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安庆市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4-04-06段春晖
段春晖,高 飞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一、前言
按照我国《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的规定,鲜活农产品主要包括: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及其他,具体涉及到30多个类别。[1]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数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对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鲜活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周期性和易腐性,而鲜活农产品是居民是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需求具有长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2]整体来看,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水平较低,如在加工、保鲜、冷藏、配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鲜活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安庆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产品十分丰富。鲜活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怎样加快安庆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降低鲜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强化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鲜活农产品效益的最大提升,是当前安庆市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安庆市鲜活农产品物流现状
安庆市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鲜活农产品主要有岳西高山新鲜蔬菜、岳西黑猪、宿松、望江等地的螃蟹、鲜鱼及枞阳板鸭等。鲜活农产品年产量达到数亿公斤。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安庆市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不是很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制约了鲜活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一)安庆市专业从事鲜活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少
不可否认,安庆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鲜活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较慢,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企业很少。目前,安庆市域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只有安徽申得生鲜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这与安庆市丰富的鲜活农产品资源和600万安庆市消费者的需求极不相称。
(二)鲜活农产品加工方式比较单一,销售渠道不够合理
由于物流流通加工技术的落后,目前,安庆市鲜活农产品加工形式较为单一,且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如清洗,切割,封装等。鲜活农产品深层次加工略显不足,其流通加工附加值低,鲜活农产品形质效用发挥不足。
据统计,安庆市鲜活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合理。笔者做过一次市场调查,调查资料显示:大概45%的农户是自己销售鲜活农产品;25%左右的的卖给个体商贩。7%的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剩余的鲜活农产品农户自己消费和处理。农户自销的比例较大,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直接销售渠道比例太小,不能适应大批量鲜活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和加工要求,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物流规模化发展。
(三)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落后
安庆市鲜活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冷链仓储建设方面,较大容积的鲜活农产品冷库少,冷库类型单一;二是冷链运输方面,规范化的冷链车辆少,改装的多,缺乏规范化的保鲜冷链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冷链运输效率不高。同时,鲜活农产品交易设施落后、税费负担较重。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城市供应70%以上的流通量。目前安庆市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小,分布散,交易设施简陋。50%左右交易市场没有专业仓储设施设备。批发市场缴纳税费多达10余种,加上水电、检测、垃圾污水处理费等,从事鲜活农产品交易主体负担很重。这既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成本,又影响到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四)鲜活农产品物流流程监管有待加强
由于鲜活农产品主要是单个农户经营,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使用品牌、使用时间、使用的量)等有害化学物质难以控制。其次,在鲜活农产品采摘到运输至鲜活农产品物流加工企业的过程中,车辆不合理安排,农户的分散,交通的不便等因素,可能会影响鲜活农产品的保鲜程度(特别是夏天)。同时,鲜活农产品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可能因为员工技能和素质的不足及企业的监管措施不到位,鲜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难以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物流人才的匮乏,现在从事鲜活农产品操作的员工基本上是当地的农民和其他单位的职工转型而来,具有一定物流技术的专业人员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鲜活农产品加工层次和水平难以提高,不能适应广大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多样化和安全性需求。
三、加快安庆市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政府菜篮子工程,加大鲜活农产品物流建设力度
结合安徽省农委、财政厅联合发布的《2013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设施方案》,以加快安庆市菜篮子工程为契机,加快建设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肉类、蛋、水产品等供应能力,保证鲜活农产品的及时供应。
安庆市作为农业大市,鲜活农产品较为丰富。怎样对容易腐烂变质的鲜活农产品进行运输、储藏、销售,这就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但是,冷链物流实施设备投资大,相关企业购买相关设备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因此,政府应扶持相关企业部分资金积极购买鲜活农产品仓储、配送设备。同时,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实行股份制运作模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鲜活农产品冷链设施设备建设。针对鲜活农产品含水量大、保鲜期短、容易腐烂变质等因素,建议政府投资在鲜活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区域就近建设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冷藏和包装基地。
(二)政府强化鲜活农产品市场准入措施,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强化其市场准入措施。从源头上开始,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在鲜活农产品的生产阶段就应抓好质量管理,进入市场流通后,在品种、规格、包装、流通加工、储藏、运输、配送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规定。[3]在鲜活农产品集中的批发市场、加工场所,应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利用快速检测仪,对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检测;对肉类、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的肉质成分进行化验检测。检测合格的才可以进入批发市场和加工场所。同时,不定期公布各农产品检测结果,在健全安全体系,提高质量监控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及时了解各农产品安全信息,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舒心。
(三)政府引导企业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开展鲜活农产品网上直销和电子交易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新兴销售形式,构建鲜活农产品物流交易系统。系统覆盖农户、物流企业、大型超市、大型酒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在它们之间建立鲜活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鲜活农产品的供求及价格信息及时在平台上发布,客户也可以在平台上直观了解鲜活农产品相关信息,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鲜活农产品,委托专业的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及时送货到客户。加快全市鲜活农产品门店直销建设,按照“全方位合作,县域联动,低成本扩张,实施门店与网络超市相结合,多渠道延伸,产销对接”的思路,在芜湖、合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鲜活农产品直销与展示中心,实施销售与宣传一体,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建立收购关系,实行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效益。从而,搭建一条快捷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通道。
同时,结合鲜活农产品的特点及市民对农产品时鲜的要求,政府或者大型农产品企业利用现有的运输车辆进行内部改装(保鲜、低温等),形成“流动超市”,每天到大型居民小区进行现场销售,这样既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同时又能满足市民需求,达到利用定点销售难以实现的销售目标。
(四)努力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加工技术水平,开发“新、奇、绿色”农产品,创建优质鲜活农产品品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化的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的鲜活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能、口感好的鲜活农产品比较青眯。所以,鲜活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不能局限在初级加工方面,应该结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鲜活农产品进行适度深加工,发挥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形质效用,在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提高其经济效益。[4]例如,在新鲜蔬菜、水果中加入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生产营养价值高的蔬菜、水果;把部分鲜活农产品加工成罐头、干制品和冷冻品等形式,提高鲜活农产品的时间效用。
同时,利用安庆现有的鲜活农产品资源,选择几类有特色的鲜活农产品,加大品质管理,增强产品特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销售,如,借助“黄梅戏艺术节”、“农产品展销会”、等平台,在适当时机和各旅游景点、大型超市(如天柱山景区、巨石山景区、金华联超市等)建立鲜活农产品展示台和直销点,加大安庆市鲜活农产品宣传和销售网点,提高鲜活农产品市场形象,打造优质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安庆市其他优质鲜活农产品,尽快走出安庆,走向全国。
(五)鼓励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培训和引进大批专业物流人才
为了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鲜活农产品运作效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物流技术人才。利用安庆现有的教育资源,政府或有关行业协会积极与安庆师范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合作,利用其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硬软件资源条件,培训在岗的鲜活农产品物流操作人员。同时,鼓励从事鲜活农产品大企业采取订单培养和人才招聘等形式与高校合作,培训和引进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为安庆市鲜活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和促进农业经济现代化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jyxm711;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送中心作业管理》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gxk144)
[1] 于艳红.鲜活农产品物流现状与改善对策[J].中国市场,2011,(6):10.
[2]欧海燕.生鲜农产品发展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5.
[3] 陈淑华.我国农产品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10):93.
[4]陈龙等.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