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2014-04-06朱丽霞汪书路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能部门公信力信任

朱丽霞 汪书路

(1.2.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1]。反腐倡廉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其公信力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试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的路径选择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影响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提升的因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曾经说过:“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2](P151)目前,人们通常将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归之于失信,社会失信于个人,个别政府失信于百姓,人与人之间的失信……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主流价值观念在同一个趋势走向。政府的信用关系到国家的正常发展秩序确立,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安定团结。“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3](P297)制约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的提升有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主体因素

在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的过程中,既有职能部门作为执法主体的主体因素,也有民众作为接受主体的因素,因此这两者构成了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的双主体。

1、反腐倡廉职能部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致于权力超越于制度之上,制度从属于利益之下,利益枉顾于群众。从而出现了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影响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腐倡廉整体工作的形象。有些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4](P110)。有些工作人员大局意识不强,业务不精,给反腐倡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极大的损害了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不利于其工作的开展,严重阻碍了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的提升。

2、民众作为接受主体,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认识不尽相同,也是影响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提升一个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得到肯定的,而出现问题的只是其中的个别现象,并不是主流,更不是整体。但是民众作为一个接受主体,有着其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由于民众的教育文化程度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一些人往往以偏概全,没有正确全面地认识整体情况,从而影响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的提升。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大环境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精神意识层面的追求,当然也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的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常常忽略了文化的提升,失去了信用。同时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人们的选择往往受到身边小圈子的影响,影响了其正确的选择。

2、反腐倡廉制度本身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5](P324)制度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6](P603),其建立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但由于在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部分案件由于制度不完善,让一些投机分子打了擦边球,职能部门执法无据,只好作罢;还有一种情况同样也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遵纪守法的公职人员中的极少数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以上这两种情况造成了人们对制度本身的不信任。

3、反腐倡廉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反腐倡廉的主要部门有纪委、监察部门以及检察院的反贪局,但是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同级党委和政府的干涉,并不能实现业务上的完全独立。在案件的侦破以及处理过程中,职能部门往往受到外界“打招呼”的干扰,由于职能部门在经费、人事等方面受到相关部门的牵制,一些思想不坚定的执法人员则会盲目听从旁人的意见,没有做到专业的处理。因此,这些情况的发生都加大了民众对反腐倡廉的不信任。

4、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的建设与现实需要的步调不一致。一方面人们普遍渴望公平公正,希望按制度办事,但现实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按常规“出牌”。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培育良好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以此教育广大民众自觉地遵守反腐倡廉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从而形成良好的“制度办事”氛围,而不是“人情办事”。要形成这种氛围,必须依靠先进的制度文化来实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7](P694)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的现实情况,滞后于人们的现实需要。还有一种原因是宣传教育还没有做到全面覆盖,没有很好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从点滴做起,人们按制度办事的意识还没有普遍形成,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按人情办事的现象。

二、处理好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的三个关系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7](P663-664)我 们 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文化本身以外的因素,处理好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的三个关系:

(一)从国家层面角度来讲,要处理好普遍信任与个别信任的关系,加强民众宣传教育工作

在影响提升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提升的众多因素中,很多都是由于普遍信任与个别信任发生冲突而造成的。普遍信任,也就是将信任给予那些并不为我个人直接知道的许多人和其他非特定的人,是在不信任的理由系统失败后继续存在的信任。[8](P53)当今社会人们对反腐倡廉工作是普遍信任的,但还存在着不少的个别不信任情况。因此,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就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要坚持党性,宣传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9](P275)捍卫社会、维护人民精神,就是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民性,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宣传工作应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的指挥,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反腐倡廉中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以及难点问题,宣传一定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善于领会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绝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要更多关注其背景,善于利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相关宣传任务,绝不“断章取义”、“只言片语”地宣传。

二是要注重技巧,全面提高宣传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宣传工作必须要注重宣传质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工作。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讲座、活动等各种宣传载体来开展工作。多层次地开展工作,就是要从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宣传工作的不同方面、不同深度去开展工作。宽领域地开展工作,就是要在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等广泛地开展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宣传工作。

三是要选择时机,营造良好廉政制度文化建设氛围。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6](P335)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宣传工作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创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氛围,展示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的制度观念。良好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氛围,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有着强化、导向和感染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巩固民众的普遍信任,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推动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的践行。

(二)从职能部门角色来讲,要处理好反腐倡廉职能部门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关系,强化职能部门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准

作为执法主体的职能部门,要处理好反腐倡廉职能部门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关系,要努力减小个别不信任因素的影响,把社会公众对职能部门的不信任降到最低点。

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思想上要过硬。要重视职能部门的思想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队伍。要让公职人员充分地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其反腐倡廉的决定和信心,并在思想上自觉地形成反腐潜意识的条件反射。我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比较详细地下达理论学习任务,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发扬这个良好传统,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准,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提高公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列宁的这段话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个人在工作中最主要的能力,居于其核心地位。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开展的好坏,以及其工作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因此,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进一步强化知识体系。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起一套业务学习的制度,全面加强公职人员的业务素养,把工作的差错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是完善制度,明确部门间的关系。列宁曾经说过,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10](P64)在现实生活中,司法受到外界干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职能部门在办公经费、人事安排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约束,从而影响反腐倡廉工作的独立性和司法公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制度的细节设计,把模糊的法律法规具体化,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减少业务上的不正常干扰。

(三)从理论建设本身来讲,要处理好制度建设与现实需要的关系,全面加强公信力建设

一是要了解当前制度建设与现实需要的现状。制度建设理应先行于现实情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制度建设的现实需要、预见性等方面还是滞后于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制度建设与现实需要的关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P525)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人们的需要。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1](P137)在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后,对照现有的制度来分析,切实解决现实情况,并形成经验广泛推行。现阶段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好反腐倡廉的细致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和工作艺术来解决问题。

二是要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政策。文化——也就是价值、标准和符号。[12](P27)制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人们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而且还要形成相关政策,从制度层面设计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细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相关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要让大多数人都受到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的熏陶,从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强大功效;各部门要协同工作,各司其职,全面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文化教育的覆盖面;要注重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设的效果,赢得老百姓内心的认同。

三是形成合力,全面加强公信力建设。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了在端正工作理念、坚持公平公正、改进工作作风、确保自身廉洁等以上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外,还要有机地利用各种优势和条件开展工作,全面加强公信力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关系到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利益,因此要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起腐败犯罪案例,得到公众的最大信任。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3).

[2][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0]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职能部门公信力信任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检察版(十)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轮胎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和管理要点分析
信任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