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典型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对策
2014-04-08刘尧飞
刘尧飞
(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它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一种崭新模式和重要途径。无论是有关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创业实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较为成熟的模式,也是世界各国重点学习、模仿的对象。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在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上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创业教育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社会效应逐步显现,以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国内许多高校也纷纷对创业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模式。与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火爆场面相比,对创业教育经验和模式进行系统归类的文献研究却显得十分苍白。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行梳理,既是对我国创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又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探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不断发展。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开设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积累了许多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1997年清华大学率先引入创业教育,举办了首届校园“创业计划竞赛”,这是我国高校从西方发达国家最早引入的创业教育形式,为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做了开拓性探索。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自2000年起,该项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计承办了八届比赛,目前该项竞赛活动已成为国内众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除了参加全国性创业计划竞赛之外,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高校也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成为各地、各高校人才选拔、科学技术创新、校企项目对接等的有效途径。
2002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本次会议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九所高校确定为我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从实践上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此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创业教育的队伍,他们在创业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和实践上都不同程度地作了探索。伴随各高校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如辽宁省2000年就启动了“大学生零费用创业工程”,政府设立专项创业基金,为有志学子免费提供包括创业启动资金、技术、办公设施及配套服务在内的创业条件,以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从“种子期”顺利步入“成长期”。广东省也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但要简化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批手续,而且要针对不同项目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优惠。[1]江苏省也率先在全省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经过分批、分步实施和建设,目前已有20多所省内高校被授予“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同时,江苏省及所辖各地级市也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政府贴息贷款、税费减免、注册资金分期支付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浓郁了全社会的创业氛围,也为高校创业教育走向创业实践提供了条件。
至2012年,教育部又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按照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在此背景下,创业教育成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中的焦点之一,也是学术界特别是教育研究领域广大学者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许多高校也将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进行了探索,涌现出了一些以部分高校为代表的较为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
二、我国高校典型创业教育模式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在我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此种创业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在创业教育中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该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融入素质教育之中。而且该校认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培养他们的战略眼光、过人的胆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毕业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和知识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权重,开设一些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企业家精神》《创业管理》《风险投资》等。在课程教学以外,该校还面向广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讲座、各种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社团活动等,将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完善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为根本,2002年初该校就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最终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多门创业教育课程,并通过商业化运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基地,推动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有效融合。
(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通常是基于科技型创业项目而言的,这种创业教育模式一般在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理工科高校实施的较多。随着我国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环境的不断优化,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规模也在迅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成为当前众多理工科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着力点,这也为建立校内外产学研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平台。较早采用这种模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当属大连理工大学,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该校积累了相对成熟的产学研合作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学方面,大连理工大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根据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差别,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为了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大连理工大学每年设立200多项创业教育专项科研基金,用以资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该校还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围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校内相关实验室、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发展为校内产学合作教育基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技术的研发。[3]此外,该校还依托科技园、创业园等在校外建立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把创业教学、科技研发和创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导学生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转变为现实的创业行为。另外,许多理工类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获奖作品一般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因为缺乏风险投资往往被闲置浪费,竞赛结束之后,就把作品束之高阁。为此,大连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专门为这些有实用价值但又缺乏风险投资的获奖项目设立创业孵化政策和基金,以支持学生把这些优秀的项目由书面作品转化成现实的产品。
(三)以创业计划竞赛为主要载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计划竞赛又名“商业计划竞赛(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最初起源于美国大学校园,是科技迅速发展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它通过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大学生们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每个团队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或服务项目,并围绕这一项目,以吸引并成功获取风险投资为主要目的,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下,完成一份具体、完善、可行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参加创业计划竞赛、技术转让或设立企业来实现自身的创业价值。创业计划竞赛自1997年清华大学首次举办以来,在我国已有17年的发展历程,从国家级的“挑战杯”到各省各高校的创业计划竞赛层出不穷,虽然冠名不同,但模式基本统一,影响十分广泛,广受高校、学生和风险投资商的欢迎。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可以帮助风险投资商筛选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在高校中迅速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不仅能有效浓郁校园文化,而且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这也是近年来创业计划竞赛风靡全国高校甚至全球高校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较为便捷和简单的创业教育形式,对软硬件条件的要求不高,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现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其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或作为创业教学的重要补充。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每年均新设立一批高等院校,一大批新建的本科和专科院校由于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创业教育体系还未完全建成,创业教育师资和实训基地也十分匮乏,他们往往选择依靠创业计划竞赛的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四)综合型的创业教育模式
采用此类模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教育部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上海交大经过探索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教育体系。以“面上覆盖、点上突破”为原则,以培育未来企业家为目标,全面普及和重点引导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创业教学方面,上海交大成立了创业学院,开展全覆盖、分层次的创业教育。一方面,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创业机会的识别》《风险资本与创业》《组织与领导力》等创业通识教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促进他们的人格养成。另外,该校还建立了全校最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创新与创业大讲堂”,不定期邀请柳传志、俞敏洪、王石等著名企业家来校开讲;另一方面,面向一部分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根据他们所选择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培训,开设如《生物技术产业模式与创业》《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创业》《先进材料产业模式与创业》等课程,并通过举办“创业沙龙”等活动,邀请风险投资家、天使基金等代表来校交流,实现创业导师团、创业意向学生和风险投资家等的聚集。在第二课堂方面,上海交大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创业教育发展。该校不仅成功承办了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竞赛,而且连续举办了13届校园创业计划大赛,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社会各界也对此密切关注。在竞赛之外,该校还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将竞赛中的优秀作品向生产应用端延伸,促进创业竞赛成果走向产业化。在创业实践和孵化方面,上海交大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心,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专业指导和评价,并依托上海市“天使基金”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和项目孵化,与漕河泾、紫竹等创业园区共建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该校投入巨资建立了一批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面向全校学生全天候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校还制定并实施了“科技英才计划”,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4]此外,上海交大还充分整合校内外、境内外资源,利用国际化办学的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先后与美国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等开展合作,在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广泛合作。
三、促进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分析
经过试点、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较为典型的经验模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开拓了新思维和新境界。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创业教育观念、教学和管理模式、校园创业文化的营造以及创业政策支持和创业理论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
首先,清醒地认识创业教育的本质。创业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培养大学生一种创业思维,而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创办企业的一种行为。大学生创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在包括公共或私有、盈利或公益、大企业或中小企业等在内的任何性质和规模的组织中予以实施,即使是狭义上的创业,也有多种形式,如继承家族企业、股权购买企业、岗位创业等,而不仅仅是新设立企业。此外,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动因也要清醒地认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是完全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被迫实施的行为,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为了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而产生的自发行为。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和全面发展,唤醒他们的创业精神,启迪他们的创业意识,向他们传递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观念和技能。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为了“点上突破”——培养少数精英企业家,而在于“面上覆盖”——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为了保证他们在未来各自工作岗位上持续发展而提供的一种整体素质以及极具开拓性的价值取向。
再次,重视物质利益以外的创业教育。不能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投资,更不能用创业投资的标准来衡量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尽管创业教育的本质超越了物质利益的羁縻,但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还是基于物质利益的考量。久而久之,创业教育将会异化为创造财富,这是对创业教育本质的极大扭曲。创业固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如果把经济发展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创新创业,其结果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高校在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批判眼光,只有通过对创业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不足的了解和批判,才能使他们更全面地认识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和后果,进而也才能使他们认清创业的本质,不会简单地被创业的表象所诱惑。[5]
最后,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创业作为一种风险投资行为,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必然有成有败、有得有失。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倡导鼓励创新的氛围,尤其要培养学生对创业失败的宽容态度,将创业的失利或挫折当作是人生的一次经验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创业失败不是个人失败,而仅仅是某个创业项目的失败,创业者损失的是时间和机会成本,收获的却是宝贵的人生经历。
(二)完善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
一是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对校内专职教师进行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校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促进校内外、专兼职、学界和产业界互相结合,形成创业教育的教师、讲师、导师“三师制”。
二是要变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办学特色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突出创新实验、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权重,课程设置应围绕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主。
三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除了广泛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以外,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模拟游戏、角色扮演、行为项目等。在创业实践方面,商业计划竞赛(Business Competition)、创业夏令营(Summer Venture Program)和创业加速器项目(Venture Accelerator)等也可以作为新的创业实训项目。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体验、借鉴和隐喻等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引导创业行为的教学目的。
四是重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实践表明,创业活动需要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缺乏专业知识的创业,容易失去核心竞争力,被竞争者替代的可能性较大,且具有不可持续性。只有在系统掌握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业,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依托专业促进创业,通过创业拓展专业。
最后要完善创业教育的运行管理机制。高校应注重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成立由校领导、教务处、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各二级院系负责人等共同组成的校级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并设置具体的运行和管理机构,依托高校的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教授或校外成功创业的知名企业家担任创业教育中心的主任和顾问。创业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全校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创业实践的安排和服务工作,最终形成以创业教育中心为主体,以商学院和就业指导中心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式创业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在创业教育师资、资金、技术、项目孵化以及其他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培育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
高校创业文化是指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创业的精神面貌、观念形态、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标准等所有文化形态的总和。[6]校园创业文化价值的核心在于通过营造创业文化来熏陶、塑造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优良的校园创业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和熏陶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创业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
培育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创业教育只是附属于“正规教育”的“业余教育”,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创业教育被严重弱化。因此,提高各级教育工作者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首要任务,要把创业教育学科化,将其融入到高校正式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要在高校师生中大力营造支持、理解、鼓励创业的教育观念,形成众人谈创业、想创业、敢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要广泛弘扬敢于冒险、鼓励尝试、容忍失利的心理认知,从而真正营造优良、宽容、积极的创业文化氛围和创业生态环境。其次,要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作为创业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体制机制的创新决定着创业文化其他内容的落实和展现,如创业思维、道德基础、价值观念、社会氛围等都需要体制机制来加以保障。创业文化的建设如果脱离了体制机制,而仅仅停留在观念和形态上,就无法转变成现实的物质力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建立和完善支持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在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激励、教师队伍建设、创业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倾斜,鼓励师生开展和参与创新性较强的教学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活动,促使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不但想创业、敢于创业,而且能够实现成功创业,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最终形成引发创业冲动、激励创业热情、促进创业行为的体制机制,帮助大学生们塑造勇于创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培育校园创业文化最有效的推动力量。
(四)强化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持
创业教育不只是高校自己的事情,除高校自身努力以外,还必须依靠和整合外部多方力量加以实施,唯有如此,才能顺利和有效地推行。首先,要坚持开门办学,充分整合校内外、境内外资源,与其他高校、校外企业等在教师培训、教材开发、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广泛交流和合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其次,在创业资金扶持方面,除了依靠政府提供的创业教育基金以外,高校应设立“天使基金”,以扶持有潜力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创业团队。另外,还应该鼓励校外企业和个人通过资金捐助、入股等方式设立创业基金,以帮助那些经过一定阶段创业培训、具有较强创业能力但又缺乏资金的受教育者开展创业实践。再次,充分发挥科技园的作用,促进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我国许多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参加的创业计划竞赛项目,许多参赛作品经鉴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良好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项目成果产业化的渠道不畅,使得很多学生的竞赛获奖项目闲置浪费,而仅仅在毕业前的求职简历上作为往日的辉煌展现给用人单位。因此,对于类似这种情况,各地的科技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吸收那些有价值的科技作品将其转化成产品甚至发展为一个产业,实现高校、社会、学生三者之间的共赢。最后,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落实。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从国家到各省市都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调查显示,我国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直接扶持政策效应普遍较低,而且设立新公司的审批成本也较高。因此,政府在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特别要抓好创业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规范的制度性保障。
(五)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我国创业热潮迅速兴起且形势喜人,国内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创业现象也开始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术界对于创业教育规律和实践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开始与国外学术界开展交流。国内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并且根据各自的优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中小企业创业问题研究为特色,清华大学以中国GEM报告和高科技行业创业研究为主,吉林大学以创业融资为主要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则以家族企业和产业集群创业为关注点,浙江大学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视角来研究创业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则从企业创业力和创业战略视角开展研究等等。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好的创业研究氛围,但一个不可忽略的共性问题是,现有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上,而在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评价等问题上的研究还十分缺乏。许多研究成果还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没有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和高校办学实际,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其实践指导意义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创业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研究领域目前还是一片空白。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国要加大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校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的形式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同时,要开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协同研究,将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将研究的成果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以理论研究促进实践的实施,以创业实践推进理论研究的开展。
四、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校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作为支撑,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自身要对创业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并予以重视。在知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在这种全新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高校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向学生们传递的不仅是一种超脱惯性思维的能力,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一种勇于探究新知的意识,更是培养学生敢想敢闯、敢闯敢干、敢于批判的眼光和精神,这也是时代发展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创新号角已经吹响的前提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一定会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未来不仅能为国家培养若干产业巨子,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源动力,从而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王中帅.我国创业教育现状浅析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1(8):153-154.
[2]李一中.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2):31-35.
[3]何杨勇.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反思[J].江苏高教,2013(5):106-107.
[4]纪玉梅.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34-37.
[5]邓水平.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3(5):159-161.
[6]施险峰.论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