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澄之清康熙十二年行迹系年

2014-04-07

关键词:康熙诗集田间

吴 航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钱澄之少子钱撝禄所纂《先公田间府君年谱》,或称《钱田间先生年谱》《钱公饮光府君年谱》,简称《田间年谱》。记事止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谱主六十一岁,其后二十一年行踪、学术思想变化等,皆付诸阙如。清末,桐城后学萧穆抄校此谱,并略识钱氏后二十一年行踪,已刊入《国粹学报》第7卷第1至5期。宣统二年(1910),振风学社刊印《田间文集》,附录此谱,系以从八世孙钱品三识语。然萧、钱所记均甚节略,难究其详。

新世纪以来,随着钱澄之研究的深入,补辑钱氏年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如枞阳钱氏后裔钱奕珠补续后二十一年史事①钱奕珠:《钱田间年谱(后二十一年,1673-169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da3280100d1ah.html.,杨年丰《钱澄之文学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林红《钱澄之〈田间诗学〉研究》(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均附有简谱。然以上纂述,往往缺乏史料支撑,于钱氏行迹、交游、思想变化与学术成就较少关涉。因此,重纂一部内容完整、前后贯通、考据翔实的新谱很有必要。今新谱完成在即,故特抽出钱氏清康熙十二年行迹编年,以接续旧谱,并祈望方家批评指正。

清康熙十二年 癸丑 公元1673年钱澄之六十二岁

徐乾学招饮,澄之有诗记之。时顾炎武主外甥徐乾学家,有诗酬澄之。

钱澄之《田间诗集》卷一九《徐原一太史招饮》。

徐乾学,字原一,江南昆山人。清康熙九年一甲三名进士。十一年,副蔡启僔主顺天乡试。二十一年,充《明史》总裁官,累迁侍读学士。二十三年,进詹事。二十四年,直南书房,擢内阁学士,充《大清会典》《一统志》副总裁,教习庶吉士。二十六年,迁左都御使,擢刑部尚书。事具《清史列传》卷一○、《清史稿》卷二七一本传。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四《燕中赠钱编修秉镫》,有“一别秦淮将廿载,天涯垂老看犹在”之句。

按:此诗下注“已下昭阳赤奋若”,即癸丑。钱、顾二人为金陵旧友。顺治十七年(1660),钱澄之蛰居江村,曾赋《寄怀白门旧游》二十九首,中有寄怀顾诗。沈岱瞻《亭林同志赠言》题为《怀宁人道长》,文字与《田间诗集》卷七略有出入。王蘧常《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一别秦淮将廿载”注云:“据年谱,顺治十一年,迁居金陵钟山之阳;十四年,北游。别钱秉镫当在此数年中。《同志赠言》钱秉镫《怀宁人道长》诗……当为当时别后所寄,‘怜君’云云,似指先生北游,则别在十四年,至此盖已十六年矣,故曰‘将廿载’。”是之。

元宵节,登白塔寺,游煤山。时距明亡三十年,澄之赋诗追哀。

《田间诗集》卷一九《癸丑上元登白塔寺》《煤山》。前诗有“举目故宫混未改,伤心一倍《黍离》哀”之句。后诗云:“玄武门通一水环,君王遗恨满煤山。廷争未必南迁谬,驾出犹闻夜阻还。沧海日沉长此暗,青天龙去有谁攀。即今御苑伤心地,草渍啼鹃旧血斑。”

元宵节后,梁清标新婚,为代作催妆诗。

《田间诗集》卷一九《正月灯夕为梁司农催妆》二首。

按:梁清标事见清康熙十一年注。

雨,同徐倬、钱克恭陪同龚鼎孳游圆觉寺。

《田间诗集》卷一九《雨中同方虎、亦友陪龚宗伯过圆觉寺》。

徐倬,字方虎,浙江德清人。年十七,游会稽,受知于倪元璐,从而学焉。清康熙十二年进士。后选入史馆,授编修。乞归养者十年,服阕入京,转司业。三十二年,充顺天正考官。寻升侍读,以年老乞归,时已七十矣。五十一年卒,年九十。著述合刻曰《蘋邨类稿》。事具《清史列传》卷七○《文苑传一》本传。

钱克恭,字亦友,号二峰居士,江南桐城人。博学通才。明诸生。有师范,为巨族延为塾师。晚游京师,馆龚鼎孳家。卒年六十六。事具潘江《龙眠风雅》卷四七、康熙《桐城县志》卷五《儒林》本传。

按:时徐倬、钱澄之、钱克恭俱主龚鼎孳家。龚鼎孳事见清康熙十一年注。今人所辑《龚氏年谱》,于龚氏卒前史事多不详,澄之诗文,颇可补其阙漏。

王岱题画戏赠澄之,有诗酬之。

王岱《且园近诗》卷五《题画戏赠钱饮光》。

《田间诗集》卷一九《酬王山长广文》。

王岱,字山长,湖南湘潭人。明崇祯十二年举人。清顺治初年,官京卫教授。康熙十八年,举鸿博。二十一年,擢任澄海知县。岱工诗,善书画。少客金陵,与顾炎武、王士祯、施闰章过从甚密。著有《明朝实纪》《澄海县志》《了庵文集》九卷、《了庵诗集》十卷、《了庵词》一卷、《且园近集》四卷、《且园近诗》五卷、《燕邸日录》四卷、《浮槎文集》十一卷、《浮槎诗集》六卷、《溪上草堂诗文集》《白云集》等书。事具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一五《守令一》本传。

严沆招饮,席上遇明遗民朱东观等人,悲及往事。

《田间诗集》卷一九《严颢亭席上遇朱全古》:“须鬓相逢认不真,严公席上半遗民。巨觥角量疑前世,时辈闻名似古人。往事凄凉南国梦,何年流落蓟门屋。”

朱东观,字全古,浙江钱塘人。崇祯九年副榜。博学通敏,颇具经济之才。明亡,弃诸生。晚年,补辑司马光《通鉴》之阙漏。卒年八十。事具黄容《明遗民录》卷四、康熙《钱塘县志》卷二五《隐逸》本传。

按:严沆事见明崇祯十六年注。康熙《钱塘县志》卷三二《经籍》著录朱东观《史汇》一百卷。又,朱氏辑录《圣谕》一卷、《奏疏》九卷,明崇祯间刊本,见《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57册。

三月初三日,送别何信周下第。

《田间诗集》卷一九《送何信周下第》,有“分手正逢修禊事,到家应及换生衣”之句。

按:何信周,名里待考。

四月初六日,王崇简邀同钱澄之、毛会建、陆元辅、陈祚明、马又辉、计东、严绳孙、朱彝尊饮酒王氏丰台别业,各赋诗四首。是日,顾炎武赴山东德州修志,未赴约。

《田间诗集》卷一九《王敬哉宗伯邀同诸子集丰台别业看芍药,即事》四首。

王崇简《青箱堂诗集》卷二八《癸丑四月六日,钱饮光、毛子霞、陆翼王、陈胤倩、马又辉、计甫草、严荪友、朱锡鬯小饮丰台芍药圃。是日,顾宁人有山东之役,未及约》;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九《王尚书崇简招同钱澄之、毛会建、陆元辅、陈祚明、严绳孙、计东集丰台药圃四首》;陈祚明《稽留山人集》卷一○《四月六日,王敬哉先生招同钱饮光、毛子霞、陆翼王、严荪友、马耿明、计甫草、朱锡鬯丰台别业看芍药,和子霞作》;计东《改亭诗集》卷一《太保敬哉王先生招饮丰台观芍药,得诗四章》;严绳孙《秋水集》卷四《王敬哉宗伯丰台园燕集诗》。

按: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九系此诗于“阏逢摄提格”,即康熙十三年甲寅,误矣。

毛会建,字子霞,江南武进人。诸生。能文章,工书法,尤善擘窠书。好奇而善游,所至往往作斗大字勒崖石,题名其后。事具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卷一本传。

周可真《顾炎武年谱》:“(康熙十二年)四月,至德州,订州志;继往济南,参编《山东通志》。”

陪龚鼎孳饮于王崇简园林。

《田间诗集》卷一九《陪龚宗伯饮王氏园,即事寓怀》。

为郑偀兰谷山房题诗。

《田间诗集》卷一九《燕江郑元彦孝廉兰谷山房索题》。

按:燕江为福建永安县河流。隆武亡后,澄之流寓永安。道光《永安县志》卷八《选举·乡举》:“郑偀,安砂人,康熙二年癸卯科。”不著字号,疑即此人。识此待考。

送何旅赴任安庆府通判。

《田间诗集》卷一九《送何别驾次公之皖》,有“君过枞阳劳借问,射蛟台畔北山楼”之句。

按:康熙《安庆府志》卷一六《府职官》,何旅,浙江人。例监。康熙十二年任通判。

送会稽罗坤赴皖幕。

《田间诗集》卷一九《送罗弘载入皖幕》。

罗坤,字弘载,号萝村,浙江会稽人。诸生。康熙间,应鸿博落第,益肆力诗古文辞。著有《萝村集》。文善纪游小品。精小学,能篆刻,偶作竹木奇石,效法陈洪绶。事具道光《会稽县志稿》卷一九《文苑》、李濬之《清画家诗史》卷乙本传。

五月初十日,徐倬五十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澄之赋诗誌喜。并为其科举制艺撰《序》。诗、序颇悲其出仕清廷,晚年终得一第。

《清圣祖实录》卷二四:“(康熙十二年五月)己卯(初十日)……谕翰林院:选拔庶常,原以作养人材。今科进士,特加简阅,取顾汧……徐倬……李基和……等三十二员,俱著改为庶吉士。”

《田间诗集》卷一九《方虎第后擢庶常志喜一章》:“吾子苕霅彦,弱龄声誉驰。一经三十年,甫能贡京师。骑驴天街上,素衣化为缁。……人皆为君喜,君心窃自悲。艰难甫一第,呫哔从此辞。”

《田间文集》卷一六《徐方虎制艺引》:“徐子方虎以文名于世者二十年,迄今年始遇。天下莫不快其遇,而悲其遇之晚也。夫徐子何晚之有?夫人少负妙敏,甫能为文即第去,不获读书穷理,以尽文章之变,此大不幸也。徐子久踬场屋,于制举业一道,既以极深研几,而以其余溢为诗古文词,力追大雅。既成进士,擢庶常,读中秘书,犹强仕时也,徐子何晚之有?”

时值徐母范氏七十寿诞,澄之撰诗、序遥祝。

《田间诗集》卷一九《徐母范太君七十》。

《田间文集》卷一九《徐母范太君七十寿序》:“癸丑春,徐子方虎成进士,廷试名在二甲,当需次得官。于是,徐子母夫人范太君,以夏五月称七十,徐子且治装归,为太夫人寿。惟时方有木天之选,……于是,徐子果以才名召见,擢庶常,读中秘书。……闻太夫人设帨之辰,亲宾毕集,而庶常之报适至,太夫人忻喜之余,随以涕泣,盖悲太翁之不及见也。方虎在京邸,闻之亦泣,既悲太夫人之悲,又伤己之系籍金马门,不能随诸兄弟率子孙班衣膝下,为太夫人拭泪也。……徐子属予言,遂即其事,书以为之寿。”

按:范氏事迹,见徐倬《修吉堂文稿》卷七《皇清敕封太安人显妣范太君行述》。同时祝贺者有王崇简,见《青箱堂诗集》卷二八《徐方虎庶常母夫人七十》。

澄之作诗,步许孙荃《双松诗》韵。

《田间诗集》卷一九《次许生洲双松诗》。

许孙荃,字四山,号荪友,一字生洲,江南合肥人。康熙九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出为陕西督学。著有《华岳诗集》《慎墨堂诗集》。事具秦瀛《己未词科录》卷八、嘉庆《合肥县志》卷二四《人物》本传。

按:许氏诗文集无考,《双松诗》亦不可知。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九著录许氏《出门》《五丈原次大复韵》《潼关》《武功春日谒后稷祠》《万里》《庄浪趋张掖》诸诗,称其诗“激昂悲壮,多燕秦之声”。

夏,江友霞招同徐倬、韩菼、李基和燕集北京郊外祖家园,各有诗。

《田间诗集》卷一九《夏日,江友霞邀同徐方虎、韩元少、李协万集郊外祖家园,言别分韵,得“园”字》二首。

按:江友霞,名里待考。

又,《田间文集》卷一六《叶苍岩李梅崖合刻诗意引》:“初,协万登第,入木天,妙年风度,望若神仙。同予及徐方虎、韩元少赴友人召,饮祖氏园,即席赋诗,秀句绝尘,予大喜,语之曰:‘君后当以诗名!’”

韩菼,字元少,号慕庐,江南长洲人。康熙十二年,会试、殿试皆第一,授编修。十四年,典顺天乡试。十五年,迁赞善。十六年,迁侍讲。十七年,复典顺天乡试。十八年,乞假归。二十三年,起故官。二十四年,擢内阁学士。二十六年,再假归。三十四年,召至京,命以原官总裁《一统志》。迁礼部侍郎,兼掌院学士。三十九年,充经筵讲官,授礼部尚书,教习庶吉士。四十三年秋,卒。事具《清史列传》、《清史稿》卷二六六本传。

李基和,字协万,一字梅崖,汉军人。康熙癸丑进士。累官江西巡抚。著有《梅崖诗集》。事具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六一本传。

应严沆之索,赋诗祝孙浣思六十诞辰。

《田间诗集》卷一九《严颢亭索赠孙嘉客六十》。

孙浣思,字嘉客,浙江钱塘人。明诸生。明末,东南盟社蜂起,主坛坫。晚年闭户著书。有《持怀集》。事具康熙《钱塘县志》卷二二《文苑》本传、卷三二《经籍》。

按:同时赋祝者有王崇简,见《青箱堂诗集》卷二八《孙嘉客六十》。

八月十七日,徐乾学邀澄之、姜宸英、叶方蔼、张玉书同游西山,夜宿香山寺。是日,澄之马上作诗十一首。

《田间诗集》卷一九《中秋后二日,徐原一邀同姜西溟、叶子吉、张素存游西山,马上杂作》,有诗十一首。

又,《田间诗集》卷一九《病中蒙徐原一太史顾我榻前,言别,伏枕有作,送其南还》:“同人八月西山游,夜宿香山泉上头。虚轩月皎泉声好,苦将前事恣搜讨。老夫醉中如说梦,倾耳争听泉不流。嗟君意气向谁语,师友之间情独苦。”

又,姜宸英《湛园未定稿》卷首钱澄之《湛园未定稿序》:“辛亥春,予客武塘,有以文字一册匿其姓氏见示者,予曰:‘此欧阳子所谓古文也!’武塘好为徘体俪句,安从得此?此殆学韩子之学而几入宋人之室者也。已,知为姜子西铭作,与相见,欢甚。自是,日过从燕饮,极旅中朋樽聚首之乐。明年,予入都门。未几,姜子亦至。其秋,徐太史原一邀同官数子与姜子及予,为西山之游,所至题咏都遍。时予年六十有二,姜子犹强仕时也。”

张玉书,字素存,江南丹徒人。清顺治十八年进士。累迁左庶子。康熙十九年,加詹事衔。二十年,擢内阁学士。寻迁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三年,丁父忧。服阕,起刑部尚书,调兵部。二十七年,调礼部。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五十年,从幸热河,疾卒,年七十。事具《清史列传》卷一○、《清史稿》卷二六七本传。

九月初,龚鼎孳获准以疾休致。澄之同过兴教寺,到定武闸,有诗和之。

《清圣祖实录》卷四三:“(康熙十二年癸丑)九月戊辰(初二日),礼部尚书龚鼎孳以病乞休,允之。”

《田间诗集》卷一九《宗伯请告后,同过兴教寺,和壁间宗伯韵》《定武闸》。

又,《田间诗集》卷一九《病起哭龚宗伯八章》其一“定武闸边荒寺磴,临流算作旧渔矶”之句原注:“先生得请后,到定武闸,见流水修杨,慨然忆江南风景,坐憩久之。归数日遂殁。”

按:龚鼎孳诗无考。盖距龚氏之卒不久,诗作未加整理即散佚。

同行有张鹏翮,有诗赠之。

《田间诗集》卷一九《赠张运青比部》。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改刑部主事,累迁礼部郎中。十九年,授江南苏州知府。后内迁通政司参议,转兵部督捕副理事官。二十八年,授浙江巡抚。事具《清史列传》卷一一、《清史稿》卷二七九本传。

九月十二日,龚鼎孳病殁。时澄之病中,见朱彝尊《八哀诗》,起而赋诗八章吊之。

杜濬《变雅堂文集》卷八《哭龚孝升先生文》:“岁在癸丑冬十月,南京流寓楚弟杜濬游于常州之江阴,闻孝升龚先生九月十二日之讣。”

《田间诗集》卷一九《病起哭龚宗伯八章》。

又,《田间诗集》卷一九《寄朱锡鬯通州幕中》:“我有才华亦萧索,况复老病心情恶。宗伯殁后心最悲,欲哭长歌不敢作。病中闻子《八哀诗》,伏枕吟之泪潜落。子诗情至后必传,每诵子作心爽然。此事亦恐应酬夺,喜子近得主人贤。”

按:近人董迁《龚芝麓年谱》采杜说。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八《龚尚书挽诗八首》其一“坤维初震后,元老忽沦亡”之句下原注:“九日地震,越三日公亡。”与杜说相符。

王崇简容园讌集,有诗酬其子王熙。

《田间诗集》卷一九《容园讌集,酬王胥庭大司马》二首。

按:其一“名园曲曲可扶筇,谁信高斋膝仅容”之句原注:“园取‘容膝’、易安之义。”而诗题辄称“客园”,则“客”为“容”之讹明矣。

王熙,字子雍,一字胥廷,号慕斋,顺天宛平人。王崇简子。清顺治四年进士。累迁右春坊谕德、弘文院学士。十五年,擢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考满,加尚书衔。康熙五年,迁左都御史。又迁工部尚书。十二年,调兵部。事具《清史稿》卷二五○本传、钱仪吉《碑传集》卷一二韩菼《王公熙行状》。

十月二十七日,王崇简七十二岁生日,相邀游西山而不果,有诗寄之。

《田间诗集》卷一九《王敬哉先生初度,相邀为西山之游,不获去,却寄》。

王崇简《王崇简自定年谱》:“万历三十年壬寅十月二十七日卯时,焦夫人生予于府城门外夕月坛礼神街北祖居。”①王崇简《青箱堂集》末附《王崇简自订年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03册。按:原名《年谱》,此据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卷一著录(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6页)。

病中赋呈孙承泽,答谢探望之情,并咏及孙氏学术事业。

《田间诗集》卷一九《病中呈孙北海先生》:“先生行年八十余,他无嗜好惟著书。上穷六经下史氏,微言治理尽发抒。手批口诵无时息,耳聋眼暗罢不得。余闲辄复工法书,下笔腕有千钧力。平生意气故昂藏,岿然乍见须眉苍。人间声色久寂寞,古先法物堆盈床。先生先朝旧司直,抗颜常在烈皇侧。即今遗事向人谈,犹睹当年立朝色,田间野客素不羁,握手片语心相知。授餐解衣世所感,磊落之誉吾何辞。先贤碑记亦已录,遗书在箧何时窥。先生未衰吾且老,顷者一病几不保。公子顾我榻前来,深烦长者萦怀抱。病中苦悔读书少,此生去来何草草!天假我年必有因,起来重问先生道。”

孙承泽,字耳伯,号北海。明崇祯四年进士。历任刑、户、工科给事中。清朝定鼎北京,补任吏科都给事中,官至吏部左侍郎。年六十,引疾致仕。自此及殁二十余年间,闭户著书,著述宏富。经学有《经翼》《孔易传义合阐》《尚书集解》《禹贡考》《诗经朱翼》《春秋程传补》《仪礼经传合解》,皆阐明圣贤微旨,多前人所未发。史学有《历代史翼》《水利考》《治河纪》,皆经济之书;又见明史未有成书,久或失实,乃纂述《春明梦余录》《人物志》《山书》《广记》《元明典故编年考》《典制纪略》《寰宇志略》《山居小笺》《研山斋集考》等书。理学有《宋五先生、明四先生学约》《道统明辨》《诸儒集抄》《考正晚年定论》诸书。事具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王崇简《孙公承泽行状》。

徐乾学南归,前来探望澄之。澄之赋诗赠行。

《田间诗集》卷一九《病中蒙徐原一太史顾我榻前,言别,伏枕有作,送其南还》。

按:《清史列传·徐乾学传》称,康熙十一年徐氏充顺天乡试副考官。以给事中杨雍建劾奏副榜遗取汉军卷,与正考官蔡启僔并降调。

寄函朱彝尊,盛赞其才学,欲往见之。时朱彝尊客通州龚佳育幕中。

《田间诗集》卷一九《寄朱锡鬯通州幕中》:“君之才名四海知,诸侯争致惟恐迟。金石碑版搜欲尽,大书小篆无不奇。文章落笔妙天下,余技尤擅《花间词》。”

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康熙十二年)秋,客潞河龚佥事佳育幕中。”

按:龚佳育,初名佳胤,字祖锡,晚号介岑,浙江仁和人。官至光禄寺卿。事具钱仪吉《碑传集》卷四○王士祯《诰授光禄大夫光禄寺卿龚公佳育墓志铭》、姜宸英《光禄寺卿介岑龚公墓碑阴》。

将至通州,过访叶方蔼,互有诗文唱酬。

《田间诗集》卷一九《晚过叶子吉编修有作》二首。

叶方蔼《读书偶存稿》卷四《酬钱叟赠别二首》。

通州途中,有诗寄怀朱彝尊。至则为朱氏小照题诗,为其《蕃锦集》撰序。

《田间诗集》卷一九《之通州途中遇风,有怀锡鬯幕中》《客店不寐,寄怀锡鬯》《题锡鬯荷鉏小影》。

《田间文集》卷一六《蕃锦集序》:“今锡鬯集唐人诗句,自一字以至十余字,辏成小词,多至二百余调,长短自合,宫商悉谐。似唐人有意为之,留以待锡鬯之驱使;又觉其句在唐人诗中未工,而入之锡鬯词中乃转工也。神乎!神乎!”

按:钱《序》不署年月。考二人定交,始于都门。故系于此。据《曝书亭集》卷首柯维桢《蕃锦集原序》,此书凡两卷。

陈祚明客死京师,有诗哭悼。

《田间诗集》卷一九《哭陈胤倩》二首。

陈祚明,字胤倩,浙江钱塘人。明佥都御史陈潜夫之弟。年十二应试,拔置第一。未弱冠,隐居不出。行文一泻千言,不加点勘。诗律工细,在岑、王、沈、宋间。京师巨公闻其名,争礼聘之。山阴胡兆龙、宛平王崇简,引为布衣昆弟交,命子侄受业。卒客死京师。著有《采菽堂诗集》二十卷、《词》一卷,又《采菽堂古诗选》《评选战国策》行世。未刻有《采菽堂文集》三十卷、《床头集》十六卷。事具康熙《钱塘县志》卷二二《文苑》本传。

十二月十五日后,李天馥讌集滞留京师文士。

《田间诗集》卷一九《季冬望后,李湘北司成大集词客,作公讌诗,索和》。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累擢内阁学士。康熙十九年,擢户部侍郎,调吏部。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三十八年,卒,谥文定。事具《清史列传》卷九、《清史稿》卷二六七本传。

送张玉书假归。

《田间诗集》卷一九《送张素存编修假归省亲京口》。

邵阳吴李芳谒选京城,过从之间有诗怀王夫之。

《田间诗集》卷一九《吴茂孙谒选都门,晤间有怀王而农》:“忆昔分携端水滨,同时去住困风尘。天南十载悲逋客,冀北三冬遇选人。吾道未妨踪迹异,交情终在乱离亲。衡山曾问墙东隐,闻说终年旧角巾。”

罗正均《船山师友记》卷四《钱编修秉镫》按语:“饮光《田间诗集》卷十九《客隐集》癸丑康熙十一年有《吴茂孙谒选都门,晤间有怀王而农》一首。……癸丑去庚寅从王已二十四年,犹追忆及之,其与先生交之交谊可知。茂孙名李芳,邵阳人。”

吴李芳,字茂孙,湖南邵阳人。清顺治十八进士。官固原知州。事具雍正《湖广通志》卷五六《人物·宝庆府》。

按:王夫之事见前注。据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吴李芳为清康熙三年三甲进士。姑并存之。

岁末,王崇简招饮纪映锺、钱澄之、陆元辅、计东。

王崇简《青箱堂诗集》卷二八《岁暮,纪伯紫、钱饮光、陆翼王、计甫草小集》两首。

与纪映锺饮孙承泽斋,忆及龚鼎孳。

《田间诗集》卷一九《癸丑岁暮饮退翁斋,忆芝麓宗伯,同纪伯紫作》。

是年,都门结识钱绍隆。

《田间尺牍》卷一《与家绍隆》:“都门聚首,谊敦同气,而昆仲以仆马齿叨长,故国遗民,宗盟之中,弥加殷笃。临歧珍重,感戢不忘。回首十有四年矣。……仆今年七十五矣。”

按:此牍为澄之75岁时所撰,逆推之,十四年前即61岁时,故系于此。

友曾畹复来京师,澄之为其第二诗集撰《序》。

《田间文集》卷一四《曾庭闻二集诗序》:“庚戌春下第,仆人胠其箧以逃,困甚,于是悉烧平生著作,独策蹇南归。归则尽遣去诸婢妾,入天目山,礼玉公和尚为师,求剃发,不听。今年复随计偕入京,持戒精严,俨然一苦行头陀矣。”

按:曾畹事见清顺治八年注。澄之评价曾氏诗文风格两变,盖于其变节略有微旨。

友姜埰卒于苏州。芜湖萧云从卒于高淳。丹徒钱邦芑卒于宝庆。

[1]钱澄之.田间诗集[M].诸伟奇,校点.合肥:黄山书社,1998.

[2]钱澄之.田间文集[M].彭君华,校点.合肥:黄山书社,1998.

[3]钱澄之.田间尺牍[M].合肥:黄山书社,1998.

[4]钱澄之.湛园未定稿序[M]∥姜宸英.湛园未定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6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5]顾炎武.亭林诗集[M]∥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

[6]王岱.且园近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集部5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7]王崇简.青箱堂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0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8]叶方蔼.读书偶存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

[9]陈祚明.稽留山人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0]计东.改亭诗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

[11]严绳孙.秋水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2]徐倬.修吉堂文稿[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3]杜濬.变雅堂遗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3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

[14]朱彝尊.曝书亭集[M]∥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15]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王钟翰.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8]钱仪吉.碑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9]李桓.国朝耆献类徵初编[M].清光绪十六年(1890)湘阴李氏刊本.

[20]秦瀛.己未词科录[M].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

[21]罗正均.船山师友记[M]∥周俊富.清代传记丛刊:第28册.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5.

[22]李濬之.清画家诗史[M].民国庚午(1930)刊本.

[23]谢正光,范金民.明遗民录汇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M].清宣统三年(1912)刻本。

[25]周可真.顾炎武年谱.苏州[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26]王崇简.王崇简自定义年谱[M]∥青箱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0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27]董迁.龚芝麓年谱[J].中和月刊,1942,3(1-3).

[28]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M].清刻本.

[29][康熙]桐城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1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0][康熙]钱塘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1993.

[31][康熙]安庆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1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2][雍正]湖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1-5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

[33][嘉庆]合肥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4][嘉庆]邵阳县志[M].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35][道光]会稽县志稿[M].民国二十五年(1936)刻本。

[36][道光]永安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39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康熙诗集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诗集精选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诗集精选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