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哈应人丧葬文化研究——以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正洪村为例
2014-04-07罗文雄
罗文雄
(1.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五指山572200;2.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海南黎族因语言、服饰、居住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而自称为哈、杞、美孚、润、赛5个大支系。黎族哈支系人口最多,其内部有哈应、罗活、抱怀、抱由、抱曼、只贡、志强、保环、尼下、哈日、哈恨、否现等12个分支系。哈应人是哈黎支系中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的一支,主要居住于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儋州等县市的沿江、沿海和平原地带,其丧葬隆重而独特,有一系列的丧礼仪式及宗教程序。下面以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永益村委会正洪村哈应人丧葬习俗为模本,对哈应人的丧葬文化进行阐述和探究。
一、丧葬流程与礼仪
2009年4月9日正洪村的韦某某(女)老人病故,享年73岁,育有三男四女。获得这个消息后,在取得死者的儿子及其家族的同意接受采访后,笔者一行立即携带摄影器材赴正洪村进行现场追踪调查和拍摄。该村是千家镇永益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是哈黎支系中哈应人的村庄,居住有罗、高、容3个家族,全村有108户,550多人。韦某某是罗姓(德旺)家族的长辈,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而于4月9日下午去世,10日下午约四点钟入殓,停棺7天,4月17日早晨7点出殡。丧葬流程如下:
在人病危时,女婿、舅父及其家族主要成员都赶到病人家探病,按传统习俗必须杀一头小猪或一只鸡做一顿饭给病人吃,黎语称“扶他”(黎语音译),即喂饭的意思,有三层含义:一是让病人在弥留之际见到自己的亲人在身边关心照顾自己,让他(她)放心安息;二是让病人吃饱方能去世,这样他(她)到阴间就不变成饿鬼,也就不会做崇祸害其家族的后人;三是给阳间的亲人的一种心理慰藉,让死者在阴间衣食无忧,不会受冻挨饿,这样他会在阴间用冥冥的力量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报丧 4月9日下午韦某某去世后,其家族长辈(男)向天鸣枪三声:一是向本村的罗姓(德旺)家族兄弟姐妹传噩耗,听到枪声后男子就不约而同直奔死者家吊唁与治丧,妇女回家带一腰篓的米(约三四斤)和一壶酒(三斤左右)直奔丧家吊唁及参与治丧;二是通知死者家族的祖先有子孙来与他们团聚,请派员来带走死者的灵魂;三是为死者护魂上路,以枪声镇凶神恶煞,使亡魂顺利达到祖先故里。
治丧班子是由罗姓家族的“爬柔”(黎语音译,从事诵唱祖史、祖谱和主持宗教活动的家族长者)、死者的儿子、“澳雅”(黎语音译,长辈)、舅父家族长辈(男)组成,由死者家族长辈为主导,负责组织、安排治丧事宜;舅父家族对整个治丧活动进行监督。
10日上午,给死者家族的亲戚好友报噩耗的行为,报丧之人由死者家族的男子担任。按传统的报丧习俗,第一,报舅父家族。死者的舅舅家是在千家镇汉小村韦姓家族,黎族有“天上怕雷公,地上怕舅公”的传统观念,以舅权为大;第二,报女婿家族。死者有三个女婿,一个在本村,二个在外村,尊重妇女、重母权的体现;第三,报居住在外地的本家族兄弟姐妹;第四,死者家族其他的亲朋好友。到报丧的村寨时报丧之人手中必须拿一根约一米长的木棍,这是一种信息符号,村民看见了就明白发生不幸的事,见到要报丧的人时必须双手敬上槟榔或烟,然后说“某月某日某某已经远走他乡了或水已干了”“某某已去汉区享福了”“某某已上山看守棉花园了”(意译)等等,不能直接说“某某已死了”,要回避“死”这个字,这是黎族传统的报丧习俗。
奔丧 当噩耗传到,舅父立即将信息传给其家族成员,并组织一个奔丧队伍,以舅父身份赶到死者家询问、核查死者的死因,死者家族是否进行有效的救治,如果不是那么要进行处罚,并监督整个治丧事宜;女婿及其家族接到噩耗后亦立即组成奔丧队伍前往吊唁。即组织族人杀一头小猪,用竹和纸制作一匹白纸马(女婿俗定做白马,不能做其它颜色的马)、一把纸伞和几件纸衣服,带上酒到丧家吊丧;而其他的亲朋好友直接到死者家吊唁,见死者最后的遗容。
吊唁者哭着入门,必须到床边瞻仰死者遗容,与其作最后告别。而孝男孝女们哭着对每个吊唁者跪拜致谢,吊唁者一一把他们扶起,表示一是人死不能复生,要节哀顺变;二是死者的遗孤有亲戚好友抚养和照顾,死者可安息。
入殓 凭吊仪式一直持续至下午三点钟才完毕,进入入殓仪式,是在家族“爬柔”的组织下、舅父家族监督下进行的,入殓是选在下午四点钟,表示亡魂与活人一样早出晚归的生活习俗。入殓前死者家族兄弟姐妹必须做好以下二件事:
一是棺木修整工作。这项工作由男子负责,棺木一般是独木棺,也有板木棺材,用釜头修整棺木,再用“赛告昵”(黎语音译,树名)树皮汁液拌有粘性的泥浆和蒸熟的糯米饭舂成泥浆,粘合在棺木的缝隙处,以防尸体臭味外泄。
二是尸体要经过沐浴、更衣等程序。按哈应人的习俗,如死者是男性则由其兄弟代劳或其妻子来做,多数是由兄弟来执行此项工作;死者若是妇女则由其姐妹来执行这项工作,韦某某是女性,因此沐浴、更衣是由其姐妹来执行。死者如生前镶有金属牙、佩带金属手镯、耳环等首饰必须取出来,否则不吉利,下葬后亡魂会作祟祸及其族人的幸福与安康。
以上二项工作完毕后,死者族人就在“爬柔”的主持下将棺材从屋外抬入堂屋时,舅们立于门槛内,象征性地拦住三次,表示死者还活着,这是对死者挽留和依依不舍之情。入殓时,“爬笑万”(死者的儿子,捧着香炉带死者灵魂进入墓山或阴间的人)腰佩腰篓、手拿砍刀在“爬柔”的领诵下,诵念入殓咒语,并由舅父掀开盖着死者尸体的被子一角核实死者已死才能入殓,然后由族人将垫尸之席裹尸入棺,再由“爬笑万”割下裹尸席一角后,将尸体的头部摆正,用白色的棉线捆住裹尸席,头、尾、中间各捆绑一圈,每圈用三根线捆绑且不能打绞(平行),否则不吉利会祸害族人,接着盖上亲朋好友赠送的被子、白布等陪葬品,让死者在阴间不愁吃不愁穿,合上棺盖,用竹蔑在棺木的头部、中部、尾部各缠一圈,每圏三根并打上三个木楔,同时用调制好的泥浆粘合接口处,以免臭味外泄。最后将棺材移至堂屋中间,头部朝门囗,用大被(崖州龙被)盖住,其上用纸罩罩住,上方挂纸伞。在灵柩头端设有插香的芭蕉杆,点上三柱香(日夜不能间断),摆上碗、筷、酒、肉、饭等祭品,点上两盏“灯”(蜡烛),照亮死者此去阴间的路途,否则达不到彼岸(魂魄故里);在尾端放死者生前用过的藤衣篓、衣物等,在灵柩两侧分别摆有槟榔、椰子、香蕉、酒坛、糯米糕饼祭品,让死者在阴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方能保佑家族子孙后代平安吉祥。
停棺 停棺是人类发展史上独特文化习俗之一,黎族也不例外,而黎族哈方言哈应人停棺习俗,一般是在三天以上,停棺的天数宜单不宜双,要根据丧家的意愿、时节和经济能力而定;有停三天、五天、七天,九天、十一天等,长者三个月之久,最长有三年之久。在停棺期间,堂屋的大门日夜不关,只用竹子做成一米高的栏干防护,孝男孝女及其兄弟姐妹日夜守候在灵柩旁,寓意:一是孝男孝女尽孝与呵护亡灵;二是谨防狗、猫靠近灵柩,更不能让它们越过棺材或从棺木下穿行,谨防此类事件发生,否则会导致死尸复活祸害众生(传统观念).
哭灵、护尸与守灵 入殓后就进入哭灵、护尸与守灵阶段,从4月10日至4月16日,每天晚饭后,死者家族兄弟姐妹、女儿、女婿及部分异地的亲戚朋友都到丧家参加哭灵、护尸与守灵活动。
哭灵仪式是在家族“爬柔”或“澳雅”(男性长辈)的主持下进行,仪式开始前由“爬柔”敲锣打鼓,口中念到“某某已远走乡……”之词,这是开始的信号,死者家属和亲朋好友就坐在灵柩旁开始悲哭,唱丧歌,黎语称“也照”(黎语音译),即表示不应该有或发生的事。丧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其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是围绕死者生前接人待物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情况的深切怀念,丧歌个人即兴发挥,“出口成章,见物思人,触情生情,悲伤凄切,催人泪下,发人深思”[1]。
护尸舞——打柴舞。每晚哭灵约进行一小时,哭灵是长辈给年轻人传授尽孝敬孝好时机与场所,然后在堂屋前的丧棚下跳打柴舞,有二种寓意:一是为死者护尸,以打柴声镇邪,以免骚扰亡灵的清静;二是娱尸,失去亲人通过跳舞把悲伤抛在脑后,庆祝死者得到新生。
守灵。跳打柴舞约持续一小时,尔后大家睡在丧家守灵,按传统习俗妇女睡在堂屋,即灵柩的旁边,男子睡在屋外守灵过夜,这种习俗黎语称“桃寨”(黎语音译),即守棺木之意。死者的儿子在停棺期间,必须在灵柩旁吃饭,以免亡魂孤单,并且不能参加其他的生产劳动,同时忌入他人的家门,否则会给人家带来不必要的灾祸。
择墓穴 4月13日上午举行择墓穴仪式,早饭后在“爬柔”的主持下,“爬笑万”腰间佩带插刀的腰篓,手拿铁锹站在灵柩前,在“爬柔”的领诵下,诵念选地咒语,然后肩扛着铁锹放声大哭向家族公共墓山走去,在其前面有锣鼓手敲锣打鼓引路,家族兄弟哭着跟在他的后面,排成长长的队伍。到了墓山首先举行问地仪式,“爬笑万”在“爬柔”的领诵下问这块地是否有主人了,某某用一头猪和酒、饭等物买这块地来建房子,然后“爬柔”扔掷木制阴阳符,黎语称“背告”,一只朝上一只朝下那么就选定此地,如果两只“背靠”同时朝下或朝上则不能选定,必须重新操作直到选定为止,最后“爬笑万”把铁锹掷在地上,问地仪式结束,就开始挖坟穴,黎语称“海喝”,而“爬笑万”及其兄弟姊妹坐在坟头悲哭。在坟穴挖到一半时,死者的女婿和舅父各自带其家族成员哭着挑着猪肉(小猪)和酒等祭品前来祭坟,他们绕着正在挖的坟穴走,边哭边撒一些酒进坟穴,同时给挖坟穴的人敬酒,这样会使挖坟者有力,坟穴也好挖,祈盼尽快挖好坟穴。
其次,在坟穴挖好用砖块彻成长方形体坟穴后,用树枝将坟穴扫一遍不留任何痕迹,并用砖头封好坟穴后,就在坟头摆上祭品,点上香和蜡烛,在“爬柔”的主持下,每个人拿着香哭拜空坟,然后将香插在地上,再绕着坟穴三圈,男子每绕一次就在坟头插一柱香,妇女则边哭边向空坟撒酒,最后燃放鞭炮,整个择墓仪式在哭声炮声中结束,大家挑着肉、酒走出墓山,在田边地头找地方坐下来吃丧饭喝丧酒。
“作八”(黎语音译)在出殡前一天晚上为死者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作八”。这天(4月16日)上午死者族人做四件事:一是用打柴舞具制作十六人抬的抬棺架;二是宰猪杀牛献祭;三是用纸和竹做一头水牛、纸衣、纸伞和纸屋;四是家族煮好饭菜,备好酒水,迎接各路亲友。下午约四点把纸牛纸屋摆放在堂屋的右侧(入门的右侧),摆上酒、肉等祭品,点灯烧香,挂上纸衣等。准备就绪后在“爬柔”主持下,举行孤儿“讨饭”仪式,这个仪式是主要死者家族子辈孙辈男性成员参加,大家坐在纸屋前放声大哭,大约持续3—5分钟就结束,然后点放鞭炮,拉开了“作八”活动的序幕。在“讨饭”仪式结束后,各类亲朋好友才能前来献祭和拜祭亡魂。前来参加“作八”活动的有亲戚好友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死者家族族人,负责组织、协调、接待、服务、答谢八方来客,既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又强欢笑容接待献祭的亲朋好友。
二是女婿、孙女婿及其家族的人,按传统习俗要献祭一头牛或猪,用纸和竹上制做一匹白纸马、纸伞、纸衣、灯笼等祭品,带哀乐队来丧家拜祭亡魂。由女婿哭唱丧歌在前面引路,哀乐队奏哀乐,到了丧家便将祭品摆在纸屋前桌面上,点上香,摆上纸马,(过去将马摆放在堂屋的顶部,现在只放在堂屋的一侧。纸马越多,说明死者家族人丁兴旺、亲朋好友多,这对死者家属是一种荣耀。),然后坐在纸屋前祭哭3—5分钟,此时家族孤儿们一一跪拜祭拜者,并点放鞭炮,接着拿着香进灵堂绕灵柩三圈,男子每绕到灵柩祭坛前插一柱香,妇女则添一次酒,旧时出来再绕堂屋三圈(现有些地区已减化了),第一次祭拜告终,俗称“拜”。
第二次拜祭是在半夜进行,由死者女婿及其男性亲属带哀乐队进入堂屋绕灵柩三圈,再绕堂屋三圈,守候在哪里的孝男孝女们跪拜致谢,俗称“盖寨”。
第三次祭拜是在天快要亮时侯进行的,这次拜祭者迈的脚步十分缓慢,哭声悲切,因为天一亮就要出殡,生者与死者阴阳两隔,死者从此消失在生者的眼前,因此亲朋好友只能以哭声、哀歌来诉说对死者依依不舍之情。
在“拜”和“盖寨”时,孝男孝女及其家族兄弟姐妹哭跪每一位拜祭者致谢,祭拜者将他(她)们一一扶起,寓意为大家节哀吧!他或她(死者)的遗孤和未了的心愿,有亲戚好友照顾和承担。
三是舅父及其家族成员,祭品为一头牛或猪,一匹红纸马、纸衣、酒等,带哀乐队来拜祭,祭拜的流程与上述一样,但有氛围庄重,因为舅父们既是祭拜者,又是监督者,死者族人必须认真对待,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惩罚。
四是其他亲戚好友,祭品为一头猪和一匹马(除了白色之外的马)、纸衣等,不带哀乐队,这类人拜祭程序与上述二类人不一样,只在堂屋前纸屋祭拜即可,一批人祭拜,放一阵鞭炮,整夜炮声、哭声不断。
祭拜后,大家喝丧酒吃丧饭唱丧歌,以表示对死者的深切悼念。入夜,参加“作八”活动的青年男女可互相对歌,整个晚上呈现悲喜交加的场面。“丧葬,……祭必斩牛。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奠,虽当身鬻子,不悔。作八必分花木,跳击杵。奠毕,……远近男女,累百盈千,妆饰来游,携手并肩,欢歌互答。”[2]246这是清代学者对黎族丧葬场面的描述,足见丧葬的隆重、热闹。
诵唱创世史诗——吞德否。“作八”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爬柔”们在丧棚下诵唱人类起源、分族分姓、家族发展史、家族祖谱等,使死者的灵魂归入祖先鬼的行列。因为内容很多,一入夜就开始诵唱,必须在天亮之前完成。通常由五、六个“爬柔”轮流唱念,否则无法完成。“爬柔”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唱,使人泪流涟涟。“人死八日,……邀请亲戚中熟悉死人的历史者,演述死者之经过,及债权债务事。”[2]245这是文献对诵唱祖谱的记载。
烧纸马、纸衣、灯笼仪式,黎语称“随侠”。天一亮在“爬柔”的主持下,死者家族及其亲朋好友将纸马、纸衣、灯笼等拿到村口,在一片哭声、鞭炮声、哀乐声中烧掉,表示死者将穿着新衣服打着灯笼骑着马到阴间去,与祖先团聚。
出殡(4月17早上)在“随侠”仪式完毕后,就开始出殡,黎语称“滕寨”或“滕闷”。出殡一般是上午八点钟前,表示早出晚归之意。死者家族的男青年进屋抬棺材,这时舅父们把门关起来不给出来,表示舍不得亡魂离去,以舅权为大,经过一番争执(象征性),门开了,族人哭着把棺材抬出来放在抬棺架上,死者的女儿悲哭上棺材坐,两侧簇拥着家族兄弟姐妹的女儿,每人撑一把纸伞,同时鸣枪、放鞭炮、敲锣、奏哀乐,族人、女婿缓缓抬起棺材,开始向墓山挪动。出殡队伍中,“爬笑万”腰佩带插刀的腰篓,手捧得炉,由家族一男性长辈扶拥哭唱丧歌在前面引路,灵柩跟在其后,灵柩后面是各路亲朋好友和哀乐队组成庞大的送葬队伍。纸伞是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纸伞越多越显荣耀,这说明死者家人丁兴旺。从棺材被抬起到坟地,一路上枪声鞭炮声不断,以镇慑凶神恶煞,使死者顺利魂归故里。在出殡途中舅父们要拦住灵柩停下三次(不能超过三次),举行“加他”仪式,即讨饭之意。妇女们不断地把酒、饭撒在灵柩前端,大约持续2—3分钟,再上路。“加他”主要是让亡魂吃饱喝足,好上路,免得其在阴间变成饿鬼,会作祟于其家族的后人。
送殡至坟地后,在“爬柔”的主持下,先是“爬笑万”在“爬柔”的领诵下,诵念下葬咒语;接着族人把棺材放入墓穴,死者的女儿立即趴在棺木上哭泣,舍不得离开死者,而姐妹们抓一把泥土撒在她身上,表示亲人已走他乡无法挽回,泥土代表她的魂魄跟死者走了,再把她扶起来,否则不吉利;第三,死者的舅父们、女婿们、女儿们等亲戚好友每人拿着已点燃的三柱香哭着绕墓穴走三圈,每走一圈在坟头插一柱香,死者的子女、家族兄弟姐妹跪拜致谢,并不断敲锣打鼓、鸣枪放鞭炮;第四,家族兄弟开始筑坟,其余的人离坟场回村去。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坟墓绝大多数是用土垒起来,在坟头放置一个石头做标志,以免年代久远不好辨认墓穴的位置;70年代后受其它民族文化影响,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开始用水泥、沙浆、砖块筑坟,坟呈船形屋状,墓顶放放置土锅、水坛、陶盆、碗、瓢等器物,供亡魂使用;在坟墓的一侧放椰子、香蕉等,供亡魂享用;在墓的头端放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及匹纸马、纸伞、灯笼等。最后,在尾端摆上酒、肉、饭团等祭品,插上蜡烛点香举行跪拜哭灵,然后“爬笑万”和家族兄弟哭唱丧歌回去,“爬笑万”扛着铁锹走在前头,铁锹上绑着龙被。如果因家庭困难或其它原因缺砖块水泥,则暂用砖头或土封埋坟穴,待到来年农历三月三日扫墓时,继续将墓筑好,别的时间不能筑墓,这是传统的习俗。哈应人一个家族有一个公共墓山(地),墓穴的位置有辈份大小之分,辈份大的要排在上端,辈份小的排在下端,也就是说弟弟、妹妹的墓穴不能排在哥哥姐姐墓穴的上头,这是传统习俗约定的,必须遵守。
拼办 出殡回来的第一件事是“爬笑万”“爬柔”及家族兄弟哭着拿着死者的遗物,送到村头或村尾的大榕树下举行弃遗物仪式,扔掉死者遗物,俗称“拼办”。
谈马 出殡当天下午,死者家族摆长条酒宴请舅父及其家族成员,向他们说明死者生病、治疗等经过以及其生前的债权债务,同时对遗孤做出妥善的安排。如果死者家族不能做好死者的遗孤与遗愿工作,那么舅父们将介入善后遗孤事宜,这会被世人嘲笑死者家族的无能。
出殡的当天晚上,由“爬柔”在堂屋为亡魂立香炉唱念咒语祭灵,满三天后撤灵坛。
探家 哈应人传统的宗教观念认为“人死灵魂不灭”,人死下葬后的第三天晚上其灵魂有回家看看其生前用过的器物的习俗。夜初丧家要将酒肉摆在桌子上,门不上门栓,以方便亡魂入屋,晚上听到开门的声音就认为是亡魂回家了。
守孝 哈应人的守孝期,传统的守孝期是三年,如今的守孝期一般一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思想观念的改变,有些地区的守孝期缩短了,有半年的,最短的只有三个月。在守孝期间,按传统习俗,其亲属要反穿衣服,如今有一部分地区不反穿衣服了,孝期的外表形式逐渐消失;真正的孝期只记在心中,具体表现为其家人在公共场所不许说笑话,唱歌跳舞,喜庆日子家里忌点放鞭炮。期满举行“蜡平”仪式后,即不用反穿衣服了,生活恢复正常。另外,死者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名字亦要改变,如父亲或母亲过世,年纪小的子女要改名字,改为“应爬”或“应拜”,即没爸或没妈的孩子;如孩子过世,那么子女对父母的称谓要改为伯父伯母;如长子长女去世,那么次子次女的名字分别改为“伦劳”、“伦凯”,即没哥没姐的人。
扫墓 哈应人每年都有上坟扫墓的习俗,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那天,死者的亲属及其亲友们都带着猪肉、鸡肉、酒、饭团等祭品到墓山拜祭亡魂。
二、哈应人其他特俗丧葬习俗
凶死者(非正常死亡者)的安葬 在哈应人的观念里,凶死者其鬼魂特别的历害,俗称为“恶鬼”。凡因车祸、被谋杀、坠崖、雷击、溺水、枪击等突然意外死亡的,其家族要用一条黑狗为尸体举行“洗身”仪式,使之从“恶鬼”变为“善鬼”后,才能按正常死亡的丧葬程序处理。
哈应人认为,死者是因“恶鬼”作祟而身亡,尸体上附上有“恶鬼”,必须将其驱除,以免再祸害其他的人。对尸体“洗身”时,先把狗打死用它的血洒在尸体周围,并摆上酒、肉、饭等祭品,再由“爬柔”念咒语,驱逐附在尸体上的恶鬼,使死者亡魂变成“善鬼”才能按正常程序安葬。
在下葬的当天,死者家族用一条黑狗为所有参加丧葬活动的亲朋好友“洗身”。“洗身”时,用芒草做“∩”形拱门立于堂屋前,旁边摆上五碗酒、五碗饭、五串狗肉,然后将一种叫“坑寨”的树叶放在拱门下,并洒上狗血;再由“爬柔”诵念咒语,最后组织大家钻拱门驱邪。钻拱门时,先拿起地上的树叶,过拱形门时放下树叶,“爬柔”则站在边手拿一枝长满刺的“赛概”树枝(传统的辟邪树枝),口里念驱除“恶鬼”的咒语,使过拱门者平安,万事如意。
迁葬 是原始社会的一种葬俗,黎族哈应人称为“半得”,“拾骨拿回来”之意。哈应人至今还保留这种葬俗,即人死后,其家人会先将尸体掩埋在一个地方,待若干后(一般是三年上)以后,尸体腐烂殆尽,遗骸骨,再拣拾这些骸骨按人体结构放入独木棺迁移到家族公共坟地进行第二次埋葬。其葬礼的流程与一次葬一样。哈应人二次葬的原因是客死他乡,路途遥远对尸体的搬运和处理不便而采用的葬法。2012年9月正洪村罗姓家族举行一例二次葬礼,一次葬地在广东省茂名市,死者容某某(女)1986年在哪里病故,并在当地埋葬,其儿子和家族将她的骸骨迁回到家族公共坟地二次葬。
衣葬 这是哈应人的一种特殊葬法,墓内无死者尸体,只埋死者穿过的衣物,其坟墓历史上称“衣冠冢”。其原因有三:一是失踪多年,一般都要二十年以上,经家人族人多方寻找未果而认为其已死亡,族人将其生前穿过的衣物埋葬;二是因寻找不到第一次葬的坟穴,无法找到死者的骸骨而将其生前穿过的衣物埋葬;三是因突发事件致使死者丧命,又未能拿回尸体,只能将其生前穿过的衣物埋葬。这种葬俗的流程与二次葬俗一样。2011年10月正洪村罗姓家族举行一例衣物葬礼,失踪者容某某(女,61岁)1986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火车站走失后,经家人族人25年寻找未果,其儿子和家族将她的衣物埋在家族公共坟地。
三、哈应人丧葬仪礼中的文化蕴涵及宗教观念
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每个民族因所处的生活与社会环境不同,其宗教信仰也有所差别。黎族的宗教观念是人死灵魂不灭,灵魂与阳间的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在阴间中监督阳间亲人的一切言行,而亲们人可以通过虔诚的献祭行为取得鬼魂的好感,从而获得它保佑与安康,就形成了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信仰。这一点,许多人类学家都作过深入的研究与精辟的论述,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莫菲认为“宗教是人对死亡的想象上的胜利”[3]。“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地预见我们的死亡,这给我们造成久久的恐惧。大多数宗教通过对不死灵魂的来世的描绘来对付死亡的恐惧。”[3]从海南黎族哈应人葬礼中所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足以验证莫菲理论的正确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与想象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宗教观念。哈应人举行一系列的丧葬仪式,是他们对人死的想象模式而产生的,实质是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
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国各民族还是外国各民族对鬼魂崇拜都是一种普遍的宗教现象,只是表现形式和叫法不一样而己,在西方社会信仰的基督教的“上帝”就是鬼,在信仰佛教的国度所称的“佛祖”,实际上也是鬼。海南黎族哈应人对鬼魂的崇拜,具体表现为对死者的灵魂既亲近又害怕的矛盾心理,这在他们所举行的丧葬仪式中表现为:
一是在守灵期间,死者亲朋好友晚上哭灵后睡在棺材旁陪亡魂过夜,而“爬笑万”与亡魂一日三餐同吃,吃饭时必须跟亡魂打招呼才能进餐,免得其孤单寂寞,这是血缘的亲近关系的表现。
二是在“作八”期间,每一批祭拜者都必须点放鞭炮以镇慑凶神恶煞,不让它们来靠近亡魂;在出殡时不断鸣枪、放鞭炮、驱赶凶神恶煞,使亡魂顺利到达彼岸(坟地)认祖归宗。
三是献祭讨好亡魂,在“作八”期间各路亲朋好友要献牛、猪、纸马、纸衣、纸伞、灯笼、酒、肉等祭品,让亡魂在阴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以求心理得到自我安慰,也希望亡魂在阴间保佑家人安康。
这种既亲近又害怕、又想讨好的心态,反映了人类宗教观念中的功利目的。活人要死人(亡魂)为其服务,前题条件是生者在阳间虔诚地向死者的灵魂献祭,让其在阴间过着富足的生活,培养与亡魂亲近感情。这样,亡魂就会用自己冥冥的力量保护家人与族人,以求心理安慰。反之,则会受到亡魂的惩罚或降罪。
祖先崇拜,是人类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和崇敬之情,是生者和死者间血缘关系的体现,是生者求祖先保护的一种宗教表现方式之一。黎族哈应人的葬礼,从人断气到守孝期间一切献祭行为,实质上是讨好亡魂。如在“作八”祭祀上,其亲朋好友献牛、猪、纸马、纸衣、纸屋、水坛、土锅祭品等,这些都是想让亡魂在阴间也过着阳间的生活。他们认为亡魂如果在阴间挨饿和生病,那么阳间的亲人也会发生灾祸,这是死者对生者提示信号,生者要通过献祭行为,使九泉下的亡魂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它们就会神力来善待阳间的生者,使阳间的亲人平安吉祥。
“爬柔”是黎族哈应人丧葬活动的核心人物,在葬礼中为死者举行一系列的献祭仪式,即从人断气到最后的“蜡平”仪式均是在“爬柔”主持下进行的,他们是阴间的灵魂和阳间活人的中介人,通过他们的念咒,使亡者魂归故里,进入祖先的行列,成为家族的保佑神;同时通过“爬柔”的念咒将非正常死亡尸体的“恶鬼”驱逐出去,使之变成“善鬼”。“爬柔”参加丧葬活动仪礼,成为实际的主持,说明黎族哈应人祖先崇拜已脱离了原始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吸收新的宗教观念。
哈应人在整个丧葬活动中重母权、舅权,这说明黎族社会脱胎于母系社会,并保留一些特征传承至今。如人死后,首先通知舅家(娘家),第二通知外嫁的女儿;入殓、出殡必须得到舅父的允许,出殡途中舅父拦棺举行“加他”仪式,死者家族都得听命;“谈马”仪式上,死者家族得向舅父们汇报病因、治疗过程和善后工作;“亲死,戚至,盘诘病由。”[4]177“戚”是指舅父及其家族成员。第三死者的女儿出殡时坐在棺材上。
丧葬从侧面反映了哈应人的宗教意识和观念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人死八日,亲戚之富者送牛,次送猪,羊,酒。米,任意携带朋友到丧家吊奠,名曰作八”[4]178,由带牛、猪、酒、饭等祭品,变为带牛、猪、纸马、纸衣、灯笼及哀乐队来吊唁;从用土垒坟到用砖块、水泥、沙浆来筑坟等。这种习俗变迁是受汉民族文化影响,并吸收成为自己的文化习俗。
人死了,生死诀别,亲属和亲友以哭的方式宣泄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人之常情。然而黎族哈应人的丧礼过程中则以歌舞的形式寄托哀思,长歌当哭、蹁跹起舞,把对死者的哀悼、祈求、庆贺其亡魂返回“故里”同祖先亡魂会合,因此死者的家族把丧礼操办成隆重、热闹的场景,这为死者增添荣耀和庆典。
迁葬和衣葬在黎族哈应人地区至今还保留和延续,是祖先崇拜在葬礼上的真实写照。祖先崇拜是人们对祖先怀念,是人类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二次葬、衣服葬的形式,一方面告慰九泉之下的祖先,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家族的生命却是无限的,祖先的生命是通过子孙后代的繁衍而得以延续;另一方面,葬礼将死者家族、舅父家族、女婿家族的生者聚中在丧葬活动中,这是一种浩瀚无边的亲情交融,通过交流、沟通、碰撞、合作整合宗族力量,加强宗族的凝聚力,弘扬尊宗敬祖的传统美德。
四、丧葬仪礼文化的功能及其传承
哈应人的丧葬仪礼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1957年曾创作过黎文,但未推广和应用),传统的文化教育主要以长辈的言传身教为主,其文化教育基础十分薄弱,而丧葬活动是各种传统文化交汇的平台,丧葬仪式无疑就成为黎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首先,丧葬仪礼对一个民族年轻一代在尽孝敬孝方面进行了生动情景交融教育。如操办丧事期间孝男孝女及其家族兄弟姐妹等必须参加守灵、祭灵、哭灵、跪拜亲友、哭唱丧歌等活动;同时按传统习俗守孝,以报答父辈母辈的养育之恩,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参加祭祖扫墓活动等。其主要是为了教育后辈要尊老敬老,处理好与家人、族人以及远亲近邻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和睦团结的氛围。
其次,丧葬仪礼是对家族、村寨或社区关系的协调,以及死者家族和参加丧葬的家族团结合作的体现。如人断气,鸣枪报丧,村里的家族兄弟姐妹听到枪声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前来帮忙处理丧葬事宜;在举行隆重的“作八”活动,家族兄弟姐妹主动献米献酒供丧家接待八方来客;又如死者的棺材是由女婿来承担,名义上是女婿而实际的承担是女婿及其家族,如一口棺材都承担不起,那么人们会嘲笑和看不起这个家族,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族的事,因此大家必须团结一致承担起来,一家有难,全家族都来帮忙和支持才能树立家族的威望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再者。丧葬仪礼是黎族传统统文化展示的大舞台,呈现民族优秀文化。一是服饰艺术展示的平台,丧葬活动期间妇女都身着民族服装,各类服饰种类繁多;二是音乐展演,在“作八”活动上,女婿、舅父祭拜团队都带有哀乐队,这种大悲大喜的场面,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乐观向上不畏死亡的人生观;又如在奔丧和守灵期间人们唱着丧歌,表示对死者的缅怀和哀思;三是舞蹈的展现,在守灵期间,亲友们在哭灵后跳打柴舞。四是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场所,在“作八”活动中,祭拜团体要制作纸马、纸衣、纸灯笼、纸伞等作为祭品,展示黎族剪纸、镂纸艺术;五是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与合作的展示场所,如处理死者家族与舅父家族、女婿家族及其亲朋好友之间关系,参加丧葬各类人群之间的关系;六是祭祖与尽孝等传统礼俗教育提供很好的机会,这是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极好的场所。
第四、丧葬仪礼是对本民族的族源、迁移以及演变发展的再教育,使每个参加者都对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如“爬柔”们在诵唱祖谱仪式上,唱诵死者家族的祖谱历史,使参加者认识和了解死者家族的历史以及其与其他家族的姻亲关系。
总之,丧葬仪礼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再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自己历史的民族更为重要。丧葬活动是通过生者对死者的崇敬和祭祀,达到场景亲情教育,教育年轻人对死者的怀念与哀思,对父母对长辈对亲朋好友的尊重,进而对本民族、本社区的发展与兴衰产生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维护民族团结,社区稳定与和谐,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丧葬仪礼对年轻人尽孝守孝等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是任何仪礼都不能比拟的场所。
[1]罗文雄.海南侾黎丧礼及其宗教观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25-128.
[2][清]张巂,邢定纶,赵以谦.崖州志[M].郭沫若,点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3][美]罗伯特·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147.
[4]王兴瑞.琼崖黎人社会概观[G]//詹慈.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一辑.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