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装卸机械作业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4-04-07马庆峰上海铁路局蚌埠货运中心
马庆峰 上海铁路局蚌埠货运中心
货改以来,装卸机械作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简化作业程序、习惯性两违现象时有发生,装卸机械作业安全问题的日益得到重视。笔者长期从事装卸设备安全管理,货改以后在货运中心继续从事与设备安全相关工作,在长期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笔者认为货运中心安全重点是装载加固和劳动安全,而劳动安全的关键是机械作业,它不仅具有较强的易发性和突发性,而且问题一旦发生很难弥补和挽救,其产生事故的破坏性和严重性也很高,尤其是易对人身造成伤害,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 装卸设备的基本概况
目前,上海局九个货运中心拥有各类机械设备1500余台,其中大型设备约650台,主要以桥(门)吊、叉车、装载机、扒料机为主,承担铁路货场袋装托盘、散堆装、长大笨重货物装卸作业及场内短途运输等。在管理方面,货运中心以“中心设备科——经营部设备管理人员——货运站机械班组”三级管理,承担着设备更新改造、维修保养等工作。
2 装卸机械作业安全问题的分类。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问题
也就是设备操作人员或者辅助作业人员的“两违”导致的问题,如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或违反作业相关安全卡控措施等,产生问题的后果大致为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货物损毁等。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技术状态不良,如设备陈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安全装置失效等;或货物外形不规则、重心不稳;或起吊捆绑加固不牢固等等,这些方面产生问题会导致货物装卸过程中倒塌、掉落或设备自身倾翻、溜逸等,同样会对人身、货物、车辆等造成伤害或损毁。
2.3 自然条件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的问题
自然条件不安全因素很多,一般为货场空间狭小、硬面损坏,站台、坡道不适合装卸作业要求。作业方式人机交互、流动分散,设备本身淘汰技术、操作复杂,生产组织低效无序、昼夜连续等等,加上或多或少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产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大提高。
2.4 管理上的不安全措施导致的问题
装卸机械作业根据作业场地、作业品名或作业方式等因素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卡控措施,如果措施不科学落实不到位,可能导致安全问题。这里笔者列举两个方面的例子:一是大型装卸设备防风问题。因安全管理中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造成大风天气中大型设备因溜逸而脱线或倾翻。如2012年4月,合肥某基地门吊作业中突起大风,门吊撞上端头钢板端档,将两侧端部端档撞倒。2012年7月,南京西站某货场门吊被大风吹走,滑行近200 m后撞到止挡器后倾覆。二是流动式装卸设备安全防护问题。流动式装卸设备有自己的安全作业区域或作业半径,在设备拐弯、倒车、起吊等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设置安全防护,闲杂人员进入到作业区域,会导致设备刮碰到人员、货物和车辆等,造成人身、车辆或货物损坏。如2011年10月,阜阳某货场装载机煤炭出货作业,因现场防护不当,一名闲杂人员擅自进入装载机作业区域,被装载机倒车撞倒压死。
3 装卸机械作业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这里笔者结合装卸机械作业安全自身特点,以及货运组织改革后带来的管理上的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
3.1 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
所谓变化就是风险,货运组织改革以后带来了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专业技术队伍力量、现场控制力度等一系列的变化。货运中心实行“中心——经营部——货运站”三级管理,原来机械班组作为独立班组管理的模式改变,统一到了货运站这个大班组管理;由原来的装卸值班员与外勤货运员配合作业、相互监督,改变为班组内部作业分配,削弱了监督职能;原来的设备管理力量,在货改后分散到不同货运中心,管理力量减弱,而管理范围却成倍增加。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减少,对现场设备运用的监督检查频次相应降低。综合以上变化因素,装卸机械作业安全风险加大。
3.2 从现场作业分析
一般机械作业需2至4人左右,在整个作业程序中,机械司机或辅助人员任何一人主观或客观上发生两违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发生。如辅助人员站位不当造成货物挤压、信号指挥不规范造成货物损坏或碰伤人员等。从深层次分析,原因多是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执行相关作业标准,存在简化作业程序或者内心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干多见惯了,偶尔一次不会有问题等,但当各种违章因素积累,风险演变成隐患,就有可能发生严重安全问题。
3.3 从设备状况及使用分析
一是机械检修保养不到位。机械更新改造、日常保养落实不到位的话,就可能导致机械技术指标不达标。当作业人员使用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或工索夹具时,就容易发生事故。如设备刹车不灵、喇叭不响,捆绑钢丝绳断丝超限,各类报警装置、限位等安全装置失灵。二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如在恶劣天气下作业缺少应急预案,流动式机械垂直于线路停放,门吊、卸煤机等大型设备地锚、夹轨器等防风防溜措施不落实等。
3.4 从作业环境分析
一是铁路货场硬件设施新旧不一,部分货场由于年久失修、货物装卸量大等原因,造成站台破损、硬面凸凹不平。还有部分站台由于设计坡度大,宽度不够等均影响叉车、装载机等流动机械作业安全。二是货场闲杂人员流动大,一些货主、司机在出货过程为了监督货物装载情况或清理尾料等,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和防护,擅自进入作业区域,加上不听从作业人员劝阻,极易发生路外伤亡事故。
3.5 从安全管理分析
一是由于管理力量的弱化,造成现场监督检查频次降低,各类作业标准和卡控措施落实情况缺少检查考核,长期养成的良好的作业习惯慢慢丢失。二是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很强的侥幸、不愿意得罪人的心理,总是认为现场职工干惯了、有土经验,自己能够把握不出事,认识不到一旦出现失误可能造成的危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严重好人主义。觉得现场职工干的很辛苦了,从内心不愿意考核违章,以批评指正代替考核,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违章成为一种习惯时,离事故已经不远了。
4 装卸机械作业安全的建议对策
4.1 培树正确的安全观,增强安全自保意识
认真组织学习、融会贯通的领会安全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观点和理念,如安全工作“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变化就是风险”、“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等。要把这些理念真正根植于脑海,融入于血液,落实到具体行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的思想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松懈。
4.2 转变观念,强化培训
货运组织改革以后,存在货运干部不懂装卸安全、装卸干部不懂货运业务的情况,在安全意识上也有各自为重,甚至存在重货运安全轻装卸安全的情况,要自上而下切实清除这种错误观念。同时要完善装卸机械作业各类制度办法,强化岗位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事故案例以及设备养护等必知必会知识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各类业务竞赛、技能鉴定等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4.3 强化专业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
认真剖析货改后专业技术人员力量相对弱化情况(设备管理人员分散到不同货运中心,专业力量减小,管理设备台数和范围增加),要注重培养选拔有能力有经验的年轻设备管理干部和操作人员,充实到管理和作业岗位,提升设备管理使用整体水平。
4.4 优化设备配置,逐步淘汰高危、高能耗、高污染设备
目前,部分货场还在使用设备陈旧、操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如电轨吊、卸煤机等,不仅作业效率低下,而且安全系数较低。建议根据货场作业品类、装卸作业量以及大宗稳定货源情况,积极配置大型固定式、走形式或流动式机械设备,减少同一货场设备种类,同种类设备尽量统一型号,避免不同设备交叉作业带来的高危险性和高维护成本。
4.5 加强新技术运用,提升设备保安全能力
从路局层面加强设备投资,逐步弥补装卸设备欠账,加大装卸机械更新改造力度,及时淘汰逾龄、技术状况不良的装卸机械。通过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来帮助提升装卸机械作业安全系数。根据作业品类,推广应用原木抓、原木夹、抓斗、C型钩、卷板夹、钢坯夹、钢坯吊具、电磁吸盘、叉车抱夹、叉车配属铲斗、防摇功能钩头等装卸机械配套专用属具,既提高安全可靠性又提升机械效能。
4.6 严格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现场检查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能否落实的保证。加大专业管理人员两违现象查纠力度,坚决杜绝和制止现场作业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把关键机械作业纳入风险项目,制定卡控措施,定期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