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无德不立”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2014-04-07于娟娟
于娟娟
(安徽大学 人事处,安徽 合肥 230601)
习近平同志2013年11月28日在山东省调研时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更是祖国的未来。在复杂的多元化社会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责任的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成才。大学生不仅要加强自我的道德责任意识建设,更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将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青年,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界伦理道德辞典》中对道德责任的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善恶应该承担的责任”。道德责任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的总称。表现为人们在社会中,应该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1]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可理解为:在对社会客观道德认知的前提下,大学生履行对自身、他人、家庭、社会以及承担自我行为所导致或有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的思想观念,并依据社会道德价值的判断标准评估自我行为或他人行为的思维判断,并在履行、承担及评估责任行为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标。只有真正理解了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含义,才能在德育方面正确引导对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做到“人立”与“国兴”。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到多元化文化、媒体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困惑,在道德责任意识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1.个人道德责任感缺失
众多大学生经过寒窗苦读,进入心中向往的大学后,开始大学独立生活与学习生涯,没有了高中的升学压力,容易过度放纵自己,失去人生目标。例如每天早上8点钟第一堂课,能准时出勤的学生寥寥无几,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考试作弊,代考、替考现象层出不穷,荒废了大学的宝贵学习时光。道德责任的缺失还造成部分学生对生命漠视,轻生、自伤或者是伤害他人事件屡见不鲜,从清华大学的“朱令案”,到复旦大学的“黄杨案”,可以折射出这些大学生对生命的冷漠。青年学生的道德责任、精神健康等思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教育不仅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人,更重要的是培育具备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才。
2.家庭道德责任感缺失
中国传统家庭责任定义是“百善孝为先”,家庭责任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大学生不仅要孝敬父母,维护家庭,更要具有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但是在90后大学生中,这种家庭道德责任感已经逐步趋于淡化。很多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把家庭只是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对父母只有索取,不懂付出,例如对父母,一个月甚至都不打一个关心的电话,电话这头的父母是关心与温暖,电话那头的孩子,只是对金钱的索求,诸如此类的现象反映了许多大学生对父母缺乏关爱和感恩之心,缺乏家庭责任感。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独立生活,在心理上出现空虚与寂寞,谈恋爱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普遍现象,有些学生不能够正视爱情,正确地对待恋爱,缺乏道德责任,对爱情抱着游戏的态度,“一场游戏一场梦”,把追求女朋友当成是无聊的消遣、游戏目标和在同学中炫耀的资本。另外,在大学校园中,未婚同居现象越发普遍,校园周围的周末旅店、快捷酒店生意火爆,很多大学生通过这种行为,满足了自己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面临毕业时,劳燕分飞,对爱情与婚姻不负责,缺乏基本的婚姻家庭道德责任意识。
3.社会道德责任感缺失
社会道德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与道德使命的认知与认同,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所在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更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多元关系。
很多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社会道德责任感缺失,表现在:(1)对跌倒的行人不愿扶、不敢扶,对弱势群体漠视;(2)对社会贫困现象缺乏关注、主动参与和深入研究;(3)报考专业时,只关注热门专业,不愿意到冷门专业学习,缺乏报效社会的责任;(4)很多毕业生在工作后不愿意偿还大学时的贫困生助学贷款,恶意拖欠,信用感缺失;(5)只重视个人发展,对班级活动、学校生活、社会问题漠不关心,人生目标不明确,集体归属感不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要学习成绩优异,更要具备各种工作、生活与科技创新的能力,服务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1.自身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亲友的宠爱中长大,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在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但由于父母和长辈的过分宠溺,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实现“心理断乳”,经济上、生活上过分依赖父母,特别是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时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好工作,就宅在家里,宅在学校,继续复习考硕、读硕,他们抱着一个念头,“反正经济上有父母供给”,回避现实矛盾,回避社会就业压力,不愿过早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很多大学生还缺乏自我责任感与自律能力,大学生基本上要靠自我约束为主,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外,学生有很多时间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方式,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质素养等。很多学生适应不了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模式的转变,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继续固守之前高中拼命学习的劲头,对学习执着,忽略了校园里的社团生活、班级活动,忽略了社会能力与责任感的培养,造成了个人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责任缺失;另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律能力,放纵自我,过于沉迷于网吧游戏,QQ聊天交友、谈恋爱等,对学习应付,对考试“临阵磨枪”,学习没有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只限于混个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没有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最终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
2.家庭原因
俗话说“三岁看老”,大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倡导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否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值得大家思考。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强调成绩,要求每次考试一定要名列前茅,一定要“出人头地”,忽视了孩子不仅要“成才”,更重要的是“成人”,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多家庭对孩子“有求必应”,导致了孩子没有挫败感,不能感受父母的辛苦付出,只能一味地享受“得到”的乐趣,不能体会任何收获都需要辛苦的付出与努力,不能学会感恩和回报;导致了孩子任性、专横、执拗的坏性格,在校园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导致了孩子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人格缺失。
3.高校教育原因
高校教育本身存在众多问题,如对学生监管力度不够,辅导员由于管理的班级人数众多,事务繁忙,不能做到及时掌握每位同学的思想状况与个人能力水平,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责任认知能力的培养。高校多是重科研、重教学,而忽略了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社会道德的培养,没有很好地把学生道德评价机制纳入到考核评估体系中,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在有效的德育课程学习中培养与提升自我的道德责任。我国教育模式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学校与学生的压力,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责任水平的培养。
4.社会环境原因
学生进入大学后,课余文化生活增多,学生易于受到社会各种诱惑,缺乏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同时学校缺少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宣传与道德教育。社会中,“拜金女”“盲目追求高富帅”的现象盛行,出现了“读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不如有个好爸爸”,“读的好,不如嫁的好”的不正确的观念,很多学生受这种用金钱、权利衡量一切的不良观念影响,对自己的前途迷失方向,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意识,丧失了努力进取的动力,从而影响了个人成长。
三、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个人道德责任感
一个人的道德责任感与自身能力、认知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道德责任感不仅能促进个人不断学习,更有利于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事业发展与家庭婚姻和谐。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个人道德责任感,第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要形成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第三,要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律、自省、自觉,通过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第四,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德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
2.发挥大学校园的阵地作用
大学要发挥自己的文化、教育、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主动地去担当责任。第一,大学不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要求上或者只停留在课堂的呼吁上,如开设《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要结合社会的最新热点和学生思想动态情况,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与授课模式;第二,学校可结合最新学习型党组织和党的群众路线等政治理论,开展校园文化周、经典读书活动、党的理论讲座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培养道德责任;第三,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科技企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在体验现实生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阅历,了解社会责任,摈弃“拼爹”现象,更好地融入社会;第四,大学要把知识技能教育、学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德行不仅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既要拿出一些成功人士的良好品质做典型案例,如“邵逸夫先生不仅仅是成功的企业家,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教育捐资数亿”,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第五,大学还要注重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加大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与敬业精神,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注重心理咨询知识学习的加强、就业规划知识的更新与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
3.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将道德责任意识“内化为道德主体生命的和谐,继而内化道德主体自身生命与社会其他生命的和谐”[2]。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丰富,更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当代社会引导大学生,不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更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增强道德责任意识。在当今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社会上众多道德失范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较大,社会不仅要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道德,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还要以良好的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注重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
中国的发展、繁荣、富强需要当代大学生为之付出努力,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力量。历史昭示我们,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赢得了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这一宏伟事业的成功,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接续奋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赵婷婷.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马建国.道德外化与高校外化德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党建,199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