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诊治及其调查
2014-04-06吕传武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兽医站221300郭万军江苏省邳州市兽医站
吕传武 (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兽医站 221300) 郭万军 (江苏省邳州市兽医站)
犬瘟热诊治及其调查
吕传武 (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兽医站 221300) 郭万军 (江苏省邳州市兽医站)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10余年接触的宠物病例中犬发生犬瘟热病例较多,并伴有高死亡率,其中大部分为幼犬,尤其是刚从宠物市场中购买的幼犬发病居多。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度传染性,使得犬瘟热成为宠物临床上最主要、最棘手的疾病之一。
1 发病情况
1.1 发病原因 (1)过食或蛋白日粮过多、粗粮缺乏导致消化不良、积食而继发;(2)食用鸡肠、生鱼肠、饭店油食感染细小病毒而继发感染;(3)大风降温、阴雨连绵、突然更换主人、更换日粮、长途运输等应激引发本病;(4)幼犬可经胎盘感染。
1.2 发病年龄 从门诊诊治的诸多犬瘟热及疑似病例来看,不同年龄的犬,发病情况有所差异。2月龄以内发病的较少,1岁以下的发病率较高,2岁以上的很少发病,但据有关报道,在国外患犬瘟热的最大年龄为8岁。
1.3 发病与品种的关系 纯种犬和警犬比土中犬的易感性高,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1.4 不同月份发病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犬瘟热病毒对热和干燥敏感,50~60℃ 30min即可灭活,在炎热季节很难存活,这可能是犬瘟热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的原因。
1.5 发病类型 犬瘟热可分为4种类型,即神经型、斑疹型、呼吸型和消化型。临床上神经型和斑疹型极为少见,12~2月份3个月中仅见到神经型15例,斑疹型10例,单纯的呼吸型犬瘟热也不多见,仅有14例。而消化型犬瘟热发病率最高,连同消化呼吸综合型,共发病91例。不过,在消化型及呼吸型犬瘟热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神经症状的出现。
2 主要临床经过
(1)犬瘟热潜伏期随传染源来源的不同长短差异较大。来源于同种动物的潜伏期为3~6d。来源于异种动物的潜伏期有时可长达30~90d。(2)症状多种多样,于病毒的毒力,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况有关。多数的犬瘟热病例感染表现为亚临床症状,表现倦怠、厌食、体温升高和上呼吸道感染。重症犬瘟热感染多见于未免疫接种的幼犬。幼犬通常呈典型经过,常以不食开始,有呼吸道感染,流鼻涕,体温高达40℃,极似感冒症状,由于高热,患病犬眼结膜、眼球红肿,眼分泌物特别是脓性眼屎增多,隔1d左右,体温下降,下降1~2d后又重新上升,呈现典型的―双相热”。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肠胃型的出现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3)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7~21d出现,也有一开始就表现为神经症状者,幼犬经胎盘感染可在28~42d产生神经症状,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4)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d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此外,慢性病例常出现脚掌底角质化。
3 流行病学
犬瘟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该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每3年可能一次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应重,死亡率也高。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但有犬瘟发现,无论采取怎样严密防护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犬感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影响犬瘟热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品种因素 邳州本地区饲养的小型宠物狗,主要有京巴、杂交白、西施犬、松狮犬和吉娃娃犬等,此外也有杂交藏獒、狼狗、猎犬等大型犬。经门诊统计,从所感染的对象来讲,多数潜伏期在3~6d,品种因素对犬瘟热的发病影响不大,均易感染。但是农村喂养的草狗对此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发病后治愈率也较高。
3.2 就诊比例 来宠物门诊就诊的126条病犬中,其中初步诊断为犬瘟热的有68条,占总发病犬的53.9%。
3.3 犬发病的年龄 根据所了解的病例分析,各种年龄的犬对此病均有感染性,较为明显的主要是幼犬,其中幼犬发病数是85条,青年犬也有发病的,发病数是22条,成年犬是19条,幼犬、青年犬发生犬瘟热的几率远高于成年犬。
3.4 流行季节因素 发病主要集中在秋冬和春季,特别是1~3月份多发,随着天气转暖发病数有明显的下降。
4 诊断要点
体温呈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0℃左右,持续1~2d后降至正常,经2~3d后,体温再次升高);第2次体温升高时(少数病例此时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喷嚏,流浆液性至脓性鼻汁,鼻镜干燥,眼睑肿胀,化脓性结膜炎,后期常可发生角膜溃疡;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米粒大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常发呕吐;初便秘,不久下痢,粪便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少数病例可见足掌和鼻翼皮肤角化过渡性病变。约有10%~30%的病犬出现神 经症状(痉挛、癫痫、抽搐等)。本病的致死率可高达20%~ 80%。如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时,致死率更高。由于本病常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细菌,使症状复杂化。对于临床发生的症状只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还须采取病料(眼结膜、膀胱、胃、肺、气管及大脑、血清)送往检验单位,做病毒分离、中和试验等特异性检查。但是由于门诊条件有限,在门诊部,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5 治疗
根据资料,迄今为止,对于犬瘟热,临床上还没有特效药物。基本原则是补糖输液,止吐止血、杀菌抗毒,凭笔者经验适当的进行一血二糖三素四吐五治疗(一血指血清或球蛋白,二糖即用等渗糖加高糖,三素为抗菌素与维生素和激素,四止为止吐止血止痢和止热,实践经验如下:
5.1 对因治疗 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最初发热期间可用大剂量的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注射,可控制本病的发展,使机体增强足够的抗体,防止出现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5.2 防止继发感染 犬瘟热常继发其它疾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因此治疗中防止继发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采用各种光谱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类、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5.3 强心补液等支持疗法 在治疗中主要是补糖与补液,增强犬的抗病能力,补糖剂量一般为50ml/kg.
5.4 对症治疗 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解热镇痛、祛痰镇咳,止泻消炎等。中期治愈后会留下不同情况的后遗症。临床上曾遇一条患犬瘟热病犬,2岁,犬主放弃治疗,将病犬放到野外,20多天后该犬奇迹般地回来了,而且康复的很好,仔细观察发现其下腹部、大腿内侧有一大块黑紫色红斑。
上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的。然而,犬瘟热最初症状酷似感冒,易于混淆,因此对犬瘟热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6 预防措施
预防本病的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现在常用的是犬五联苗,45日龄首免,间隔一个月后二免,再间隔一月后再免疫一次,以后每年注射一次,临床效果较好,因为45日龄前母源抗体对免疫接种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而45日龄后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会逐渐消退,甚至下降到保护水平之下,易感染犬瘟热。但是犬五联苗注射一般在45日龄以后,然而犬瘟热常发于40日龄以前的幼犬,因此犬瘟热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重点注重犬瘟热的各个传染环节。加强对母犬的防疫注射工作,目前是控制该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7 讨论
(1)据调查,犬瘟热的发病多以一岁以下的幼犬最为易感,多与断乳后母源抗体的消失有关。临床上重症犬瘟热感染多见于未接种疫苗的幼犬,所以现实中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45日龄左右。(2)犬瘟热发病的早期发热常不被注意,其热型为双相热,仅表现为结膜炎、干咳症状,很难做到早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出现卡他性肺炎、胃肠炎(粪便带血)和神经症状。而后期的神经症状又是影响预后和感染恢复的重要因素。犬瘟热病程长,体质差,在狗瘟热病中期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3)犬瘟热病毒侵害神经系统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有很大差异,如病犬出现癫痫、转圈则大脑受损;出现站立不稳、姿势异常症状则侵害中、小脑;病犬共济失调和颈部强直,则侵害脊髓和脑膜,病毒侵害的部位又决定着后期恢复的程度,在临床上对预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4)犬瘟热在临床上往往有特征性的病变,如鼻端和脚垫的高度角质化。临床上用手触摸脚垫有很硬的皲裂和粗糙感,这是犬瘟热所特有的症状。但临床上最常见的确是咀嚼肌群反复出现阵发性颤搐症状,这些在犬瘟热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5)从调查结果看出,犬瘟热的发病往往与细菌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发病后配合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缓解病情。根据病犬的病型和临床症状以支持和对症疗法,强心、补液、解痛、镇痛,临床上常用红霉素或青霉素与头孢类配合使用,可增加疗效。同时配合使用三磷酸腺苷、辅酶、维生素c等能量药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对早期发病配合使用高免血清,临床治疗效果可观。
8 结论
犬瘟热是犬猫临床上发病最高的病毒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注重早发现、早治疗。该病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免疫接种,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应采取隔离,用火碱或漂白粉彻底消毒,治疗上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为主,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结合免疫疗法治疗。对同群犬用犬瘟热高免血清紧急预防注射,7~15日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效果更好。随着犬猫饲养数量的增多,和纯种化倾向的发展,犬瘟热在临床上开始增多,而在诊断和治疗犬瘟热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共同来做好犬瘟热疾病的防治工作。
S858.292
B
1007-1733(2014)06-0036-02
2014–03–25)