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2014-04-07张志群林秀群

关键词:闽台办学专业

张志群,林秀群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当今高校办学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化竞争,闽各高校急需通过合作办学,对接台湾特色专业,来创新办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办学水平与竞争力,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输送人才。但是经过实践表明,闽台合作办学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办学经验少、缺乏长期规划等原因,造成了人才培养上平庸无奇。

一、闽台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现状

(一)项目管理缺失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两岸在教育上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目前闽台合作办学管理机构中,大多数存在着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有的学校虽然有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但是都是形式上的,在真正的管理工作中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委员会的存在是形同虚设。有的只是通过文件的形式成立一个委员会,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委员会的成员从未通过会议或其他形式进行协商、研讨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上往往只依赖极少数的主要负责这一业务的人员做出决定。对项目的运行情况也没有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另外,大多数承办闽台合作办学专业的高校,在选择项目管理委员会委员上都选择了外事部门、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以及各相关院系的负责人作为成员。虽然每个成员都有做出分工,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协调部顺畅或者工作互相推诿的情况,影响了合作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闽台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是围绕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的战略部署,立足高等教育服务海峡西岸建设和紧缺急需的理、工科应用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用足用好中央赋予福建对台工作的优惠政策,先行先试,以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探讨,以教师之间的教学和科研的交流,以学生之间的互派,以多元模式引进台湾高等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合作办学、产学结合的机制,探索闽台高等院校在学分、学历互认的技术路线,为海西主导产业及台资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和技能型人才。对一个高校而言,培养目标是决定人才培养的航标。培养目标是否明确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目前,闽台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新趋势,在闽的高校不分学校层次,纷纷承办闽台合作办学,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学生的培养上应该有不同的目标,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上,都没有细化,而是很笼统的界定为培养适合海峡西岸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项目的高要求与学生的“低素质”之间存在矛盾

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要求是围绕海西建设急需人才的培养,吸收和引进台湾高校的优质资源,以加强教学科研双向合作、师生双向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学分互认为切入点,通过产学结合,订单培养,提升闽台合作办学的水平和层次,促进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合作双方经过研讨联合制定适合专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商定课程的对接方案;引进优秀的教学资源,将台湾高校先进的专业课程安排体系经过消化吸收内化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经验,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中,台湾课程需要占1/3以上的比例;每学期都要至少一门的台湾教师授课课程,其总的比例要达到1/4以上。但是由于闽台合作办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现状,使得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障碍。为闽台学生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课程,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学历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入学成绩差,使得学生在学习、领会课程内容显得较为薄弱。

二、改革与探索

(一)完善项目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障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完善项目的管理机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成立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协调委员会,形成紧密型两岸合作院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同时成立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还必须致力于推动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闽台合作办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出台专业教师赴台进修计划;建立对台湾教师的引进制度等等。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主要是由本校教师和台湾教师组成的,合作双方在教学与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分工,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程考核以及教师的课酬等方面也具有与本校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具有特殊性。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该专业所具有的特殊性相应地在学生教学的安排、学生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起双方合作的最佳方式和办法,既建立起适合高校发展要求,与符合对方合作院校利益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双方合作办学的继续发展。

(二)充分利用台湾资源,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闽台合作办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模仿传统的专业,也要摆脱全盘复制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生源的实际和对接高校的资源优化,根据原有专业办学发展方向,在夯实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构建多元的知识体系。作为闽台合作办学专业课程设置,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比重,强化能力训练”。形成基础操作课,业务实践课,方向规划课等几个模块。精选课程,构建好专业选修课与必修的课程内容。努力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删减一些重复内容较多的课程,增加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尤其在专业第三学年课程和选修课内容修订方面,充分发挥台湾合作大学对接专业教学资源优势,选择优质教学课程。

(三)科学管理,培养通才

管理问题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大学教育应该提倡培养通才大学生,也就是尽可能培养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更多元化的才能以及专业技能。当今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和知识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逐渐向通才方面发展。而身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的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通才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当今就业难,而想要就好业则是难上加难,因此,想要在这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只有做到这个,才能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作为闽台合作专业的学生,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培养这类学生上要做到通才教育。

(四)打造强有力的校企合作平台

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培养方案来体现,必须依据合作培养的高校的现有的资源和特点来构建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拓展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特色培育为指导原则,会同合作台湾高校及企业界,特别是台资企业中的相关专家等来联合制定闽台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方案更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完整的系统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强校外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让企业来办、专家担任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构建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

[1]张光宇,李富玉.关于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王建.合作办学体制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探析-以集美大学合作办学实践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08.7.

[3]陈金聪,林松柏.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2):5-9.

[4]刘辉雄.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人才初探[J]教育评论,2009,(5):110-112.

[5]姜义民.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

[6]陈屏.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J].理工高教研究,2005,(3):67-68.

猜你喜欢

闽台办学专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