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2014-04-07许晓峰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院改革体育

许晓峰

1 关注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1]。随着近年来地震逃生、运动猝死、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等公共事件的发生,学校体育是否应该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容?或者更进一步说,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融入生命教育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实然层面的理论探讨,例如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探索中的应然策略研究[2],或者针对某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案例分析,例如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校本化探索的价值和意义[3]。

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有两点优势。1)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了灵感和依据,使其与之前的主要偏于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分离,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社会属性。2)社会文化视角注重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体育健康本身的影响,这否定了当下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体育健康仅是个人责任范畴的观点。

其主要理论依据来自两方面。1)由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教学大纲文件提供的理论指导。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大纲文件指出,社会文化视角这一概念是指,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关的,一系列影响个人体育健康观念和行为,并对个人体育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例如,昆士兰老年保健教育大纲指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社会文化、地理、政治、经济环境因素对个人体育健康发展的影响。再如,英国成人体育健康教育大纲指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促进个人体育健康发展并带来一定风险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从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社会文化视角是指在做出体育健康相关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或将其作为一种对个人实现健康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素的理解。同时,大多数官方文件并未明确指出社会文化因素的具体构成,需要相关教育机构和个人自行选择决定。2)由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提供的理论依据。社会文化视角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批判教育学领域提出的重塑公众生活的一整套价值观话语。体育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利用批判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了学校开展的体育健康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权力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将一整套重塑公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学校开展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对部分学生有失公平,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伤害,并且通常与青年人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脱节。因此,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重新定义,以满足后现代社会的青年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成长,而产生的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需要[4]。

总而言之,体育健康教育主要为年轻人提供用于理解和检视体育健康活动问题的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工具和知识,而社会文化视角提供了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提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社会文化视角中的“社会”维度,包括权利、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群体心理因素,“文化”维度指的是融入某种文化类型中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想法、价值观、信念、行为),并将这种文化与其它文化模式区分开来。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呼吁体育健康教育重新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通过融入这些学科知识,人类体育健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具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中所说的“极端行为”指的是,个人由于不了解和未曾应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导致了身体伤害,甚至过早死亡。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指出了个人选择“极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同样,很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如今也考虑到了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如对引起“极端行为”问题的社会要素、体育健康与生命意识教育以及紧急援助体系建设等,要求学生将个人和群体置于其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视角,要求对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实质上是对固有的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深刻的课程变革。西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政策和教师教育从社会文化视角有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根据现有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对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校园里的体育健康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跳楼、跳河、猝死、滥用药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育健康活动“极端行为”呈现增长态势,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将视野投向西方,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存在本质。

2 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2.1 必要性和重要性

独立学院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环境和独立建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很多原有的体育教学思想任务、手段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5]。因此,探索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总结体育教学经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在国家探索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其次,独立学院面向社会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再次,独立学院基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区域体育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褪去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后,其体育课程建设资源有限,加剧了学院未来发展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合理发挥独立学院的比较优势,突围课程改革的困境,创造机会与条件,走一条不同于母校的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使体育课程创新成为可能,应把握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2 坚持大课程观

因为体育概念极为丰富的扩延意义,决定了体育课程应该是相对独立或价值多元的概念群组,而不是完全独立的或价值单一的内容传授体系,也决定大课程观应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教学即是课程实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其基本理念是把课程的重心从外在的规范转移到以课业为主体的现实活动,即把课程链从正式的课程延伸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业从而形成活生生的课程系统。所谓体育大课程观就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扩大到学生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与体育健康有关的全部内容,统筹协调部署,把不同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日常体育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使体育课程特殊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建构广义体育课程体系。运用差异理念的要求,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发挥区域独特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致力于课程资源开发,提升体育课程的竞争力。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区别个体差异,树立个体差异理念,实现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课程设置,对不同身体素质、思想水平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运动风格,开展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3 突出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一般是指在生命周期中,人类维持身体系统正常运行的机能、认识、需求、理解[6]。从这点上看,体育课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高,通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体育素养价值,提高运动的技巧,运用独立院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让学生们在规范化的体育课程学习中,通过有效的身体活动和肢体锻炼,增强身体的读写水平,提高身体能力、认识在原有程度上的提升,让学生的体育教育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需求者,达到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2.4 改革课程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实现的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课程管理体制,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发展,这种集权单一管理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具有很差的适应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地方、学校乃至地区的独特的优势,造成大量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很难充分调动学校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学校起到主导作用,学校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效果、课程有效性,有利于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但长期以来,学校课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体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往往注重展现教学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的储存,这种教学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厌学、恭顺或缺乏创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关注体育教师待遇提升问题,践行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必然选择路径,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7]。在整个教学管理急需改革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是发展体育课程的必然趋势。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为主旨,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学工作实现随时调整,加强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实现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及时完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在指导基础下推进学生体育能力的独立成长,为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翻写新的篇章。

[1]何碧如,王占岳,俞林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2]黄 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

[3]黄 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校本化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11(6).

[4]郝秀君,金卫东.西方生命教育课程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5]黄 璐.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J].运动,2011(5).

[6]MARGART WHITEHEAD.The Concept of Physical Literacy[J].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 Pedagogy,2001(2).

[7]黄 璐.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猜你喜欢

学院改革体育
初等教育学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