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设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2014-04-07明水县永久中学孙秋影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设多媒体情境

明水县永久中学 孙秋影

如何创设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明水县永久中学 孙秋影

关于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却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须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须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育一线工作十几年了,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我对教学情境的实际运用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体会,在此和同仁交流。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的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的过程。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下面我将从当前课堂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和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时存在的误区

1.多媒体情境的负面效应

多媒体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可达到形象立体的效果,又可增大课堂容量,但是过多使用会让学生眼花缭乱,偏离学习目标。甚至很多教师走进了多媒体的误区,把自己当成了幻灯片设计师,大肆渲染却忽略了多媒体本身的辅助功能,于是,课堂上许多同学被多媒体的内容牵引着,甚至是吸引着,而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却受到了牵制和限制,这样必然无法发挥出学生潜在的知识能量而出现负面效应。

2.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在联系的情境误区

如果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联系不大,只是在课程内容上人为裹上一层漂亮的装饰。那么,学生可能只是感到新奇觉得好玩,并不会把情境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许多教师在平时授课和公开课时较容易犯的毛病是把课堂内装扮“华丽”,如游戏穿插、故事煽情、音乐渲染等等,但是往往华而不实,甚至喧宾夺主,主要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反而“浮华一场空”,课堂教学收效不大。

3.游离在教学内容之外的情境误区

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千万不要让学生“猜谜”,如有位教师教授《乡愁》一课,设计了一个提问引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

师:如果有个人到了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

生:多情。

师:一个人在外久了,看见月亮就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什么?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急了):……今天我们学习《乡愁》。

无疑,这是一个没有实效的引语设计。

4.假问题的误区

所谓假问题是指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再别康桥》的情境:

师:大家知道徐志摩吗?

生1:读过它的诗。

生2:不知道。

生3:我预习课文了,查资料了。

师: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徐志摩……

学生有的了解徐志摩,有的全然不知,有的仅仅是查资料了解一些,然后教师开始介绍徐志摩,以上情境并没有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讲解,而非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能引起共鸣的课堂将是乏味空洞的课堂。

5.忽视了真情的情境误区

情境除了包括场景,还应有内涵情感。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如一位教师想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提高写作能力,正巧母亲节将至,教师便以“妈妈,我爱您”为话题,设计了一节现场作文课,要求学生现场写作、展示、互评。在学生逐一展示之后,这位教师说:“大家写得都很好,细节描写很生动,那么,细节描写有何妙处呢?”课堂上没有回应,学生互相对视摇摇头……教师只好总结,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在课后的反馈中发现,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妙用感受并不深。这节课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一味展示,然后简单地总结,没有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如果教学中教师边展示边点评,对比总结细节描写的妙处,学生有了亲身体验,课堂教学将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二、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知道,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我们呼唤求“真”求“效”的课堂,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呢?

1.着眼生活,创设情境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关注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体验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如在教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针对学生理解鲁迅的作品有困难的实际情况,授课教师可以转换角度,从生活体验出发。在学生通读课文后:

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生:写了作者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后来作者弃医从文了。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面面相觑。

师:好吧,说说你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吧。

生纷纷举手

生1:我作业没有认真写,英语老师罚我抄写了,从那以后,我每次写作业都很认真。

生2:我学习成绩差,您找我长谈了一次,现在,我的名次前进了20名呢。

…………

师:大家叙述得都是印象深刻的片段,同时也是对你最有教育意义的事件。鲁迅在求学的路上也遇到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看本文写了几件事?你怎样评价作者?怎样评价藤野先生?作者为什么弃医从文了?请同学们快速朗读。

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用多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抢答,教师点评将知识梳理升华。下课铃声响了,学生的讨论还在继续……

2.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

让情境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需要,这是须要教师精心设计的。不要为了追求知识的深度,而创设学生没有体验难于理解的情境。一位教师在讲《水浒传》时,在多媒体上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片段,学生们兴趣高涨,对鲁达的不畏强暴、嫉恶如仇佩服得五体投地,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对作品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了。

3.创设情境要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突显学习重点,用数学的严密性和抽象性创设数学情境,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情境。《木兰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乐府民歌,多数学生看过由此改编的一些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改编成剧本演绎片段,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继而学习文本,探讨人物形象。

4.教学情境要有内涵,有效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内涵,应该具备目的性、适应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最佳思维状态。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准备了几片春天的新芽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同时,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在这样的情境中:

师:春天在哪里?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泛读课文。

师: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什么样的?

学生精读课文,师生共同赏析。

师:你心中的春是什么样的?请从几方面来说一说。事实证明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5.融入真情实感,创设情境

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将传达给学生智慧的信息和情感体验,而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同时,要把教师对学生的的关爱传达给每个学生个体,激励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悟,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发挥实效。再讲《论语》十二章时,我站在讲台上,庄重严肃一语不发,只是把时代背景、学术价值和文本概要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很诧异。

生1:老师,你怎么了?

师:唉!我小时候学《论语》时自认为学得很好,今天又读《论语》十二章,我有了不同的感悟,我要重新学习《论语》。

生2:老师也要学习吗?

师:我们一起学习。

于是,我引领学生开始学习文本。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在学到其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

师:谁能解释出这句的意思?

环视全班,只有一位同学没有举手,胆怯地看着我,想举手又不敢的样子。我笑着向他点点头,又点点头。

师:请小李同学回答。

小李:是……

她迟疑了,我又肯定地向她点点头。

小李:是说,不断地复习,可以加深理解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师:非常好!

我的话音刚落,班级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其他同学更是争先恐后地发言、讨论。小李是一个从来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那天,我给了她自信,给了她肯定。这将是她成长的开始!

总之,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课堂中的教学情境的正确运用必须着眼于教学目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使课堂真正地做到鲜活、有效。

E-mail:18609308@qq.com

❖编辑/吕秀妍

猜你喜欢

创设多媒体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