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4-04-08梁元存竺晓平张修国杨广玲赵春青刘玉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植物病害病理学标本

梁元存,竺晓平,李 壮,张修国,杨广玲,赵春青,刘玉升

(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阐明植物病原物形态特征、分离培养技术、病害接种技术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一门课程。它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骨干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让理论课和实践课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所在。作为高校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把握好“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宗旨,真正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植保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对新型植保人才的要求[1]。

1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制定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1.1 调整实验内容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打破了以往专业实验课设置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在一起的模式,与理论教学分开,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实验项目15个,45学时,2.5学分,实行单独考核,单独计成绩。教学实习10天。实验内容包括植物病害症状观察、主要病原物形态观察、病原真菌孢子描绘和计数、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纯化和接种等,实验内容紧扣教材,并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另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理论联系实际,灵活施教,例如,根据山东省某些病害的发病情况增加病原观察(如小麦散黑穗病菌、腥黑穗病菌)以及结合教师科学研究的方向,把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实验中心主动与地方植保部门沟通,获得稀缺但重要的病害材料;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采集病害标本,极大地丰富了实验材料和病害种类。总之,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这一举措使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从事植物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相应提高[2]。

1.2 制定实验教学新模式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开设的实验项目是以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教学模式进行的,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实习,形成了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培养的新模式。新模式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的实验级别标志着不同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如基础性实验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综合性实验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知识验证和实践能力,创新性实验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3]。教学实习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好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1 实验教学手段多样性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

让学生认识植物病害症状、主要病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接种技术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是本实验课的重点内容。为此,《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书本知识、增加感性认识,如挂图、传统的实物标本(蜡制标本、浸渍标本、病原菌的玻片标本和数字化标本等)、植物病害图片、VCD、录像、幻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教学手段相互之间可取长补短,利用各自的优点全方位地展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植物病理学常规实验技术。如标本给学生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可以弥补田间无病害(或病害少、发病少)而学生不能及时看到的情况,随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鉴别;挂图可以直观地将病害的局部症状、病原放大,随时拿出就可看到[4];图片、VCD、录像等多种形式的植物病害的材料呈现给学生,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其实现图、文、声音、影像等多信息的结合,使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比较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高不高,认真程度、兴趣大不大,一定看实验内容是否先进、新颖,方法是否得当,以及实验教师的授课形式[5]。现在《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植物病害症状观察,在以往的实验课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病害标本,让学生观察鉴别,由于一些标本时间久远,症状特点不甚明显,学生容易混淆,不利于学生记忆。目前,实验中心对散装标本尤其是盒装标本的及时更换和补充已形成一种制度。在观察病原时,尽量给学生提供新鲜的病害标本材料,并让学生动手制作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对于一些徒手切片,教师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同一种病害,学生要看的是两张玻片,一种是永久玻片(示范片),另一张是自己制作的,观察后比较鉴别,这种“新旧”结合的方法,可以找出自己制作玻片的缺点与不足,并通过在显微镜下对病原物的观察鉴别和绘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病原物形态的认识。

“现场教学”是实验教学采取的另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田间植物病害的发生来安排实验教学。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病害,并能了解植物病害的典型症状,教师事先必须到田间对病害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田间农作物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地给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现场实践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很快认识和初步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循环以及此病害的防治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标本采集,将采集的标本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显微鉴定。此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病害发生的时间和病害特点,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加强[6]。在“现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多动脑筋、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学生才能印象深刻,如白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等都是霜霉菌引起的病害,在病原形态上有很大差别,如何区分几种病原的差别呢?那就让学生采集标本后在实验室作进一步镜检、观察、绘图,学生很容易地把发生在不同寄主上的霜霉病菌区别开来,这种归类对比的方法,鲜明、生动、记忆深刻,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教师认真思考并改革教学方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初步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和提高。为了使植保本科生初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独立探索[7]。在实验教学开设的病原物的接种实验中,教师选出几种不同传播途径的病害,如玉米小斑病、大白菜软腐病、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等,从单一病害的接种实验延伸为多个病害的接种实验,就是一种设计和创新相结合的实验。由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接种、病原菌的再次分离鉴定到完成实验报告等,学生都亲力亲为,参与到每一个实验环节和过程中。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会,指导学生讲解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存在问题等内容,让学生体会自己做实验的乐趣和意义,尤其是通过对这个实验的创新,让学生掌握了不同传播途径病害的接种技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理解。这种设计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实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如笔者进行的有关小麦赤霉病的研究,结合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山东省泰安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和抗药性研究,学生和教师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发病情况,一起进行标本的采集、整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数据的处理等。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增长了见识,贴近了科研,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改革实验教学考核办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验教学质量,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办法,实验课单独考核,计学分,将考核贯穿于实验课和教学实习中。考核的范围加大,包括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环保意识等,每一部分占一定比例,把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作为重点考核;在实习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病理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实验的了解程度,并强调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雷同者不给分。在教学实习中,教师把学生对大田植物病害症状的认识程度作为重点考核,把学生采集标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鉴定情况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在实习过程中,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中的重中之重。实习结束,让学生自评,选出优秀生,教师酌情加分和表彰。实验教学的考核从本质上改变了原来那种实验课上怕动手、懒于动手、实验报告抄袭他人、教学实习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被动局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双方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环保意识等全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学质量显而易见。

5 结束语

《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教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搞好实验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好科研工作,使自己的理论和科研都得到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使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青玲,孙现超.浅谈新形势下植物病理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5(2):238-241.

[2]王守义,李圣福,宁堂原,等.种子学实验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2):117-119.

[3]张萍,宋金璠.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9(6):7-9.

[4]赵春青,刘振宇,刘爱新.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111-112.

[5]陈立杰,严雪瑞,段玉玺,等.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3(4):69-70.

[6]高智谋,陈方新,吴慧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5(3):2-4.

[7]易力,汪洋,陈万光,等.推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0,13(1):10-11.

猜你喜欢

植物病害病理学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