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4-04-06杨晓梅张慧研
杨晓梅,张慧研
(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50)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运动,它是将不同流派、不同视角的心理学思想中的积极内容集合在一起,立足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1]。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对心理学界一直以来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的一种有益补充,从而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完善,心理学的领域更全面。自从积极心理学兴起以来,引发了包括心理学界在内的很多行业对其进行研究、实践,高校也开始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大学生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的新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及特点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是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他提出:“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2]Seligman认为,心理学应该有三项使命或者任务: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3]心理学不能仅仅只是盯住人类的各种问题和不幸,医治问题和不幸不能成为心理学的唯一任务,心理学还应该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应该为正常人过上有爱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4]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E.P.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合作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提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5]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主观层面。侧重于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强调人在面对外界、面对自身时能够积极乐观,对生活持有满足感、安宁感和幸福感,重点是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二是个人层面。侧重研究人身上所具备的人格特质,尤其是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勇气、智慧等等。积极心理学研究了二十多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目标是提供一些思路和办法帮助个体拥有和扩大自身积极的特质,从而完善自己,更好地自我发展。三是群体层面。侧重对积极的社会环境的研究,基于人受到环境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建立积极良好的家庭、学校、组织和社会,从而更好地帮助每个个体成为有社会责任、乐于助人、与人和谐的,具备良好社会美德的公民。[6]
(二)积极心理学的特点
1.注重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原来心理学过于关注人性的弱点,沉溺于研究人的问题部分,主张当代心理学应该补充人性的另一部分,即人性的优点。强调人要关注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发现并不断激发自身的积极性,拓展内在的力量,最终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
2.提出积极预防的思想。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心理疾患的核心是个体自身的能力,提倡要协助个体增进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致力于通过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了解积极的人格品质的形成过程、塑造途径,最终帮助个体发现和发展自身的积极品质,从而预防心理疾患。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在强调个体的积极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的同时,也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外部积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主张心理学应该一方面注重个体,培养和塑造个体积极的主观感受,协助个体养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建立积极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每个个体拥有公民的美德。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基本思路还是承袭了传统主流消极心理教育思想,通常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忽视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视角的拓展和转向。
(一)明确和谐社会人才培养的方向
建设和谐幸福的社会一直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并研究社会当中每个个体以及社会成员整体的“幸福指数”,以此来了解国民的感受,从而调控社会运营和社会发展方向。2012年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了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中国内地排名仅为第112名。与我国高挺的GDP增长速度相比,这样的位次显然难以令人满意,它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系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提高幸福感呢?积极心理学提出一方面需要改善社会环境,这需要社会各领域、各级各部门多方努力,发展经济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系统等。同时,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幸福感的提升也来源于提升人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美、善于体会幸福的人才会有信心、更努力地创造美,开创幸福。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能够感受幸福的能力,注重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主观体验。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应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对社会的积极认知,发现并拓展自身优秀的人格品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更加幸福自信,而且有利于其增强能力感、责任感,成为好公民,更有责任、有信心地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文件明确而直接地阐释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对照前文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提出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积极心理学思想彼此一致,相互印证了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核心。
三、借鉴积极心理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转换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人为本,提倡研究积极的人性,注重发现和探索优势与积极因素,推动心理学界站在积极的角度对人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解读,挖掘潜在于人本身的积极的品质,并帮助人们使用和扩展这些积极品质,从而主动去寻求良好的生活状态。依据这样的视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必然会从问题取向转向资源取向。心理健康教育不再聚焦于学生的问题,而是努力发现并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优势、资源。发现问题不等于能够改变问题,而发现资源则一定会增强自我能力感和价值感,提升自信,从而有更大信心去面对困难,发展自己。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将关注点聚焦于优势和潜能的拓展上时,不仅是被教育者更有信心和勇气,教育者看待学生的心态也会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也将变得更积极和快乐。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者队伍的责任意识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分不开的。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环境——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品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观念中经常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咨询师)的责任,忽略了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环境,每个教育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强调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强调高校应该构建积极的教育系统,将心理健康教育蕴含于宏观的学校教育理念中,搭建起一个由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组成、各司其职又目标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平台。
具体来说,这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承担着不同的心理教育责任。第一部分由专业心理教师、咨询师、德育教师构成。他们是大学生优秀品质的直接打造者,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对学生直接开展心理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咨询等任务。第二部分包括学校各级学生工作者。他们天天和学生打交道,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了解、发现学生的心理需要,协调资源,帮助学生有效地寻求心理成长的途径。第三部分包括其他不同学科教师和非教学人员。他们并不直接与学生心理教育打交道,但依然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心理教育的整体效果,其承担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是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影响。
(三)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对象
因为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工作重心是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教育、咨询,目标定位在治“病”,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也就主要锁定在那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其他广大的普通大学生经常被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知道心灵成长和自我完善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把所有学生都作为服务对象,而不是仅仅为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服务,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未来成长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所蕴含的内容多元而丰富,包含不同侧面、多个角度的心理学工作目标,如涉及个体层面的包括积极乐观的主观感受的建设和完善积极的人格养成,涉及社会环境层面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建设等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不再像原来那样只是围绕着学生心理障碍等问题打转,而是把学生看成完整的人,结合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每个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提供区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完善人格。
(五)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1.加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课堂教育是阳光教育,它具有受众面大、知识传递直接等特点。大学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2.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心理影片展播、心理沙龙、心理讲座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成长的校园环境。
3.注重专业化心理服务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的建设,加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个体、团体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特点、不同需要的学生发展潜能,完善自我。
[1]SheldonKM,King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56-67.
[2]P·Alex L,Stephen·J·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M].JohnWiley&Sons,Inc:2004,Foreword.
[3]]Seligman E.P.Building human strength:psychology’s forgottenmission[J].APAmonitor,1998(1).
[4]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787-794.
[5]SeligmanM E P,CsikszentmihalyMi.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5-14.
[6]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