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4-04-06卢国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卢国琼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卢国琼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历史与自然、实践与自然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扬弃了近代西方的机械自然观,修正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客观深入地剖析和把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共存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用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实践的方法在社会历史中去理解和考察马克思的自然观,展现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治理指明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以及对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当代价值;生态问题

纵观古今,放眼世界,自然灾难从未失其踪迹。近年来,汶川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巴西大水灾、美国新奥尔良州“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印度超级热浪等等自然灾难频频光顾我们,这些无不向世人揭示:自然界的破坏力是极其巨大的,要想避免大自然的报复,就要按照它的客观规律办事,就要重新审察人与自然的矛盾共存关系。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

自从人类产生开始,就和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在这种对象性的活动中,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的烙印。这说明人类要协调好与自然界的矛盾共存关系,开展新的改造自然活动,就必须奠定在尊重自然规律和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一)从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角度看马克思的自然观

唯物论观点认为,物质和意识两者相互统一,互为前提。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事物的进步发展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辩证法强调自然与人的相互矛盾关系,人依赖于大自然而存活,人是自然的产物。马克思就是在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讨论的,要求要用唯物论和辨证法相统一的观点看待自然界,进而改造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知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对象,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能量都来自于自然界。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在自然的产物,这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但他仅仅从感性、客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没有把人理解为能动的自然界改造活动,没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理解,这是他对自然界理解的缺陷,容易陷入唯心主义。费尔巴哈认为没有对象性关系的自然界是抽象的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这种抽象机械的自然观,他认为费尔巴哈仅从客体的角度去理解自然界,要全面理解自然界就应从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自然界变成了人类主观愿望的样子,这就是“人化自然”。虽然这种转变突出表现人类征服了大自然,但归根到底人类还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人类的存在必须依赖自在自然。因此要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角度去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和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体。

(二)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的自然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他指出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去看待自然界。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说到:“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其他各种自然观的区别,首先在于他的社会历史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这种关系活动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就是在这种异化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实现了异化,最终导致社会各种关系的恶化。所以,我们应正确把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本质关系。马克思的自然观产生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关系到整个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主题。也就是说,当自然界出现了问题时,我们必须从人的社会实践层面去找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解决自然界产生的问题。这样就能够避免将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割裂开来,更好地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统一,这就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意义所在。

(三)从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的自然观

实践是马克思辨证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生产劳动的实践不仅使人与自然产生了分化,而且也使人自身发生了二重化,即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过程中使自身对象化了。首先,实践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才能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其次,马克思强调了自然的先在性,即自然是先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另外,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人是自然界的价值主体。人类通过工业异化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界,马克思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人与自然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即科学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的。马克思同时又提出:“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因此,要解决和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就要从人类的自身活动去寻求解决方法。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自然观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治理指明方向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共享同一个地球村,因此,各国人民有义务共同保护大自然。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仍是和平与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各国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资源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衰竭、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紧张、大气污染严重、物种数量递减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可小觑。自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深,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在2008年发布的世界资源报告中指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土地资源逐年衰竭、水资源日趋紧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物种数量迅速减少、大气污染严重等问题。马克思的自然观作为人化自然观,从全新的视角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为解决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有机物来满足自身需求,没有自然界人类就不可能存活。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若是想要让自然界服务于自己,那么就应该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脱人类生存危机,最核心的是要变革思维模式,转向传统,追求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要像孩子爱自己心爱的玩具那样爱护大自然,达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自然界和人类的良性互动,从而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困境。其次,要树立全面的生产观。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尺度的问题,即生产过程中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问题。人自身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的。罗马俱乐部的分析也指出,世界“人口爆炸”正在不可控的持续高涨,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地球终究有一天不能负荷。所以,要协调好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继而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

(二)马克思的自然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问题,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既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事关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使我国一度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进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存量国。但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各方面发展不协调等,这就迫使我们“回到马克思”,用马克思的理论来探寻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要“消灭哲学”,就是说要用哲学的武器来指导社会实践。因此,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消灭生态”,即用马克思的自然观来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讲: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和自然矛盾关系的问题。要解决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首先要认识到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适度开发,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赖于自然界,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人类实践活动破坏自然界良性循环的结果。日本学者岩佐茂指出,资本的逻辑与环境维护生活的逻辑相对立,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无法避免公害。可见,环境问题与社会制度的紧密联系,当前,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当代,要做好每件事,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情的成败。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受政治制度的制约,两者紧密相连。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地球和天空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各国相互理解、加强合作才能走出困境。党的十八大报告还强调:“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合作才能共赢,交流才能达成共识,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国人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鹿锦秋.大聚焦:十八大后中国未来发展若干重要问题解析[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

[5]刘经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

[6]廖才茂.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4,(9).

[7]韩香花.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

[8]王桂娟.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