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特殊贡献
——以科学实践观及其方法论原则为中心的分析
2014-04-07郭大俊张煜
郭大俊,张煜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政治学研究·
论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特殊贡献
——以科学实践观及其方法论原则为中心的分析
郭大俊,张煜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恩格斯晚年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论述,不仅深化了他和马克思早年一起创立的科学实践观,而且为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策略,制定了建设群众性工人政党的理论和方针。
恩格斯;晚年;实践观;科学社会主义;贡献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4.01.003
恩格斯晚年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论述,不仅深化了他和马克思早年一起创立的科学实践观,而且为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策略,制定了建设群众性工人政党的理论和方针。
一、恩格斯晚年对科学实践观的深化和完善
1.第一次把科学实验明确纳入实践的内容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对实践的观点又发表了若干精辟的见解,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实践观。在写于1886年的《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在论述哲学基本问题、批判不可知论时说,对哲学上一切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1](P279)。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把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概括为实践的内容,这不仅是对实践内容的细化表述,而且是第一次把科学实验明确地纳入实践的内容,这是继1845至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又一次对科学实践观的集中阐述。恩格斯用工业生产中提炼茜素的例子和德国天文学家加勒用望远镜发现海王星的例子,说明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证据,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最权威标准。
2.阐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在写于1884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充分利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说明两种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阐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恩格斯认为,作为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以物质生产的进步所创造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交换的发展不仅为氏族制度的解体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而且也是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根源所在。国家是在物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样,当物质生产得到充分的发展之后,生产高度社会化之后,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阶级的消亡,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消亡。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都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交往,与人类自身生产的进步密切相关。
3.阐述了劳动实践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达尔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正确地提出人来源于类人猿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地指出了劳动实践在人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论证道,猿类在长期用前肢攀援活动中锻炼了类似手的功能,当他们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逐渐使直立行走成为可能。因此,“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2](P552)。同时,在不断的劳动协作中,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识,而且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这种需要促使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得到改造,使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因而可以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2](P553)。劳动和语言一起又推动了猿的脑髓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在脑髓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人的感觉器官也发展起来了,从而形成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社会,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什么呢?还是劳动。最后,恩格斯在归纳人和动物的区别时指出,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2](P559)。所以,劳动实践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提出了著名的合力论思想
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书信中,恩格斯针对当时以保尔·恩斯特为代表的青年派”,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否认上层建筑和人的能动作用的“经济决定论”观点,于1890年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了著名的合力论思想。恩格斯指出,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而每个人的活动要受个人意志的支配,由于个人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导致人们的意志相互冲突,类似于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历史正是由许多单个意志相互冲突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形成一个总的合力的结果。恩格斯的论述肯定了个人和及其实践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说明了个人活动与群体活动、个人意志与历史发展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为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不仅深化了他和马克思早年一起创立的科学实践观,而且为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一)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
19世纪70年代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悄然发生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恩格斯对这场革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指出这场革命由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迈向电的发明和运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使工业彻底摆脱几乎所有地方条件的限制,生产力因此将得到大发展[3](P499-500)。
生产力的进步必然要影响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恩格斯晚年没有固守既有的观点,而是从实践出发,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实践、科学技术实践和商业实践出发,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在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新的分析和审视。
1.对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过渡的分析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第三卷时,已经注意到股份资本的出现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影响。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态势,在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说,一些新的产业经营的形式发展起来了,这些形式代表着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4](P496)。商业、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也组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甚至在农业方面,地产的实际最高所有权被转移到了交易所手中,一切国外投资都采取股份形式,殖民地成了交易所的附属物。恩格斯还根据在美国的亲身感受,指出美国正在取消保护关税制度,产生了地道的美国垄断组织瑞恩和托拉斯,是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1](P410)。恩格斯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新特点和新征兆,而且抓住了现代资本主义由自由过渡到垄断这个最主要的东西,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2.对资本家阶级的分析
以电的发明和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仅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劳动生产率成倍,乃至成十倍、百倍地得到提高,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当然,资本家从技术进步中获得的剩余价值亦成倍,乃至成十倍、百倍地得以增加。所以,恩格斯总结道,对资本家而言,时间就是金钱[5](P366)。正因为资本家清楚意识到这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他们不再采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不再靠对工人进行琐细偷窃的办法来互相竞争,不再使用那些低劣的谋取金钱的手段。而且表面看来,他们也变得讲道德了。当然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
间和辛劳”[5](P366),为了节约时间,榨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3.对无产阶级的分析
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资本主义巨额财富的增长,随着资本家阶级对待工人手段的改变,无产阶级队伍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恩格斯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例分析了这种变化。他分析说,在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规律的支配下,资产阶级越来越认识到与工人阶级公开对立不会有什么好处,“并且日益清楚地了解到:没有工人阶级的帮助,资产阶级永远不能取得对国家的完全的社会统治和政治统治。这样,两个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就逐渐改变了”[5](P373)。特别是在经济高涨时,工人和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也有所改善。其中,有两种受到保护的人的状况得到了长期的改善。第一种是工厂工人。法律规定了他们有一个较为合理的正常工作日,这使他们的体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且给了他们精神上的某种慰籍。第二种是工联组织。这是那些主要使用成年男子劳动的生产部门的组织。无论是钳工、木工,还是建筑工人都各自组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强大到能够成功地抵制采用机器。从1848年以来,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有较为显著的改善。不但雇主对他们非常满意,而且他们对雇主也非常满意。这一小部分人成了工人阶级的贵族[5](P374-375)。但是,广大工人群众的生活仍然和过去一样穷困,一样无保障。
(二)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策略
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高于认识。实践不仅是检验人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且实践能够在改造外部世界中既克服主观性的片面性又克服客观性的片面性,从而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一观点在被运用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时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密不可分,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工人阶级在解放斗争的不同历史条件下解决其战略策略的理论依据,同时当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工人阶级在实际斗争中又不得不以实践为根据改变斗争策略,并在实践过程中显示出新策略的优势时,那么,就应当根据新的实践条件改变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原则。晚年恩格斯正是遵循这样的方法论原则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得出了极其重要的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1.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恩格斯和马克思早年曾经预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觉醒,资产阶级再也统治不下去了,无产阶级在较短时间内就可能取得政权,甚至他们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然而,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失败了,1871年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也失败了。直至马克思逝世以后,社会主义革命仍未取得成功。这就促使恩格斯对革命的进程重新进行思考和研究。他在1895年3月即他逝世前5个月时总结说,历史表明他和马克思以及其他工人运动的领导人过去关于革命进程的估计错了,暴露出他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他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1](P538)。在此之前,即1891年10月他在给倍倍尔的信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说,他曾经认为到1898年,无产阶级可能取得政权。但这一愿望并未实现。这说明旧的资产阶级社会还可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还可以支撑数十年[3](P620)。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是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等各种情况,对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作出的新判断。进而,他还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复杂性。他说,现在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无产阶级大军已不能像1848年那样以一次重大的打击取得胜利,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而不得不慢慢向前推进,在严酷顽强的斗争中夺取一个一个的阵地[1](P541)。
2.提出以合法斗争为主,但不放弃暴力斗争的策略原则
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武装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直接夺取政权;一种是通过议会斗争,利用普选权,渐进地掌握政权。但在早年他们倾向于以暴力斗争为主,以合法斗争为辅,而在晚年则倾向于以合法斗争为主,以暴力斗争为辅。这种策略上的转变源自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等各种情况变化的考量,但主要出自于对各国工人党特别是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斗争发展状况的考虑。19世纪8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移到德国,德国社会民主党也迅速地成长起来。德国工人善于利用普选权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以选票的不断攀升使党获得了惊人的成长:1871年社会民主党所得票数为102000张,1874年为352000张,1877年为493000张,1884年为550000张,1887年为763000张,1890年为1427000张。这时国家不得不作出某种让步,废除了反社会党人法,默许了社会党存在的合法性。所以恩格斯说,德国工人“给了世界各国的同志们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向他们表明了应该怎样使用普选权”[1](P544)。恩格斯还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照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有可能和平长入新社会,比如在法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1](P414)。虽然恩格斯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寄予厚望,但他并没有放弃革命权,认为革命权总是唯一的真正历史权利,是所有现代国家无一例外都以它为
基础建立起来的唯一权利[1](P550-551),而且还反对绝对放弃暴力的行为。1895年他在在致理查·费舍的信中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如果你们宣扬绝对放弃暴力行为,是决捞不到一点好处的。没有人会相信这一点,也没有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政党会走得这么远,竟然放弃拿起武器对抗不法行为这一权利。”[3](P686)总的来看,晚年的恩格斯更希望通过议会选举这一合法斗争形式不断地争取多数人,如士兵、农民的支持,最后配合于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策略的探讨贯穿着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即一切以具体的革命实践条件为转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条件下采取的策略原则也会不尽相同,当利用合法手段比采取颠覆的方法获得的成就更多的时候就利用合法的方式,当在英、美、法等民主制国家里运用议会选举更有利于工人运动时就充分利用议会斗争的方式,而在没有实行普选制国家里或者虽然在实行了议会制但国会及其他代议机关毫无实权的国家里就应当采用武装斗争等其他形式。不管哪种形式的运用都不是单一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同时又有所侧重。
(三)制定建设群众性工人政党的理论和方针
恩格斯晚年的党建思想比较丰富,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开展党的思想斗争,维护党的团结,加强党内民主和监督,保持党的纯洁性,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等诸多观点。如果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看,恩格斯晚年的党建思想主要有两个特点。
1.针对和平时期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方略
从创作《共产党宣言》前后起,恩格斯和马克思就开始关注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积极地为党的建设提供精神食粮。早年他们主要研究和阐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纲领、任务、战略和策略等党的建设的一般性问题,晚年的恩格斯主要针对相对和平时期党的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前所述,19世纪70年代以后,革命形势发生了重要转折。在革命低潮时期,不仅各种势力出现了分化改组,而且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开始泛滥起来,有冒牌的社会主义,也有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等。它们有的甚至红极一时,不可一世。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极大地影响工人运动的正常发展,损害工人阶级政党的健康肌体。为此,恩格斯不得不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毅然决然地开展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并在批判中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把马克思主义重新还给为工人阶级政党。他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说明工人阶级政党优越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当时在党内外也有一些人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贩卖假马克思主义的,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到处生搬硬套的,或者只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个别原理而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针对此种情况,恩格斯告诫各国工人阶级政党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691)还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是“活的行动理论,即同工人阶级在其每个可能的发展阶段一道工作的理论”[6](P93),是工人运动的反映。另外,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些领导人由于受德国社会习气的影响,表现出某些压制讨论、限制批评自由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恩格斯指出,工人运动的基础是最尖锐地批评现存社会,批评是工人运动的生命要素,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逃避批评,禁止争论呢?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3](P580)恩格斯认为,党内一切同志都是平等的,普通党员可以自由地批评最高领导人,党内存在意见分歧也是正常的,如果一有不同意见者就把他开除出党,这是愚蠢之举。只有在党内实行最充分的自由批评和最民主的讨论,才能使党得到健康的成长。
2.注重民族国家党的建设
早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比较注重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对党的定位是国际无产阶级政党。19世纪70年代以后,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他们的工作重心便转向指导和帮助在各国建立群众性独立工人政党。为了支持马克思潜心从事《资本论》的创作,这一工作主要是由恩格斯来承担的。不论是德国党,还是美国党,不论是英国党,还是法国党等,他都给予了满腔热情的关怀和帮助。既给各国党的建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又努力帮助它们纠正各种失误;既旗帜鲜明地支持党的正确领导,又毫不吝啬地批评某些错误倾向;既亲自帮助它们制定党的纲领,又不厌其烦地答复各国党的来信。正是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帮助下,欧美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逐渐成长壮大起来,领导了工人运动的发展[7]。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杨新红,向黎.马克思恩格斯党群沟通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 叶剑锋)
郭大俊(1953—),男,湖北南漳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张煜(1986—),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A725
A
1671-7155(2014)01-0016-04
2013-11-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项目编号:05BKS0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