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

2014-04-06李书安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育人院校高职

李书安,刘 丽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社会化加速时期,加强实践有助于其获取相关知识,促进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一、实践育人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活动之所以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一方面它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目标的树立和政治信念的坚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实践育人能够调动个体多方面因素,培养学生认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和提升,不仅要通过理论教育,而且还要进行实践教育。尤其是在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的今天,各种思想冲击着学生,传统的理论教育效果明显降低。而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感知社会的发展状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德怀特·艾伦指出“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1](p22)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和道德素养,必须要通过实践锻炼。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当学生在实践中看到某些道德现象时,要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付诸行动,再加上合理的引导才能使正确的道德认知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今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难题之一。因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而使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实践育人活动要求学生们必须走出网络、走出宿舍,亲身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不断完善个人人格。

(四)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曾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2](p23)社会化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人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参与实践育人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实践的特点就是根据其成长成才的需求,使其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断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加快其适应社会的过程。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的足够重视。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践育人的足够重视,缺乏整体规划,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使得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地位,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多的学校仍然将大学生实践育人简单的理解为学生活动,没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将实践育人与学生成长成才联系起来。

(二)实践育人机制与专业联系不紧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活动较多的偏向于理论宣讲,或是一些难度较低的文化服务与社会调查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偏离,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而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实习活动因时间有限,无法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不间断实践育人机制的形成。

(三)实践育人主体相对有限。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应面向所有学生,但是由于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加之缺乏有力的物质保障,使得实践育人主体非常有限,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往往是少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而大多数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其中。

(四)实践育人过程流于形式。

为了较好地发挥实践在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各级教育部门都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是形式花样多,实际内容少,有的甚至用热闹的启动仪式代替具体的实践活动;有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缺乏详尽的计划,存在随意性等现象,没有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

(五)缺乏合理的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机制。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考核模式单一、评定形式单一、激励模式单一等问题。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但往往忽略了学生实践成绩与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入党、奖学金、评先评优等的联系,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制约和激励。

三、科学设计高职院校实践育人要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设计实践育人内容要遵循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必须要科学设计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内容。根据实践育人与理论教育的相互关系及高等教育的规律,高职院校应当以“德育为先、结合专业、贯穿全程、分类实施”为科学设计实践育人内容的原则。

1.德育为先。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不管举办什么活动、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来。德育是大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必要条件,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2.结合专业。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并突出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在育人目标、内容、途径的设计和实施上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效契合,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3.贯穿全程。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育人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于实践教学环节,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实践育人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整个阶段,围绕育人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活动,要从入学到毕业、课堂到课外、校内到社会实现全过程无间断的实践育人活动,切实提高实践育人效果。

4.分类实施。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育人过程中,必须根据学校类型的不同、专业学科的不同、学生个性的不同分别设计实践育人活动,分类实施。由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都是多类别、多层次的,因此在整个实践育人过程中必寻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规律。

(二)科学设计实践育人目标要遵循的原则。

1.能力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结合。高职院校要在实践育人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从社会建设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刻苦奋斗、勤奋求实的作风。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不断感悟和学习社会经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同时,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从中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导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3](p158)

2.能力培养与知识升华相结合。高职院校要经常性地开展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实践中验证课堂上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检验知识和提高知识。

3.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统一,使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进度安排、内容设计都能够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相适应,使学生们能够全面提升又能各有所长。

(三)科学设计实践育人运行要处理好的关系。

1.处理好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的关系。高职院校不仅要大力开展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性实践育人活动,也要重视非专业性实践育人活动,积极开展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2.处理好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关系。高职院校不仅要鼓励师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也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师资力量和资源优势,不断充实和丰富校内实践育人活动。

3.处理好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的关系。高职院校不仅要发挥学校师资和资源优势,集中开展一批实践育人活动,树立学校实践育人品牌,更要根据分散型实践育人受众面广、机动灵活的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多开展自主性强、规模适中、意义重大的小规模的实践育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提高实践育人效果。

四、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指的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过程中各种相关要素之间不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达成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状态,能够切实保障实践育人的效果。根据当今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应包括组织领导、宣传引导、运行保障、考核评估、成果推广五个部分。

(一)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才能真正确保实践育人工作持续开展并取得实效。完善的实践育人组织领导体系应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机构的建设。实践育人组织机构建设应按实践活动类型分为校级负责机构和院系级负责机构。校级负责机构应由学校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如学工处、思政课部、校团委等)组成;院系级负责机构应由院系党团总支书及各专职辅导员组成。整个实践育人机构应成梯形分布建设,既有效节约各种资源,又能充分提高实践育人效率和成效。二是明确领导责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有关领导应根据相关具体要求来明确其职责,每一过程都应明确第一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制定完整方案,细化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机制运行监督机制,确保组织机构体系的实际运作效果。三是领导示范带动。各级组织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育人活动中,为全校师生做出表率,在全校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宣传引导。

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高职院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宣传引导: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要牢牢占领思想宣传的阵地,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自觉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二是充分运用好现代媒体。除了运用传统的报纸、宣传栏、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外,学校应该用好新兴的网络媒体如微信、微博、贴吧、QQ等,积极地向学生进行相关的宣传,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实践育人的浓厚氛围。三是树立典型。实践育人过程必然出现一系列先进人物和先进事件,学校必须对其及时挖掘报道,并提高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水平,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育人活动,争先创优。

(三)运行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要将实践育人活动经费列入专项预算,保障好实践育人活动各个阶段的必要开支。二是队伍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指导是实践育人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要不断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要选拔出一批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到实践育人活动之中;要将参与和指导实践育人纳入教师日常工作量,将其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基地保障。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4](p1)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基地的打造,确保实践育人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考核评估。

高职院校在实践育人活动进行考核评估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实践育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是否起到积极作用来考察。既要看到学生最终的实践报告等成果,也要注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察;既要注重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注重校外各实践单位对学生的评估;既要注重对学生的考核,也要对实践指导教师进行考察。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评优评先的激励作用,要将考核结果列入学生与老师今后的各种评优评先活动的重要依据。

(五)成果推广。

我国拥有众多的高职院校,各校都开展了众多的实践育人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但是存在着成果相对封闭的情况,未形成相互交流、优势互补的局面。各高职院校之间应构建实践育人成果的交流及推广机制,使得实践育人好的制度和做法能够得到推广,切实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成效。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实践育人成果推广机制,并使得这种机制成为定制,形成全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走出去,去相关高职院校进行考察和学习,不断改进实践育人活动。三是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将其他学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引进来,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1][美]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新华文摘,2005,(22).

[2]睦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网站.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猜你喜欢

育人院校高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