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总目录(1-5期)

2014-04-08

体育师友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2014年总目录(1-5期)

●刊首

学校应加强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的学习马世锋(1-1)

从有“wei”到有“位”贺妍颖(2-1)

应让“不安全”教材回归课堂李笋等(3-1)

我的幸福教育梦什么时候能实现?张勇(4-1)

慕课适合体育课堂吗?周网称等(5-1)

●教学长廊

当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郝红忠等(1-4)

以《投掷垒球》为例谈体育创意教学谢逢超(1-5)

排舞教学应重视基本舞步的讲授唐晓义(1-7)

把“态度评价”融入体育课堂,有效提升课堂效益郑永华(1-8)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梁国文(1-10)

广播操教学要好不要快汝波(1-12)

关于抓好体操基础教学与练习的几点思考李斐等(1-14)

评价工具视野的体育课堂有形言语评价技巧丰国富(1-15)

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卢毅炜(1-17)

提高学生跳绳成绩的高效做法赵建华(1-19)

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创公体体育教学新方法徐光飞(1-21)

浅谈递进式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刘军(1-23)

例谈新课标形势下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策略运用李彦等(1-24)

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王仲春(1-26)

利用废旧轮胎上好夏季体育课袁玉清等(2-4)

优化竞赛三阶段,让体育课“活”而不“乱”周洁琼(2-5)

健美操教学中引入“创编”环节的实验研究杨敏等(2-6)

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研究陈辉(2-9)

课堂调控小智慧换个名堂赢“疗效”王真珍等(2-12)

对高中体育选项班课堂纪律管理的探讨梁光日等(2-13)

中小学体育说课中的“七说”王晓霞(2-14)

巧上一节横劈叉的体育课梁光栋(2-16)

浅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比赛案例的剖析张炳川(2-17)

地方民族传统武术实用实战技术教学实验研究黄亮明(2-18)

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花启扬(2-20)

对墙投准在篮球投篮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王磊(3-4)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因子沈长春等(3-5)

集体备课备什么孙福生(3-7)

体育类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周建军(3-8)

高中体育田径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刘伟明(3-11)

例析体育教学中比赛法的运用误区与对策翁婷(3-12)

论纳西族体育游戏的分类、特点及教学应用原则和春云(3-14)

高校公共体育排球课之快乐体育教学研究岳凤霞(3-17)

体育教学与三杯“茶”晁恒(3-19)

有效提升职初教师体育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干懿洁等(3-20)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六条“必经之路”王竹平等(3-22)

浅析影响广州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扣球技术教学效果的原因高玉花(3-24)

八年级女生800米跑教学策略分析周孟卉(4-4)

初中学生体育课堂互助情感形成策略思考汤忠伦(4-6)

浅析闽南童玩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陈江淮(4-7)

浅析体育微型课优点与缺陷祁锋(4-9)

论比赛教学法在体育课上的优化策略朱中尧(4-11)

水平四――远撑前滚翻教学的建议与思考孙建杰(4-12)

中小学体育小课题研修的“着力点”高义梅(4-14)

运用游戏法培养学生健美操音乐节奏感岑叶波(4-16)

“喊叫”在教学比赛中的功用亓仲臣(4-18)

浅谈“问答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赵世琼(4-19)

创新评价主体,激发评价活力曹凡(4-20)

例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谨言慎行顾海涛(5-4)

论微笑教学艺术在中学体育课堂上的运用梁卫军等(5-5)

浅谈初中学生柔韧素质“课课练”羌霞(5-7)

应聘教师如何增强说课的自信潘新杰等(5-8)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王美红(5-10)

体育教学生活化的误区与实施对策的研究魏炜(5-12)

在阳光下播洒生命的色彩潘超(5-14)

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潘艳(5-16)

整体教学法与渐进式分解教学法在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雷雨等(5-18)

借班上课应把控的几个细节纪正锋(5-21)

●运动训练

浅谈网球接发球技术以及教学训练方法童日辉(1-28)

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碧优(2-22)

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莫艳霞(2-24)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高考体育考生基本素质成绩的实验研究余立军(2-25)

例析中小学田径队队风的培养策略缪梅珍(2-28)

论体能训练优化设计的原则与途径邵伟等(3-26)

假期体育集训的“微管理”马耀文(3-28)

“无对抗、消极对抗、积极对抗”训练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凌志雄(3-30)

中山市东升镇学校棒球运动的发展研究梁洪(3-31)

对“鞭子”原理投掷实心球优势的探讨江路生(4-22)

羽毛球项目的“体教结合”之路探究陈建红等(4-23)

身体素质有效强化的思路拓展颜礼波(5-22)

体能训练程序设计的优化研究邵伟等(5-24)

●经验点滴

小学生做操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高玉勤(1-30)

抹不掉的遗憾忘不了的教训陈志山(1-31)

把握体育课程特性挖掘体育德育价值戴謇(1-33)

把脉学情简约教学李聪(1-34)

如何上好雾霾天气的体育课?马玲丽(2-29)

巧用“要点记忆”,趣学队列队形夏建权等(2-31)

体育课如何对待“小胖墩”贯玉平(2-32)

整理放松——体育课堂不可忽视的部分黄梁森(3-33)

巧用间隔计时法测试中长跑严锋(3-35)

有效实施游戏教学的八个关键点吴亚香(4-26)

体育课堂管理五要素游文华(4-27)

做情绪的主人,营造幸福的课堂曹晨(4-28)

浅议高中体育俱乐部中师生关系的建立杨一菲(5-26)

让常态体育课变得更加自然流畅徐继山(5-28)

如何让中小学武术变得快乐与简单徐象运(5-29)

体育备课组长应扮演好五个角色周万征(5-31)

●来稿摘登

篮球教学巧用篮球场上的线黄俊峰(1-35)

谈体育课的制度建设周建荣(1-36)

高尔夫游戏四则李志勇(1-36)

体育课堂小结“三忌”郝长跃(1-37)

绝招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选项教学中的运用张俊等(1-38)

安静有序是一节好体育课的标志吗?许敏(1-38)

羽毛球筒的妙用举隅朱红琴(2-33)

“大包”的反思曹刚(2-34)

让“点子”动起来!卢家梅(2-34)

吃一堑长一智吴瑞军(2-35)

体育游戏有效惩罚四原则杨青宝(2-35)

浅谈跳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张继亮(2-36)

排球传球的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包广厂(3-36)

室内体育课教学的尝试张雪清(3-36)

中考“一分钟跳绳”的计数技巧詹焰平(3-37)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道德要得“法”王金红(3-37)

体育教学的严与乐孙威(4-30)

竹竿在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张继亮(4-31)

蹲踞式起跑教学谈苏清相(4-31)

“三步”提高一年级新生集队能力凌志雄(4-32)

勿让体育中考误导学生体育观翟爱国(4-32)

浅谈体育教学案例的编写王红等(4-33)

小学三年级挺身跳教学策略钱丽丹(5-32)

学做明师钱利民(5-32)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编排徒手体操张德勇(5-33)

选择示范动作难度应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舒华(5-34)

组织职高女生学练篮球运球的教学体会刘再贵(5-34)

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张继亮(5-35)

●教改前沿

体育课说课的“利”与“忌”亓仲臣等(1-39)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方青海等(1-40)

“教坛三人行”——谈话互动式教师培训新模式在体育学科

中的实践张繁荣(1-41)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施燕飞(1-43)

在中小学大力推行“冬季阳光长跑”和“每天锻炼一小时”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梁耀元等(1-45)

关于广州市体育中考评价方式变革的诠释林友柱(1-46)

“目标引领内容”理念下体育教学实践应作的变革和防止的误区张燕(2-37)

素质教育视野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的反思付皆等(2-39)

论当今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宋广成(2-41)

抓住契机发展高中学校体育李晓芸(3-38)

弹性思维下的高校田径专业教学发展研究李井海(3-40)

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再解读孙晓东等(3-42)

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梁奕哲等(4-34)

将差错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五点探讨李重彬(4-36)

体育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与构建策略林申峰(4-38)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特点与作用廖土军(4-41)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面临的困境白亮(5-35)

从公平的视角谈中考体育移素林(5-37)

对广州市体育中考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的思考魏玲玲等(5-39)

海南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吴建明(5-42)

●教师论坛

公开教学无须作秀陈国宏(1-48)

挖掘学校运动会的赛外功能樊纪良(1-50)

生命安全教育——学校体育的诉求与契合李万虎等(1-51)

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全面发展的效应梁卫军等(1-54)

如何盘活校园体育运动这盘棋赵化朋(2-43)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邓秋洋(2-45)

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听评课新视角邹植阳(2-47)

论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钟顺霞(2-48)

体育人口角度解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邵长征(3-44)

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龙丽娟等(3-46)

年轻教师提高观课效能的方法与策略王季华(3-48)

一场学生体育赛事的冷思考王冠华(3-50)

浅析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高金昌(3-52)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教学目标的价值诉求邱伯聪(4-43)

浅谈“德”与“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关系卢焜才等(4-45)

依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对体育与健康课分类的认识张延峰(4-47)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对学校体育的启示巩庆波等(4-49)

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策略丁忠良(4-51)

论体育教研组所需八大文化黄少虎(5-44)

基于团队构建的视角谈校本体育研究团队建设樊孟孟(5-46)

苏北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分析潘含(5-47)

论少儿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形成王锋斌等(5-49)

●教师修养

强化运动技能,体育教师的必由之路曹晨(1-56)

中老年体育教师运动技术、技能的恢复训练浅析张红萍(2-60)

刍议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邱伯聪(2-61)

浅谈对体育教师进行分片区培训的一点做法高红林(2-6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教学实施能力张德福等(3-57)

丽塔“RITA”四步骤提高体育写作能力肖飞(3-59)

从比赛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四会”教学技能黄少虎(3-60)

老体育教师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施振华(3-62)

注重教师语言修养,成就精彩体育课堂李伟(4-54)

●不妨一试

提高中考体育加试1000米成绩的有效方法劳国庆(1-58)

师范院校应对体育专科生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策略赵建军(3-63)

体育课堂的指挥官——哨子陈爱仁等(3-65)

体质检测要谨防舞弊小伎俩胡国栋(4-56)

贴地面息地气的体育教研活动陈首潮(4-58)

略谈如何考核体育教师的教学成绩梁西军(5-58)

团队对抗游戏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中的运用方利勇(5-59)

●各抒己见

论校园体育文化与高职学生素养教育王永华(1-60)

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原地掷实心球考试的技巧与策略陈亚金等(1-62)

浅谈中职体育课如何实施选项教学模式秦利英(1-63)

如何保持高中女生健美操模块教学的魅力杨凰等(1-65)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升体育委员的综合能力谭春腾等(2-53)

体育中考过程性测试怎样做到公正公平张兵(2-56)

中学校田径运动会存在问题及对策黄俊峰(2-57)

女子五人制足球运动适合校园开展的几点原因分析赵少兰(2-59)

高职院校早锻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王静芳(4-60)

体育课应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郑钦漂(4-62)

中考体育比高考体育监考工作难度大的原因分析孙永(4-64)

视障儿童有效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叶宇鹏(5-60)

多起校园内中长跑事故引发的思考陈江涛(5-63)

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四追问裘松杰(5-65)

●运动营养

水营养与运动补液张前锋等(1-66)

●全民健身

常见体育运动十大误区及指导建议朱赛等(2-50)

当前在弱势群体中开展太极拳健身的可行性研究黄俊魁(2-52)

大众体育普及于农民工的可能性杨兰(3-54)

健身跑网络俱乐部的形成和发展探因刘艳杰等(3-56)

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组织管理与发展模式分析李明(4-59)

●体育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体育文化发展考究祝莹(2-76)

中国体育电影与高校体育影视教学研究屈雯喆(2-78)

新时期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分析高建磊(5-52)

山东省传统体育游戏研究吕祥文(5-55)

●体育心理

认识偏差在篮球运动中存在及其纠正措施研究梁丰锦(4-52)

●问题探讨

谈学校体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张磊等(1-68)

基层篮球裁判员临场误判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黄周平(1-69)

西安市大学生网球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研究王志强等(1-71)

对当前实施学校武术教育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孙法磊(1-74)

瑶族长鼓舞的体育资源开发研究王丽萍(1-76)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夏等(1-78)

体育课堂突发意外伤害事故安全问题的探究孙建群等(2-65)

体育运动学校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刘雄军(2-67)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行为形成研究黄锦权(2-70)

四川省灾后重建区构建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休闲产业圈陈文刚(2-72)

两岸四地巧固球邀请赛运动员现状调查研究杜熙茹等(2-74)

广州市随迁子女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王前红(3-67)

润物无声静待花开马月飞(3-69)

非体育专业大学男生学习健美操的相关因素分析赵媛媛等(3-71)

青少年毽球运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辨析吴向宁(3-74)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蒋满华等(3-76)

衡阳市中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调查刘婷等(3-79)

初中生成就归因与体育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廖爱民(4-65)

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现状调查与思考陈志山(4-67)

体育社团的规范化管理与体育延伸的关联性研究李卫华(4-70)

对高职课余体育的探讨景枫(4-72)

“大学生大众健美操”与“adidasdance”套路教学实验研究杨敏等(4-74)

广东省增城市小学体育课后作业施行现状调查研究江筱毅等(4-76)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梁秋益等(4-7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指导崔佳慧(5-67)

寻找体育特长生和增强锻炼意识者的和谐结合点马冬花等(5-69)

基于正负激励理论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郭素艳(5-71)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毛颖(5-73)

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需求与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研究任天平(5-75)

少年宫模式推进“体、艺2+1”体育项目时间研究徐永岩(5-78)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