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一期工程设计

2014-04-07

山西建筑 2014年17期
关键词:檐口层高用房

程 进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三所,北京 100089)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用地位于廊坊市经济开发区,用地北临芙蓉道,南临木兰道,东临华祥路,建筑为工业厂房及附属配套用房,共有8个建筑子项,分别为精加工车间、重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电控车间、物流厂房、研发中心、动力服务中心、大门。

项目总用地面积71 336.7 m2,总建筑面积72 809 m2。

精加工车间总建筑面积为8 802 m2;厂房区为1层,局部3层配套辅助用房。

重加工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0 104 m2;厂房区为1层,局部3层配套辅助用房。

装配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1 521 m2;厂房区为1层和3层,局部2层配套辅助用房。

电控车间总建筑面积为9 691 m2;3层厂房。

物流厂房总建筑面积为15 214 m2;1层和3层厂房。

动力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为7 993 m2;建筑高度16.3 m,地下1层,地上4层。

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为9 336 m2;5层。

大门总建筑面积为148 m2;1层。

2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动力保障系统兼顾二期需求;目前一期项目南北2个厂区对外出入口(北侧为货运出入口、南侧为人员出入口)考虑未来建设二期工程后西移。

场地地势基本平坦,在甲方未能提供场地周边城市道路的设计标高资料的条件下,督促甲方以芙蓉道与华祥路的交叉口中心为假设高程系统标高起算点(0.0),实地测绘了周边道路的标高,顺利完成了竖向设计。因建筑室内外高差较小,为0.1 m~0.15 m,竖向设计中合理安排场地标高和排水组织。

厂区内人流主要集中在厂前区以及各生产车间,车流主要是货物车流;厂区主出入口开设于南侧木兰道,在北侧芙蓉道开设货物出入口。小汽车停车位主要布置于研发中心楼前,靠近厂区主入口,共计36个车位;货车车位布设于物流区,靠近货物出入口,便于运输,流线短捷,约10个货车车位。

3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以经济适用美观为设计原则:

平面设计功能分区明晰,各个流线互不干扰,符合工艺使用要求;研发中心在以上基础上增加了内部空间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增加了趣味中庭,创造了独特的空间品质。

厂房建筑设计中摒弃传统厂房中条窗的开窗形式,结合结构构建和对采光要求的实际使用特点,利用模数,采用有规律的方形小天窗形式,既美观又实用,避免眩光。

厂房配套附属用房,沿城市道路,故设计中着重推敲了此部分的建筑造型,创造出了新颖温馨的效果。

研发中心,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造型,搭配浅灰色混凝土与通透幕墙,创造出独特的建筑艺术气息,结合了本工厂的生产性质,“精雕细琢”如同一个工艺品又像一个无声的广告,成为精雕公司企业文化与精神品质的最好展示。

厂房及其辅助建筑采用浅灰色氟碳漆喷涂,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搭配大体量的造型,展示了精雕的风采,沿街办公面深灰与白色的对比,大体量建筑与幕墙的对比,具有整体连续感的建筑造型,倾斜的窗户窗台外立面,都展现了精雕作为一个行业内的资深企业,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独特魅力。

4 结构设计

本工程有精加工车间、重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电控车间、物流厂房、研发中心、动力服务中心、大门等8个子项工程。其具体情况如下:

1)精加工车间:长90 m,宽78 m;柱距:6 m,车间跨度:1×24 m+3×18 m,柱顶标高为9.30 m,轨顶标高为7.00 m,吊车起重量为5 t,A4级工作制。车间端头外有一贴建三层辅助用房,跨度7.20 m,长75 m,10 ×6.0 m+7.5 m 柱距,檐口高度为11.70 m,层高:一层4.50 m,二、三层3.60 m。

2)重加工车间:长90 m,宽78 m;柱距:6 m,车间跨度:1×24 m+3 ×18 m,柱顶标高为11.3 m,轨顶标高为9.0 m,吊车起重量为10 t,A4级工作制。车间端头外有一贴建三层辅助用房,跨度7.20 m,长66 m,11 ×6.0 m 柱距,檐口高度为 11.70 m,层高:一层4.50 m,二、三层3.60 m。

3)装配车间:长90 m,宽84 m;柱距:6 m,车间跨度:4×18 m+1×12 m,柱顶标高为10.20 m,轨顶标高为 8.0 m,吊车起重量为16 t,A6级工作制。车间内有一贴建二层辅助用房,跨度6.00 m,长60 m,10 ×6.0 m 柱距,檐口高度为8.10 m,层高:一层4.50 m,二层3.60 m。车间南侧外贴建一个三层部件装配车间,跨度12 m,长90 m,柱距15 ×6.0 m,檐口高度 15.20 m,层高:一层6.00 m,二层5.40 m,三层 4.00 m。

4)电控车间:长90 m,宽36 m;柱网:X 向10×9.0 m,Y向4×9.0 m,檐口高度16.90 m,共三层,层高:一层7.00 m,二层6.00 m,三层3.90 m,一层有1 t悬挂吊车。

5)物流厂房:分单层及三层两部分厂房,单层厂房:跨度18 m,长60 m,柱距:10 ×6.0 m,柱顶标高:10.20 m,轨顶标高:8.0 m,吊车起重量为20 t,A5级工作制。三层厂房:柱网:X向5×15.0 m,Y 向6 ×9.0 m+1 ×6.0 m,一层有吊车,吊车起重量为8 t,轨顶标高:5.50 m,层高:一层8.00 m,二层6.00 m,三层 4.50 m,檐口高度:18.50 m。

6)动力服务中心:地下一层,层高4.8 m,地上四层,层高:一层4.5 m,二层 ~四层3.90 m,檐口高度:16.20 m,长86 m,宽15.6 m,柱网:X 向1×4.0 m+10×7.8 m+1×4.0 m,Y向2×7.8 m。

7)研发中心: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层高:一层6.0 m,二层~三层3.90 m,四层3.60 m,局部五层3.9 m,檐口高度:17.40 m,长度:X向78 m,Y向54 m,柱网:7.80 m ×7.80 m。

针对单层工业厂房的特点,我们本着经济实用、施工方便快捷的思想,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杯口独立柱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屋面梁及屋面板,由于采用了预应力构件,大大减小了结构的断面及配筋,使得整体结构既轻巧又美观大方。并且预制构件均在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既保证了构件质量又加快了施工速度。

物流厂房为三层框架结构,柱距为15×9 m,一层有8 t吊车,二层楼面活荷载为1 t,三层活荷载为0.6 t。针对跨度大、荷载大的特点,为了既减小梁柱断面又保证使用功能,我们采用了钢骨混凝土梁柱,井字梁区格,大大减小了构件断面及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由于建筑造型的需要,研发中心楼面形状多处极不规则,斜屋面梁的空间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满足建筑要求,我们进行了精心设计,为减小梁截面,采取梁加腋等措施,为将梁的空间关系在施工图中更好地表达清楚,我们在图中插入了梁柱空间关系透视图。对于建筑物端头一侧连续三层悬挑5.2 m的结构,我们采取了型钢混凝土桁架的结构,满足了建筑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5 给排水设计

项目中四座车间厂房屋面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虹吸雨水斗单斗排水量大,屋面开孔少,减少屋面漏水几率,减轻屋面防水压力;充分利用虹吸雨水斗布置灵活、管道不受坡度限制的特点,根据建筑布局将立管设在外墙柱子旁,平均两跨厂房屋面仅设一根立管,耗费管材少,厂房内部不设埋地管,不设雨水管道井,节省建筑空间,减少地面开挖,施工工程量大大减小,施工快捷简单,同时减少了室外雨水井的设置。

6 暖通设计

冷热源方式:充分利用广阔的场地和适宜的土壤条件,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并利用夜间低谷电采用水蓄能系统,冬季蓄热,夏季蓄冷,蓄能罐设置在地上。

空调末端和气流组织:高大空间厂房采用无风管远程送风空气处理机组,并可调整喷口送风角度和送风量,保证厂房温度、风速场均匀,空调区按照分层空调设计。

空调水系统:单层厂房平面尺寸较大,且末端设备阻力基本相同,采用水平同程系统。

气流组织:喷口侧送风下回风,相对厂房分层空调是中送风下回风,厂房下部作为空调区,上部作为非空调区。

厂房通风:厂房采用自然通风结合屋顶排风机的复合通风方式,能利用热压作用时采用门窗进风、屋顶天窗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时开启屋顶排风机机械通风。建筑布局利于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建筑主进风面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侧。

空调节能:地源热泵结合水蓄能系统属可再生能源,并且大幅降低运行费用。分层空调在满足工作区空调要求的前提下,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同程式水系统水利稳定性好,调节方便。优先利用自然通风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消除建筑物余热、余湿,降低空调和机械通风运行能耗。

猜你喜欢

檐口层高用房
房屋买卖合同中层高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
高空大悬挑圆弧形组合单元式铝板檐口幕墙装配施工技术
高空檐口铝板横向滑移吊篮安装技术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大火灾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南京站雨棚檐口漏水补强加固施工技术
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房产开发成本分摊方法比较
水浇地与旱地春小麦冠层高光谱反射特征比较
改进和完善坡屋面屋顶檐口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