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研究
2014-04-08谢奉军曾剑宇杰克逊
谢奉军,曾剑宇,[美]杰克逊
(1.南昌航空大学经管学院,江西南昌330063;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3.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美国芝加哥6063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廉价劳动力形成的比较优势是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不断侵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中国不仅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需求大国,巨大的国内需求可以通过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进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从而使中国对外贸易在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有新的发展动力。因此,发挥好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对推动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地市场效应 (HME,Home Market Effect)又称为本土市场效应,最早是由克鲁格曼在1980年提出,描述的是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时,拥有较大国内需求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与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作为前提不同,新贸易理论以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作为前提。[1]在古典、新古典理论框架下,技术与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国家间贸易模式;而在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规模报酬递增则是国家间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本地市场效应便属于新贸易理论框架的范畴,保罗·克鲁格曼(Psul Krugman)[2]利用本地市场效应论证了即便两国有相同的技术和资源禀赋,规模效益递增依旧会导致在两国贸易中对商品拥有更多需求的国家会成为贸易盈余国。贸易成本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是本地市场效应的产生的两大前提条件。地区间的商品交换会产生一定的运输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厂商一般选择在拥有较大消费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而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厂商会选择通过增加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因此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能形成出口进而满足周边市场的消费需求。
一、本地市场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有诸多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过相关研究。Krugman(1980)利用非对称垄断竞争模型首先证明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Davis(1998)[3]指出,如果考虑运输成本,本地市场效应可能不存在于农业部门之中。但Zeng and Kikuchi(2005)[4]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并不因农业部门中存在运输成本而消失。Head and Mayer(2004)[5]研究了不完全劳动工资弹性下贸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Larch(2003)[6]研究了跨国公司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Toulemonde(2007)[7]的研究表明,本地市场效应可能会使大国受益,而小国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然而Head,Mayer and(2001)[8]运用国家间产品差异化的规模报酬不变模型论证了逆向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小国也可能成为贸易盈余国。随着理论模型的不断完善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逐渐增多。Davis and Weinstein(1996)[9]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资源要素禀赋的融合模型,试图分离本地市场效应和资源要素禀赋对贸易模式产生的不同影响。Schumacher(2003)[10]利用引力模型对22个经合组织国家的25个三位数SITC产业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部门大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这些制造业部门既可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也可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近年来,中国国内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张帆、潘佐红 (2006)[11]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19个行业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至少有7个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结论,这说明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区域间生产和贸易模式有重要作用。钱学锋、陈六傅 (2007)[12]对中美双边贸易中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邱斌、尹威 (2010)[13]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加工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并不显著。范爱军、刘馨遥 (2011)[14]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对美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制成品贸易中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明显强于印度。陈雯、李佳璐 (2012)[15]运用引力模型对1995—2007年间我国与2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交易数据,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以及24个分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2012年中德进出口贸易总值1 325.2亿美元,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德双边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者们却没有对中德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进行过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借鉴Schumacher(2003)提出的模型,利用1993—2012年的贸易数据对中德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言献策。
二、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引力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本文通过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对中德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其中,Xaij代表由i国向j国输送的产业a的出口量;Yi和Yj分别代表出口国i和进口国j的供给能力和需求规模,用i国和j国的GDP数据来衡量;yi和yj分别代表出口国i和进口国j的资本劳动比,用来衡量两国要素禀赋情况,用人均GDP来衡量;Dij表示贸易成本,用两国间的实际距离来表示,Zkij是虚拟变量,用来衡量模型不包括的其他因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由于在双边贸易中,lnXaij=lnMaij,即j国向i国的出口量等于i国从j国的进口量。因此,将方程(1)中i和j的位置进行互换可以得到:
又由于双边贸易的对称性,可以得到:Dji= Dij,Zkij=Zkji。由式 (1)减去式 (2)可得:
由式(3)可得:贸易双方的出口/进口比率Xaij/Xaji是取决于双方的 GDP之比 Yi/Yj和人均GDP之比yi/yj,这意味着中德双边贸易模式是受贸易双方的要素禀赋和相对需求规模影响,贸易成本及模型外因素对其不产生影响。在要素禀赋相同即yi/yj=1时,贸易双方的相对需求规模决定了二者之间的贸易模式。此时,Ba1>Ba3就表明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反之则不存在。同样的,在两国需求规模相同即Yi/Yj=1时,贸易双方的相对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二者之间的贸易模式。此时,>体现了要素禀赋的相对优势的大小。因此,可以分别考虑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禀赋对双边贸易模式产生的不同影响。
通过分离双边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来检验中德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选取了1993—2012年SITC Rev.3标准下一位数和两位数产品的贸易数据。其中,中德两国的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实际 GDP由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WDI)提供的名义GDP数据除以GDP平减指数得到,人均GDP则由对应的GDP除以人口总数得到。
(二)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
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中德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分析结果。在SITC一位数的分类中共有10类产品,其中0—4类可以归类为初级产品,5—9类则可以归类为工业制成品。而在工业制成品中,5和7类又可以归类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6和8类则可以归类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16]由表1可以得到,中德双边贸易中有5类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为正且显著,它们分别是:饮料及烟类 (1)、燃料以外非食用粗原料(2)、动植物油脂及油脂 (4)、机械及运输设备(7)和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9)。这表明本地市场效应不仅存在于制造业部门之中,也存在于初级产品生产部门之中。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造业部门中也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劳动密集型工业制造业部门中却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表1 按1位数SITC分类的中德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
整体而言,中德双边贸易中初级产品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的系数值为-0.03,并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而要素禀赋的系数值为0.07,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决定了中德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模式。在中德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的系数值为0.01,并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而要素禀赋优势的系数值为负且不显著,这意味着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德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模式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相对于德国而言具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按照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初级产品理应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但通过对中德双边贸易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德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是机电产品。中德双边贸易中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传统要素禀赋理论无法解释的,而基于新贸易理论的本地市场效应或许能为该现象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
表2给出了对SITC两位数中35类制造业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有16类产品的系数为正且显著,它们分别是:无机化学材料(52),医药产品(54),精油及香膏和香水原料、厕所、抛光和清洗的准备工具 (55),初级形状的塑料(57),在非塑料的初级形状(58),软木及木制品(不包括家具)(63),纸及纸板(64),纺织、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 (65),非金属矿物制品(66),金属制品(69),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75),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76),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装置(81),服装及衣服配件 (84),鞋靴(85)和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及器具 (87)。这表明中德工业制成品贸易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SITC标准下两位数中35类制造业产品中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16类产品中,9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7类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相对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的本地市场效应已成为影响中德双边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本地市场效应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重组为实现规模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吕国钧 (2006)[17]认为,上述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尽管有利用中国廉价要素成本的成分,但更为主要的是基于规模经济效应而非传统的比较优势。
表2 按2位数SITC分类的中德制造业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了1993—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的数据,通过借鉴Schumacher(2003)的引力模型,对中德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在SITC一位数10类产品中有5类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SITC两位数35类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16类产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成为影响中德双边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外贸易、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有将投资、外贸和消费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钱学锋、陈六傅 (2007)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型的贸易发展战略,在具体的贸易政策上则表现为给予企业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出口补贴支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是不可取的,附加值低且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讲,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具有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上的对外贸易模式将不可持续。
因此,政府应当努力培育健全的国内消费市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好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1]刘磊.中日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3(4):18—24.
[2]Paul Krugman.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80(70): 950—959.
[3]Donald R Davis.The Home Market,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1264—1276.
[4]Zeng D Z,Kikuchi T.Home Market Effect and the Agricultural Sector[M] //ERSA conference papers.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5:135.
[5] K Head,T Mayer.The Empir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Trade[M]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Amsterdam: North Holland,2004:22—30.
[6]Larch M.The home market effect in models wit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1):62—74.
[7]Toulemonde E.Home market effect versus multinationals[R].IZA Discussion Papers,2007(8):207—219.
[8]K Head,T Mayer,J Ries.On the Pervasiveness of Home Market Effects[J].Economica,2002(8):357—374.
[9]Donald R Davis,David Weinstein.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379—407.
[10]D Schumacher.Home Market and Traditional Effects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 Gravity Approach[R].DIW Discussion,2003 (344):50—67.
[11]张帆,潘佐红.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J].经济学,2006(2):307—328.
[12]钱学锋,陈六傅.中美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兼论中国的贸易政策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49—54.
[13]邱斌,尹威.中国制造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场效应[J].世界经济,2010(7):44—63.
[14]范爱军,刘馨遥.中印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76—80.
[15]陈雯,李佳璐.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2):21—27.
[16]关雪凌,肖平.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5):34—39.
[17]吕国钧.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J].经济学,2006(2):55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