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更进

2014-04-07陈晓琴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类基础实验教学

陈晓琴

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更进

陈晓琴

(江西铜业高级技工学校,江西贵溪335400)

高职电类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研究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更进办法有助于提高高级人才培养水平。所以高职电类专业的教学者须要不断更进基础实验教学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进一步完善高职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高职;电类专业;实验教学;基础课程

高职电类专业历来是高职类院校的热门专业,更是高职学生热衷且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更进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一技术的最佳方式。

一、更进基础实验教学方案

1.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会反过来指导物质。电类专业的理论知识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整理和实践论证过的,是正确的“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高职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

1.1 清楚掌握既有专业理论

对于电类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清楚掌握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他们获得专业技能的前提。高职学生所能获得的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主要从两方面获得,首先,电类专业教材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材料,每一个电类专业学生都应该重视教材,熟悉和把握教材中传递的理论知识。其次,电类专业的学生须要重视教师传授的专业理论。教师是学生最直接面对的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最容易获得理论知识的途径。

1.2 时刻关注全新专业知识

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在他的著作《未来之路》中曾提到“21世纪是信息世纪”。而在信息爆棚的大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必须时刻关注国内、国际上电类专业的相关讯息。高职学生只有及时了解最新科技,才能确保自身掌握的电类专业知识技能的领先优势。电类专业是一门与科技紧密相连的专业,每年随着全球科技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电类专业相关信息。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传媒渠道获得这类信息,然后再自行整理。

2.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

高职类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教学专业的实践性需求更强,尤其是电类专业,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出校门后能马上动手操作,因此,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更进电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必然手段。

2.1 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从高职类院校的基本特性来看,其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实验教学的实用性正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而教学内容实用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切实的学到电类专业知识,掌握实验技术;其次,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关,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便于学生将来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将实验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2.2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电类专业从本身性质来说应该属于基本技能课程,教授这类课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充分结合。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穿插实验课程,一周之中不仅要安排固定的实验课程,还要根据教学进度穿插实验课程,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并完成基础实验课程。

2.2.1 引入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电类专业的实验教育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现实接轨,引入仿真实验,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实验。学生可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与社会实践相当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在进行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时,就可以将打造仿真实验的EDA技术引入教学之中。教师利用EDA工作软件里的EWB(Eleetronic Wok Bench),虚拟一个可以对电子电路进行模拟仿真的工作台。然后运用实验配备的完善的各种器件模型库和常用分析仪器,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对电子电路进行详细地分析。一般情况下,电类专业中的电工学、电子学、电力自动化等课程都须要在基础实验课程中引入效果逼真的仿真实验。

2.2.2 提高综合实验比例

实验是须要不断练习和补充更进的课程,增强综合实验比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正确掌握这电类基础实验课程的步骤、结果和精髓。从目前调查的一些情况来看,某些高职学校一周只有两节的实验课程,这对实践性要求极强的电类专业来说极为不妥。提高综合实验比例首先要提高高职学校一周内实验课程的次数,延长实验实践,此外,学校还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尽量做到“熟能生巧”,促进学生掌握实验精髓和专业应用的技能。

2.2.3 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职电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因此,所有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验都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将课堂实验当做学生社会实践的前哨站,教师在实验教学后组织学生参加真实的社会实践,或者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实验去验证相关的社会常识。

二、更进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1.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础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创新,教学手段可以花样百出,但在这一门要求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中,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必须坚持。从高职电类专业的情况来看,教师自身必须熟练掌握所有实验的步骤、目的、实验器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学基础常识;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将电类专业基础知识清楚、详细地教授给学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更进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效果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比如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更适应社会需求。其次,基础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围绕着教学主体学生进行变化,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教学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三、更进基础实验教学环境

1.提高更新、更全的实验教学设备

电类专业的内容广泛,实验教学所需的器材、设备等不胜繁举,并且随着时代变化和科技发展,电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设备也须要更新和改进。学校方面若能及时提供改进、更新后的实验教学设备,必能为学生实验提供方便。例如,高职学校及时配备仿真实验所需的教学设备,能让学生更早领略现代仿真实验的逼真效果。如此,既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还能让电类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接触到最新的行业信息,了解最新技能确保他们将来能在社会竞争中有“一战之力”。

2.提供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咨询

高职院校更进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境除了要提供耐用、有用的硬件(实验教学设备),还须要提供相应配套的“软件”。由学校出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咨询正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最佳“软件”。学校是学生获得第一手专业基础资料的地方,电类专业相关的实验教学理论知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以及未来实验教学的计划和发展等都可从学校获得。此外,学校的参与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讯息。有了这一配套“软件”电类专业学生可从学校内部获取全球的最新专业讯息,且讯息的获取速度和精确度也将大幅提高。当然,学生也不能全然依靠学校,高职学生还必须掌握独立、主动的讯息获取能力。

由此可见,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从教学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上进行更进,进一步完善了高职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高职电类专业学生也能因此牢固地掌握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对电类专业高级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将更进一步。

[1]刘艳云.论高职教育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J].科教文汇,2001(11).

[2]罗树军,刘丽霞.高职院校中电子信息类《电路基础》课程改革办法研究[J].中国校园导刊,2011(5)24.

[3]牛拥奎,张晶.高职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8(02).

陈晓琴(1964-),女,江西鄱阳人,一级实习指导老师,研究方向: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研究。

猜你喜欢

电类基础实验教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