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农民生产决策分析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014-04-07

河南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全球化农户农民

谈 璐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在全球化进程中,GDP 持续增长, 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整个GDP 的比例越来越低。在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下,农民依靠劳动这种要素获得的报酬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农民在全球化背景下会如何自发地调整自身的生产决策行为以提高自身收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民的生产决策行为具有哪些特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决策, 从而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保持农业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全球化概念的经济学理解

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Tinbergen)1965年在其著作《国际经济一体化》中首次明确赋予经济一体化完整概念,论证了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自主国家之间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 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相互交流的增多,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日趋加深,“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1985年在《市场全球化》文章中率先提出经济全球化概念,随即拓展到其他领域,指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 随着20 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发生重大演变,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全球化成为用来描述各种领域相关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整合流动的惯用词,在国际投资、贸易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前提下,经济一体化具备了实质性的市场基础,成为能够整合、改造整个世界供应链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涉及到生产、经营、流通、消费等各个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获得国际市场以及国际性资金和技术的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

2 农民生产决策行为研究

池泽新[3](2003)认为,农户应对不利价格调节的特殊方式是转变生产经营目标和退出农业生产领域, 其社会代价是农业生产力的破坏。

刘彩华[4]等(2000)认为,农民采用新技术受到农业市场发展健全程度和农民自身素质的影响。

陆一香[5](1988)、韩俊(1998)、冯海发(1988)等对农户兼业行为进行了研究, 认为兼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存在合法与合理性,兼业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而且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杨春平[6](2010)研究了农民兼业的成因,指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农地产权缺陷,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是中国农民兼业的主要原因。郑俊敏[7](2007)对中国农民的兼业行为进行了结构分析,指出中国农民兼业呈现出地域间的不平衡,中部、东部农民兼业化较为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黎昌贵、周晓睿、刘志雄[8](2010)指出,在对外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对农民生产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包括减少农民对高残留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使农民标准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常伟[9](2013)对留守农民生产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种田仍是留守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 但留守农民生产行为受其自身特征、家庭特征、家庭承包土地特征以及区域特征影响。 虎陈霞[10]等(2009)对黄土丘陵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受家庭收入、 收入来源和户主年龄以及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差异。

温思美[11]等(2002)对农户非农化经营倾向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兼业或非农化倾向与信息获得途径、成本收益、风险等因素密切相关。

3 分析农民生产中应对全球化影响的决策

3.1 维持原生产模式

在经济落后地区,受到资本匮乏、政策不力、意识缺乏等限制,许多贫困农户不能参与高增长、高回报的非农活动,这也意味着他们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无法和其他经济主体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

李小建[12](2002)根据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区332 家农户的调查分析,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户很难把握价格的变化趋势,很难主动地在农业生产中做出前瞻性决策。

在中国落后的农村地区, 农户往往面临着资本信用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等多重约束(朱喜、李子奈[13],2006)。

3.2 规模改变模式

黄季焜等(2005)通过实地调研数据,从不同地区、不同生产结构、不同农户的角度分析得出,贸易自由化对大米、蔬菜、水果、肉类与水产品等中国比较有优势产品的生产有积极作用。 贸易自由化将导致这些产品价格提高,并刺激国内生产扩张。

贸易自由化会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农业生产衰退,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进口扩张;农产品价格下降,出口收入减少; 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Karp[14],1998;Furusaway[15],1999;程国强[16],2000;冉浩[17],2002;胡迎春、余佶[18],2003 等)。

普拉布·平加利(2007)认为,随着全球食品市场一体化的增强,可以预期边际土地的竞争力将下降。 小农的前景取决于其主要食品生产的竞争力能维持在何种程度。 小农户即使在较高潜力的环境下, 在融入供应国内和出口市场的高价值产品的供应链过程中也会失败。

中国人多地少所决定的农业弱质性,使中国农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初期面临严峻的挑战,最直接的影响是农民收入会趋减。因为我国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不具备优势,将大量进口,使这些作物生产萎缩,产量下降、收入减少。 (李岳云[20],2001;黄季馄[19],2005)

在全球化进程中,GDP 持续增长, 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整个GDP 的比例越来越低, 农民依靠劳动这种要素获得的报酬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再加上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以致有些农民产生了“厌农症”,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加重了这种现象。 (唐任伍,丁瑞[21],2008)

3.3 结构改变模式

作为农产品出口国,全球化导致出口市场扩大,出口产品价格上升。 而且,出口国能够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对出口农产品的生产者有利。 (林毅夫[22],2001)

Joachim von Braun[25]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市场背景的改变,小农户有可能会通过专业化、多样化和商业化(例如转向高价值产品)实现增长。

方言、刘苏社、段永升[23](1996)指出,农户受比较利益驱动,优先选择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对粮食生产不重视。

3.4 生产组织改变模式

Reardon and Barrett 认为,日益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会造成发达国家农业企业的建立, 看似越来越多的外国供应商和消费者能够带来利润的提升。

Joachim von Braun[26]提出,发展中国家生产者想要有效参与日益扩大的国际市场,就需要获取专门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资产、制度、基础设施和流动性。 小农户可凭借两种主要的策略介入高价值农产品的生产: 生产者销售合作社以及订单式农作制度。

全球化贸易将中国农产品推到了世界市场上,国际上的食品卫生标准对中国小农生产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和挑战。 贸易壁垒促使中国农户调整生产组织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将农户联合起来,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从而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使农户获得收益;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组建大的农业公司,由农业公司生产市场所需要的农产品。 (王晓毅[24],2006)

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世界风险社会形成的过程,农民组织化是农民在风险社会的进程中设法推进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业市场化的过程。 (莫光辉,吴惠红,祝慧[27],2009)

4 结语

农民生产决策中对技术生产要素的使用较少见诸文献,而全球化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全球化的技术渗透特点决定了这部分研究较有价值。

[1]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5.

[2]袁则文.全球化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J].求实,2001(z1).

[3]池泽新.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基本特点与制度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9.

[4]刘彩华,周艳波,扈立家.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决策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0,4.

[5]陆一香.论兼业化农业的历史命运[J].中国农村经济,1998,3.

[6]杨春平.中国农民的兼业成因及其影响[J].东岳论从,2010,9.

[7]郑俊敏.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民兼业化发展模式选择[J].乡村经济,2007,2.

[8]黎昌贵、周晓睿、刘志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民生产行为的积极影响[J].生态经济,2010,6.

[9]常伟.留守农民种田行为研究—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12.

[10]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连纲.黄土丘陵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和对土地政策的认知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2.

[11]温思美,赵德余.我国农户经营的非专业化倾向及其根源[J].学术研究,2002,10.

[12]李小建.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以豫西山地丘陵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2,4.

[13]朱喜,李子奈.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3.

[14]Karp,L.,Paul,T,.Laboradjustmentandgradualreform:when 15eommitmentimPortant [J].JournaloflnternationalEeonomies.1998(46).

[15]Furusaway,T.,EdwinLC.Laiz.AdjustmentCostsandGradual TradeLiberalization[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es.1999(49).

[16]程国强.WTO 框架下的中国农业[J].世界农业,2000,5.

[17]冉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8]胡迎春、余佶.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问题—兼评菲律宾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负面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3.

[19]黄季焜.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农业、贫困和公平[J].农业经济问题,2005.

[20]李岳云.经济全球化与农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1,12.

[21]唐任伍,丁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的生存生态[J].新视野,2008,5.

[22]林毅夫.全球化和生物技术对亚太地区农民和消费者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23]方言,刘苏社,段永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1996年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J].调研世界,1996,2.

[24]王晓毅.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农业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5]Reardon T.Barrett CB.Agroindustrialization,globalization,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 Anoverview of issues,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3.

[26]JoachimvonBraun.全球化及其对小农户的挑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7]莫光辉,吴惠红,祝慧.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发展空间研究——以北部湾经济区农民组织化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7.

猜你喜欢

全球化农户农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全球化陷阱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