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摆脱“班主任情结”
2014-04-08樊周明
樊周明
“你们快起来,这样活动不卫生也不文明!”……“你又不是王老师(班主任)!”几个地上打滚的二年级孩子指着校长淘气道——这是校长在周前会上向老师们讲述的一段无奈又尴尬的师生对话。其实类似经历很多任课老师都有过,学生因这种“班主任情结”对其他老师的“善意告诫”充耳不闻,在他们眼里只有班主任。这样的“情结”往往导致班级管理陷入“孤立无援”的泥潭,班级管理只能围绕着班主任老师的“单边模式”开展,将其他老师拒之于“班级管理”的门外,间接加重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与压力,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班主任老师要反思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从细微处入手,调整班级管理模式。
一、 班级管理制度不要变成“班主任制度”
班主任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往往从自己管理班级的视角入手来建立各项规章,没有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协调沟通,制度在形成前就已经有了整体性的缺陷,导致学生遵守的规章都是以班主任为中心;其次是班主任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往往忽略学生的感受,这样学生在面对班级制度时趋向于盲从,无法让学生“心服口服”,如此学生就缺少了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综上两点,班主任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不要急于求成,要收集其他老师对本班管理的见解与方法,以便形成合力。当然班主任还要纳学生的“百家之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应该把班规制定作为一项重要的作业布置给每一位学生,让家长也参与到制度的创建工作中,将班级管理延伸到学生家庭,这样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同时又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与科学性。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待班级制度比较随意,常为了一些临时需要或个人情绪擅自更改添加班级管理规章,这就导致制度严肃性的缺失,从而诱发学生的“班主任情结”。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制度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自作主张,要利用其他老师的引导,结合班会课来弥补制度上的漏洞,让学生感受到制度的公正。
二、 班主任任教学科不要“一家独大”
班主任担任的往往是语数等基础学科,课时比重较大,而其他学科因课时少,有的学生学习了一两个月甚至连老师的称呼都记不住。所以班主任在学科辅导教学上要帮助这些老师弥补学科上的劣势,在课外时间的利用上多倾向于其他学科,不要挤占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更不要在其他学科上课时间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辅导。班主任如果任意对待其他学科,自然而然学生就形成了对班主任“惟命是从”的“班主任情结”,无形之中也降低了其他任课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班主任在学科关系处理上不要干涉其他学科教学,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只有让其他老师与班主任一样享有同等地位,学生才能听得进老师的善意劝诫。
三、 班主任不要独占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在教育中,班主任始终站在家长印象的“前台”,而其他老师便被放在了默默无闻的“后台”。笔者曾目睹了这样一个场景:家长与班主任陶老师交流完,带着孩子来到英语孟老师处询问自己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一开口便称呼英语老师“陶老师”,直到交谈结束。在此过程中孟老师显得很尴尬,而学生则一直在旁边偷偷地笑。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因为家长记性差,而是因为家长对老师的第一印象都留给了班主任。故此,班主任要努力把其他老师推到家长印象的“前台”,可以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加深联系:1.建立班级教师群,邀请全班家长和学生加入到交流中,多给予家长与任课老师接触的机会。2.利用校讯通,多反馈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提升对其他学科的重视。3.利用家长会,让任课老师成为家长会的“主角”,而班主任要做家长会的“绿叶”,多展示其他老师的风采。只有让这个教育团队平等地走进家长的“印象”,学生才能虚心接受每位老师的善意教诲,让“班主任情结”无机可乘。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