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首创“双月座谈会”制度始末

2014-04-06范前锋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统战部民主党派武汉市

范前锋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在全国渐掀热潮,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协商民主的当前发展,得益于实践积淀。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4年,武汉市即在全国首创了协商民主中政党协商的重要实践形式——“双月座谈会”,并将这一形式程序化、规范化而形成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当时这一地方性创新做法及宝贵经验,得到了中央统战部的充分肯定,专门于1985年1月发文《关于转发〈关于中共武汉市委同党外人士建立“双月座谈会”制度的决定〉的通知》颁行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很快在各省市区得到广泛多层推广,成为协商民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经三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完善,“双月座谈会”已成为今日中国政党协商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协商形式。

本文在当年这一制度创设的主要推动者和亲历者,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共武汉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委员、市委统战部部长的王功安先生口述制度创设的起始演进及亲笔撰写的写作纲要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制度创设历程及主要设计如下:

一、制度创新:始创“双月座谈会”制度,坚持座谈会地点一定要放在市委里面

1983年12月中旬的一个冬日,中央统战部召开全国统战工作座谈会。因为王功安部长所作的大会发言,中央统战部党派工作局的副局长宋堃非常关心武汉的情况,很重视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向这次会议提交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利用开会间隙特别看望王功安部长,专门听取了武汉市民主党派工作的口头汇报,并就此给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和期望要求。最后他说:“武汉高校众多,科研院所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众多,是全国民主党派成员较多、民主党派工作起步早的特大城市之一,在全国有影响。而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民主党派工作又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长期重点方面,希望武汉市在这次会议结束以后,能下大力气抓好民主党派工作,积极让民主党派成员接受党的领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推动他们在地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在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他还对武汉市提出了希望在多党团结合作方面能为全国多创造出一些经验的具体要求。

会议结束回到武汉后,王功安立即向市委主管领导彭沈元同志(时任市委书记,当时市委设有第一书记)和市政协主要领导辛甫同志汇报了宋堃副局长关于抓好武汉市统战工作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当时武汉作为全国改革试点城市,上下沟通特别顺畅,第二天就得到了两位领导同志的电话肯定和鼓励,他们责成统战部做好具体工作,要求尽快拿出一个书面报告,把武汉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讲清楚,然后作出分析和研判。由于事关重大,随后王功安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学习我国多党合作史及武汉市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发展史等档案资料,并专门邀请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的黄铸、李青、华毅等专家讲授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程,还到市级各民主党派机关做了相关调研与论证。通过学习得知,从建国初期到“文革”以前,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中央组织的负责人、知名党外人士等曾经建立过类似“最高国务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高层政治协商会议形式。一共召开了由国家主席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20余次,在全国政协一共召开了“双周协商座谈会”一百余次。

最后,武汉市委统战部基于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再结合武汉市的统战工作实际,形成了提交市委讨论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建议在武汉实行“双月座谈会”和“双周座谈会”制度的两个备选方案,并专门向中共武汉市委做了专题汇报。在书记碰头会和市委常委会开会讨论这个报告时,王功安都列席了会议,并就报告做了一些解释和说明。在讨论时,时任市委第一书记的王群同志,这位有过戎马生涯的老革命,主张采取“双月”的形式召开协商座谈会。他认为“双周”的周期过短,过于密集,忙不过来,不利于民主党派深入开展问题调研,也不利于中共武汉市委集中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市委经集体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采纳王群同志的这一意见,在武汉创立“双月座谈会”制度,随后又很快请示湖北省委,也得到明确支持。最后,市委专门发文,决定正式建立中共武汉市委“双月座谈会”制度。文件要求将这项制度纳入到下一年度(1984年)的全市统战工作计划之中,从1984年起正式实行这项崭新的制度。

这项制度在实施伊始,会议地点应放在市委机关的要求还遇到波折。1984年7月,武汉市委主抓办公厅工作的一位新任领导,由于对“双月座谈会”制度的性质和意义不了解,觉得这种会议如果放在市委里来召开,势必会增加办公厅会务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主张这个会议就放在市委统战部里面召开。统战部不同意这个意见,并认为这种主张不是代表市委的意见,坚持要求由市委主持召开的会议一定要放在市委机关内召开,而具体的会务组织工作应由统战部来负责。经过向这位市委领导同志申述这项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意义,并同时取得了市委的大力支持,市委最后还是同意了统战部的正确意见。这件事后来得到了中央统战部的高度赞赏。宋堃同志当年10月来武汉,在出席武汉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时,他说:“统战部的坚持,统战部的做法是对的,武汉市委的最后决定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不是哪一家子的事。”

自此三十年来,中共武汉市委坚持把政党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主动就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长期坚持和推动“双月座谈会”制度的定期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项制度不断走向成熟,日臻完善。

二、制度设计:“双月座谈会”制度的性质、任务及参会主体

武汉市委统战部当初对这项制度的设想是,市委“双月座谈会”制度和市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如同一对姊妹,一外一内,相得益彰。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双月座谈会”制度则是中共武汉市委同市级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关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进行高层协商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共武汉市委执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帮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环节。“双月座谈会”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市委同市级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关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的联系,定期听取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共武汉市委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全市经济社会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向党外朋友通报情况,进行协商,接受监督。“双月座谈会”的会议主题突出务实性、可行性、前瞻性、开放性及广泛性。

参加“双月座谈会”的主体当时分为固定和不固定的两种人员形式:固定主体主要是中共武汉市委同市级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无党派知名人士、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不固定主体主要是根据每次市委“双月座谈会”的临时主题和内容需要,参会人员中增加邀请“各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这一部分人员因需要常常变化。这些当时的参会人员中很多后来成为了党派各级地方上的负责人,甚至是党派中央的领导人,有的进入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及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

1987年,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向市委提出《关于进一步发挥“双月座谈会”制度的作用的报告》,从会议主题、召集形式、组织领导、会前材料工作准备和会后检查落实及改善会议质量、增强会议深度精度等方面,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双月座谈会”制度。

三、制度对接:“七党四联会议”制度

“双月座谈会”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又根据武汉市统战工作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积极回应市级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及全社会的新期待、新要求,坚持发展“大统战”,坚持“办社会统战”、“社会办统战”,在原有“双月座谈会”制度的基础上,又发展成熟了“七党四联会议”制度,与之相配套。 市委“七党四联会议”制度是中共武汉市委与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及其他具有统战性质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进行经常性联系、沟通、协调的政治性合作形式。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七党”指的是除台盟以外的七个市级民主党派组织(因市级台盟组织尚未建立起来),“四联”指的是武汉市工商联、台联、侨联和青联四个统战性社团组织。“七党四联会议”制度与“双月座谈会”制度实现对接,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要求上述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其他方面负责人都参加,会议规模在“双月座谈会”的基础上有所扩大,人数远多于“双月座谈会”。这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七党”和“四联”各个单位的上一年度工作,大家交流经验,联络情谊,“办社会统战”,同时研究部署新一年度工作,做到全市统战工作都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统战部)统筹协调,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协同一致。这个会议每年都由市委统战部负责筹备召集,市委主管统战工作的书记驻会指导,并要发表重要讲话。会期一般安排三天左右时间。

在王功安主持武汉市委统战部工作的九年多时间里(1983-1992年),一共筹备和主持召开了约60次的市委“双月座谈会”及8次市委“七党四联会议”。王功安先生曾欣慰地口占七言短诗“改革之初大武汉,多党合作写新篇,‘双月协商’定制度,薪火相传三十年”,以纪念武汉市“双月座谈会”制度创立三十周年。

武汉市委首创“双月座谈会”制度,和武汉市在全国首创地方性统战理论研究组织——武汉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1985年),在市级统战部首设“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处”的职能处室(1986年),在副省级城市最早成立社会主义学院——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1990年)等多个“第一”事件一起,共同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在统战工作方面的傲人的成绩单,体现了当时武汉市统战工作者及市委决策者“敢为天下先”的政治胆识和历史胸襟,这种精神也必将继续推动武汉市在实现党和国家的百年目标中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本文根据武汉市委统战部原部长王功安口述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统战部民主党派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省委统战部第十三党支部争先举措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