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4-03-26胡彩霞檀祝平
胡彩霞,檀祝平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
刘延东副总理曾指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展现职业教育成就、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扩大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了积极影响,已成为职业院校师生追梦圆梦的舞台,推动了校企合作,对引导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然,职业技能大赛已然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特点与功能
(一)技能大赛的四大特点
1.知识习得的复合性
高职教育坚守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式,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是复合型知识,不仅包括应知应会的理论性知识,也包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使用技术灵活处理与协调的实践性知识。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整个准备与参与过程中,参赛者不仅须将在课堂内外所习得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等融会贯通、消化吸收,也须在赛场上通过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不断思考,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创造性地思维,在紧张短促的氛围里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升了学生在校园、在课堂、在实训中所难以习得的实践性知识。“教育是一种行动”[1],职业技能大赛正是一种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线性程序型”学科模式向“网状任务设计型”行动模式转变、由以理解文本为主的“单路径学习”向以问题解决为主的“双路径学习”转变的一种的“行动”[2],“行动”对高职生复合型知识的习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能力习得的真实性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参与其中的高职学生而言,他们的多方面能力得以提升: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能力等,这些能力的真实性体现在:竞赛题目需融会贯通所学专业知识,竞赛场景贴近企业、贴近真实的工作场景,竞赛过程考验了选手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竞赛结果给选手带来零距离就业机会。首先,透过灵活多变、涉及面广的大赛题目,参赛选手充分运用专业知识“过关斩将”,无疑提升了专业能力;其次,在竞赛场景中,真实的企业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让选手感觉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工作过程的场景;再次,在整个参赛过程中,考验了选手较强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这些综合能力与素质是人的一生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此外,获奖选手的就业情况呈现“三高一好”:就业率高、就业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社会认可度高、发展前景好,80%以上获奖选手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成为业务骨干[3]。
3.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虽已提出多年,但学校与企业却一直呈现冷热不均的局面,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深度贯穿。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正是打通了壁垒,为学校与企业、生产与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自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大赛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企业支持大赛的积极性”为基调以来,历经几年,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参与的力度逐年深入、参与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3]。在大赛举办的过程中,不仅企业行业从参与到指导,与院校深度合作,教育部门从国家层面加以引导与统筹,院校与院校之间也进行沟通与交流。此外,由于赛场的开放,到赛场参观的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国际友人等也参与其中,以旁观者的角度给大赛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提出宝贵建议,以促使大赛的改进与完善。
4.举办形式的开放性
随着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人员对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情日益高涨,职业技能大赛的体制建设与管理也在不断地调整与规范,大赛举办形式也随着各方“需求”与“赛势”更加灵活。首先,上述提及的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使得职业技能大赛的参与队伍日趋壮大、大赛规模也逐年增大,社会各方对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其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地随着需求也在全国范围内扩展:2008—2011年的举办地在天津,2012年的举办地除了天津外,在江苏、河北、山西、吉林等省份设10个分赛场,2013年,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原则,教育部于2月颁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 (2013—2015年)》,2013年在保留2012年设立的10个分赛区的同时,由各省市区提出申请,以公开竞争、答辩方式确定新增赛项举办地15个省份 (直辖市)[4]。再次,赛项的数量也紧贴需求而逐年增加,赛项专业覆盖面越来越广。此外,大赛的开放力度加强,尤其是分赛区大胆创新,开放赛场、命题、环境等,利用同步直播等方式为更多的社会人士、乃至国际范围了解与体验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技能大赛的四大功能
1.以赛促教,避免“应赛而教”
职业技能大赛大大颠覆了高职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借助于职业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大胆地探索与创新,逐步形成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助推器。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使得各院校课程设置特别注意理论课和实训课程的统一,以加大技能大赛项目和企业最新、实际运用的项目为载体,切实保障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扮演老师、教练、师傅等多重角色的教师也因同感同思大赛的整个历程,接收最新信息、寻思最佳教学方法,这势必会使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真正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职业技能大赛在“以赛促学”的同时,应避免“应付比赛而教学”,即高职院校不能为了大赛而大赛,在教学方法上的思考与创新不能仅是为了“名次”或“奖牌”,大赛结束后便继续“风平浪静”,而应将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常态。
2.以赛促学,避免“局部受益”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一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要求专业技能精湛,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语言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这将会促进各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来促进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大赛对参赛学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等层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参赛学生在各方面锻炼与表现自己, “赛前备,赛中学,赛后思”,不自觉地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然而,职业技能大赛虽能做到“以赛促学”,但也应避免“局部受益”:避免将举全校之力或全系之力所抓的大赛集中到少量“精英”学生上,竭尽一切优质教学资源、耗尽所有优秀教师的教学精力,仅为那几个有获大赛奖项的学生身上,这是变相的“精英教育”、“分层教学”,忽视了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这也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目标要求以及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3.以赛促训,避免“资源浪费”
职业技能大赛实训设备的要求较高,大多使用国内外先进设备,这就要求各院校加大实训设备、硬件的更新换代,尽可能地引进一些技能大赛急需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使得学生的实训环境都高度仿真于实际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借职业技能大赛之势不仅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实训条件,也使实训设备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标准、更加贴近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场景。然而,也正是因为众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大赛的高度重视,导致院校出现“年年换装备、届届换软件”的局势,虽然做到了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紧贴大赛需求、企业需求、市场需求,但随着职业技能大赛年复一年的开展,难免会造成基地、设备等资源的严重浪费。职业技能大赛在有效发挥“以赛促训”的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理性地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资源浪费现象。
4.以赛促改,避免“孤军奋战”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国家层面到各行业、教指委、各省市甚至校级层面。高职院校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大大促进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职业技能大赛虽是一个个项目的集合,而没有一个项目只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或是某一位老师的指导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也没有一个项目只通过校方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成功。职业技能大赛从赛题而言,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多种专业性理论知识和操作性实践知识,这不是一位指导老师就能胜任的;从培养能力而言,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以及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等的综合能力,这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达成的;从组织者和参与者而言,大赛与行业企业接轨、与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仿真的企业环境贴近,需要校方与企业、社会共同探讨课程开发与改革,包括课程实施后的评价等。因此,职业技能大赛要发挥好“以赛促改”的功能是多方利益共同体的组成和通力完成,而不是单方的“孤军奋战”。
二、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之“短板”
(一)目标易失偏颇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已是职业教育界对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以来所产生积极效应后形成的共识,高职教育亦是如此。然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虽是一项课堂之外的独立活动,但也应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始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大赛仅是他们大学生活中的一次经历与锻炼,只是展示他们风采的一个平台,而非最主要最重要的全部任务。对于高职院校和教师而言,不能急功近利,一则不能为了比赛而选拔,影响学生整体性培养,二则不能为了名次和奖杯而走向“精英教育”的误区,忽视多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世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5],高职院校应理性地对待职业技能大赛,使其行之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乃是大赛目标的应有之义。
(二)过程与教学分离
高职院校如何发挥好职业技能大赛功能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大赛过程与高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相互融通,这是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纵观近年来举办的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最多的连接点便是大赛前的“培训”,此“培训”仅仅是应付大赛而集中性地针对少数“拔尖”学生所开设的短暂“辅导班”,或是在正常教学时穿插与赛题类似的案例。从本质上看,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大赛的整个过程是与教学相分离的,这从长远上还无法有效促进高职教学改革。正如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所言:“办赛本身不是目的,是以大赛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争使得大赛更加反应经济社会的需求、更能服务于社会,在大赛内容和形式上同时下功夫”。
(三)设备要求过高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年年有,而每年大赛中的设备、软件几乎都是国内外最新、最先进的,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无形中给高职院校施加了较大的实训、设备的成本压力,置校方于是否更换或增添设备的两难矛盾之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在2011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河南省参与的服装设计制作专业,参赛学校不具备比赛所需设备和软件;电工电子专业的电气安装与维修设备,仅有三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实训的难度。[6]设备因素仅仅只能算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一个外在因素,却起着对大赛成败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背离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设备要求过高必将导致校方因盲目添置适应职业技能大赛需求的设备或改善相应的实训条件而使资源严重浪费。
(四)评价体系尚未系统化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的逐年开展,竞赛标准、规则和程序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合理,逐步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氛围。但与国外职业技能大赛相比,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评价体系尚未系统化。首先,在对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及成果获奖的评价上,评价指标除了做到具体、详尽外,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贯穿于比赛前、中、后的始终;其次,也应加强对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本身的评价,即大赛举办成功与否也要建立一系列详尽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大赛组织者、赛题、流程、专家构成、获奖评定、后期反馈等,这样才能有助于大赛的改进与完善。
三、以职业技能大赛促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之保障措施
高职职业技能大赛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也容易使高职院校陷入“功利主义”、“唯技能观”的偏向。因此,为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应努力从多层面保障职业技能大赛的良性引导,促使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加强职业技能大赛顶层设计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器,其自身的制度建设是大赛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方向标,加强职业技能大赛的顶层设计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意义深远。职业技能大赛自举办以来,不停地被质疑,包括赛项设置、设备选用、信息发布、成果共享、评价体系等方面。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总结会上指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在比赛的层次上形成梯级分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层面的比赛,在这个层面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发展省级、地级和学校自身组织的技能竞赛,不同层级的比赛完成不同的任务,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的良性激励机制。在比赛的内容上进行全面设计。”近年来,高职技能大赛国家层面和省级比赛项目逐年增多,但专业面、参赛学生数都十分有限;各院校比赛所有系部都有机会,但目前各个系部都只是挑选几个比较好组织的专业参赛,受众面还有待提高;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正在进行中,如何将大赛对象覆盖到校内外,惠及到更多的受众,这也是职业技能大赛顶层设计层面需要思考与改进的问题。
(二)将职业技能大赛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毋庸置疑已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并非一项单纯、孤立的活动,而应将其融入高职教育内在结构,即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然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面较广,从方向性的培养目标到实施性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且并非一朝一夕、一劳永逸之举,而是一项长期、动态的过程。从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立足于全人教育理念,职业技能大赛重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人文素;从课程设置而言,在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上,吸纳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先进理念以及从各个专业领域的赛题中折射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将最新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融进课程改革中;从教学改革而言,透过职业技能大赛,汲取大赛中有益于专业教学的“营养”,将大赛的光环辐射到全体学生身上,共同进步、共同受益。[7]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引领与培养。显而易见,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师也形成了巨大挑战,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与期待更是呼之欲出。“双师型”教师应从多层面把握:第一,“双素质”,既具备理论教学的技能,也具备实践教学的技能;第二,“双证书”,既取得教师资格证,也具有工程师等技术职称;第三,“双角色”,既是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老师或导师,也是指导工作任务或处理技术难题的师傅或教练。职业技能大赛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高职教师积极重视并投入到职业技能大赛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技能大赛理念,在加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齐心协力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正确引领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加快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而实训基地条件的好坏 (包括设备的齐全度、先进度等)将直接影响院校参与大赛的成效。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定位不够准确,只考虑仪器设备总值、场地面积等在数量上达到标准等;功能单一,仅承担本校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不具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服务等功能;共享不足,区域共享性、开放性不够,院校间、校企间缺乏资源的共享与共建,造成重复浪费现象等”[8]。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加强区域间、院校间、校企间的合作,做到区域协同、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避免盲目“达标”。同时,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实践、科研、培训、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
(五)校企深度融合
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以来,企业的参与热情逐年提高,具体体现在:参与编制赛题和标准的企业增多、作为裁判或评委的企业人员增多、企业牵头的分赛场增多,企业对参赛现场优秀选手直接下“聘书”也是近年来的常见现象。可以说,职业技能大赛将企业与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共赢共利,大大促进了校企间的沟通与合作。当然,校企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实践教学、实习锻炼以及就业约定上,而应强化企业参与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始终,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参与课程设置、涉及教学改革、实施课程评价等所有流程,才能深入并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应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将大赛中的热情投入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来。
四、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正确把握职业技能大赛的特点和功能、克服影响高职职业技能大赛发展的短板,避免职业技能大赛走向误区,这是政府、院校、企业以及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同时,职业技能大赛“百花齐放”的优秀成果也应得以逐步放大与传播,通过同步直播、网络视频、新闻媒介等多种形式使场内外人员、国内国际社会成员等尽享大赛风采,充分领略高职教育的独特魅力。此外,职业技能大赛也应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将参赛对象范围扩展,吸纳社会人员,惠及更多的受众,并从制度上给予认可,落实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目标,保障职业教育公平,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9]。
[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
[2]郑晓梅.教师教育模式转换:由学科到行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48—50.
[3]杨广俊.大赛五年发展辉煌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展巡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26—33.
[4]席东梅.技能大赛风生水起 分赛制度日期完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2):25—3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8.
[6]杨金栓.影响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1(34):66—69.
[7]彭雪鹏.以赛带训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抓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84—86.
[8]吴文勇,王贵生,曹庆旭.以职业技能大赛促实训基地建设[J].职教论坛,2011(26):50—51.
[9]魏星梅,阮霞,王峰.高职院校的教育战略创新:理据、机理与路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