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运算
2014-04-07李艳东
李艳东
(北安市北岗小学,黑龙江北安164000)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分析能力还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在运算结果的正确上,正确的运算结果是检验运算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在运算过程中,运算速度又是运算能力的指标之一,又快又好的运算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所追求的目标。这就很正常地引入了简便运算。简便运算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实现又快又好的运算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简便运算按乘除法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一、乘法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的简便运算。
由于25与4的积是100,所以我们尽可能地使计算过程出现这样的算式,学生通过口算即可得出结果。
例如:25×42×4,因为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由于25× 4=100,而100×42学生很容易口算得出4 200。
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 000,所以我们尽可能的使计算过程出现125×8=1 000。
例如:72×125,我们根据125×8=1 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由于8×125=1 000,而1 000×9学生自然就得出9 000。学生通过口算不用动笔就可实现运算的目的。
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简便运算。
由于这些数与2的积为整10,所以在运算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运算中出现这样的算式。
例如:35×16,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运算
乘法分配律是实现简便运算的重要定律,在教学中学生一定要善于使用。
例如25×401,由于401可拆成400+1,所以25×401就可变成25×(400+1),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算式:25×400+25×1,学生通过口算得到10025的正确结果。
而有时我们也可逆用乘法分配律,如:48× 68+48×32,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48,意思是68个48加上32个48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48将算式变成48×(68+32),进而实现快速运算的目的。
同样本算式中的“+”变为“-”,道理也是一样的。此种运算方式即实现了简便运算的目的,又渗透了代数的思想,在今后的提取公因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学时要注意特例,如:48×99+48,应提醒学生“+”后边的48应为48×1,所以原式变为48×99﹢48×1,于是可把算式变为48×(99+1),从而实现快速运算。
教学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如:26×58+36× 41+26,可变为26×(58+41+1)。
二、除法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如:48000÷125÷8,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48000÷(125×8)=48000÷1000,得到这个算是后,学生很容易通过口算得到正确结果
同样560÷14,我们可以将14拆分成7×2,这时原式变为560÷(7×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560÷7÷2=80÷2,结果等于40就很容易得到。
三、乘除综合算式中的简便运算
如:4800÷(48×5),我们须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4800÷ 48÷5,即可实现简便运算的目的。
总之,简便运算是实现又快又好运算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教学时不断点拨,更需要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仔细观察,多动脑筋。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定要使用简便算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能简便运算的也不能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