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于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思考
2014-04-06储乐
储 乐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600)
谈关于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思考
储 乐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600)
介绍了建筑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了课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美术造型能力不扎实、艺术审美不敏感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塑造理想的建筑空间环境。
建筑空间设计,课程,学生,教学,艺术
[1] 粟亚明.浅谈关于建筑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思考[J].华章,2013(20):56-58.
[2] 李 真.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4):99-100.
Discussion on teaching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curriculum
CHU Le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ntong 226600, China)
Introduces teaching contents of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curriculum, explores its teaching methods by combining with its teaching targets, adjusts some teaching contents in light of students’ limited arts shape capability and insensitive arts aesthetic,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so as to cultivates students’ arts aesthetic quality and create ideal architectural space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curriculum, student, teaching, arts
1009-6825(2014)31-0270-02
2014-08-29
储 乐(1980- ),男,讲师
G642.0
A
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初步的设计手法,能够独立对建筑内部小空间进行方案设计。帮助学生从材料、色彩、照明、人体工程学、家具与陈设等方面认识和把握空间环境,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塑造理想的建筑空间环境。从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来看,课程服务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将设计和装饰现场施工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人员。区别于传统的环境设计或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对装饰工程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进一步细化,根据行业调研和企业的需求,依托于土建专业框架,侧重于培养能够在装饰施工一线进行装饰施工全过程管理的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师,而是向造价员、资料员、施工员、测量员、安全员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既有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似的部分,又有不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推敲的地方,特别是如何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并为整个专业的教学服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课程教学的难易度,如何调动团队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学成果。
1)美术造型能力不扎实,学习难度大进而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与艺术高考生不同,本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之前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在课程的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造型能力、对空间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认识事物的方法,甚至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艺术类课程,难以理解、难以操作甚至难以认同,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建立学习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首先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个性化的辅导,指定切实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注意教学的节奏,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空间过渡到整体空间;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控制讲课的时间,突出重点,抓住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避免讲得过多,而没有留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2)艺术审美方面不敏感,需要加强学生艺术方面的修养。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在方案的构思过程中,对设计元素的分析、提炼过程中存在认识不到位,对整体空间的感知存在误区,方案制作阶段表现能力不强,方案的实施阶段等方面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无从下手,对基本设计概念的认识不够,对颜色使用、搭配的混乱、不同风格的元素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方案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冲击力不够,同时在方案的制作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甚至需要“手把手”的辅导。归根到底是学生在艺术审美方面还需要加强。艺术思维的培养、艺术修养的提高,仅仅通过某一门课程是无法解决的,应当构建课(程)里课(程)外的多种学习方式,例如通过增加美术类基础课程、专业欣赏方面的选修课,一方面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通过不断地熏陶,增加专业的认同感,建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进而主动探索学习。3)根据学情特点,调整学习内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达到“以小博大”。a.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生源数的持续减少,特别是注册入学制度的推行,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呈下降趋势。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习惯较差,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主动性不够,对新兴事物缺乏求知欲;不仅如此,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课堂中“低头族”越来越多,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变教学节奏,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尝试通过体量不大的案例,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来实施,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成功体验以达成教学目标;b.确定合理的课程设计任务,将企业的真实案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真实的案例具有真实的环境,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找寻设计切入点,获得构思灵感和真实的体验,对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把握空间尺度等也大有好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限制条件,不利于集体教学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因此可根据训练目标“量身定做”,有针对性地将真题进行修改,扬长避短,甚至去除部分限制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以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c.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建立工作任务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每一阶段的课程设计任务,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变讲授型课堂为讨论型课堂,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将阶段教学目标作为剧本,教师导演、学生演出;鼓励学生多发言,通过设计方案PPT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表述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意图,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共同分析存在的不足。发挥群体的带动、激励作用,通过讨论的方式掌控整个设计的进度,引导小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评,发挥群体内成员的相互激励作用,设置专门的、开放的讨论空间,指导教师聆听、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做出评价。走出课堂,利用多种方式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对美的认识和体会。4)客观评价教与学的成果,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传统的设计课程通常以最后的完成效果,作为课程成果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学过程中容易挫伤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客观,同时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一特定工作任务,团队中的成员难以正确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过程控制,激发每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学习潜力。通过制定设计任务指导书,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及工作时间节点,加强对过程的控制,确保全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