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践研究
——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为例
2014-04-06朱凤荣
朱凤荣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践研究
——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为例
朱凤荣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为切入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从理念观念、内容设计、方式方法三个角度探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高校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如何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笔者在教学交流中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从理念、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教学理念过于理想化。现实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不同程度存在着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情况,使得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和现实人性基础,从而使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容乐观。据某课题组对一些高校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2.06%的大学生坚信自己有信仰,而有37.94%的学生没有信仰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在有信仰的学生当中,只有23.76%的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2]
教学方式方法不够合理。在整个思政教学过程中,许多的环节和因素都有可能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人指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多,“其根本特征就是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说服教育理论上完全泛化,其常见表现就是以控制受教育者理解而不是帮助其理解为出发点,从而成为片面的“病理性说服”、“控制性说服”,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这种做法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即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步入误区。[3]
教学内容不够鲜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但调查显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疏于理论转化,不能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叙事。表现出从理论到理论、从说教到说教的不足,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地回答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成长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不擅长做到在理论宣讲内容上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唱响主旋律,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做到寓教于传道、授业、解惑之中。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目前学院主要从理念观念、内容设计以及方式方法三个方面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一、用经典理论解释现实问题,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指导性思想,其科学性和重要性不言自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相对应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有时思政教育领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面技巧不多,方法陈旧,导致少数学生漠视马克思主义,曲解马克思主义,最终模糊了少数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认知,对此,学院高度警惕。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生产景气指数下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也是险象环生。2009年,中国遇到了本世纪以来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通过有力的宏观调控,在短时间内遏制住经济下行趋势,创造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巨大成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再一次让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刮目相看。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局势,学院敏锐捕捉到这又是一次进行深化学生马克思信仰理念教育的绝佳教材。但如何运用好这样的教材,使这些重大国际时事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效果最大化所用,要求我们创新思路。过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思路不同程度存在一种误区,即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无视资本主义的存在或者全盘否定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就。美国传播学家霍夫兰在进行说服效果研究时,提出了“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孰优孰劣的疑问。关于“一面法”和“两面法”哪种说服效果更好,传播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面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相反信息的干扰;缺点是一旦处理不好,影响引导信度,反而招致对象对引导者动机、人格的怀疑,并产生反感。两面法的优点是从正反两面论证,使人们感到公平、客观,提高引导的信度;缺点是如果在引导中过多地提到反面论据,容易使对象接受相反信息内蕴含的立场。[4]秉承这样的原理,学院思政教育在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还开辟专题以“次贷危机”为切入点,回顾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客观评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的进步性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发、借鉴作用,重点在分析、比较“次贷危机”中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道路不同表现的制度原因,衍伸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理论。同时在分析、比较两种制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大讲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结合实际考察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初步建成,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的合理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二、结合典型事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道路不可能永远都是平坦的,出现曲折在所难免,曲折既是挑战,更是凝心聚力的契机。当5·12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泥石流灾害等发生时,举国上下呈现出的空前团结与爱国激情,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学院抓住这种时机,以这些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和事作为教育题材,挖掘自然灾害中人性的光辉,及时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唤起青年学生爱国热情。同时,学院更以举国欢庆的大喜事大盛事如北京奥运、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成功落月、“龙宫”探摸成功、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建党九十周年、“学雷锋”等活动为契机。辅以专题教学、主题讨论、专题报告以及主题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鼓舞和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思想震撼。
三、探索社会实践的新方式,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课堂教育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的影响和教育更为生动直观、真实深刻,为此,学院创新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实践育人。
学院组织部分师生参观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和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小岗村师生深刻感受小岗村“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聆听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体味沈浩同志扎根农村、心系人民、克服困难、尽职尽责、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师生祭奠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纪念馆气势恢宏的浮雕,沧桑凝重的图片和遗物,真实生动的动画演示,都是一部部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给人以最直观生动的冲击,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和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社会实践活动坚定了同学们理想信念,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调动了同学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学院还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院思政教学部牵头,联合院团委和学生处组织“大学生与社会零距离”社会实践活动。“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开展一年一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通过倡导学生从“校门”进入“农门”、“厂门”等系列实践活动,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突破“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等人格软肋,实现心态的主动适应,完善人格;鼓励“江淮义工联盟”为代表的社会公益类社团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人格塑造。他们一方面根生学校内,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另一方面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支教、社区帮扶、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肯定。支持“读书协会”设立“诚信书架”,并将其作为诚信示范的窗口;该书架自设立以来,学生积极踊跃利用“诚信书架”作为学习渠道摄取精神食粮,在受到广大学生支持的同时还收到了各类建议、留言200多条;“诚信书架”的开设,对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夯实了学生行为品行的基石。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实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归根到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在理论宣讲内容上要以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实际教育、教学中更要“三贴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环境和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的同时,获得思想上的收益和道德上的感化,使每位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精品课程体系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1SZKJSGC2—10)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及党的十八大报告.
[2]杨飞,刘海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36;
[3]王雪.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新学术论坛.
[4]传播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策略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