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浅析

2014-04-07

关键词:辅导毕业生职业

汤 娟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日趋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就业的压力,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啃老”等现象,工作真的那么难找吗?一方面是企业虚职以待招不到人,一方面是学生找工作难。大学生就业到底怎么了?归结到底,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多少年来我国教育给学生和家长灌输的一种概念。很多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好不容易读到大学了,那么就希望学生能够找到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能够在一线城市工作,能够在办公室里工作,然而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初都需要到基层、到车间工作。导致学生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差距是很大的。

(二)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

求职前,部分高职生不能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在选择理想的职业目标时,不能把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对自己的评价发生偏差,其“心目中的自我”高于真实的自我,就业时盯着好单位、大城市、高待遇。择业目标的不切实际,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自我评价出现偏差,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由骄傲变为怯懦,就业心理压力急剧增加。过度的压力抑制思维和行为,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恐惧、紧张、不自信,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往往会错失本可以就业的机会。

(三)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

目前,大学毕业生中还存在不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等待就业的心理。甚至还有人直言:“大学生找工作就是比爹!”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找工作靠关系、靠父母已经在某些毕业生意识中根深蒂固。被动心理,依赖心强,往往会削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会争取,更不敢争取。在大学生中,缺少艰苦条件磨练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追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收入等眼前现实利益,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一线环境中工作,因而会失去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四)过度焦虑与急躁

面临毕业,即将结束十几年的学生生涯,踏上工作岗位,面临这一人生的重大转折,毕业生是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在就业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是正常的。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有的高职生在参加过几次招聘会后,感觉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要求苛刻,再加上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精神也处于一种持久的焦虑状态。他们的这种过度、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就业焦虑心理,有的甚至患上了“择业焦虑症”,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没有确定前,没有目标地东奔西跑,频繁参加招聘会,盲目投递简历,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用人单位有意向签约时,他们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工作时,又后悔莫及,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

(五)缺乏清晰的就业目标与消极等待心理

由于高职生的毕业年龄普遍偏低,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就业的意识比较淡薄,对毕业的选择缺乏明确的思考,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

二、高职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近来年高等教育扩招,用人单位为了装点门面,在招聘过程中挑肥拣瘦,形成研究生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挤占高职高专生的就业岗位的不正常现象。

2.企业为了追求社会声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把需求量较少待遇丰厚的短缺高级技术人才大肆渲染。给社会,学生造成误导。高职大学生较高的学习目标和理论不能如愿实现,又不愿意从最基础,最底层,最现实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做起,学习心理矛盾而复杂,造成高职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茫然和浮躁心态。

(二)学校因素

1.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不少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一般都是采用讲座的形式,内容也大多是政策法规和求职技巧辅导。许多高职院校偏重于重视创造高就业率,而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和培养,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价值、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设施相对落后。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开设热门专业,致使人才培养趋同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不能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变专业设置,导致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另外,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也相对落后,陈旧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不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个人因素

高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迅速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理想化特点最为突出。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他们在思考就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成为就业的障碍。

三、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最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似乎主要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不少毕业生一味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功利,却忽略了情感和理想。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要拥在所谓的“热门”小径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世上原本就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3.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1)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2)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3)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4.指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对升学时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及毕业后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十分重要。为了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信息。

5.要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

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决定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在价值多元时代,有人崇尚科学技术,有人崇尚文化艺术;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有人看重稳定,有人欣赏冒险等。尽管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开展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2.开设就业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全班大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

5.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如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满腔的热情进入人才市场公平竞争,积极就业。

[1]乔潮.高职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和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2]赵苗苗,刘静洋.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7,(5).

[3] 葛敏.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7,(18).

[4]郑扬波.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王晋.大学生就业指导(高职高专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于海琴.心理成长与生涯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辅导毕业生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