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建设实践探讨

2014-04-07

河北科技图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厦门大学馆藏资料

周 红

(厦门大学图书馆 福建厦门 361005)

1 引言

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各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是图书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源的集合。特色馆藏可分为珍稀性特色馆藏与专题性特色馆藏两大类型。珍稀性特色馆藏包含那些稀缺、有价值以及真正独一无二的资料,主要为稀有图书、珍贵文献资料以及档案资料。专题性特色馆藏一般围绕某个指定的专门性领域或学科而建立,具有一定的收藏规模,服务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在该领域的文献占有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图书馆业发展较早的美国,其研究型图书馆特色馆藏概念在经历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后,基本内涵从最初的“珍稀图书”过渡到今天完整意义上的特色馆藏——珍稀性文献与专题性文献二者并存。正是高校学科研究的日益专门化,客观上要求大学图书馆提供研究所需的专题性资料,从而带动了相关文献的收藏。专题性资源越来越受到各研究型图书馆的重视,最终成为现今意义上的特色馆藏。目前,专题性馆藏与珍稀图书一样被统称为“特色馆藏”揭示于美国各大学图书馆的网页上。

美国研究型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演变过程,也较大程度上体现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历史中。20世纪末前后,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和教育经费的大幅增长,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大多开始了对馆藏珍稀图书(包括手稿、档案性资料等)的整理、出版以及数字化,专门性的管理部门也开始出现。本世纪初,以规模化收藏特定学科文献为方向的专题性特色馆藏建设开始提上各馆日程。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更多地停留在对珍稀性特色馆藏的建设上,而对专题性特色馆藏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相对有限。

厦门大学地理位置独特,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地域和海域上可以辐射至港澳台、东南亚地区以及整个南中国海区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闽南地方文化与民俗、闽南地区久远的海外丝绸之路与海外移民历史所形成的华人华侨文化和福建闽西、闽西北地区特有的客家文化。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为例,对高校图书馆专题性特色馆藏的建设进行探讨。

2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建设实践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是独立于我馆特藏部之外的另一组织机构,以馆藏的专题性为其特色。从2010年初开始筹备,至今已历时四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该中心的建设实践,对高校图书馆专题性特色馆藏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2.1 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建设目标

东南亚、南中国海以及台湾地区一直是我国国际关系中的敏感区域,对相关地区问题的研究将为我国应对该区域发生的各种争端提供信息参考和理论支持。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主要为满足未来国家区域研究发展的信息需求,最终为实现国家战略长远发展的目标服务。

2.2 以本校区域研究特色学科为依托

厦门大学的区域研究特色学科的研究单位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和台湾研究院。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下设东南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入选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前身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下设政治、经济、历史、文学、两岸关系5个研究所。先后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福建省重点学科以及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两大研究院奠定了厦门大学在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研究上的学术地位。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主要为这些学科研究服务,以其要求与发展为导向。

2.3 制订区域特色馆藏发展政策,明确文献收藏的各项指标

厦门大学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在现有馆藏的基础上,对相关主题的馆藏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离,形成对区域性资料的初步整合和管理。首先确定中心收藏文献资料的范围:东南亚,即台港澳、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越南);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南中国海(南海、东沙、南沙、西沙等)等地。收藏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族宗教以及地方文化等诸多方面。收藏的文献类型主要有印本文献和视听、电子资料以及数据。印本文献包括图书、报刊、地图、画册、图片、海报、照片、手稿、族谱、宗谱等等所有印刷文本资料;视听、电子资料以及数据库包括对现有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国内外相关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加工。在全面收藏的基础上中心加强重点收藏如区域名人、传统艺术、特色民俗文化、地方语言、特色学科等方面的文献。

2.4 拓展文献获取途径

为提高厦门大学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文献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中心认真调查区域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和现有收藏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寻访和收集,寻访对象包括海内外出版机构、官方收藏机构、民间学术组织、地方文献出版机构以及私人收藏者。厦门大学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根据所需文献出版发行和收藏情况采取多种途径获取文献。首先,加强主动性采购。区别于一般性依赖于书商提供书目的被动性采购,大多由采购人员通过对日常书目进行分析后确定一些相关性较大的出版社,定期主动跟踪和索要书目,尽可能减少相关文献的缺漏。其次,加强与国际、国内区域文献的交换和受赠工作,通过对外交流拓宽文献来源。如针对一些华侨华人的资料,一般通过参与一些国际华人会议或与一些华侨联谊机构进行交流。第三,对于一些福建地区的地方文献,如家谱、民间信仰、民间戏曲等资料则进行实地走访,以获取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此外,中心还征集与收藏内容相关的灰色文献。

2.5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实现对馆藏的专门化管理

设立专门性的机构,提供独立的馆藏空间,对区域特色资源进行单独管理。不同于珍稀性特色馆藏“重藏轻用”式的保护性管理方式,中心的专题性馆藏必须要实行“藏用结合”的管理方式,以便于相关专业人员能更便利地使用这些研究资料。与此同时,对区域性研究资料的管理又不能等同于普通馆藏的管理方式,在借阅时间和借阅权限上要有一定的区分,以保证真正需要的读者能更加合理地使用。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从筹划到最后成立先后经历了调整馆藏空间、设立专门馆藏机构、配备专业馆员以及制定管理规则等几个环节。首先,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是我馆唯一一个不以学科图书为馆藏对象的独立分馆形式的馆藏机构,其馆藏空间独立,其机构地位等同于我馆的专业分馆以及其他业务部门。其次,在收藏对象上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科性收藏,对一些区域性资料实行不限定读者层次的完整性收藏。第三,在借阅规则上该中心文献实行短期借阅的特殊规定,借期仅为三天且不能续借,其他分馆和书库图书的借阅时间则为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

2.6 建设区域特色数据库

为配合区域研究资料中心的全面建设,该中心各种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逐渐走上轨道。中心建设的“东南海疆研究数据库”是厦门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相关学科和机构的研究重点而建设的区域研究特色数据库,已经得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三期专题特色数据库子项目的资助。“东南海疆研究数据库”现有条目近200 000条,其中台湾地区计128 482条,东南亚及亚洲其他地区计52 402条。该库成为一个涵盖我国东南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着重为海洋发展和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的区域研究资料库。此外,闽粤台地方志专题库、闽粤台文史资料专题库、莆仙妈祖地方文化特色库也在建设之中。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经过现有馆藏的整合、常规性日常采购以及接受交换赠送等渠道有效地实现了馆藏量的快速增长。目前该中心已有区域性印刷型文献30 000余种,其中文史类书刊15 000余种,宗教、哲学、法律、艺术等8 000余种,经济、管理、文化等为9 000多种。此外,该中心的特色区域性数据库“东南海疆研究数据库”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荣获CALIS三期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子项目建设一等奖。总之,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已经初步实现了完整收藏与重点收藏相结合以及传统文献与电子资源建设共存的格局。为未来建设成为厦门大学区域研究、福建地方区域研究乃至于国际在该区域研究上的文献信息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厦门大学区域研究资料中心自2010年建成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实际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区域资料收藏边界界定不够清楚,导致文献收藏观点出现分歧

(1)关于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在区域人物的收藏上没有明确界定。主要包括中心在收藏人物性资料时是收藏有关区域地方性人物的所有作品,还是仅仅收藏关于这些地方人物的研究或介绍性资料,而并不收藏他们与区域主题无关的作品?(2)区域出版物是否属于区域特色文献存在分歧。就区域研究而言,广义的区域文献自然也包括地方出版物的收藏,譬如台湾地区或福建地区出版的文献资料是否要实行完整收藏?还是要求区域地方性出版物的主题也必须与区域相关?(3)某些特定主题的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界定不清。如水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牵涉到航路经过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哪些方面的文献与丝绸之路有关?时间起始如何界定?收藏范围如何划定?目前均没有准确的定论。诸如此类,在区域资料收藏规定上都没有明确细化。这要求我们区域研究资料中心汇总实际工作所碰到的具体问题,并经过相关人员讨论后,最终形成一个没有分歧的尽可能兼顾所有细节的规范性文件。可见,制定一份既具有指导性又兼具细节性规定的馆藏发展政策是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前提。

3.2 馆藏建设各相关业务岗位之间独立有余而合作不足

目前区域中心的资源建设任务分属两个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分别为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和采访部。其中国际国内交流和实地寻访地方文献等业务属于区域研究资料中心,而日常区域资料的常规采购任务则属于全馆资源建设部门的采访部。两个不同部门的相关业务人员之间日常交流甚少,基本属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种条块分割的业务模式将不利于区域资料的规划性和完整性收藏。合并业务岗位,加强本馆范围内不同业务内容的交流和合作应成为以后区域中心机构建设的发展方向。

3.3 资源建设缺乏明确经费预算,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近些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随着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而有了较快增长,图书馆的各项业务经费也有了较好保障。但就各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言,保障全校性常规资源的建设始终是第一位的,特色馆藏建设经费往往受制于此。就区域资料中心而言,近年来虽然我馆经费充足,但具体到区域资料中心的建设却没有明确的经费预算。从而导致业务人员在具体的馆藏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预期,也没有具体的馆藏建设年度目标,基本上处于任其自然的发展状态,客观上制约了区域资料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因此,制订明确的经费预算不仅仅是对区域资料中心馆藏建设预期的规划,也是从根本上确保特色馆藏建设的长期经费保障。

4 结语

特色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特色馆藏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馆藏资源不断丰富、馆藏空间日益紧张以及馆藏内容日渐趋同的今天,建立具有各馆自身特色并在相关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题性特色馆藏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希望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的建设实践,能为其他高校图书馆专题性特色馆藏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1]William L.Joyce.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Special-Collections in American ResearchLibraries[J].Rare books&manuscripts librarianship,RBM,1988,(1):19-29.

[2]杨佳.谈我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J].图书馆,2009,(4):128-129.

[3]黎莉.皖江文化特藏文献的分析与采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5):90-93.

[4]胡越慧.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以温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6):72-75.

猜你喜欢

厦门大学馆藏资料
馆藏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校歌
上厦大
春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