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水资源管理理念科学探究

2014-04-08全永威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排污口总量用水

全永威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乌鲁木齐 830000)

当今社会随着用水资源矛盾的的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迫切地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新体系。2011年中央一号文的颁布首次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放在了当今国家事业发展的首位。2012年中央又以国发〔2012〕3号文提出了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水和谐,注重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产权不明确,管理不严格,缺乏利益协调机制。水资源管理工作由多部门负责、流域管理现状导致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法律体系不完善、水行政执法力度不强,不利于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化。

1.2 地下水资管开发没有统一的规划

地下水资管开发随意性比较强,随着人口增加、工业飞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日益增加,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地面沉降、塌陷;沿海地区可能造成海水倒灌补充地下水的现象,使地下水水质咸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危害。

1.3 水资源的市场配置不合理

用水价格过低,不能反映我国当前水资源紧缺状况,也没有形成节水激励机制,导致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严重。

2 水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

中央提出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构建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纲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思想,是人水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加强水资源的需求控制

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要进行总量控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流域、行政区用水分配方案,遏制水资源的无序使用、过度使用。流域、行政区根据用水总量进行水资源分配细化,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体系。

在重点用水区域和用水行业要制定完善的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控制高耗水行业、高污染行业用水额度,强化节水考核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用水额度进行适时修订。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严格管理,抑制用水过度增长,禁止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现象的发生。

2.2 建立完善的取水许可管理制度

完善取水许可管理制度。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在以流域为单元的水量分配方案基础上,逐级明晰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注重取水、退水的协调关系,优化水资源配置,规范取水许可申请程序,从严从紧核定用水户的取水量,对取用水户做到明确许可取水量,明确年度取水计划,明确取水计量措施、节水目标、退水水质等要求。加强取水许可管理,规范取水水权分配、登记、管理、转让等行为,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2.3 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调配制度

建立高效权威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破除多部门、多行业、多头管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对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对流域和区域用水的统一调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流域规划、供水计划制定合理的年度水资源分配计划,完善用水监督机制、节水考核机制,按水资源分配额度进行考核监督。逐步建立一个以水资源国家统一调配,流域、区域分级管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

2.4 建立健全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

根据水质状况和水环境保护要求,明确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建立排污口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严禁新增、改建、扩建排污口,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排污口。加快水质监测设施和监测网络建设,加大排污口监测力度,提高监测单位应急反应能力,对排污量大的排污口进行重点监测,全面掌握入河排污总量的变化情况,为水功能水环境建设提供支撑。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遏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防止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完善水资源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2.5 建立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经济调解制度

确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各类水资源用水资费标准,彻底改变原有低价使用或无偿使用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按水资源分配额度、需求量实行动态水价控制、阶梯水价控制,逐步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结构和数量。对于缺水严重的地区要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限制高污染、高耗水行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对于其农业用水、基本生态环境用水应考虑其特殊性,研究制定合理的用水定价机制,同时,还要充分保障城镇居民及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

水价制定原则要体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在兼顾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价杠杆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行差别水价,促进节约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机制,其具体征收标准,由各地区根据当地污水处理成本及企业、居民承受能力进行微调。

2.6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制度

根据流域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研究制定流域水资源控制指标、地下水开发利用控制指标,生态环境用水标准等作为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的标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优先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强化统一调配使大江大河下泄水量满足生态环境控制标准。要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修复、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破坏者采取缴纳补偿费或恢复生态工程等措施,使之负担起与生态环境损害相应的经济责任。

要逐步完善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自觉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在保证供水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建设,从工程运行、技术管理、全面控制等方面,通过生态放养、植物种植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调节生态平衡。

2.7 建立健全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制度

建立完善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机制,做好干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本着生活用水优先供应的原则,通过水资源统一调度,使旱情处于可控状态,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全面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水资源动态管理水平及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性水污染、突发性水事件等方面的预警能力,根据旱情及突发事件的等级及时有效地起动与之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各部门联动联防,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抗灾或突发性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加强信息化设备的基础建设,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3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制度、技术、保障等三个方面,共同构建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

1 徐振辞.以资源水利思想为指导实现区域水资源现代化管理[J].河北水利科技,2000(S1).

2 左其亭,马军霞.和谐论——一种新的研究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J].社科纵横,2010(3).

3 左其亭,张云,林平.人水和谐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排污口总量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节约洗碗用水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