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北隧道“曲线管幕+冻结法”破世界难题

2014-04-07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管幕拱北长距离

2014年9月5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采用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大直径、长距离“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技术,2台顶管机并驾齐驱顶进,精度偏差仅5 mm,标志着该技术又取得重大突破。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项目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约13.74 km。拱北隧道全长2.74 km,是连接线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堪称“地质博物馆”和“隧道施工技术博物馆”,地质条件差,外部干扰大,施工风险高,地下不同种类的岩土达16种之多,地质复杂多变。工程运用的“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技术、长距离大直径曲线管幕顶进技术、临海盐水环境下长距离分段分区精准控制冻结技术在国内尚无先例,世界罕见。其中管幕工程是在拱北口岸下一条30多m的狭长地带穿过,两侧都是桩基管线,施工像穿越“迷宫”。顶管精确度要求控制在±50 mm范围内,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几乎“零误差”,345 m2的断面上共36根直径1.62 m、长255 m的钢管组成的管幕群,是目前国内地质情况最复杂、管幕根数最多、世界最长和断面最大的曲线管幕群。

拱北隧道项目毗邻澳门,要下穿日出入境车辆高峰期近1万辆、出入境人流30万人次的拱北及澳门关闸口岸。施工管幕顶部覆盖土厚度仅4 m多,其上即为口岸进出境风雨廊,管幕外侧距澳门联检大楼桩基最近处为1.6 m,内侧距免税商场回廊桩基最近处约0.46 m,地表沉降要求几乎“零沉降”,稍有闪失,后果难以预料。施工人员通过工艺优化、技术培训及口岸内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确保万无一失。采用东、西工作井为“曲线管幕+冻结法”的支点,为了实现技术最优、工艺最精,采用德国海瑞克UNS导向系统等国际先进仪器,建立自动跟踪测量网络控制系统,为施工安全护航。采取始发、顶进和接收3阶段工作法进行施工作业的同时,适时调配泥水分离器、膨润土分配器等机具辅助施工,采用直径1.62 m的AVN1200TC泥水平衡顶管机顶进。为提高顶进精度,采取由下向上一次顶进的施工顺序,解决了群管顶进反复扰动地层的施工难题,接收偏差仅5 mm,目前已完成9根管幕。

猜你喜欢

管幕拱北长距离
管幕结构法钢管帷幕连通过程顶管与地表变形研究
超浅埋大直径管幕下穿特级火车站微扰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拱北隧道电力载波智能调光系统
拱北隧道智能诱导系统
新型管幕冻结法不同冻结管布置方案温度场数值分析
拱北隧道排水泵控制方案优化设计浅析
水锤防护措施在某长距离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更  正
长距离多起伏输水管道爆管分析与防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