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群关系若干比喻溯源与析义

2014-04-06冯务中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安泰斯大林人民出版社

冯务中

(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党群关系是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妥善处理党群关系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问题,践行群众路线是处理好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1](p547)党群关系的好坏与否,关系到当代中国能否避免苏东国家亡党亡国的历史覆辙,关系到当代中国能否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关系到当代中国能否真正实现“中国梦”,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党群关系实际上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各级成员与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关系的统称。关于党群关系,在经典作家和革命领袖那里有着诸多经典性的比喻,例如将党群关系比作“种子与土地”、“学生与先生”、“安泰与大地”或“儿子与母亲”、“鱼与水”、“游泳者与水”等。这些比喻将政治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形象的小道理,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它们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微观案例。本文将追溯这些比喻的文本渊源,并分析这些比喻的丰富涵义。温习和阐述这些比喻,可以深化我们对党群关系的深入理解,可以增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可以为我们正确处理党群关系、有效缓和党群矛盾提供思想资源,也可以为我们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政治启示。

一、“种子与土地”之喻

最先将党群关系比喻为“种子与土地”的是毛泽东。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在评价长征时指出:“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2](p149)这段话将长征直接比喻为播种机,从而也间接地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队伍比喻为种子,将人民大众比喻为土地。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直接而明确地将党群关系比喻为“种子与土地”。他发出号召说:“所有到前方去的同志,都应当作好精神准备,准备到了那里,就要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3](p1162)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种子与土地”之喻的文本渊源。

“种子与土地”这个比喻非常形象、非常深刻,其深层涵义有三:一是共产党人要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就像种子必须与土地结合才能有所作为一样;二是党的工作必须依靠人民,就像种子只有在土地中才能生根、开花、结果一样;三是党的工作应该造福人民,就像种子开花结果之后要反过来滋润土地、保护土地一样。以上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割裂的。毛泽东的相关话语后来被谱成了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这首歌至今还在广为传唱,很多人对此耳熟能详。这也是“种子与土地”这个比喻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与先生”之喻

毛泽东曾多次用“学生与先生”描述党群关系。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4](p864)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再次强调:“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3](p1441)除此而外,毛泽东在1941年三四月间所撰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4](p790)这个论断与“学生与先生”之喻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运用“学生与先生”之喻。1964年8月29日,毛泽东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一文中指出:“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5](p324)无独有偶的是,在此之前的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作为总书记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也有类似思想。他指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6](p218-219)在此之后的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也表达了类似思想。他指出:“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7](p126)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与“种子与土地”之喻不尽相同,“学生与先生”这个比喻并没有简单地将共产党及其干部比作学生、将人民群众比作先生,当然也没有反其道而喻之;而是看到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双向性与动态性,认为存在着教学相长、师生相长的可能性,认为党群之间的生师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比喻的涵义非常丰富,可以归纳为如下四条:第一,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群众当做先生,要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听取群众的意见,汲取群众的智慧。第二,做人民群众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先生,从而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第三,即使是做了群众的先生,也要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切不可以先生之位自居。第四,党员干部要不断地实现“先生之学生”与“学生之先生”之间的角色动态转换,要始终将“教育群众”与“接受群众的教育”结合起来。以上四重涵义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践行群众路线并不是无原则地、无分析地以群众之是非为是非,而是要将“尊重群众”与“引导群众”统一起来,将“亲民”与“新民”统一起来,要在反对“命令主义”的同时反对“尾巴主义”,在防止“急性病”的同时防止“慢性病”。

三、关于“安泰与大地”、“儿子与母亲”的比喻

关于党群关系,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安泰与大地”。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据传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很多经典作家都运用过安泰的典故。1854年8月8日马克思在《撤出多瑙河各公国。——西班牙事件。——丹麦新宪法。——宪章派》一文中引用了这个典故:根据希腊神话,当海格立斯同大地的儿子巨人安泰斗争时,海格立斯常常把他摔在地上,安泰每次都倒在母亲怀里,从母亲身上汲取新的力量,因而跳起来比以前更加有劲。”[8](p464)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安泰常被用于比拟各种政治力量,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在1850年所撰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写道:“山岳党一退出议会会场,就失去了力量,正如大地的儿子安泰一离开大地,就失去了力量一样。”[9](p142)在这里,马克思将山岳党与议会比喻为安泰与大地。在《评有关政变的著作》中,马克思写道:“相反,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9世纪的革命……它们把敌人打倒在地,好像只是为了使敌人像安泰一样从土地里汲取新的力量,并且更加强壮地在它们面前重新挺立起来……”[10](p762)在这里,马克思将无产阶级革命所要打倒的敌人比做安泰。列宁在《移民工作的意义》一文中引用科马罗夫先生的话说:“返回来的不是那些终生当雇农,已经不习惯于去占有那曾经赋予他们(正像赋予神话里的安泰一样)以难以置信的巨大力量的大地的人。”[11](p126)

最先明确地以“安泰与大地”比喻共产党与群众关系的是斯大林。1937年3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讲话指出:“同群众联系,巩固这种联系,下决心倾听群众的呼声,——这就是布尔什维克领导力量强大及其不可战胜的原因。”他继续阐述到:“当布尔什维克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时,他们将是不可战胜的,——这可以认为是一个规律。相反地,布尔什维克只要一脱离群众和失去同群众的联系,只要一沾上官僚主义的毛病,他们就会丧失任何力量,而变成空架子。”接下来,斯大林详细地讲述了安泰的故事:“在古希腊人的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英雄名叫安泰,据神话说,他是海神波赛东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对生育、抚养和教育他成人的母亲是非常依恋的。没有哪一个英雄能同这个安泰抗衡。大家公认他是无敌的英雄。他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他的力量在于,每当他同敌人决斗而遇到困难时,便往地上一靠,就是说,往生育和抚养他成人的母亲身上一靠,就取得了新的力量。可是他毕竟有一个弱点,就是怕别人用什么方法使他离开地面。敌人注意到他的这个弱点,于是时刻暗中窥伺他。后来有一个敌人利用了他的弱点,就战胜了他。这个敌人名叫海格立斯。可是,他是怎样战胜安泰的呢?原来这个敌人使安泰离开了地面,把他举到空中,使他无法再接触到地面,这样就在空中把他扼死了。”接下来,斯大林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比喻:“我认为,布尔什维克很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布尔什维克也同安泰一样,其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同自己的母亲,即同那生育、抚养和教导他们成人的群众保持联系。只要他们同自己的母亲、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就有一切把握,始终是不可战胜的。”最后,斯大林总结道:“这就是布尔什维克领导不可战胜的关键。”[12](p172)

关于“安泰与大地”这个比喻的文本渊源,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这个比喻的发明人不是列宁而是斯大林。很多论者在援引这个比喻时,都认为其出自于列宁,但是均未标明出处。实际上,这个比喻出自于斯大林是有案可稽的,而在列宁的著述中则难以查到这个比喻。当然,列宁的类似思想是比比皆是的。例如,1922年2月22日,列宁指出:“我们所有经济机构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3](p348)

第二,很多人以为这段话出自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导言部分。经笔者查证,此段话出自1938年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中央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结束语中而非导言中。而且,结束语中非常醒目地标示这段话出自斯大林的《论党的工作缺点》。[14](p399)实际上,很多中国人熟知这个比喻就是源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第三,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段话出自于《斯大林选集》。的确,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的《斯大林选集》收有这段话。[15](p624)但是,查看原文就会发现,《斯大林选集》是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结束语作为附录收入书中的。在《斯大林选集》中,除了标明这段话出自斯大林的《论党的工作缺点》,编者还特意标明参看《斯大林文选》第147—148页。

第四,斯大林的这段话出自1937年3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及其他两面派的办法》的报告的结束语部分。这个报告苏联出版过单行本,中国出版过这个单行本的中译本,原名为《论党工作底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份子及其他两面份子的办法》。后来,这个报告被收录到了人民出版社1962年内部发行的《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一书中[16](p112-151);到了改革时期,《斯大林文选》(1934—1952)被易名为《斯大林文集》(1934—1952)由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公开出版发行[17](p136-175)。《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与《斯大林文集》(1934—1952)实际上是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它们是中共中央对苏共中央计划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并未出版的《斯大林全集》第14—16卷的一种补救。它们均不同于《斯大林选集》,也不同于并未出全的《斯大林全集》。斯大林的这个比喻在《斯大林选集》和《斯大林全集》中均查不到,但可以在《斯大林文选》(1934—1952)和《斯大林文集》(1934—1952)中找到。

除了斯大林,中国的革命领袖也运用过“安泰与大地”这个比喻。例如,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与华北记者团谈话时指出:“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像安泰一样被人扼死。共产党也会被人扼死的哩!党什么也不怕,就怕这一项。”[18](p397)又如,1989年3月29日,彭真在湖南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永远记住,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共产党的母亲,共产党员跟群众关系不好,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离开了地神,就没有力量,就会被敌人杀死。”[19](p652)

关于“安泰与大地”这个比喻的涵义,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这个比喻具有显而易见的正反两面涵义。其涵义从正面来说就是: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共产党如果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会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其涵义从反面来说就是:脱离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失败的根源,共产党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走上失败的道路。苏联剧变实际上就验证了这个比喻的有效性和深刻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个比喻及其所蕴含的思想。

第二,“安泰与大地”这个比喻与“儿子与母亲”这个比喻是相通的,将党群关系比喻为“安泰与大地”实际上就是将党群关系比喻为“儿子与母亲”,因为安泰的母亲就是代表大地的地神盖亚。就此而论,邓小平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也与这个比喻密切相关。

第三,安泰之所以不能脱离大地,不仅是因为大地是安泰的母亲,而且是因为安泰战胜挑战的力量只能来源于母亲。相应地,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不仅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社会基础,而且是因为共产党战胜挑战的力量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

第四,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常常将共产党比拟为母亲,例如老电影《雷锋》的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中就有“我把党来比母亲”的歌词。这种说法与“儿子与母亲”之喻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就总体而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民群众是母亲,共产党是儿子;但是就个体而言,从现存论的角度来看,共产党也可以是母亲的角色,而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可以是儿子的角色。“儿子与母亲”之间不仅存在着利害上的相关性,而且还存在着情感上的亲近性。因此,我们在处理党群关系时不仅要尽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且还要尽力做到“情为民所系”。

四、“鱼与水”之喻

鱼水关系常被用来形容军民关系,“军民鱼水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朱德在1938年的《论抗日游击战争》一文中指出:“抗日游击队与群众的关系,好比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在水中才能生存和长大,抗日游击队有了群众依托才能生存和长大。鱼一离水就死,抗日游击队一离开群众也就无从生存。”[20](p41)1978年5月29日,叶剑英在题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讲话中谈到井冈山时期时说:“红军的官兵关系很亲密,就像长兄幼弟,军民也很团结,就像鱼水相依。”[21](p485)1989年3月29日,彭真在湖南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过去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干群关系很好,大家在一起,就是老王、老张、老李,一到农民家里,往炕上一挤就可以睡觉,大家像鱼和水、血和肉一样的关系。”[19](p653)

除了用来比喻军民关系,鱼水关系也常被用来比喻党群关系。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明确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1](p547)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水可以离开鱼而存在,但鱼离开水是无法生存的。1957年9月14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指出:“先在合作社干部中,在党团支部中,充分说明整风的必要性,说明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使干部们和党团员在精神上有所准备。”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关于昔阳县干部参加劳动已形成社会风尚的考察报告》时指出:“干部积极参加劳动,使干群关系像鱼水一样密切。”[23](p243)1979年10月10日,邓颖超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我们党长期跟他们血肉相连,是鱼水关系,尽管我们这么折腾,人民受了那么多挫伤,现在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他们是我们最可靠的克服困难的后盾。”[24](p184)

鱼水之喻的要点有二:一是党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不可分裂;二是鱼水之间的相关性不具有相互性:鱼不能离开水,鱼离开了水就会死亡;但是水可以离开鱼,水离开了鱼依然是水。鱼水之喻极其贴切地说明了党群关系的主从性:是党从属于人民,而不是人民从属于党,人民相对于党具有先在性和优先性。这种思想的古典渊源出自《尸子》卷下:“孔子谓子夏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曰:‘商,汝知之矣。’”

鱼水之喻近似于舟水之喻。舟水之喻源于《荀子·哀公》中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人们熟知此喻则是源于唐太宗与魏征的对话。舟水之喻在传统社会常被用来描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用意在于警示统治者要善待民众。舟水之喻主要强调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二重性:既可能成全统治者,也可能摧毁统治者。鱼水之喻主要强调被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的主从地位。要使党群之间形成鱼水般的亲密关系,就必须意识到水与鱼、群众与党之间的主从性关系,借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教训,尽力杜绝党群之间的“油水关系”,极力避免党群之间形成“水火关系”。

五、“游泳者与水”之喻

“游泳者与水”这个比喻源于1957年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题为《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的讲话中,毛泽东说道:“打个比喻,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像游水的一样,你不要离开水,你要顺那个水,不要逆那个水。不要骂群众,群众是不能骂的呀!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学生群众,民主党派的多数成员,知识分子的多数,你不能骂他们,不能跟群众对立,总要跟群众一道。群众也可能犯错误。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好好讲道理,好好讲他不听,就等一下,有机会又讲。但是不要脱离他,等于我们游水一样不要脱离水。”[25](p451-452)毛泽东又强调说:“不要脱离群众,我们跟群众的关系,就像鱼跟水的关系,游泳者跟水的关系一样。”[25](p454)

“游泳者与水”这个比喻的要义有三:一是各级领导者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就像游泳者不能离开水去游泳一样;二是各级领导者要顺应而不要忤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就像游泳者最好要顺着水游而不要逆着水游一样;三是即使人民群众犯了错误或者思想落后时,领导者也不要脱离群众,而要耐心等待,做好解释工作,就像即使出现漩涡、湍流、逆流时,游泳者应该因势利导而不能半途而废。“游泳者与水”这个比喻与“鱼与水”这个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不尽相同。后者主要说明党群之间亲密无间、不可分离,前者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了党对群众的引导、教育和改造。

六、关于党群关系若干比喻的几点说明

第一,关于党群关系的比喻很多,除了以上五种比喻,党群关系还经常被比喻为“血肉联系”、“水”与“源”的关系、“木”与“本”的关系、“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等。这些比喻较为常见,故本文不赘。以上比喻都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咀嚼。同时,我们也要清楚,“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引喻失义”是常见的现象。这些比喻固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党群关系的感性理解,但是并不能取代对党群关系的理性分析。对党群关系的理性分析,可以从利益、价值观、结构性矛盾等角度进行。

第二,前述的党群关系之喻基本都是正面的,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反面的比喻,例如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喻为油水关系(比喻两者格格不入)、水火关系(比喻两者水火不容)、父子关系(比喻前者对后者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君臣关系(比喻后者必须臣服于前者)、猫鼠关系(比喻后者惧怕、憎恶前者)、蛙水关系(比喻前者对后者采取“为我所用”的机会主义态度)、草水关系(比喻干部之“草”对群众之“水”只有汲取没有给予)等。1958年毛泽东在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谈话指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的资产阶级法权,必须破除。例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靠权力,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猫鼠关系和父子关系,这些东西都必须破除,彻底破除。破了又会生,生了又要破。”[26](p40)1961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湖北省委《关于沔阳县通海口公社整风整社第二阶段的总结报告》时指出:“在这些地方,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就像群众比喻的,是一种‘猫鼠关系’,群众看见干部来了,老远就拐弯走。”[27](p132)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重要讲话中也讲道:“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28](p331)这些比喻揭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着的严重问题。上述反面比喻所揭示出的某些问题至今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第三,上述正面比喻相当部分都是在价值期许的层面上而言的。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党群关系的“实然之状态”与其“应然之期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某些时期、某些情况下,这种差距还相当明显。如何将上述正面比喻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如何防止上述反面比喻从“政治隐喻”转变成“政治现实”,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严肃问题。

[1]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列宁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斯大林.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5]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斯大林.斯大林文选(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7]斯大林.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9]彭真.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1]叶剑英.叶剑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24]邓颖超.邓颖超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1998.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2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安泰斯大林人民出版社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