,环江县政府每年6月底左右定期举办毛南族分龙节,邀请师公班子们前来县城公开演出,使肥套艺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群众和学界的高度关注。
2013年环江县木论乡、下南乡境内的喀斯特地貌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这是环江县旅游文化发展上的里程碑,也给毛南族肥套艺术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机遇。目前县政府正积极规化和发展下南乡一带的喀斯特地貌旅游文化资源,其中毛南族肥套文化是一个优先发展的方向,毛南族人民对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期待。我们可以通过旅游去开发和保护好肥套这个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创新和融合的方式来发展肥套文艺术,使毛南族文化和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产生出更大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价值。同时对毛南族的分龙节等民族节日给以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加强对外宣传并发扬光大,经常组织肥套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活动,使肥套艺术能够真正发挥振奋毛南族精神的作用,使毛南族重新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
总之,肥套艺术是一个毛南族文化的根底,同时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它是一种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毛南族民间礼仪和文化内蕴。我们要研究好、保护好这种肥套仪式文化,传承其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其民族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德.毛南族肥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毛南族编写组.毛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韦秋桐,谭亚洲.毛南族神话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4]吕瑞荣.毛南族肥套仪式及其文化象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1)
[5]黄小明,胡晶莹.毛南族还愿仪式舞蹈“条套”的动作特征与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