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上桑》一诗中的几个矛盾情节
——兼谈《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2014-04-08刘贵生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采桑汉乐府罗敷

刘贵生

(衡水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河北衡水 053000)

《陌上桑》一诗中的几个矛盾情节
——兼谈《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刘贵生

(衡水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河北衡水 053000)

作为众所周知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细读文本,便会发现其中有些情节前后似乎有所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主人公罗敷身份的认定和全诗主题的理解。其实,归根结底,这与汉乐府诗歌所惯用的夸张铺陈手法有关,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陌上桑》;罗敷形象;平民少女;夸张铺陈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历来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以致大学古代文学作品课程的必选篇目,众多学者对此诗主旨的认识也基本一致,即诗歌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聪明、勇敢的采桑女子罗敷的形象,她不仅有着惊艳绝伦的外表美,更有着智勇双全的内在美。千百年来,罗敷也成了无数美女的代称。但是当我们撇开后世的这些评论重新回到诗歌文本仔细研读时,却感到此诗有几个颇为明显的前后抵牾的地方。比如,从职业来看,罗敷似乎是一个普通采桑的平民女子,但从其居所、穿着、用具,尤其是有高贵地位的丈夫等角度来看,罗敷应该属于地地道道的贵族阶层;还有,从身份来看,罗敷究竟是一个少女还是一个少妇?从诗中提到的住所“秦氏楼”以及罗敷自报的年龄来看,她应该是待字闺中的少女,但从她后面的夸夫情节来看,又明显是一个有夫之妇。那么罗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解决不了上述疑惑,这在一定程度上难免会影响我们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因此,我们不妨在此做一番探析。

实际上,上述种种疑惑最终可归结到一点,那就是罗敷的身份问题。关于罗敷的身份,学者多有探讨,最让人产生疑问的是罗敷究竟是一个平民女子还是贵族夫人。朱久兵的《贵妇还是平民——〈陌上桑〉中秦罗敷身份浅析》认为,罗敷是劳动人民的女儿[1];杨志学的《〈陌上桑〉中女主人公的身份问题》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把罗敷看作民间采桑女,也是非常切合诗的韵致和精神的”[2]。但张连举的《〈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新说》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罗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族女子形象”[3]。在此之前金文伟于1997年发表在《文史知识》第二期的读《陌上桑》的文章也认为罗敷是一个富家女子。为什么对同一个人的身份认定会有如此完全不同的看法呢?我以为造成这种众说纷纭现象的根源就是诗歌中对罗敷形象的描绘。认为罗敷是一个平民女子的多着眼于“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等句,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平民女子才会有采桑养蚕行为,而且从《诗经》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凡写采桑行为的多是平民女子,如大家熟悉的《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行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认为罗敷是一个贵族夫人的则多着眼于罗敷的穿着打扮:“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采桑工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及其夸夫:“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等情节,从这些方面明显可以看出罗敷是一个上层贵妇。对于上述两种观点,我倾向于前者,即罗敷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女子。理由如下:

一、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传统中,采桑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发生在平民女子身上。因为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男耕女织,采桑养蚕纺纱织布自然而然也是平民女子最常见的行为。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平民女子采桑的描写更是不绝如缕,从《诗经》中的《汾沮洳》《桑中》《隰桑》《七月》《十亩之间》到西晋傅玄的《秋胡行》,再到南朝颜延之的《秋胡诗》等等,都可见采桑的平民女子。而贵族女子往往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有下地干活的。正如古人诗里所言“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张俞《蚕妇》),即便有采桑之举,也是兴趣所致偶一为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遣。

二、罗敷是一个十七八的少女而不是已嫁作他人的少妇。首先诗歌开头的四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就明确无误地表明,罗敷当时的住所是秦氏楼,秦是罗敷的姓,她是姓秦人家的女儿,全名叫秦罗敷,现在仍然生活在父母家中,是典型的待字闺中的少女。自古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作为已经长大成人的平民女子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这也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事情。《木兰诗》中的少女木兰不就是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作出代父从军的伟大壮举吗?而且据《礼记•内则》所载,女子在婚前主要接受与供给服装的劳作有关的技能训练,采桑养蚕自然是必备的品质[4]。如果认为罗敷已是少妇,那么开头描写的居所就不应该是“秦氏楼”,也不能再提“秦氏有好女”之类的话了。因为按照中国古代礼制,女子讲究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旦从夫,就不宜再称作“秦氏女”了,而只能是随所嫁夫姓而称“张秦氏”或“王秦氏”之类的,同样的“女”也就换成了“妇”,居住之所自然而然也应是“张氏楼”或者“王氏楼”了。其次,从使君与罗敷的问答中我们也可以明确感受到罗敷的身份:“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谁家姝”就是谁家的女子,而且从一般情理上来看,不管男子还是女子,其求偶的对象首先考虑的是未婚的异性,而不是已经嫁作他人的少妇。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同意,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有权有势的人仗势欺人欺男霸女的事情比比皆是,只要他看上眼,哪管你是少女还是少妇呢?我也不否认这种现象,这也正如有些教材对《陌上桑》中太守的评价:“丑恶”、“愚蠢”、“荒淫”、 “无耻”[5]。可是就文本来看,我们通读完全诗,难道真的就觉得太守如多数人所说的那么“荒淫无耻”吗?要我来看,我不但不觉得太守无耻,反而感到这个太守是一个很讲究礼节的人,不是吗?他在路上偶然之间看到罗敷以后,跟诗中提到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表现一样,都是被罗敷绝伦的美丽吸引住了,以至于久久不愿走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可随便指责。跟众人的不同只是他有求婚的举动,注意这是求婚,而不是抢婚,而且这种求婚方式也不是自己亲自出面,而是派了手下的小吏作为中间人前往代问,虽然这未免有点鲁莽,然而却也是无伤大雅的举动,于礼于情都未越出礼教规范,根本没达到多数人随声附和的那种“荒淫” 和“无耻”。再从罗敷的自报年龄来看,“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对此《礼记•内则》也有明确规定,当时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6]。显然她是更接近于一个少女的身份的。

三、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将罗敷视为一个平民女子已成定局,可是既然如此,那么后面的夸夫又该作何解释呢?而且这也正是有些人认为罗敷是贵妇的根本理由。其实这个看似前后矛盾的情节正是我写作此文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能够放眼整个汉代文学,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熟悉汉代文学的人都知道,汉代文学,包括散文、辞赋、诗歌等,它们从总体上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铺张扬厉,铺陈、夸张是其惯用的手法。司马迁的《史记》是如此,贾谊、晁错的政论文是如此,枚乘、司马相如等人的辞赋更是如此。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之下,汉乐府的叙事诗也概莫能外。我们随便翻看一首汉乐府叙事诗,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另一首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里面对于主人公刘兰芝肖像、衣着、用品等等的描写及其被遣返回家后县令之子、太守之子的先后派人上门求婚的情节和被逼出嫁前夕太守家迎亲场面的浓墨渲染,无一例外地都显示出了汉乐府叙事诗铺陈夸张的手法特点。再回到《陌上桑》,诗里对于罗敷的穿着打扮、路人对于罗敷美貌的反应及其罗敷最后的夸夫情节都是这种夸饰文风的直接体现。这种文风的普遍出现,一方面是与汉帝国的空前强大及其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文学传统有关。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深受楚地文化的影响,楚辞当中那种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铺陈夸张的浪漫主义也正好满足了统治阶级要求文学创作为其润色鸿业的政治使命。就这样,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整个汉代文学基本就形成了以大为美、以富为美、以全为美的总体格局。弄明白这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将《陌上桑》中的夸饰描写当成如实反映了。

说到底,《陌上桑》主要是一首对美丽女性形象的颂歌[7],整首诗典型地运用极富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了一位美丽端庄、勤劳能干、聪明勇敢、忠于爱情的女性,寄托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女性美好品质的渴盼和向往。

[1]朱久兵.贵妇还是平民——《陌上桑》中秦罗敷身份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1):79.

[2]杨志学.《陌上桑》中女主人公的身份问题[J].名作欣赏2000,(05):45.

[3]张连举.《陌上桑》中的罗敷形象新说[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02):47.

[4]任红敏.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10):97.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65.

[6]http://www.diyifanwen.com/guoxue/liji/1655360942016553660 89263_3.htm.

[7]郭英德,过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34.

[责任编辑姜仁达]

Several Contradictions of Moshangsang——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Moshangsang

LIU Gui-sh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Hengshui College,Hengshui 053000,China)

As is well known, Moshangsang is a famous poem in Yuefu folk songs. When reading the text, we can discover several contradictions in Moshang sang,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influence the cognition of LuoFu identity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m theme. Actually, this is exaggeration and sequences used in Yuefu poetry, and al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point.

Moshangsang; Luofu; civilian girl;exaggeration and sequences

I207.2

:A

:1008-9128(2014)04-0063-03

2013-10-09

刘贵生(1970—),男,山西神池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采桑汉乐府罗敷
长歌行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桑椹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
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陌上桑
陌上桑
去古代采桑吧
桑劫
采桑弄蚕有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