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领头雁”
2014-04-08李旸
李旸
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早上8点没到,北镇市广宁街道东门外村村党支部书记程国东和他的同事就早早来到村部,准备一天的工作。
自从当上村支书,程国东的日历里就基本没有了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只要村里乡亲们有个大事小情,程国东一定会尽快赶到现场。
为村民办实事
东门外村地处北镇市城郊,是一个以种植、饲养为主,沿102国道线经商为辅的村子。
近年来,村里的村办企业收入全部投入村屯建设和惠民工程中——村里投资兴建了一座1000平方米的方塘,新建沼气池150座,为五保户、低保户修建房屋15间、建房6间。村里出资为每户村民办理了家庭财产保险。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室、培训室、健身室、文化大院,组织了秧歌队和舞蹈队,定期放电影,搞各种娱乐活动;评选“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由村里发放荣誉证书和丰厚的物质奖励……
那一年,村民王生家因电线短路造成火灾,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业顷刻间化为乌有。关键时刻,程国东带领村委会干部拿来2万元补助款,又组织村民帮助建房。很快,一座崭新的三间房就建了起来。“还是共产党好哇!”看着重新建起来的家,王生夫妻俩发自肺腑地说。对他们来说,村委会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当村民的领头人,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程国东说。
村边的小河每到雨季都会漫上堤坡冲坏庄稼,虽然年年修,但隐患始终没有消除。程国东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修个“永久工事”——他自己垫资,为村里建起宽4米、长1.5公里的大堤,除具备防洪功能外,部分护坡土用原址上的陈年垃圾填充,还栽植树木、花草,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闯出致富路
2009年,东门外村为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计划成立村运输车队。“北镇的棚菜生产发展得好,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上市。咱村地处城乡接合部,交通优势明显,蔬菜运输是最赚钱的致富方式之一。”程国东说。
可是村民对组建车队不放心,怕村干部“贪占”,怕车队赔钱。在程国东的倡议下,村民民主选举5名代表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职责,监督村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
东门外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对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向村民大会和乡纪委传达民情民意。村务公开透明,让村民对村车队发展的信心大增,不断要求买车加入车队,村运输队一下子红火起来了。由于车越来越多,各种运输活儿常年不断,加入到车队的40户村民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
群众的“当家人”
村干部是群众选出来的“当家人”,这个家当得怎么样,自然要由村民说了算。“小东子这人可好了,没有一点私心,啥事都为大伙着想。”村民口中的“小东子”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国东。
“咱是党员,是干部,啥事都得带个好头。”为了当好东门外村这个“家”,上任5年来,程国东带领村民干了3项大工程,一是成立村运输车队,二是修村屯道路,三是建设文化大院。为了建运输车队,程国东自掏腰包,把自己家的车最先调了进来;为了修村屯道路,他没黑没白守在工地,根据实地情况设计最佳施工方案;文化大院里书、桌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就连果皮箱都是最新式样的。
有了程国东这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村干部,村民们也个个服了气。需要献工,全家上阵;修路时,需要割舍个人利益,个别村民虽然不情愿,可最后都让了步。“人家小东子都是为了咱好,咱受点屈就受点屈吧……”
由于程国东的出色工作,近年来,他屡获各种荣誉称号——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被辽宁省司法厅授予“化解矛盾在基层”活动先进个人,被评为锦州市“感动百姓勤廉村官”,东门外村也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村”和“辽宁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