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厄与反思——近三十年江苏立宪派研究述评

2014-04-07

湖湘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张謇辛亥革命江苏

江 轶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81)

晚清立宪运动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与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多重危机包裹下清政府的适应性变革意识与在中国社会久已涤荡的西潮相结合,立宪呼声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立宪意识被极度强化,立宪思维被迅速激活,立宪行为被急进付诸。在立宪运动发轫之际,以朝野精英与社会绅商为主体,以追求在中国建立立宪政体为目标的政治派别——立宪派逐渐形成。在立宪派的总体研究过程中,江苏立宪派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回顾近三十年来江苏立宪派的研究,对于近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拓深具有较强意义。

一、人物研究:“一体两翼”格局下的视野拓展与观点颠覆

1.对江苏立宪派人物研究的“一体”集中于领军人物张謇的研究

从学术回顾来看有关张謇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百年,著述颇丰,涉及内容众多。建国前的张謇研究总体上以收集张氏著作与文献为主,研究内容局限于一般性介绍。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于张謇的研究学术界呈现出史料发掘进一步深入,意识形态化批判重于理性分析的两大动态特征,这些研究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学术空气密不可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三十余年是张謇研究的活跃期。史料方面,最大的文献成就是由曹从坡、杨桐主编的《张謇全集》六卷本于1993年出版,由杨力强、管霞起编辑的《张謇存稿》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进一步充实了张謇研究的文献资料资源。该时期有关张謇研究的专著、论文明显增多。最为权威的张謇研究专著应是章开沅所著 《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1],该书全面反映了张謇的一生,对张謇组织参与的立宪活动更是有详细叙述和客观评价。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有章开沅的《论张謇》,吴良镛的《张謇与中国近代第一城》、虞和平的《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祁龙威的《张謇日记笺注选存》、卫春回的《张謇评传》等等[2]。笔者统计从八十年代至今,有关张謇的论文、专著已经超过1000余篇(部)。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就数量而言,已经远远超过前七十年之和。从研究领域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研究重心为张謇的政治活动,特别集中于张謇的立宪思想形成、立宪动机、立宪活动评价及立宪转向革命等若干问题,近十几年来对张謇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研究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特别集中于大生企业集团研究、经济立法研究以及文化、慈善活动研究等,新方法、新视野、新观点不断出现,张謇研究已经进入了更新的层次[3]。

2.对江苏立宪派人物研究的“两翼”集中于江苏立宪派的代表人物赵凤昌和李平书的研究

赵凤昌是一位集旧官僚、立宪派、共和现实主义者等多种身份于一体历史人物,学界对其研究较早。从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研究历程来看,首先对极具史料价值的《赵凤昌藏札》进行了整理。从对赵凤昌的研究视角来看,传统观点认为赵凤昌是属于立宪派幕后人士,而他的住所“惜阴堂”则成为南北议和代表和立宪派进行阴谋活动的场所。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马铭德论述了其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肯定了赵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建立共和政体的努力[4]。徐伟民认为:“赵凤昌除和清朝旧官僚及立宪派频繁往来外,与革命党人亦过从甚密,赵凤昌是辛亥革命的热心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5]。目前学界对赵凤昌的研究已经开始一个新的局面,以往那种唯革命论的思想和模式被逐步边缘化,理性分析客观探讨的学术研究被认可。

李平书亦是江苏立宪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威望和能力为辛亥前后的上海稳定作出了贡献。近三十年来对李平书的研究开始重视,整理了李平书自撰的《李平书七十自叙》,丁日初的《辛亥革命前的上海资本家的政治活动》、《上海资本家在辛亥起义及胜利后的积极表现》[6]、吴桂龙的《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述论》、沈渭滨、杨力强《上海商团与辛亥革命》[7]等文章都记述了李平书在辛亥上海光复时期在上海地方自治和上海商团中的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台湾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沈云龙的 《李平书与辛亥上海光复》,文章强调了李平书在辛亥年间上海光复的过程中所取到的重大作用。

从以上江苏立宪派人物研究动态来看,人物研究仍然是“一体两翼”格局,集中于张謇研究,辅之于赵凤昌和李平书研究;人物研究超越传统政治领域,用现代化视野考察,对其经济社会贡献研究开始升温,如对张謇南通近代化建设研究和企业经济社会效应研究日受重视;根据史料敢于挑战甚至于颠覆“传统”观点,如对赵凤昌活动的史料考证,发现其并不是“投机者”,开始肯定其在辛亥革命等历史关头的重要作用。

二、团体研究:“公会—谘议局”视野下的国家—社会互动

对于江苏立宪派的团体研究主要集中在 “预备立宪公会”与“江苏谘议局”,两者分别作为全国性民间立宪团体和地方性官方立宪团体的典型而备受重视。预备立宪公会作为以江浙立宪派为主体推动成立的政治团体一直为学者所关注。章开沅认为预备立宪公会提出了一些与清政府不同的主张,矛盾焦点集中在采取何种立宪政体上。尽管见解不同,但最后其成员还是严格恪守“敬尊渝旨”的原则[8]P567;侯宜杰从宣传、开办学堂、推行自治运动、编订商法四个方面全面考察了预备立宪公会的政治活动[9]P117;陈文英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公会在上海成立后,积极传播宪政知识,努力进行宪政启蒙,使民众摆脱对专制社会的精神依赖,从而为开展政治运动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10];朱英考察了预备立宪公会活动中人们容易忽视的部分,即制订商律活动[11]。从以上成果来看,学界对于公会的研究除了传统政治研究外,已经涉及到教育、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探讨,通过预备立宪公会的个案研究强调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及妥协。

江苏谘议局是地方立宪运动的重大成果,江苏谘议局议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江苏立宪派。耿云志指出张謇领导江苏谘议局为建设宪政做了许多基础工作,并与思想顽旧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12]。袁岿然则重点对谘议局的议员进行研究,认为谘议局议员由于出身不同,年龄各异,因此他们对清政府的依附程度存在差异,在辛亥革命以后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13]。张海林通过对江苏谘议局在辛亥革命前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作一些个案探讨,认为它“不但坚持议会斗争,而且直接投身庙堂之外社会斗争的实践,发动和组织省内以至全国资产阶级进行争取经济自由和政治民主斗争”[14]。此外,台湾学者王树槐的《清末民初江苏省的谘议局与省议会》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了清末江苏谘议局人员构成和政治背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5]。可见,有关江苏谘议局的研究的关注焦点在于探讨谘议局与清政府江苏地方当局之间的矛盾与影响,由此透析以官绅各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与张力。

三、群体定性研究:“两个转向”折射下的研究思维的转变

对于江苏立宪派在辛亥革命期间的群体定性问题通常由政治态度的“两个转向”来界定。这“两个转向”具体指的是江苏立宪派 “辛亥革命初期转向革命”和“辛亥革命后期转向袁世凯”,这两个转向体现了江苏立宪派政治态度的变化,是江苏立宪派研究中极为值得探讨的部分。

“辛亥革命初期转向革命”问题。在早期研究中,徐仑认为张謇“在武昌起义前是立宪运动的代表人,那么在武昌起义后即成了不伦不类的变色龙了”[16]。罗华庆全面地分析了张謇转变的过程,认为以张謇为代表的江苏立宪派人的转变 “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曲折、复杂思想认识过程,也是积量变至质变的必然反映”,而张謇转向的内因是“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而不是什么投机革命”[17]。吴仞则认为张謇的转向转变过程“不仅是缓慢的,而且是被迫的,甚至在思想上还有反复”[18]。卢伯炜认为张謇行为集中反映了江浙立宪派与“旧官僚”不能不转向革命的被动性,以及必须作出应对的策略性和一定程度的投机性[19]。冯素芹从对江苏立宪派整体的视角分析出发,认为江苏立宪派人的转向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特定的目的——那就是把革命引向他们能够控制的方向和范围并及早结束革命”[20]。

关于“辛亥革命后期转向袁世凯”的问题。这里主要指的是以张謇为首的江苏立宪派逐渐背离革命,拥护袁世凯的活动。蔡苏龙、牛秋实认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势单力孤,袁世凯以掌握新军实权这一政治军事资源,同晚清地方士绅特别是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力派联合,取代了清朝的统治。这里有历史的必然逻辑,而决不是偶然的[21]。冯素芹则认为江苏立宪派之所以坚决支持袁世凯,是因为‘新生的袁世凯政权是他们渴望的秩序的保障,所以他们竭力扶持袁世凯政权,反对一切可能损害这个政权的因素”。

因此,学术界对于江苏立宪派群体定性主要还是从观察“两个转向”的角度来看的,其研究思维本身也体现了从早期的全盘否定到近年整体考察的转变,善于从历史大视角与当时环境相结合来来解读,研究思路与手段表现出日益冷静与稳重。

四、困厄与反思——江苏立宪派研究的“困境”与“突围”

依上而言,近三十年的江苏立宪派研究成果丰硕。不过,如果对江苏立宪派的研究进行深入反思,我们亦发现,当前江苏立宪派的研究已经步入“困境”:

一、重视立宪团体、个人、事件研究,忽视整体研究。立宪派作为一个政治派别,有着众多相同或相似的政治特性,在阶级基础、政治心理、政治手段上都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尤其是江苏立宪派本身作为全国立宪运动的中坚力量更多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本身具有较为同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应便于做整体研究;

二、史料来源过多依赖出版物史料,原始档案史料相对不足。有关立宪派的史料,学术界可谓是做到了“涸泽而渔”,中央、地方各类报刊、杂志、史料汇编等应有尽有,但是对于原始档案的关注不够,此为史料来源的一大遗憾,运用各种史料立体客观的解读历史问题,还原历史真相应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

三、不能走出“重政治研究轻社会经济研究”的传统思维。立宪派本为政治活动的产物,对其政治活动的考察自应为重点,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历史作用。学术界对于其政治考察可谓是“久经考验”,但对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考察较少,尤其是江苏立宪派大部除了绅士的身份之外,亦具有从事实业的“绅商”身份,他们从事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立宪运动亦起到促进作用,该领域应引起注意加强研究。

诚然,这类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江苏立宪派的研究亦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新时期该项研究的“突出重围”。

一是研究重心下移,关注立宪运动中基层社会与国家动员的关系。以江苏立宪派研究为例,以往研究考察的是江苏立宪派如何在全国立宪运动中领导作用。就目前研究而言,宏观考察大型的立宪活动,经过三十多年的深入探讨,此类研究已无多大新意。今后应将眼光向下,重心下移,深入各级地方档案馆挖掘史料,进行研究探讨,定能从以往忽视的领域中发现新问题。

二是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的多样化。从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论文与专著的比例悬殊较大,以论文为主,缺乏系统性的整体研究江苏立宪派的专著,这应该是此领域今后该加强的。

三是注重学术路径的多元化。三十年来的立宪派研究表明,“革命史”研究范式已经逐渐被 “现代化”范式所取代,我们应注重多角度多思维研究,运用多重研究手段开展研究,关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法学等多学科在该领域实行交叉研究,以期取得最好的研究效果。

立宪运动已经走过百年,有关立宪派及立宪运动的研究也持续了半个世纪,江苏立宪派研究则在近三十年里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期待江苏立宪派研究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推动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发展。

[1]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张廷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南通张謇研究[J].江海纵横,2008,(6).

[3]庄安正.国内外张謇研究之回顾与张望[J].史学月刊,2000,(3).

[4]马铭德.辛亥革命与赵凤昌[J].历史教学,2003,(7).

[5]徐伟民.“惜阴堂”与辛亥革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丁日初.上海资本家在辛亥起义及胜利后的积极表现[J].近代史研究,1983,(1).

[7]沈渭滨,杨力强.上海商团与辛亥革命[J].历史研究,1980,(3).

[8]章开沅.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860—1919)[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陈文英.清末预备立宪公会宪政启蒙传播活动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1]朱英.预备立宪公会拟订商法活动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0,(4).

[12]耿云志.张謇与江苏谘议局[J].近代史研究,2001,(1).

[13]袁岿然.试析江苏谘议局议员[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14]张海林.论辛亥革命前的江苏谘议局 [J].江海学刊,1995,(6).

[15]王树槐.清末民初江苏省的谘议局与省议会[G].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6编).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6]徐仑.张謇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动[N].文汇报,1961-12-26.

[17]罗华庆.试论张謇从立宪到共和的转变[J].江汉论坛,1981,(3).

[18]吴仞.张謇与辛亥江苏光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19]卢伯炜.立宪派与辛亥革命[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0]冯素芹.辛亥革命前后江苏立宪派政治活动评议[D].扬州大学,2005.

[21]蔡苏龙,牛秋实.张謇、袁世凯交往与民初政治变局[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猜你喜欢

张謇辛亥革命江苏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数读江苏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联墨双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