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用语的文化特征及传播效力
2014-04-06王萍
王 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和社会上传递信息的工具。[1](p1)惯用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是相对固定的短语形式,可以有形式上的变体,它的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简单的加和,具有整体性。同时它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语言研究过程中,在对语言层面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透过语言层面研究其潜在的文化内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早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语言和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2](p75)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东西方文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无疑会体现在文化特征突出的惯用语上。然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语言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语言组织和结构方法上,人类作为同一个地球大家庭的成员,也必然会有一些共同性。此外,在心理、逻辑、意义等上面,各民族间的共同性就更多一些。[3](p233-246)本文以英汉惯用语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历史渊源,民族心理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探究英汉惯用语的文化特征。并通过惯用语在报纸等传播媒介方面的使用,探究它的传播效力。
一、惯用语的文化特征
(一)惯用语蕴含的历史渊源。
惯用语是相对固定的短语形式,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变体,表达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表达内容丰富多样。惯用语相当于词的等价物,和其他熟语与词共同构成一种语言中词汇的总和。[4](p99)语言既有心理的属性,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表达形式会受到社会规约的影响。惯用语是一种表达形式,它表达客体的意义,它的形成是任意的,然而又是有理据的,通过对惯用语的研究看出,有些可以探究出其历史渊源。
例如:“穿小鞋”。“穿小鞋”起源于1000多年前,是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专利”。他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尖的弯弯“月牙儿”,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所以这种脚又叫“三寸金莲”。后来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为了暗地里整治她,做了一双很小的鞋给男方。在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了吊。所以“穿小鞋”的真实意思不是穿“比自己的脚小的鞋”,而是“打击报复或故意刁难”。
英语的惯用语也同样具有其历史渊源。例如:cut/untie the Gordian knot。它源于神话传说,佛律基亚(Phrygia)的国王戈尔迪,用乱结把轭系在他原来使用过的马车的辕上,其结牢固难解,并宣称谁能解开这个结即能统治亚洲。好几个世纪过去了,没有人能解开这个结。公元前3世纪时,古希腊罗马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在成为希腊各城邦的霸主后,大举远征东方。公元前334年,他率领进入小亚细亚,经过佛律基亚时,看到这辆马车。有人把往年的神谕告诉他,他也无法解开这个结。为了鼓舞士气,亚历山大拔出利剑一挥将此结劈开。因此,cut/untie the Gordian knot就意味着to solve a very difficult or complicated problem with forceful action(快刀斩乱麻;大刀阔斧地解决难题)。
再如:touch wood。有一种说法是它很可能起源于古代人的一种信念。在古时候,西方人都拜树,当时人们认为保护神是住在树里面的,特别是橡树。所以人们相信如果碰一碰树木的话,可以驱邪,可以找到保护神,可以改变命运,给自己带来好运。另一个说法是touch wood起源于基督徒发誓或祈祷好运时触摸一个木制十字架的仪式。早期认为基督徒触摸的正是耶稣殉难的那个十字架,后来认为只要触摸任何木制十字架其意义都和触摸耶稣殉难十字架是一样的,可以驱除霉运。所以touch wood的意思是used for expressing the hope that your good luck will continue(碰碰木头以求神保佑;希望还走好运)。touch wood也可以用 knock on wood代替。
语言是人类通过大脑对客观世界间接的反映,客观现实会通过人脑对客体的认识固化为语言事实。每一人类语言中相传下来的每一个词都是任意和规约的符号。[5](p19)语言的形成是任意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规约的影响。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假定这个新学科(符号学)接纳这些自然符号,它的主要对象仍将是确立在符号任意性基础上的整个系统。事实上,社会所使用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集体行为,或同样可以说,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6](p68)英汉惯用语的起源跟一些历史事件,传说和宗教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它的产生是任意的,同时也是社会规约的,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是,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因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不同,对客体的反映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7](p245)虽然英汉惯用语的表达形式具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它们的产生会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的背后有其历史文化的理据。
(二)惯用语映射的民族心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8](p224)没有语言,人们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也无法进行社会交际活动。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和传递思想,进行交流,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特征。英汉惯用语是语言表达形式,在它们的表达中,可以发现不同民族在惯用语的表达中会反映出它的民族心理特点。例如:在英汉惯用语中有很多跟“狗”这个字有关的表达形式。汉语中大多数跟“狗”有关的搭配具有贬义,如:“狗吃屎”,“狗咬狗”,“狗皮膏药”,“狗头狗脑”,“狗改不了吃屎”等等。这跟汉语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联系。中国自古从心理上来说就看不起有奴性,胆小的生灵,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儒家,儒家思想是鄙视阿谀奉承的人,而狗通常会向主人摇尾乞怜。人们通常对狗有一种厌恶的心理,在语言中使用带“狗”字的表达时,通常有骂人的感情基调。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上帝选中的生灵之一,通常把狗当成忠诚的象征。西方人从心理上喜欢狗,狗是受到人们赞扬和爱护的,因此,在语言上反映出有dog的惯用语多含有褒义。如:top dog(有权有势的人;巨头),work like a dog(埋头苦干;拼命干);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非常高兴,十分满意)等。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人对狗的看法也出现了变化,民族心理跟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会发展变化的。如今跟西方人一样,很多中国人也喜欢养狗作为宠物。
通过以上英汉惯用语的表达可以看出:对同样的事物英语和汉语的表达形式会有不同的倾向,反映出各自的民族心理。然而,对有些事物的看法在英汉惯用语中反映出的倾向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泼冷水”和pour cold water。从构成形式上看,“泼冷水”和“pour cold water”都是动宾结构,“泼冷水”由动词“泼”和宾语“冷水”组成,“pour cold water”由动词“pour”和宾语“cold water”组成。从表达的意义上看,“泼冷水”的意义是“打击他人的热情或积极性”,“pour cold water”的意义是“discourage or try to prevent a plan,etc.from being carried out;be unenthusiastic about sth”。它们表达的不是字面意义,而是引申的含义,意义具有整体性,表达的意义非常相似。“泼冷水”中的“泼”可以替换成“浇”,“pour cold water”中的“pour”可以替换成“throw”,替换后意义不变。从构成形式、意义表达和替换程度上看,“泼冷水”和“pour cold water”有极高的相似度。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西方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但是,在惯用语“泼冷水”和“pour cold water”中却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必然体现出某些潜在的特质。首先,人们对自然现象“冷”的感受是相同的。“冷”和“cold”都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不热情、灰心或失望”,跟“冷”搭配的短语,如“冷冰冰”;“冷淡”;“冷眼”;“冷水”等会都给人带来“寒冷,不热情的感觉”。同样,跟“cold”搭配的短语,如“a cold fish”;“give sb the cold shoulder”;“in cold blood”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一样的,所以人们在心理上对“冷”和“cold”的感受是相同。其次,惯用语“泼冷水”和“pour cold water”都是相对固定的短语,它们表达的意义不是字面意思相加的结果。尽管如此,从它们的组合上看,还是能够看出字面意义留下的痕迹。格赖斯等人认为:语言的语义特征可以通过思维的语义特征予以解释,因为相对语言意义来说,思想内容更为基本、更为原始。
洪堡特[9](p243)认为:尽管总的来看所有的语言都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并遵守相同的原则,但几乎没有一种语言不在某个特性上有别于其他语言。然而,语言确实存在着共性,在本质上语言是相通的。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对于语言共项,即所有自然语言所共有的抽象语法特征而言,最佳的解释应该是,人类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能力。[10](p56)没有对语言理论和所比语言的深刻了解,不联系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背景,就很难发现问题,更不用说做出正确的解释。[3](p233-246)通过对英汉惯用语分析看出,不同民族具有各自的心理特征,然而对一些事物也具有相同的心理感受,这些特点无疑会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上。
(三)惯用语体现的生活习俗。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和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与文化相融合的媒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各个民族通过自己的民族语言记载文化、反映文化、进行文化交流。[11](p82)文化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7](p244)英汉惯用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人们的生活习俗也显现在这种语言现象之中。
例如:“炒冷饭”。“炒冷饭”本来是将剩下的凉饭放入锅中加温炒热,但是在人们使用“炒冷饭”时,一般不是指它的原义,通常都是使用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当表示“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的内容;言语或行为缺乏新意时”,通常会用“炒冷饭”来表示。在2010年10月21日腾讯网上有这样一个报道标题:2010年华语电影“炒冷饭”三宗罪之:翻拍。其主要内容是周星驰在《食神》(电影版 电视版)里说,做出一道美味的炒饭,是必须要隔夜的冷饭才行的。这个小诀窍帮助了很多纠结于此的老饕们。但是电影呢?假如老是拿出已经凉透了,过期了,甚至是让人腻味了的“冷饭”,重新翻炒一下,再标上个昂贵的价格,就当作是美味佳肴,逼你生吞了下去,估计大多数的观众、影迷都会不干的。这篇报道的标题使用了“炒冷饭”,突出了新闻的基本内容,清晰明了,读者一看便知其报道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报道信息的核心。
再如:“跑龙套”。“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出自沈从文《跑龙套》:“跑龙套在戏台上像是个无固定任务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报,虽然每一出戏大将或寨主出场,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几个转,而且要严肃认真,不言不笑,凡事照规矩行动,随后才毕恭毕敬的分站两旁。”然而现在使用“跑龙套”多指“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例如:2012年12月6日金黔在线-贵州日报有篇报道的题目是“清镇流长乡党员甘为农业生产‘跑龙套’”。主要内容是清镇流长乡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这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在服务核桃产业带建设中着力解决宣传动员、抢收庄家、砍割包谷草、挖坑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榜样作用,甘为农业生产“跑龙套”,确保高质量完成核桃产业带建设。由此可见,“跑龙套”产生了转义,体现出临时党支部愿意为农业生产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当好配角。
汉语的惯用语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英语中同样也有与人们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的表达形式。
例如:make rings round someone.从字面意思看是“围着某人转圈”,但它实际上表达的是“比┅┅快得多;大大胜过”。make rings round someone来源于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过程中,占上风的拳击手能在对手的周围不停地移动,拳头可以从各个角度像雨点般打在对手身上。因此,当表示“比……快得多;大大胜过”时,就会用make rings round someone。
再如:a pretty kettle of fish.从字面意思看是“好一锅鱼”,但它实际上表达的是“一团糟”。a pretty kettle of fish来源于苏格兰的边境地区。每年鲑鱼回游的季节,大批的鲑鱼成群结队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人们便结伴到河里野餐,主菜就是一大锅盐水煮鲑鱼。煮好后,大家就用手抓,用勺舀,一起抢着吃,场面十分混乱,但也非常热闹。因此,当表示“一团糟”时 就会用a pretty kettle of fish。
由此可见,这些惯用语来源于生活,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然而,随着语言的发展,它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语言表述过程中,巧妙而灵活地使用它们会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惯用语的传播效力
惯用语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形象生动,表现力强,通俗易懂,广泛流传,在各种传播媒体中都能够发现这种语言形式的使用,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一)惯用语与报纸。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虽然报纸受到新型传播形式的冲击,但是,报纸的独特魅力还是无法被其他传播形式所替代。它具有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阅读,互相传阅,还可以长期保存,反复阅读的特点。为了了解惯用语在报纸中的使用情况,本人对《新民晚报》2013年3月一个月的报纸进行了观察,发现惯用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无论是新闻栏目、法治栏目、财经栏目、休闲娱乐栏目、阅读栏目等等都有惯用语。例如:
在国际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为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英国大学生不得不走出象牙塔,打工挣钱维持读书深造所需”。在社会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把木料从女儿家运出来,又花好几百元钱买了铁钉等辅料,从此敲敲打打,锯木钉钉,成了一名板凳‘专业户’”。在科教卫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出色的琴技也是进入名校的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在体育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就是在‘走过场’的烟雾弹之下,德拉甘为江苏足球带回了第一个国内顶级比赛冠军”。“里约奥运开幕尚有3年时间,作为田径赛场的阿维兰热体育场已经‘掉链子’了”。在财经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中国经过快速发展,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喜欢短平快,要求少投入、多产出、快产出”。在法治视窗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吴彬先后到长宁区4家五星级酒店、宾馆的自助餐厅用餐,采取将创可贴放入食物中的方法‘吃白食’”。在文娱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昨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宣布推出一本‘泼冷水’的批评合集——《莫言批评》这个火爆的书名,就让忍不住想要翻阅”。“全国各省市区以及网络组成的40支代表队共360名(组)选手,经过近乎残酷的‘窝里斗’,进入决赛的120名(组)选手名单已见分晓”。在民生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记者从市食安办获悉,本市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出炉”。“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面对最严的准入和最严的处罚。对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吊销其许可证照的,一律依法吊销其许可证照”。在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中有这样的表述“卲女士通过网络购买了一台洗衣机,梁先生在超市购买了十袋大米,两人均因质量问题要求商家退货,不料由此经历了一段‘马拉松’式的退货历程”。在两会微评中有这样的报道“‘受民之托,为民代言。’与会只是参政议政的一部分,会外的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百姓心声,把民众的期待转化为建言献策的实际行动,才是履职的‘主旋律’”。在全国两会·观点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我们这次一定要力争改革能够成功,不能做一个‘夹生饭’,半道又退回来了”。在财经周刊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马云从第一线‘淡出’,威力其实未减,正如‘马后炮’格局,平时引而不发,关键时候‘放声’出手,仍将会震撼互联网市场”。在要闻栏目中有这样的表述“李克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利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在夜光杯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坐在这辆突如其来的‘末班车’好温馨啊!”。在阅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而泰方不同意我方意见,认为人大委员长不是政府首脑,看守飞机必须支付美元。这显然有点‘敲竹杠’的味道。”在百姓纪事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一天清早,我又听到了门铃声,但无奈的我只能请来人吃‘闭门羹’。”
在以上各栏目中出现的“象牙塔”、“专业户”、“敲门砖”、“走过场”、“掉链子”、“短平快”、“吃白食”、“泼冷水”、“窝里斗”、“马拉松”、“主旋律”、“夹生饭”、“马后炮”、“防腐剂”、“紧箍咒”、“末班车”、“黑名单”、“敲竹杠”和“闭门羹”都是惯用语。由此可见,报纸在报道各种新闻事件中,经常会使用惯用语。因为惯用语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使用惯用语,使它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更接近民众,会有更广泛的受众,达到传播、宣传的目的,具有很强的传播效力。
(二)惯用语与新闻标题。
在进行新闻传播时,传播者常常需要拟定一个标题来突出所传播的内容。新闻标题具有浓缩、新颖和醒目的特点,使受众能够在膨胀的信息中快速收集、过滤和检索有价值的信息,使其标记的新闻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2013年3月《新民晚报》中的标题进行观察,发现在标题中也有大量的惯用语。例如:
在社会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精装房改装成群组‘鸽子笼’”。在文娱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网络红人梁欢为华语歌手打分——天王唱功很‘差劲’,刘欢刚上‘分水岭’”。“‘倒莫派’集体泼冷水”。“残酷‘窝里斗’,有人‘打酱油’”。在体育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足球两部门相互推诿U14队仓促组队——场上难踢好球,场下互‘踢皮球’”。“里约奥运会‘掉链子’了”。在体育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小标题“特殊人才开绿灯”。“谁是热浪连胜路上拦路虎”。在科教卫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校服出厂前须双重送检,本市将建校服企业‘黑名单’”。“气象监测站也要‘攀高枝’”。在财经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变短平快为长投入”。在民生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出炉”。在新闻链接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列入‘黑名单’的主要违法犯罪行为”。在全国两会·关注栏目中有这样的小标题“特药救助大病治疗需‘定心丸’”。在法治视窗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将创可贴混入自助餐‘吃白食’”。在读者之声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公交站牌几成‘拦路虎’。在社会生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女性招聘会,男性‘抢饭碗’”。在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中有这样的标题“一台洗衣机和十袋大米遭遇退货‘马拉松’”。在全国两会·观点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双轨制’改革不做‘夹生饭’”。在财经周刊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马后炮’:电商角逐向纵深推进”。在读者之声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封路两三月揭面竟是‘阴阳脸’”。在新民环球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新技术为老龄化社会‘打前站’”。在市民文化节特别报道中有这样的标题“社区文化中心将有‘护身符’”。在要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李克强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廉政政府给涂防腐剂戴‘紧箍咒’”。在综合要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非机动车载重不宜‘一刀切’”。在新民楼市广告栏目中有这样的标题“寻找下一个变革城市格局的‘金钥匙’”。
以上各标题中出现的“鸽子笼”、“分水岭”、“泼冷水”、“窝里斗”、“打酱油”、“踢皮球”、“掉链子”、“开绿灯”、“拦路虎”、“黑名单”、“攀高枝”、“短平快”、“定心丸”、“吃白食”、“抢饭碗”、“马拉松”、“夹生饭”、“马后炮”、“阴阳脸”、“打前站”、“护身符”、“防腐剂”、“紧箍咒”、“一刀切”和“金钥匙”都是惯用语。新闻标题在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标题,会增长新闻的传播力和穿透力。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灵魂,是受众阅读的开始,它对引导受众接受新闻事件,扩大传播的功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惯用语经常出现在报纸新闻标题中,它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抓住读者的神经,在新闻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惯用语在其他传播媒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界限,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给人们全新的感受。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报纸知晓新闻,还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了解新闻,满足对信息的需求。通过对其他传播媒体的观察,依然可以发现有很多的惯用语。例如:
在2013年2月2日手机报上有这样的报道“保监会回应称,这是对政策的误读,大专学历要求对已持证人员不影响,也不会对保险销售人员‘一刀切’”。2月3日的报道“要拆除来回推诿的‘弹簧门’,相关部门应以人为本,及时介入”。2月21日的报道“袁隆平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其为‘假家伙’,是在‘吹牛皮’,并质疑其调查方法存在明显漏洞”。2月21日的报道“姚晨第一时间回应称:‘被泼脏水,着实郁闷搓火’”。2月3日有这样的新闻标题“被欠薪者频繁遇讨薪‘弹簧门’”。2月21日有这样的标题“袁隆平批评印农户‘吹牛皮’。在2013年2月23日中央一套电视节目“焦点访谈”中有这样的标题“忽悠诈骗‘防火墙’”。在2013年7月4日东方卫视“东方新闻栏目”中有这样的报道:“妈妈咪节目向中国梦之声学员陆敏雪抛出了‘橄榄枝’”。在2013年7月12日腾讯新闻上有标题为“幼女称遭老师强奸产子,警方认定邻村74岁老人为元凶”的新闻,其中有:“但受害女的家长认为老人是‘替罪羊’,真凶是幼女就读学校的3名老师”。
以上在其他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一刀切”、“弹簧门”、“吹牛皮”、“泼脏水”、“防火墙”、“橄榄枝”、“替罪羊”都是惯用语。由此可见,惯用语在其他传播媒体中也受到了偏爱。因为,通过惯用语传递信息可以达到吸引受众的作用,使受众在心理上容易接受,会产生亲近感,实现传播的功效。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12](p236)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3](p236)惯用语具有其很深的文化内涵,它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来源,映射出不同民族的心理,体现出人们的生活习俗。在报纸和其他新闻传播媒体中使用惯用语会使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使受众在幽默诙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人生哲理的启示,达到传播的目的。
[1]王德春.语言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A].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潘文国.语言对比研究的这些基础——语言世界观问题的重新思考[A].共性·个性·视角 英汉对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Whitney,W.D.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An Outline of Linguistic Science[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875/1979.
[6]Saussure,F.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New York:/London:M.cGraw-Hill Paperbacks,1916/1959.
[7]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王德春.语言学新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9]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Chomsky,N.Syntactic Structures[M].The Hague,1957.
[1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2]王宗炎.王宗炎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