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对陶渊明的文化定位
2014-04-07刘中文
刘中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150080)
引 言
周作人(1885 -1967),现代文学史上最复杂的、一流的文学家。舒芜先生认为:“不了解周作人,就不可能了解什么是中国文化传统,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道路。”[1]陶渊明,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因为如此,其身后的中国士人无不对他膜拜有加。陶渊明因而成为一把可以打开中国士人心灵的文化锁钥。
周作人对陶渊明情有独钟,毕生推崇陶渊明。他在《陶集小记》中列举自己所搜集并珍藏的《陶集》就有二十种。他在《再试县考》一文中称,他十四岁参加院试考试的题目就有“试题赋得诗中定合爱陶潜,得潜字”[2]52。从现存文献考察,周作人最早提及陶渊明的文章是其1919年所写的《访日本新村记》,称“我虽然偶看陶诗,却记不起稍成片段的了”[3]183。周作人最后提及陶渊明的文章在他离世前两年所写的《一九六五年四月八日的日记》,病中的老人预感到来日不多,他依然用陶渊明来安顿自己,云:“余今年一月已整八十,若以旧式计算,则八十有三矣,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活得这么长久。……陶公有言:‘聊乘化以归尽’,此其时也。”[3]312在周作人八十三年的人生中,念念不忘陶渊明。吴景略先生的文章记述,周作人在从日本回国的轮船上给同行人题字写的都是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4]。“崇陶”的文化心理几乎贯穿了周作人的一生,陶渊明在周作人心中占据崇高的地位,这从他对陶渊明的文化定位中即得以证明。
中古圣徒、千古旷达人
陶渊明虽无名位功业,却屡被称“圣”,早已优入圣域①自唐至清,白居易、林逋、蔡绦、郭祥正、潘德舆等人不断尊仰陶渊明为“圣”,其圣名列同儒家先圣伯夷、叔齐,儒门复圣颜子、宗圣曾子、曾皙、原宪,以及和圣柳下惠等。参见刘中文《论陶渊明的“诗圣”之名》,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4 期。。周作人在《〈杂拌之二〉序》和《不写说理文》中,从人与诗的双向视角对陶渊明两度称“圣”,陶渊明为“中古圣徒”[3]123“正是独一无二的圣手”[3]288。“圣”即是周作人对陶渊明最根本的文化定位。
“圣”,儒、道两家均所倡扬,然其内涵各异。简言之,儒家之“圣”指道德完善者,道家之“圣”指能够“体道”且与道冥一者。儒家之“圣”旨归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为伦理学范畴;道家之“圣”的旨归则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纯哲学范畴。无论是文化心理还是其文章著述,周作人确是位集成的“杂家”,其“圣”观亦凸显了“杂”的特点。
周作人在《汉文学的传统》中声称“诚可称之曰圣,为儒家之理想矣”[3]410。纵观周作人对于儒家的态度,可谓出尔反尔、矛盾重重。早年,他在骨子里鄙薄儒圣且离经叛道。其1908年所写的《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世论文之失》对古来儒圣大加非难,“孔子以儒教之宗,承帝王教法,割取而制定之,……观其称述周公,上承文武,以至有尧,素王之号,所有由来。删诗定礼,夭阏国民思想之春华,因以为帝王之右助。推其后祸,犹秦火也。夫孔子为中国文章之匠宗,而束缚人心至于如此,则后指零落又何待夫言说欤!”[3]92-93“第吾国数千年来一统于儒,思想拘囚、文章萎顿,趋势所兆,邻于衰亡。而实利所归,一人而已。”[3]115孔子删诗,罪等秦火,此论石破天惊,对儒圣如此大张挞伐,确实甘冒不韪。1940年1月,周作人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终于落水叛逆,为了给自己的“主和论”寻找理论支持,他大肆鼓噪儒家不怨不怒的中庸思想,此时他对儒家的态度也产生巨变。在1940年5月所写的《汉文学的传统》一文中对儒家表达推崇,“我常自称是儒家,为朋友们所笑,实在我是佩服这种思想,平常而实在,看来毫不新奇,却有很大好处,正好比空气与水。……汉文学里的思想我相信是一种儒家的人文主义(Humanism)……这自然是很好的东西,希望他在现代也仍强健,成为文艺思想的主流。”[3]411对比前言,判若两人,令人费解。
许纪霖先生剖析道:“周作人则更多底显露出某种出世的庄子的风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庄子的人生哲学可以称为是一种游世哲学,周作人奉行的正是这种哲学……即庄子式的中庸理性。”[5]实际上,此时的儒家已经被周作人解构了,他在1940年2月所所写的《女人三护》中说:“我常觉得中国的儒家是一种化合物,根本的成分只有道家和法家,二者调和乃成为儒,……信如吾言,则我所佩服的尧的话大抵当出于道家,而黄老之学乃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很可尊重。”[3]269对于老庄哲学,周作人拳拳服膺、秉持终生。他在《自己所能做的》中提出“道家是消极的彻底”[3]697,尽管如此,他对道家还是给予肯定,在《罗素与国粹》中,他说道:“中国古时如老庄等的思想,的确有很好的,但现在已经断绝。”[3]251身为“知堂四弟子”之一的废名先生曾在《知堂先生》中说:“‘渐近自然’四个字大约能以形容知堂先生,然而这里一点神秘没有,他好像拿了一本《自然教科书》做参考??我们很容易陷入流俗而不自知,我们与野蛮的距离有时很难说,而知堂先生之修身齐家,直是以自然为怀,虽欲赞叹之而不可得也。”[6]《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7]823周作人所谓“诚可称之曰圣”之“诚”的内涵,本质上是已经“庄化”为道家哲学的“真”了。纵观其“圣”,以儒为名,以道为实,儒道表里,出世之“圣”也。其给予陶渊明“圣徒”的文化定位,正是在这种“圣”观下提出的。
周作人在《鬼的生长》一文中又美称陶渊明为“千古旷达人”[3]288,这是对陶渊明的再次文化定位。从哲学层面审视,“旷达”为道家哲学范畴的概念。《老子·十五章》:“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8]旷,空阔、辽远。《庄子·齐物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7]62《庄子·天运》:“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7]367达,无滞、通也。“旷达”,襟怀开阔坦荡、谙识天道、不拘于礼、不滞于物。旷达,是道家所推崇和追求的人生境界。陶渊明为“千古旷达人”,周作人的观点不仅是对道家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专断独裁、唯一独尊的儒家话语霸权的挑战与消解。
周作人在1937年所写的《自己所能做的》一文中道白:“我不懂文学,但知道文章的好坏,不懂哲学玄学,但知道思想的健全与否。……谈思想,系根据生物学文化人类学道德史性的心理等的知识,考察儒释道法各家的意思,参酌而定,以情理并合为上。”[3]699“情理并合”即是“情与理和谐”,这是周作人的价值观。所谓“情”即人之心性与天性,周作人《旧日记抄》言:“天下事物总不外一情字。”[3]167所谓“理”,即顺乎天道,顺乎人情。周作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十分复杂,袁进先生认为:“为什么周作人会与其他人走上不同的道路,这是由主体决定的,决定于周作人继承的中国文化传统。”[9]仅就中国本体文化而言,除了上文所论及的老庄情节外,还有佛教的深重影响。
对于佛,周作人向往之,亲近之。其《苦茶庵打油诗二十四首》之十九云:“我是山中老比丘,偶来城市作勾留。”[10]8周作人的出生便有“一个老和尚转生”[2]3的传说。其《自寿诗二章》云“前世出家今在家”“半是儒家半释家”[10]103,这是周作人1934年五十寿辰时所作的自白。周作人与佛的缘分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事。他在《佛经》一文中说,他二十岁时就“曾经叩过杨仁山居士之门,承蒙传谕可修净土”[3]236。早年也曾集中精力阅读研究以经论、戒律为主的佛教典籍,其研究颇有造诣,其《佛经》文称:“我的杂学里边最普通的一部分,大概要算是佛经了吧。”[3]236佛教不仅使周作人更深刻领悟到人生的“苦谛”,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博施广济、拯救自我、度己度人等深深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周作人这位“在家和尚”一生纠结于入世、出世两执着而又入世、出世两无从的矛盾痛苦中,他从古今中西的诸端思中汲取所需,最终调和出自己的人生观——顺化任真、淡泊超达、洞明世事、平和中正。《论语·公冶长》云:“道不行,乘槎浮于海。”[11]43毕其一生,其人生观的主导倾向是外儒内道、无为而为、以释补儒的“出世”,这也是周作人称陶公“千古旷达人”的最根本原因。
“出世”的人生观使周作人内心的“隐趣”时隐时现,且在时代大潮中甚至不畏以“叛徒与隐士”“流氓与隐士”自名。周作人1925年为废名所作《〈竹林的故事〉序》云:“不过我不知怎地总是有点‘隐逸的’,有时候很想找一点温和的读,正如一个人喜欢在树荫下闲坐,虽然晒太阳也是一件快事。”[3]307与隐于朝市或山樊的古人相异,周作人则是另类之隐,其《十字街头的塔》说,他卜居在“十字街头的塔里”,“坐在角楼上,喝过两斤黄酒,望着马路吆喝几声,以出胸中闷声,不高兴时便关上楼窗,临写自己的《九成宫》”[3]76。或干脆像《闭门读书论》中宣称的那样,在“苦雨斋”中“闭门读书”[3]509。《庄子·缮性》云:“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7]405周作人的“隐”更多因素也是因为时命大缪,他在《〈论语〉小记》中说:“中国的隐逸都是社会或政治的,他有一肚子理想,却看得社会浑浊无可实施,便知安分去做个农工,不再来多管。”[3]521-522隐逸退思的文化心理使周作人对古代隐士情有独钟,他在《〈论语〉小记》中说:“我对于这些隐者(按:指《论语》所记的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莜丈人等)向来觉得喜欢,现在也仍是这样,他们所说的话大抵都不错。……我从小读《论语》,现在得到的结果,除中庸思想外,乃是一点对隐者的同情,这恐怕也是出于读经救国论者‘意表之外’的罢。”[3]521-522惺惺相惜,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和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偶像,陶渊明率真、恬淡、旷达、闲适、平和的境界自然得到周作人的推崇。首先,他从道家文化传统层面充分肯定并推崇陶渊明所开创的、中国士人的心灵栖息地——“桃源”。“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在文艺上发现出来,最明显的是隐逸生活,这根源很远,老子的几句话,在陶渊明便写成了一个桃花源,以后文人几乎无不表示向往,即使身在廊庙的说起来也总是心在山林,这里便自然也可分个真假,总之是势力之大是无疑的了。把这个中国文人素所向往的生活去实现出来,思想背景又有并耕学说作根底,这是再好也没有的事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事总是值得做的。”[3]697-698其次,周作人又从儒家文化层面肯定陶公的生活态度,是“和平中正”的典范。他在《老老恒言》体味陶诗说:“陶公《神释》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境地,那也就与儒家合一,是最和平中正的态度了。”[3]427又在《老年》中提出:“陶渊明的思想总是儒家的”,但又吸纳道家思想的精华而且有表现得“毫无道学家方巾气。”[3]879是儒道双修的极致。
李贽在《续焚书·说汇·隐者说》认为,陶渊明“身虽隐而心实未尝隐也。此其隐盖高矣,然犹未大也。”[12]而周作人则属于李贽所谓的“时隐”,即“时当隐而隐,所谓邦无道则隐是也。此其人固有保身之哲矣”[12]。陶渊明与周作人虽“隐”法不一,但内心深处都不曾真正地放下儒家的社会关怀。对此,曹聚仁先生洞见颇深,他在《从孔融到陶渊明的路》一文中说:“周先生近年恬淡生涯,与出家人相隔一间,以古人相衡,心境最与陶渊明相近。朱晦庵谓‘隐者多是带性负气之人’,陶渊明淡然物外,而所向往的是田子泰、荆轲一流人物,心头的火虽在冷灰底下,仍是炎炎燃烧着。周先生自新文化运动前线退而在苦雨斋谈狐说鬼,其果厌世冷观了吗?想必炎炎之火仍在冷灰底下燃烧着。……周先生备歴世变,甘于韬藏,以隐士生活自全,盖势所不得不然,周先生十余年间思想的变迁,正是从孔融到陶渊明二百年间思想变迁的缩影。”[13]陶渊明的生存智慧体现于他的“活法”上,这最令周作人欣赏和服膺。周作人在《苦茶随笔·小引》中说:“古代文人中我最喜欢诸葛孔明与陶渊明……渊明的诗不必再等我们来恭维,早有定评了。我却很喜欢他诗中对于生活的态度。所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勿违’,似乎与孔明的同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法。”[3]797
陶渊明的“生活法”即是将平凡生活的艺术化。周作人也提倡艺术化的生活,1924年他在《生活之艺术》中说:“中国人对于饮食还知道一点享用之术,但是一般的生活之艺术却早已失传了。……中国在千年以前文化发达,一时颇有臻于灵肉一致之象,后来为禁欲思想所战胜,变成现在这样的生活,无自由,无节制,一切在礼教的面具底下实行迫压与放恣,实在所谓礼者早已消灭无存了。……生活之艺术只在于禁欲与纵欲的调和……其实这生活的艺术在有礼节重中庸的中国本来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3]512-514周作人的生活艺术即是秉持“中庸”原则的“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3]514。周作人所提倡的“生活的艺术”与陶渊明的“生活艺术”有着本质上差异。
其一,二者的哲学旨归不一。陶渊明的退隐后的生活是艺术化的生活,以诗、琴、酒等手段使平凡的、艰苦的耕读生活诗化、艺术化,其艺术化生活的哲学旨归是玄学的与道合一、冥合自然。而周作人提倡的生活艺术化的哲学旨归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其二,二者的生活形态高下有别。陶渊明的艺术化生活,是在艰苦的生活中体悟天道,在苦难中进行哲学冥思,其形态是精神层面的,是行而上的。周作人在《雨天的书·序二》中直白:“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3]346-347周作人的艺术化生活,是“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3]513,更多的是物质形态的,如其在《日本的衣食住》中所言,或凭窗看山、或卧席吃茶[3]660,也如其在《北京的茶食》中所言,或闲弄花草、或品享美食,或看夕阳秋河、或听雨闻香、或喝不求解渴的酒,或吃不求饱的点心[3]377,又如其在《闭门读书论》中言称的“关起门来努力读书,翻开故纸,与活人对照,……可以得道,可以养生”[3]511。等等。以这些手段分散对残酷险恶现实的关注,淡化的现实给心灵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冷静地调节自我,使心理与精神达到冲淡、闲适、滋润的境地。相对陶公,周作人的生活形态形而下之。
周作人“圣”化陶渊明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上述所论及的中国文化本体的诸多因素外,人道主义思想、日本新村运动、田园主义思想、基督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起了一定作用。欲厘清这些纷繁复杂问题,绝非一篇文章所能及之。
结 语
不论是人生还是文学,周作人都汲取了陶渊明的智慧并深受其濡养。陶渊明是周作人的偶像,也是他重要的精神财富。前辈学者及时贤常将周作人与陶渊明并提,笔者看来这有些不妥。诚然,周作人的人生在某些方面与陶渊明有些相似,但如若简单地把崇拜者和偶像相比埒,却容易产生了文化上的龃龉和悖论。实际上,周作人与陶渊明两人骨子里的差异是很大的,这种本质差异源于两人对儒家理论的不同态度。
周作人的人生观中有浓重的儒家中庸思想,孔子所谓的“无可无不可”[11]197的处事原则深入其心,其最终失节附逆,与这种处世态度不无关系。陶渊明认同并接受儒家的“固穷”理论,对于儒家“无可无不可”的处世原则,是不接受的,否则他就不会拒不折腰、拂袖而去了。而儒家这一处事原则恰恰是王维在其《与魏居士书》中用以批评陶渊明的理论依据之一。①参见刘文中《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维中年后过着吏非吏、隐非隐、身心相离的仕隐生活,确实做到了“无可无不可”,“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14]。这与陶渊明那样回归本真、洁身自好、安贫乐道截然不同,所以王维对陶公的批评把内心庸俗的市侩气暴露无遗。王摩诘也曾失节附逆给安禄山做官。这样看来,周作人的人生更多地学了王维,而且得到了王维的真传。周作人是王维第二——这样的结论远比“周作人酷似陶渊明”的观点更切实、更合理。
陶渊明推崇儒家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5]。“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1]163的气节观,后世学者不断地称许他忠于晋室。陶渊明崇拜英雄义士,他在作品中尽情地歌颂精卫、夸父、伯夷、叔齐、二疏、三良、荆轲、田畴等英雄义士。而周作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义士的态度与陶渊明完全不同。他在《关于英雄崇拜》和《英雄崇拜》等文章中,以近似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关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英雄的不以为然和质疑、不屑的态度。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法院对周作人的判决书称:“被告……负最高学府教育之重任,宜如何抱大无畏之精神,坚持到底,保全名节,以扶民族之正气。乃竟意志薄弱,一经遇刺,即变节附逆,觍颜事敌,只图个人偷生苟安,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不能不负刑事上之责任。”[16]周作人的人生走到这一步,原因即是对儒家气节观的背弃,而背弃儒家的气节观,其原因又在于他执着地秉持了儒家“无可无不可”的原则。成也中庸,败也中庸,周作人的人生结局暴露了原始儒家思想体系的矛盾和局限性。
人性的复杂特质在周作人身上凸现得最为鲜明,所以研究周作人的学术基点必须是“人性”,而非其它。提到周作人,快意恩仇者便不假思索地咬牙切齿、食肉寝皮,这种民族情感可以理解。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云:“从来才大人,面貌不专壹。”[17]冯雪峰认为“周作人是中国第一流的文学家”[18],周作人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有争议的作家,关乎周作人的一些问题尚需要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沉淀才能最终定论。所以,对周作人的研究也一定是长期而复杂甚至是无穷尽的工作。科学研究需要清醒理智的头脑,“因人而废言”是绝不可取的态度。陶渊明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剥夺也无法剥夺后人崇拜陶公、拥抱陶公的权利,不管他是民族脊梁还是民族罪人。从陶渊明接受史的角度,无论贤良奸佞,只要他真心拥抱了陶公,我们必须理智冷静、客观公正地予以关注、研究,更何况周作人是思想和创作都曾经辉煌的一代大师,我们研究他对陶渊明的接受,就显得更有的必要了。
[1]舒芜.周作人概观:上[J].中国社会科学,1986(4):90 -115.
[2]周作人.知堂回忆录[M].香港: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
[3]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M].钟叔河,编订.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吴景略.在赴日途中邂逅周作人[J].世纪,1997(3):41.
[5]许纪霖.读一读周作人罢:读周作人研究近著述感[J].读书,1988(3):5 -12.
[6]废名.废名文集[M].止庵,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3 -134.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7.
[9]袁进.周作人美学思想的形成、特点与矛盾[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2):175 -183.
[10]周作人.知堂杂诗钞[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明]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75.
[13]陈光炜.周作人评说80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88 -89.
[14][唐]房玄龄.晋书:刘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92.
[1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41.
[16]止庵.周作人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254.
[17][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王佩诤,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505.
[18]周建人.鲁迅和周作人[J].新文学史料,1983(4):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