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2014-04-07丛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关键词:模因英语口语口语

丛璐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丛璐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模因论是一种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观点,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模因论,分析了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进而从背诵、模仿和情景语境两个角度深讨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模因论;口语教学;背诵;情境语境

近年来,模因论(memetics)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理论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它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观点,启发我们学习语言就是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也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促使我们重新反思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本文尝试将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并结合全新版大学英语教程,探讨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1.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1]模因(meme)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术语。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第一次提到这个术语。模因是仿照基因(gene)而得名。不同于基因通过遗传繁衍,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被认为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同时促使语言的发展。因此,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模因论的角度,语言模因对语言的发展有益,对外语教学的研究更有帮助,特别是对口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2.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

通过模因论,我们认识并了解到语言的传播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人们不断模仿、传播也才有了语言。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模因被模仿、复制、传播的过程,但是这种模仿和复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克隆”,而是模因集合的重组。[2]根据模因论,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两种方式。[3]通过不同的形式将相同的内容复制传播出去的基因,属于基因型模因;通过相同的语言形式将不同的内容传播出去的基因则是表现型模因。

3.提倡语言背诵教学

何自然教授强调:“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过去一些丢弃了的,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要重新做出评价,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4]近些年的大学英语教育,崇尚分析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对于传统模式的背诵教学持否定态度。然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永远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从模因论的角度,既然语言的生存来自于对模因的不断的复制和传播,那么相比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远远不如让他们背诵美文、名言警句有实用效果。

背诵是一种最快速、最简单的语言模因复制和积累的过程,即通过引用的方式将信息内容直接套用在口语表达中。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背诵可以在大脑中创造出一种语境,加快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全新版大学英语选取了很多经典的文章,同时课后列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用词简洁、哲理深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选取,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段落或者常用的名言、成语。例如要表达想象力与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让学生引用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要表达有关发奋努力的重要性,就可以引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耶夫的警句“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可以有目的搜集和选取题材与教材内容相近的美文让学生去背诵,例如想讨论人生的意义时,选用《What I have Lived for》(我为何而生),《The Goodness of life》(生命的美好),讨论成功话题时,选用《The Road to Success》(成功之道),《If I Rest,I Rust》(如果我休息,我就会生锈)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将教材中出现的经典语言“模因”贮存在大脑里。然而一旦这些模因成功贮存下来,遇到适合的语境,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将其提取出来的,并根据自身需要随意变化语言形式,使表达确切、丰富、生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自由会话。

当然,背诵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记忆和模仿的成分,但随着语言材料输入量的积累,学习者的语言经验使所学知识内在化过程加速,他们的背诵将越来越带有认知的成分,将所习得的语言材料重新组织、编码、输出,从而实现乔姆斯基所说的生成数量庞大的句子,包括他们从没听到或者看到的句子。[5]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尝试将表现型基因与背诵教学相结合,教会学生结合不同的语境,在已熟练掌握的一种语言形式中加入不同的内容,即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模仿已经熟练掌握的语言结构而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例如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哈姆雷特》中出现的名句“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意思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对这个句式进行改编,如“To be or not to be,to live or not to live,to live richly and abundantly and eagerly,or to live dully and meanly and scarcely: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是活下去还是不要活下去,是要生活得丰富充实、兴致勃勃,还是生活得枯燥委琐、贫乏无味。)“To eat or not to eat:that is the question.”(是吃的还是不吃呢,这是个问题。)这几个表达结构相同,意义则大不相同。

4.提倡模仿教学,创设情景语境

模因论的兴起,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模仿对语言学习和运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语言学习本身就是学习语言模因形成、复制、传播的过程,只有把接触到的各种语言表达通过复制与别人进行交流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但是这种模仿并毫无意义,毫无目的,甚至是机械的拷贝,而是必须在恰当的语境中才可以实现的语言模因的重组。换言之,学生在口语实践过程中,要依据不同的语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相同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平台,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模拟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特定情境,并掌握在此情境中的惯用语,惯用结构和常用表达;向学生讲解相关规则以及有效的语言策略。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到情境中,更主动地表达自己。

对于情境的设计,教师要注意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真实熟悉的情境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My First Job》,是一篇关于求职面试的文章。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己熟悉求职情境中的惯用词汇、句式。在讲授课文过程中,教师再引入求职面试的技巧。为了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求职面试的相关视频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比如,播放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有精彩的面试片段。接下来是具体的情境模拟实践,教师创设求职面试的情景,学生分组、角色设定、进行简单的模拟。也可以把整个班级都设定成求职情境、招聘会场,由学生抽签决定招聘单位负责人或者求职者。模拟过程中,教师充当顾问,及时给以指导与评价。通过这种模拟,将真实有趣的情境与相应的学习内容结合,这样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做到学用结合。课堂气氛也会因此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兴趣提高,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年来,阻碍学生口语表达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是无话可说和没有兴趣说。从模因论的角度,我们将背诵、模仿和情景语境引入口语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大量背诵,学生能够积累足够的材料,做到有话可说。在真实而轻松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紧张心理得到有效消除,语言模因得到更好的自主传输,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2]杜鹃.模因论——唤醒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3]Blackmore,S.J.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Ⅲ-Ⅳ.

[4]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王慧青,高霄.语言习得中背诵教学的模因理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

丛璐(1982-),女,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

本文属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YF048)

猜你喜欢

模因英语口语口语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