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教学与生命教育思想的渗透

2014-04-08杜明业谢贤德

关键词:英美文学生命

杜明业,谢贤德

(1.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2淮北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淮北 235000)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社会、家庭、自身等各种压力的增大,再加上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对“生命”缺乏深刻的认识,大学校园内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漠视或践踏他人生命,蔑视其它生命,学生轻生事件时有发生。面对如此众多违背生命本性的现象,必须引起教育者的深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决策[1],显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引起的重视程度之高。就具体的各层次的教育者而言,关注学生成长,重视学生生命,通过生命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教育者无可回避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生命教育在学校的实施生命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如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利用综合课程实施生命教育,或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具体的学科之中。如有研究者呼吁,要在该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教学任务中设立显性的生命教育课,从课表上明确生命教育科目”[2]。但实际上,目前专门开设该课程的高校极少。针对这一情况,将生命教育渗透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就英语专业的课程而言,英美文学构成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源泉。因为这一课程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以及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等都决定了其在生命教育中应该发挥的独特作用。

一、生命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

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最早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于1968年提出,迄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南非等国家都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生命教育研究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陆学者才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目前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已经走过起始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界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实施的必要性、教育对象、实施方法等领域进行了不同的探索。这里无意于一一罗列、评述。生命教育的目标有着特定的目标定位。它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传授知识、学习技术、培养技能。《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3]这是从狭义的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界定,获得了学界的认可。“生命教育”实质上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对受教育的个体进行生命意识的培养,从而使每一个接受过生命教育的人都能够了解生命的内涵,探索生命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学描写人的经验世界,书写人生的体验。文学的要旨就是表现人。之所以说文学是人学,是强调文学描写人、展示人、研究人的功能和特性。文学展示人生图画,并且表现人的情感、追求和精神。它不仅是对人的境遇的揭示,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揭示,是对生命的观照。无论作品表现什么,都不只是社会生活的表象,而是渗透着人生意蕴。如在叙事性作品中,总是力图通过对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刻画,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灵的解剖,达到对人生世界的展示。

文学作品只有表现生命的本质内涵,才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文学课程要弘扬人文精神,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发展。英美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文课程,或者说是人文关怀活动。它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可以说文学课程的学习过程本身便是生命活动、生命提升的过程。这与生命教育中的人文性是相同的。“人文关怀的教育应当以青少年的个体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通过引导他们对自己生命的人文思考和人文建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完善与升华。”[4]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尤其是文学作品,联系现实生活,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陶冶学生心灵。

而作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时较多的课程之一。依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英美文学的“授课内容可包括:(a)文学导论;(b)英国文学概况;(c)美国文学概况;(d)文学批评”[5]26。而实际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不少高校在本科阶段并没有充分和合理地开设这些课程,多数仅开设了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至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文学则少有开设。英美两国的文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之一。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具有积极作用。文学课程是一门关于人类自身生存意义以及价值体验的学科。就其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人文特征而言,也决定了英美文学是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首选课程。笔者曾指出,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是让学生通过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达致审美人生,进而去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6]

二、目前的现状与思考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笔者输入“生命教育”及“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等关键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目前尚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相关研究文献。由此可见,这种研究尚未引起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的重视,生命教育在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上尚是空白点。

生命教育在目前英美文学课程中的缺失。从具体的课程教学上看,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都是处于萎缩状态。目前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很普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的认知态度出现偏差和学习参与度低;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落后,缺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或课时量严重不足等。这种现状极为令人担忧,主要是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功利化太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具体到生命教育上,则是显得极度匮乏。

据笔者了解,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由于被挤压的空间非常狭小,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仅现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背景知识到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把本来是丰富复杂的课堂教学降格为特殊的认识活动,并将它从生命活动的整体中抽离出来,忽视了作为独立认知个体的学生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也忽视了作为教学活动共同活动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使得文学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如此一来,就难以实现“大纲”提出的文学课程的目的(即“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5]26

由于文学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阅读经典作品,即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精神世界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心理结构。就文学阅读本身来说,它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平等对话,是一种生命运动。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功利化趋势日趋明显,很多学生不愿去读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文学课堂上已经很少感动。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重组文本,挖掘文学文本中的文化意蕴和生命体味,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强化其文学趣味,提高其人文素质,已经成为文学课程教学的当务之急。

“生命是教育发生的原点”[7]。针对目前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教学实际,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回到个体生命,回到教育的原点,搭建起生命与教育内在统一的平台,实现文学文本与个体生命之间深层次的对话。在这一方面,不论是在理论探索和操作的层面上,都需要深入研究,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三、英美文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现策略

将生命教育融入到英美文学教学中涉及到多个方面。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把握“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观念,将生命教育贯穿其中,尽可能地挖掘文本蕴涵的潜在价值,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从而唤起学生对人生的生命意义的追求与体认,塑造出高尚人格。有研究者指出:“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将其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生命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8]具体说来,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实施渗透式的生命教育,应着重解决好如下问题:

从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教师可以大胆地重组教材,构建专题。根据教材中的有关素材,构建英美课程教学中文学生命教育的专题,以文学文本为中心,以作家的生命历程为要素,构建教学模块群,增强教学选题内容的吸引力。如在目前高校广泛使用的吴伟仁主编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及《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均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中,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济慈、叶芝、艾略特、狄金森、惠特曼、约翰·多恩、托马斯·哈代、艾米莉·狄金森、威廉·布莱恩特、托马斯·格雷等为数众多的作家的作品都涉及到对生命问题的严肃思考,教师可以将这些作品进行整合,构建一个讲授专题。这种专题有相对的独立性,主题鲜明而突出,能吸引学生去参与课堂活动中,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自身所蕴藏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要结合当前生命教育研究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及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当下性。

重视生命意识的培养 从目前英美文学的教学方式来看,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的讨论、阅读等方式。在教师的讲授环节中,作品的解读要自觉确立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人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它既表现为对生命物理特性的理解,也表现为从审美意义上对生命真谛的理解,使人能够健康地欣赏生命的情态和魅力,自觉地感受生命的乐趣和幸福,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艰难和顽强,努力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两个维度,特别是后者,正是文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指向所在。

以文学中的“死亡”为例。文学中的“死亡”早已构成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故事主人公都走进了坟墓,如哈姆雷特、苔丝、艾哈伯等等。可以说文学作品的“死亡”比比皆是,几乎是无“死”不成为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中,死亡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助推器,死亡是许多人物命运的最终结局。在诗歌方面,“生与死”一直是诗歌的永恒主题。如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曾创作了1775首,直接或间接涉及“生与死”这一题材的诗就有500多首。其中,入选到吴伟仁主编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下)中的有《我感受了一场葬礼,在脑中》《我为美而死》《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在临死之际》《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候死神》等。另外,像英国墓园派诗人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死神,你应该死去》、美国诗人威廉·布莱恩特的《死之思考》、托马斯·哈代的《身后》、戴-刘易斯的《死亡序曲》等都涉及到死亡主题。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悼玛格丽特表姊》《为别人祝福的痴情祷告》《赛沙组诗》的系列诗歌等作品中也涉及到生死题材,表达出诗人对生死所持有的宽容态度,要世人正确看待死亡的到来与生命的消失。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的《诗十八首》也偏重死亡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美国女诗人安·塞克斯顿曾出版了题为《生或者死》《死亡手记》的诗集。她的《死者所知的真理》探索了死亡的境界。

如何解读文学作品的“死亡”主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生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名义上是谈死,实则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波斯古诗人伽亚谟在《鲁拜集》第29首诗中写道:“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不知何故来,亦不知来自何处/飘飘出世。如风之不得不吹/风过漠地亦不知吹向何许。”[9]这是对生死无奈的喟叹。死是人的生活中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人生本质的重要因素。人从呱呱坠地之时起,随着分秒的流逝,便渐次逼近死亡,因此,生包含着死。然而,死又蕴含着生。如果在教学中能挖掘文本内蕴的生命主题,学生会有新的阅读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挖掘作品的内涵,向学生传达生命教育的信息。如在讲授《墓园挽歌》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这首诗的主题:人不论贫富都将走向死亡。美国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斯的《冰淇淋皇帝》描绘了死亡具体而平淡的景象。冰淇淋的冰冷与僵硬,恰如死的面容;冰淇淋易融化,标示着人生的短暂;冰淇淋似皇帝,告诉我们死亡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死亡又像皇帝一样,是神圣的。唯有死亡,才是唯一不朽的。既然如此,我们对死亡要抱着一种坦然的态度,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去努力拼搏,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解读作家的“自杀”现象。如本文前言中所述,生命教育兴起的现实关切就是对生命的轻视,自杀现象增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减少学生自杀现象的必然要求。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对作家生平的介绍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许多作家的生平本身都充满了对生命的眷恋、热爱,甚至是抗争,如弥尔顿、海伦·凯勒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教育的活生生的例证。

另外一个值得开掘的话题则是作家的自杀问题。如果能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加以解读,则会带来新的阐释视角。在英美文学史上,走上自杀之路的作家可以开列出一个个长长的名单,如英国作家有弗吉尼娅·伍尔夫等。美国作家更多,有杰克·伦敦(1916年),诗人哈特·克莱恩(1932年),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1933年),海明威(1961年),自由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1963年),诗人伦德尔·嘉雷尔(1965年),诗人安·塞克斯顿(1974年),现代自由派诗人约翰·伯利曼(1972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2004年),作家崔斯坦·伊格夫(2005年)。这些作家自杀身亡的事件令人深思。当然,并不是所有这些自杀的作家的作品都入选到英美文学的教材之中,而且对他们的自杀原因也有各种解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难以忍受各种折磨,对生活充满绝望,对生命丧失信心,最终以死亡来作为解决方式。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适当引申,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感悟生命 教师要敢于破除传统教育漠视个体生命意识的弊端,将学生长期受抑制的生命意识释放出来,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感情和理性并重,指导学生触摸文本,感受语言,通过诵读、联想等方法感悟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感悟生命要把握文学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存在形态。首先,敬畏生命是人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法国思想家、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贝特·史怀泽把“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作为“绝对的伦理”。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10]其次,敢于与命运抗争是诸多文学作品中所着力表现的主题。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表达了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所需要的精神,那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告诉读者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不幸的命运作不懈的抗争。第三,文学作品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生形式。文学表现了百态的人生。如对于人生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人消极,有人沉沦,有人奋起,有人进取,有人抗争。面对人生如梦的喟叹,朗费罗歌颂了人对生命应当具有的态度:“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在诗人看来,“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世界是一片辽阔的战场,人生是到处扎寨安营;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做一个威武善战的英雄!”[11]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则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

强化个体阅读体验 文学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体验活动。因为每个阅读主体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部作品的感受、理解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外部注入式的德育教育固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面对每个独特的阅读主体和意蕴丰富的文学文本,应该提倡体验式的、实践式的方式。具体到文学中的生命教育而言,即是要学生通过阅读,进入文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作品中的各种情绪,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学会生活,认识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宝贵。如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讲述了一片落叶挽救一个生命的感人故事。小说中爱构成生命永恒的主题,是爱让生命充满暖意和快乐。在教学中可用“角色体验”的方式去阅读,学生会对文本有更深的体悟。

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体验。在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教学,用情感去打动、激励,甚至震撼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文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文学知识、提高了文学的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进而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结 语

作为生命教育的一种方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采用学科渗透式的教育,有不够系统化、专门化的缺陷。但是,如果任课教师熟悉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挖掘文学文本中丰富的意蕴,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文学与生命的深度对话,文学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htm

[2]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1(5):148-152.

[3]《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www.shmec.gov.cn/attach/xxgk/1274.htm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6.

[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杜明业,谢贤德.问题与对策:英美文学教学有效性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2012(9):111-115.

[7]胡宜安.论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本质[J].教育评论,2010(6):35-37.

[8]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4):84-87.

[9]莪默·伽亚谟.鲁拜集[M].费慈吉拉德,英译.郭沫若,汉译.长春:吉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9:43.

[10]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汉斯·瓦尔特,编.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

[11]朗费罗.人生颂[M]∥朗费罗诗选.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4.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生命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